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思考

2021.08.21 611阅读 评论数 1 3
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甲骨文中有疾病与治疗方法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其诞生至今至少5000年,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2018年10月1日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中医纳入其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其后的日本医学、韩国韩医学、朝鲜高丽医学、越南东医学等都是以中医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机、病理、病位等,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
古人对成功的案例常用“效如桴鼓,覆杯而愈”,那么中医治疗的疗效评价问题有哪些?
一、是否所有疾病需要疗效评价
中医的辨证论治以六经辨证及脏腑辨证为主,疾病有疾病的预后转归,治疗与否如何界定。
《伤寒论》提及六经辨证中的“欲解”之时,“太阳病,欲解时,从已至未上”、“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戍上”、“少阳病,欲解时,从寅到辰上”、“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自限性疾病的治疗思考:例如伤寒(普通感冒)一定要治疗吗?哪些人一定要治疗,不治入里而“难治”?哪些人七日而愈?《伤寒论》第5条“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金匮要略·黄疽病脉证并治》“黄疸之病,当以十八日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剧为难治。”,治疗或不治疗的转归如何,不同情况入何经或何脏腑?
中医治疗疗效评价包括改善症状,优化指标,缩短病程?目前一些不规范治未病及预防保健产品及方法应用是否有过度治疗之嫌。以前的治未病是当时的条件无法发现,辨证能找到蛛丝马迹,可以给与合适的治疗,而现代的体检检测技术能提早发现一些无症状的患者,中医辨证可能无证可辨,如何评价疗效,仅以西医的指标评价?急性病、慢性病和难治性疾病选择哪些作为评价标准不同医生、不同派别有不同的认识。
二、治疗对象及治疗方法选择
在中医治疗疗效有目共睹,但也有疗效差的,这些是学术不精还是学术的局限性,即本来可以治好的被误治,或没有掌握相关疾病辨证精要或某些病症中医方法无效。患者经治疗病情加重后来怎么样了?是否重新辨证治疗效应,为何这样案例很少。例如有人治疗过程中出现皮疹、发热,是中药药物的过敏还是辨证的错误?是否中药能继续治疗?
同一治疗原则下不同方法的作用如何评价:单味药,复方制剂,秘方等,或有用多种治疗方法,中药汤剂内服,外敷,针灸等。不同药物的治疗过程中是否有不同的转归?另外还有中药和西药同时使用使得疗效评价复杂化。临床上更多的是西医开了西药再加上中成药治疗,也有中医开了清热解毒中药加抗生素。
三、中医疗效评价体系包含内涵
中医治疗的评价最难的地方可能是一个中医师面对一个病人的一个病症开了一个方剂,这中间一个变量变了,可能都不同了,虽然结果可能是好的,所以现代医学无法解释。现代医学的技术能否被中医纳入参考,比如检验、检查、病理、影像学等指标,我认为中医的望闻问切,这些都属于中医的望诊的范畴,中医也是发展的,必须融入相应的社会形态及认证中去。评价体系究竟该包含哪些因素:症状改善(主观指标:有心理暗示、对中医信仰、难量化,波动较大,可重复性差)、检验检查指标改善(客观指标:可量化、接受度高,可重复性好)、生存时间延长、生活质量提升、病程缩短、满意度提升等。
对不同的疾病类别需要进行归类。如今中医体系脏腑辨证派、经方派,六经辨证派、五运六气派、跟师派等等,不同疾病在不同的派系内开出不同的方剂,变量太大。是否可按照疾病的类别:1、急性病(自限性、非自限性):治疗时间4周以内,2、慢性病:治疗时间大于6月,3、难治性:治疗时间大于3年或终生或发病危重转归差。根据类别不同病种特点不同建立疗效评价共性或个性指标。对医案的学习需要成功案例的激励,但非好大喜功的炫耀,需沉浸式的思考及临证,对疗效不佳的,迷途思辨而效应的,是难能可贵的。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李燚光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李燚光 资质认证

    评价中医治疗的疗效是一个非常困难的话题,患者的切实感受是主要评价依据,是否要引进更多的评价因素,需要明智的头脑

    2021-08-24 07:26 评论数 0 2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党参黄芪陈皮鸡汤 吴春水

    党参黄芪陈皮鸡汤材料:鸡1只约500g,党参30g,黄芪20g,猪肉200g,陈皮6克,枸杞20g,生姜1-2片。党参、黄芪、陈皮用清水浸泡3-5分钟,之后捞出冲净沥干。

  • 益气养阴方 吴春水

    新冠感染在祖国医学中属温热病、瘟疫范畴,容易导致灼伤津液、耗损阴分,恢复期中药调治应注重益气养阴清热,忌过早使用峻补药物,谨防“炉烟虽熄,灰中有火”。益气养阴方主治:乏力,易疲倦,汗多,口干欲饮等症。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 在日常饮食上有什么注意事项?有推荐的食疗调理建议吗? 吴春水

    冬春季节发生的疫病,往往有寒湿的表现,药膳食疗调理可预先改善体内“寒湿”的环境,防止寒湿之邪。内外相互引动,降低感染风险。通利二便类食物:推荐用于平素有小便不利、便秘等表现者,日常膳食中可选用荷叶、莲子、火麻仁、麦芽、砂仁、薏苡仁等。

  • 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 吴春水

    恢复期肺脾气虚证临床表现:气短,倦怠乏力,纳差呕恶,痞满,大便无力,便溏不爽。推荐处方:射干9g、炙麻黄6g、干姜15g、紫菀30g、款冬花30g、五味子15g、法半夏9g、前胡15g、百部15g、苏子9g、葶苈子15g、川贝粉3g(冲服)。

  • 虚汗:小麦汤 吴春水

    虚汗:小麦汤材料:小麦15克,浮小麦15克,排骨250克,盐适量。气虚体质的女性,见明显大汗者最适用,如经常感到大汗不止、汗出后身体容易变冷、容易疲乏、气短者,一周可用2-3次;盗汗以及产后大汗的女性也适用。

  • 腹胀腹泻:青萝卜汤 吴春水

    腹胀腹泻:青萝卜汤材料:青萝卜250克,瘦肉200克,生姜3片。冬天吃萝卜,以山东产的青萝卜为最佳。吃青萝卜,既能宣散肺气,又能肃降肺气。此外,青萝卜还能化痰涎、健脾气、助消化,对腹胀腹泻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 咽痛:牛蒡橄榄汤 吴春水

    咽痛:牛蒡橄榄汤材料:鲜牛蒡30克,橄榄3-5颗,瘦肉250克,生姜3片,红枣1颗。牛蒡加橄榄,清肺利咽、生津止渴效果加倍,对高烧后的咽喉不适,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如果想更方便,平常也可以直接用炒牛蒡或橄榄泡水饮用,也有一定的缓解咽喉不适的效果。

  • 如何给发热儿童物理降温? 吴春水

    体温持续期:宝宝手脚暖和,浑身发热,此时可以开始物理降温,需保持合适的室温,减少衣物,用温水擦拭颈项两侧、腋窝、肘窝、腹股沟等处皮肤,泡温水澡,多喝水。

  • 四季脾旺不受邪:小寒调脾胃这样做 吴春水

    小寒节气可做以下动作,以调养脾胃。即为,在晨起和睡前以双手互相摩擦令掌心发热,从上至下按摩身体,有防病的功效。这一动作有强健脾胃的功效。

  • 正确选药中成药 吴春水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是中成药临床用药过程中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因此,根据中成药的适应证,对病用药也是正确选药的方法之一。准确使用对症的中成药治疗,以解除某些突出的症状、缓解病痛,也是正确选药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