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节】董襄国教授中医学术经验--“六和理论”

2020.03.14 83阅读 评论数 1 14
总结董襄国教授“六和理论”在临床诊治疾病的经验。董襄国教授认为:疾病的产生皆由“不和”致之,治疗当以“和”之,强调辨体、辨证、辨病相结合,以“和”为纲,使阴阳谐和、气机调和、五脏相和、经络通和、六气顺和、七情平和。从而保持机体的动态平衡,身体康健。“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余师:董襄国教授,毕业于浙江中医学院,历任浙江中医学院原《内经》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室主任,全国《内经》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知名中医。发表论文百余篇,张山雷医集《难经汇注笺正》主校,著作十余部,从事中医教学 、科研、临床50余载,董师学识渊博,德术双馨,师德医德高尚,桃李满天下。 余幸得董师教诲,得以侍诊左右。董师在长期的教学与临床实践中,谨遵中医学理论,博采精思,融古贯今,在50余年的中医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学术与理论。“和”的观点一直贯穿着整个中医的临床。《文子•上仁》引老子曰:“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阴阳交接,乃能成和”。在经典著作《素问》、《灵枢》、《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多次反复的提出“和”的观点,《素问·生气通天论》:“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治》:“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等等。“和“的思想,在传统文化思想与中医学的具体体现存在高度的统一,从而确立了中医学的思想原则。凡病皆由“不和”致之,治疗当以“和”之,令其条达,使其平和,从而达到董师的“和则平·平则康·康则寿”的健康理念。笔者拟从“六和理论”阐述董师对人体机体的平衡观点。【1-6】 1.阴阳谐和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与天地自然之“和”、机体整体之“和”。 《素问·生气通天论》:“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说明了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阴阳运动变化相通的天人相应观,也是指导中医学理论体系之整体观念。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正如马莳《素问注证发微》所云:“此篇以天地之阴阳,万物之阴阳,合于人身之阴阳,其象相应。”阐述了阴阳与自然之象、人体生理病理之象的相应,自然界的万物万象都是从阴阳的对立统一中变化而来的,在诊断与治疗疾病也务必求于阴阳的根本。《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阐述人体 阴与阳相互交感、对立、互根、消长、转化,以求其统一,取得阴阳之间的相对的动态平衡,保持人体这个有机整体的平衡。 人体的相对平衡出现失调,阴阳“自和”可以自动维持与恢复阴阳的协调。阴阳自和是阴阳的本性。“和”是宇宙的基本原则。 当阴阳动态平衡遭到破坏,阴阳失去自和能力的时候,自然界出现反常现象,与人体也出现疾病的状态,根据阴阳的偏盛偏衰出现: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从而制定了阴阳的治疗原则:调整阴阳,损其有余,补其不足。《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协调人体阴阳的平衡,维护健康。 董师在临床诊治过程中重视温阳,善于调摄先后天之本,法于李杲之“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张景岳之命门学说“阳非有余”、“真阴不足”。特别是对与男性不育,董师强调“温、滋、填…健”十法(详见 岁月留声),常用右归丸、左归丸、暖肝煎、五子衍宗丸、四君子汤等加减化裁,屡建奇勋。对于儿童,则认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心、肝有余,肺、脾、肾不足”,此观点亦见于朱丹溪学术思想。这足以说明董师在临床诊治中以阴阳为纲,通过辨证论治,多方位诊治疾病,以期平和。“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道法自然” 2.气机调和 《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说明了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人禀受于天地,来源于父母之精气,吸收自然之清气、水谷之精气。《难经·八难》:“气者,人之根本也”。《类经·摄生类》:“人之有生,全赖此气”。说明气的功能正常的重要性,对人体气、血、精、津液的生成、输布、转化及脏腑各生理功能的调和 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既互相制约,又互相依赖。故《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上升,气腾于天”。 气机调和,万物才能得以化生,故《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素问・六微旨大论》曰“气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变作矣” 当气机失调,升降出入不能有序进行,使脏腑气机的各生理功能不能协调,神机亦发生逆乱,生命活动亦终止。故《素问・六微旨大论》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弧危。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是故《素问·举痛论》曰:“百病生于气也”。所以在临床诊治疾病的过程中,调和气机是临床治疗疾病的基本法则。 在临床过程中,董师辨证论治,遣方用药,运用药物的升降沉浮之性,或提升、或沉降、或收敛、或发散、或通利、或填补,或升降并用、或沉浮并用。遵循“顺着病位,逆着病势”的原则,调和脏腑气机紊乱,使肝之疏泄、肺之宣降、肾之纳摄、脾胃中焦之气机枢纽协和,又心气通与肾,气机的调和,使心肾水火既济、肝肺左升右降协调。故《素问·禁刺论》云:“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临床诊治中董师常应用四逆散、逍遥散、越鞠丸等加减治疗肝失疏泄(详见木郁论),应用交泰丸治疗心肾不交之失眠等症,应用补中益气丸加减治疗气虚气陷,应用承气汤加减治疗中焦腑实证,应用旋覆花、代赭石、石决明等降逆、平肝,应用麻黄、杏仁、苏子、葶苈子及矿物药使肺宣发、肃降,应用肾气丸等使肾之摄纳正常。应用附子、人参等回阳固脱。临床中不拘泥一格,使肝气条达、肺气宣降有度、脾胃气机通达、心肾水火既济、肾气摄纳有常,百病何从生焉! 3.五脏相和 五脏:心、肝、脾、肺、肾也。五脏之间的互相协调,化生与贮藏精气,“形”与“神”俱,则人体这个有机的整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才能尽享天年。故《灵枢·天年》:“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腑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阴阳应象大论》:“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人有五脏化五气”。《灵枢·岁露》:“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藏象学说,客观的反应了五脏与人体内在的关系、与外界相应的关系,突出了以“和”为贵的中医整体观念的思想。 《素问·五脏别论》:“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写也,故满而不能实。”《灵枢·本脏》:“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由此五脏的化生与藏精、化神,维持机体的生命活动。《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五脏的功能系统是以五脏代表五个生理系统,相互密切联系,互相生克制化,维持整体功能的协调平衡。心肺在上,其气降;肝肾在下,其气升;脾胃斡旋气机于中。又心火降而肾水升,水火交济;肝气升而肺气降,相互制约。 董师在临床诊治中,以五脏系统为中心,三因制宜,辨证论治,协调机体动态平衡。在五脏病证中,因五脏藏而不泻,故脏病多虚。根据五脏生克关系,临床用“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的方法;根据阴阳病机的关系,运用“壮水制阳,益火消阴”;根据脏腑表里关系,或清里通表、或开里通表、或泻表安里;根据病理的不同,或正治、或反治;根据疾病的程度,急则治标,缓则治本。运用诸多方法,以期平和。 董师在治疗过程中运用脏腑生克乘侮等原理,调和脏腑平衡。培土生金法:用六君汤、参苓白术散加减治伴脾虚证的痰饮咳嗽;固金滋水法:用百合固金汤加减治疗肺肾阴虚之咳嗽、潮热等症;金水相生法:用肾气丸、生脉散加减治疗肾虚不纳之虚喘等症;泻火平木法:用导赤散、泻心汤、泻肝汤加减治疗心肝火旺之症;滋水涵木法: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枸杞、玄参、龟板、菊花、石决明等治疗肾虚肝旺之症;抑木扶土法:用疏肝散、四君加减治疗脾虚肝旺之症;培土制水法:用实脾散加减治疗脾肾阳虚之水肿诸症;清金平木法:用桑叶、桑白皮、地骨皮、黄芩、芍药等清肺热平肝火;益火生土法:用四君子汤、四逆汤、右归丸等加减治疗命门火衰之泄泻、阳痿遗精、阳衰精冷等症;壮水制火法:用左归丸加减龙骨、牡蛎、山药、沙苑子等固涩药治疗肾阴虚之遗精、早泄等症。故《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记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董师重视先后天之本,在“培好土”、“护好肾”、“温好阳气”等文章中皆可以看到。《素问·玉机真藏论》:“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傍”《脉诀汇辨》:“肾为脏腑之本,十二脉之根,呼吸之本,三焦之源,而人资之以为始者也”。《景岳全书·传忠录·命门余义》:“命门为精血之海,脾胃为水谷之海,均为五脏六腑之本。然命门为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素问·上古天真论》:“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脾为后天之本,通过主运化水谷精微荣养机体;肾为先天之本,肾藏精之先天之精,是指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故《灵枢·本神》说:“生之来,谓之精”;后天之精,是脾胃的运化功能而生成的水谷精气。调五脏,护好肾,尽孝道,董师自拟温肾填精方:地黄、萸肉、山药、杞子、菟丝子、五味子、补骨脂、蛇床子、覆盆子、淫羊藿、巴戟天、仙茅、人参、甘草等组方加减,对男子肾虚之遗精、早泄、阳衰、精冷的治疗颇建成效。 4.经络通和 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内外,贯串上下,将人体各部的组织器官联系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故《灵枢·海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灵枢·本藏》:“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经络通和,使气血得以运行与灌注、感应得以传导、脏形之于外、功能调和。若经络闭阻,使气血不畅,脏腑失调,阴阳失衡。临床常见因气滞、血瘀、风寒湿邪等原因,引发肢体麻木、痿软、拘挛、肿胀、疼痛或脏腑组织功能失调。故经曰:“百病源于经络堵”。《灵枢·经别》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又《素问·血气形志篇》:“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素问·痹论篇》:“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经络以通为用,治疗以调和阴阳,调畅气血,疏通经络为主。故《灵枢·九针十二原》: “通其经脉,调其血气”。《灵枢·经脉》:“经脉者,所以能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董师在临床中,常常会诊治中风、痹证、痿证、痉证等因经络不通而病之者。用补阳还五汤加减土鳖虫、全蝎、蜈蚣等通经活络药治疗中风之半身不遂证;用‘泻南补北’之法治疗肝肾不足之痿证;用扶正、祛邪、通络的方法治经络痹阻之证;疗各应用引经药:如太阳经之羌活、阳明经之葛根、少阳经之柴胡等等。同时董师还提倡运用针灸、推拿、药酒、运动等协作治疗,以期平和。治疗谨遵调和阴阳、扶正祛邪、调其气血、通其经络。 5.六气顺和 六气:风、寒、暑、湿、燥、火自然界的六种不同气候,是万物生长化收藏和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故《素问·至真要大论》:“本乎天者,天之气也,本乎地者,地之气也,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又《左传·昭公元年》:“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徵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分为四时,序为五节,过则为灾: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提出以“六气以阴阳为纲,而淫生六疾统于阴阳”的“六气病源”学说,以后逐渐形成中医风、寒、暑、湿、燥、火的六气理论,指出了六气与阴阳、四时、人体的关系,并且指出六气过则为病及六淫致病的病理。 六气为病:一是本身气候变化太过、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或感受疠气,导致机体的不能适应而致病;二是六淫作为致病因素,机体因虚而感邪致病。人体感受与天地之气,气为之不顺,人体失去原有的平衡,而致百病从生。故《素问·至真要大论》指出:“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素问·至真要大论》:“六气分治,司天地者。。。厥阴司天,其化以风;少阴司天,其化以热;太阴司天,其化以湿,少阳司天,其化以火;阳明司天,其化以燥;太阳司天,其化以寒。以所临脏位,命其病者也。。。。。故治病者,必明六化分治,五味五色所生,五脏所宜,乃可以言盈虚病生之绪也”所以在临床诊治疾病中应清楚六气的所主之四时、其气化之特性、与五脏五味五色的关系、与阴阳的辨证关系,酌以调和阴阳、补虚泻实、正治反治、因势利导等法,以期平和。 六淫以风为首,因其为无形之邪,无处不在,善行而数变,性开泄,主动,或合寒、暑、湿、燥、热邪而病,证形多端。故《临证指南医案》:“风为百病之长,盖六气之中,惟风能全兼五气,如兼寒则风寒,兼暑则曰暑风,兼湿曰风湿,兼燥曰风燥,兼火曰风火,盖因风能鼓荡此五气而伤人,故曰百病之长也……由此观之,病之因乎风而起者自多也”。因其为阳邪,易袭阳位,伤与风者,上先受之,临床可见因外感风邪之头痛、咽痒、咳嗽、恶风等症,兼寒者,董师常用荆芥、防风、羌活等疏散风寒;兼热者,常用牛蒡子、薄荷、桑叶等疏散风热;或表证兼面目悉肿者,用越婢加术汤加减疏解发汗利水;或因风之无形,挟湿、热郁于肌表,浸淫血脉而致之风疹、湿疹,常用消风散加减疏风、清热、利湿、养血,以“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理治之;常用细辛、羌活、独活、防风等祛风药酌与散寒、祛湿、清热、通络止痛药加减治疗痹病之关节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等症。又《素问·至真要大论》:“厥阴司天为风化,在泉为酸化,司气为苍化,间气为动化”。《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属木,木生风,肝为风脏,风气通于肝,又春气通与肝。说明了风与肝的密切联系以及风的气化作用。临床中董师常用羚角钩藤汤加减治疗肝热生风之高热、抽搐、痉厥等症;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肝阳偏亢、肝风上扰之头痛、眩晕,高血压病亦多见本证;用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肝阳上亢化风之类中风病症,或头晕目眩、脑热脑涨、或眩晕颠仆、或肢体口眼渐不利等症,亦见于高血压危象,此等病急危,亦可急服安宫牛黄丸,以进一步的中西医对症治疗,不拘泥于一格,现代医学为我所用;用定风珠、阿胶等血肉有情之物治疗阴血亏虚之头晕目眩、手足瘛疭、筋脉拘急等症。临床中因风致病种种,不胜详举,大凡外风宜疏解,内风宜熄风。或辛凉化风、清热熄风、疏肝平肝、养血柔肝、滋阴平肝,或参介类以潜,石类以镇,或佐通络治掉等治法。证候与病机辨证以进,肝病如此,他脏之病亦如此,推此及彼,举一反三,余邪易不难懂。是谓六气顺和,在其时,在其位,阴阳平和,机体康健。故经曰:“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6.七情平和 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以脏腑精气为物质基础,人体对客观事物的不同反映。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五脏藏精,精化气,气化神。《素问·宣明五气篇》:“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五脏的精气产生相应的情志活动,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 五脏精气盛衰、气血运行通畅对情志活动起着重要作用,若五脏精气阴阳、气血失调,可使情志异常,导致疾病的发生;反之,若情志异常的强烈、偏激过甚,亦可引起五脏功能失调、气血失畅。故《素问·宣明五气篇》:“精气并于心则善,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这充分说明了七情与五脏、气血相互因果致病关系,也体现了“和”的重要性,和则脏腑功能协和、气血通和,五脏藏神亦正常,五志平和。 七情为病:一为直伤本脏,导致精气失常、气机失调而为病,或损伤相应之脏器,或诱发脏腑之潜病…又心藏神而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主宰和调控着机体的一切生理机能和心理活动。故《类经·疾病类·情志九气》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并该志意。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此所以五志惟心所使也。”是故七情直中本脏,常见心之所病;又肝主疏泄,影响气机与气血运行,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藏营而舍意,与肝脾有有密切的关系。故临床常见心悸、失眠、健忘、胸闷、多梦等症,甚则精神失常。在临床治疗中辩其虚虚实实,调和七情、脏腑、气血、阴阳,以平之。《灵枢·本神》:“…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也”。二为七情内伤而致脏腑气机紊乱,令其升降失常而致病。如《素问·举痛论》说:“……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七情与脏腑气机的相互影响致病,亦引起精气血津液的代谢失常,从而继发多种病证。又肝藏血主疏泄,调畅气机,促进和调节气血运行,因而在调节情志活动,发挥着重要作用。《四圣心源·六气解》称肝为“五脏之贼”,《灵枢·平人绝谷》:“血脉和利,精神乃居”,这又说明肝主疏泄、调气机的重要性,对五脏气机升降出入的协调,对精神情志的调节均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临床诊治中,董师对七情致病常见的癫狂、脏躁、郁证、不寐等证,犹如现代医学之抑郁、焦虑、失眠、精神病等范畴,见解独到,在“木郁论”、“疏好肝气”、“失眠论治”、“肝脾同病”、“调好神”及诸多养生篇中均指出肝在情志致病的重要性,以及提出方论及调摄情志养生的方法。 在治疗上,着重以四逆散加减疏肝理脾为基,或与龙骨、牡蛎、琥珀、磁石等介矿类药重镇安神,或与枣仁、柏子仁、远志等宁心安神,或与黄芪、川芎、香附、当归调气行血,或与黄连、肉桂交通心肾,或与温胆汤加减理气化痰清胆,或与甘麦、养心汤加减养心安神等等诸法,又提倡心理治疗、以情胜神、移情缓神、音律调神等等,均以调和阴阳,疏通气机,运行气血,五脏和则情志安,机体则平和康健。经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灵枢·师传》云:“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待,虽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者乎。”董师常以“苦中作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天伦之乐”的观点来开导情志病者,以期将七情调摄与药物治疗相结合,达到机体平和。 结语: 《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 位焉,万物育焉。”。“和”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一直贯穿、指导中医学的思想。“六和理论”以“和”为期,临床治疗中以阴阳谐和、气机调和、脏腑相和、经络通和、六气顺和、七情平和为契机,其间人与天、地、阴阳、五行、药物性味归经等相互佐制的抽象又形象的概念中,重视以“致中和”为最终目的。“和”是中医治疗的目的和价值。                                                   刊于《健康必读》2018(19)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吕永镇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于云 资质认证

    以和为大法,以和为标准,纵横论述,六和理论值得一读,可研可究,为你的"六和"传承点赞👍

    2020-03-16 08:30 评论数 0 0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阳后咳嗽不休,二方轻松搞定 刘高源

    新冠后大部分病人出现咳嗽,多痰,无休止的痰,胸闷,乏力。涅阳君以参苏饮合平陈汤化裁,均取得良好疗效。参苏饮为中医教材扶正解表的名方,一者新冠后气虚,二者风寒稽留于肺胃,留于肺则作痒咳嗽,吸入冷气咳嗽,且以平躺或晨起咳嗽加剧。

  • 益气养阴方 吴春水

    新冠感染在祖国医学中属温热病、瘟疫范畴,容易导致灼伤津液、耗损阴分,恢复期中药调治应注重益气养阴清热,忌过早使用峻补药物,谨防“炉烟虽熄,灰中有火”。益气养阴方主治:乏力,易疲倦,汗多,口干欲饮等症。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 国医大师李今庸:治疗咽痛经验 吴春水

    国医大师李今庸:治疗咽痛经验李今庸国医大师李今庸,第二届国医大师,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李今庸不仅中医理论造诣深厚,临床经验十分丰富。现将李老治疗咽痛的五个经验方介绍如下,以飨同仁。

  • 常用药对 吴春水

    常用药对砂仁、白蔻仁;均为化湿醒脾、行气宽中的要药,但砂仁香浓气浊,温燥之性较强,蔻仁芳香气清,温燥之性较弱,两药合用,以增强化湿和胃醒脾之功。八月札、路路通:均为理气要药,但八月札疏肝理气而散结,路路通行气宽中而活血,两药并用,相得益彰。

  • 新冠病毒感染阳康后药膳方 吴春水

    新冠病毒感染阳康后药膳方新冠退热后,很多人还有鼻塞、流涕、乏力、头痛、咽痛、咳嗽、有痰等不适的症状。牛蒡加橄榄,清肺利咽、生津止渴效果加倍,对新冠高烧后的咽喉不适,有很好的缓解作用。所以,新冠后汗多的调理,关键在于补气血。

  • 新冠病毒感染常用的中成药 吴春水

    新冠病毒感染常用的中成药常用的中成药包括:感冒清热颗粒、荆防颗粒、小柴胡颗粒、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双黄连口服液、清热解毒口服液等。

  • 南北方地区的新冠病毒感染者服用的中药协定处方有什么区别? 吴春水

    根据当前南北方的气候特点,新冠病毒感染者适合的中药有所不同。在北方地区,新冠病毒感染者的中药协定处方以加味葛根汤为基础,若头痛身痛明显,可酌加羌活、白芷、川芎;若咽痛明显,可酌加射干、牛蒡子;若咳嗽明显,可酌加杏仁、枇杷叶。

  • 腹胀腹泻:青萝卜汤 吴春水

    腹胀腹泻:青萝卜汤材料:青萝卜250克,瘦肉200克,生姜3片。冬天吃萝卜,以山东产的青萝卜为最佳。吃青萝卜,既能宣散肺气,又能肃降肺气。此外,青萝卜还能化痰涎、健脾气、助消化,对腹胀腹泻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 出现6个症状,你可能“阳了”,新冠病毒“潜伏”体内,请重视! 吴春水

    免疫系统在药物协助下,与病毒拉锯。准确及时预知自己“阳了”,才能针对性地做好准备,在“阳了”到“发病”这段时间,就是新冠病毒潜伏期。

  • 四季脾旺不受邪:小寒调脾胃这样做 吴春水

    小寒节气可做以下动作,以调养脾胃。即为,在晨起和睡前以双手互相摩擦令掌心发热,从上至下按摩身体,有防病的功效。这一动作有强健脾胃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