十二指肠溃疡案

2024.01.30 932阅读 评论数 4 11
患者 贾某某 ,男性, 52岁 ,主因"上腹部疼痛不适1年,加重2月余"于2022年05月11日 09时31分由门诊以"1.慢性萎缩性胃炎2.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偏头痛"收住我科。
现病史:患者于去年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不适,就诊中卫市人民医院,做胃镜示:1.胃窦浅溃疡2.十二指肠降段溃疡性质?给予药物治疗后,症状缓解。2月余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上述症状,伴上腹部痞满不适,餐后上腹部胀痛。不欲饮食,晨起口苦,不欲饮食,时有口苦,无腹泻,无呕血、黑便,无恶心呕吐。遂就诊中卫市人民医院,做胃镜示:1.慢性萎缩性胃炎C1伴糜烂 2.十二指肠球部溃疡,HP(+++)。给予药物(具体用药不详)治疗后,症状略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治,于昨日就诊我院门诊,查新冠病毒核酸阴性后,于今日由门诊收住院。病程中患者体重无明显变化,精神欠佳,饮食一般,睡眠佳。大便3-8天/次,小便正常,龟头流白浊。既往史:有"偏头痛"病史20余年,每隔1-2月发作1次。有"胆囊炎"病史1年,常感口苦。有"痔疮"手术病史10余年。
入院诊断:1.胃脘痛病-肝郁脾虚证 。       
西医诊断:1.慢性萎缩性胃炎 2.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HP(+++)3.偏头痛4.痔疮,热烤后,自动回纳。一诊:按反关脉了。舌象:舌质红,苔黄腻。脉象:右关尺浮弦、略软。左关尺略弦;寸软弦,关浮弦力弱,尺浮弦。诊断:肝郁脾虚夹湿热。处方:四逆散、半夏泻心汤、小建中汤+清湿热药。药物:清半夏12、黄芩10、黄连3、干姜9、太子参10、炙甘草3、大枣10、地黄10、白芍20、桂枝6、土茯苓60、白花蛇舌草30、柴胡24、枳实12、蒲公英30。3剂。一日一剂水煎服。二诊:无上腹部痞满不适,晨起略口苦。昨日无诱因又出现饭后2小时疼痛。辩证:肝郁脾虚湿热伴阴伤。处方:小建中汤+半夏泻心汤加减。药物:桂枝6,白芍20,生姜15,大枣10,炙甘草6,土茯苓60,白花蛇舌草30,蒲公英30,栀子10,吴茱萸3,地黄10,黄芩10,黄连12,太子参10,清半夏12,干姜3。7付。一日一剂,水煎服。随后电话随访:无不适。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孙亮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夜间出汗案 朱浩宇

    某女,五十左右,夜间出汗,舌淡苔薄白,自服六味丸不效,予八味丸去三泻改汤,重用,一剂汗止。

  • 脉法新悟(九) 陈玉佳

    自秦以来,儒家和法家思想贯穿中国历史。儒家“舍生而取义”,法家“执法而弃情”。脉仍寸弦无力,尺弦。于是,这位著名的作家挥笔写道:“马克·吐温和他的箱子。”医案来自《李士懋平脉辩证医案》,经删减。

  • 小承气汤加减治疗脘腹发胀 夏耀飞

    小承气汤加减治疗脘腹发胀杨某,男,34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叶寨村,2023年8月25日初诊。方证辨证:此为“小承气汤证”,宜小承气汤加减治疗,其方如下:厚朴10枳实10当归15菊花10生麦芽30莱菔子10玉片10大腹皮10结果:2023年8月28日,

  • 美尼尔氏综合症中医方法 陈鹏

    文/陈鹏蝎子蜈蚣天麻醋鳖甲各100克加天名精十克打粉。。每天晚上五克。开水冲服。

  • 经方适应方证治疗支气管炎 张宝华

    支气管炎表已解,咳而身热,胸满或痛,大便干者,大柴胡汤与之。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洗)生姜(五两切)大枣枳实(四枚炙)芍药(三两)大黄(二两)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 修行(陈鹏医生) 陈鹏

  • 现代中医认识的桂枝甘草汤 张宝华

    桂枝甘草汤一、概述桂枝甘草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主要由桂枝和甘草组成。

  • 胸痹案例一则 罗沿印

    胸痹是指胸部闷闷作痛,严重时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平卧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病案举隅余某,男,47岁。

  • 从“肾虚水结”论治肾结石 罗沿印

    中医学中并无“肾结石”之说,但“肾结石”之临床症状可归属于中医学“石淋、腰痛”等范畴。因此,肾虚水结是肾结石凝结之重要病机,故治以肾虚为本,化石为标,标本兼治,方能效显。

  • 乌梅丸 李华歆

    ——高尔基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乌梅丸!蛔厥者,乌梅丸主之。仲景告诉我们治疗“蛔厥”可以“乌梅丸”,当然它的作用不仅仅是局限在治疗“蛔厥”,也可以治疗长期的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