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第一条中医治未病思想的解读

2025.01.01 0阅读 评论数 0 0

《金匮要略》,这部由汉代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的中医经典,犹如一座璀璨的医学宝库,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经验。其中,第一条便提出了 “上工治未病” 的理念,这一理念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医理论的天空中熠熠生辉,为后世医者指明了防治疾病的方向。

治未病的重要性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第一条中开宗明义地指出:“上工治未病,何也?” 这里的 “治未病”,指的是高明的医生能够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就采取预防措施。这一思想与现代医学中的预防医学理念不谋而合,强调了防病于未然的重要性。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人体的健康状态被视为一种阴阳平衡、气血调和的动态平衡状态。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疾病便随之而来。而 “治未病” 就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或刚刚萌芽之时,通过各种手段调整人体的阴阳气血,恢复其平衡状态,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医者在 “治未病” 的过程中,会注重调理人体内部环境,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比如,通过合理的饮食调节、适当的体育锻炼、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中药调理等方法,使人体的气血充足,脏腑功能协调,免疫力提高,从而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这种预防为主的理念,不仅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还可以降低医疗成本,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

肝脾关系的辨证论治

张仲景进一步解释道:“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中医认为,人体五脏六腑之间存在生克制化的关系,疾病的发生和传变也遵循这一规律。在五行学说中,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因此,肝病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影响到脾的功能。肝病日久,肝气郁结,气机不畅,会横逆犯脾,导致脾失健运,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等症状。

高明的医生在看到肝病时,不仅要治疗肝病本身,还会考虑到脾的防护,通过实脾的方法来防止疾病传变。实脾的方法包括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等,可以使用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药物组成健脾方剂,以增强脾的功能,使脾土旺盛,不受肝木的克制。这种既病防变的策略,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精神。中医在治病时,不是孤立地看待某一症状或某一脏腑,而是从整体出发,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四季脾旺不受邪

“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 是张仲景对脾胃功能在四季变化中的独特见解。他认为,在四季更替中,脾胃功能的变化与季节密切相关。春季万物复苏,人体阳气升发,脾胃功能也逐渐增强;夏季气候炎热,人体出汗较多,脾胃容易受损;秋季气候干燥,人体容易燥热伤阴,脾胃也需要适当调理;冬季气候寒冷,人体阳气内藏,脾胃功能相对较弱。

如果脾胃功能旺盛,则不易受到病邪侵袭,此时不需要过度补益脾胃。因为过度补益可能会使脾胃功能亢进,反而对身体健康不利。反之,如果脾胃虚弱,则需要通过补益的方法来增强其功能。比如,在春季可以适当食用一些辛温发散的食物,如葱、姜、蒜等,以促进脾胃的阳气升发;在夏季可以食用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绿豆汤、西瓜等,以清热解暑,保护脾胃;在秋季可以食用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百合、银耳等,以润燥养阴,调理脾胃;在冬季可以食用一些温补的食物,如羊肉、牛肉等,以温阳健脾,增强脾胃的抗寒能力。

这种因时制宜的治疗原则,提醒医者在临床中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体质、季节变化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中医强调 “天人相应”,认为人体与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的生理功能会随着自然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因此,在治疗疾病时,要根据季节、气候等因素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肝虚与实证的治法

对于肝虚证,张仲景提出了 “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的治疗原则。酸味入肝,可以补肝之体。肝为刚脏,喜条达而恶抑郁。酸味药物能够收敛肝气,使肝气不至于过度升发,从而起到补肝的作用。常用的酸味药物有白芍、乌梅、山茱萸等。

焦苦味入心,有助于心气旺盛,从而间接补益肝气。心为肝之子,心气旺盛可以生肝血,使肝体得养。焦苦味药物能够清心泻火,使心火不亢,从而有利于肝气的疏泄。常用的焦苦味药物有黄连、栀子等。

甘味入脾,通过健脾来制肾,使肾水不旺,心火得以制约,从而肺金不受克制,肝气自然旺盛而自愈。甘味药物能够补脾益气,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使水谷精微得以化生,从而滋养全身脏腑。常用的甘味药物有人参、白术、甘草等。

而对于肝实证,则应采用泻实的方法,避免误补导致病情加重。肝实证主要表现为肝火上炎、肝气郁结等症状。肝火上炎时,会出现头痛、目赤、耳鸣、口苦等症状;肝气郁结时,会出现胸胁痛、腹胀、嗳气等症状。对于肝实证,需要使用清热解毒、疏肝理气等药物进行治疗,如龙胆草、柴胡、枳壳等。

中工与上工的区别

张仲景在文中还提到了 “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中工指的是一般的医生,他们往往只关注当前的疾病表现,而不了解疾病的传变规律,因此只能治标不治本。中工在看到肝病时,只会针对肝病的症状进行治疗,而不会考虑到肝病可能对其他脏腑的影响。

而上工则能够通过辨证论治,不仅治疗已病,还能预防未病,体现了医者水平的差异。上工在治病时,不仅会针对当前的疾病症状进行治疗,还会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疾病传变。上工具有更高的医学素养和临床经验,能够全面、系统地分析病情,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金匮要略》第一条不仅提出了 “治未病” 的重要理念,还通过肝脾关系的论述,展示了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精髓。这一经典理论对现代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提醒医者在治病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状态和疾病的传变规律,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高帆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阴虚的孩子,爱磨牙,好动 谢江强

    阴虚的孩子,爱磨牙,好动,舌体偏红,舌苔不明显我们看这个孩子的舌头,颜色偏红,舌苔很薄,这些症状都说明孩子阴虚。中医认为,阴虚是导致孩子磨牙、成人抽搐、腿抽筋等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

  • 顽固性失眠 王冠晶

    对于某些严重失眠患者,不仅普遍的中药安神药堆积无效,就是精神类药物安眠药也会无效,临床上并不少见。顽固失眠多是虚实夹杂,治疗上往往顾此失彼自相矛盾,此案学前人经验,祛实与补虚药方交替服用,疗效可观。

  • 飞越万里治头痛,针药结合效果好——多摸多问,用药才会如有神 于军

    患者赶快趁着假期,飞越万里,回国看病。患者先是去西安某综合医院神经内科,全面检查,被告之是“卵圆孔未闭导致的头痛”,开了普瑞巴林、甲钴铵、天麻素等药,回家口服。并嘱患者按压左手背上的穴位以减轻头痛。多用手,勤动嘴,用药才会“如有神”。——只吃了中药。

  • 94岁高龄升结肠癌伴肝多发转移治疗案1 张训景

    刘*男年龄:94岁初诊:2019.08.15主诉:升结肠癌伴肝多发转移4月余,口服呋奎替尼1周期第21天,乏力5级,腹胀2级加重5级1月,脾气多味臭,头晕2级同前。

  • 经方实验录之杂病诊治 张宝华

    23年体检查有肺结节,时忧虑其长大。平素关节疼痛,肿胀。观其脉证乃三阳合病兼血虚,宜于此处求治。

  • 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胆结石 陈积武

    腹部CT提示:胆囊壁增厚粗糙,胆囊内见多个结石,大的约1.8X1.3cm,脂肪肝。柴胡l5、黄芩l0、芍药10、半夏10、生姜10、枳实l0、大枣10、大黄6、桂枝10、茯苓10、丹皮10、赤芍10三钱、桃仁15。

  • 经方实验录之过敏性紫癜 张宝华

    罹患过敏性紫癜,住院用激素治疗,皮疹,紫癜显退,而所现诸症乃中虚所致,且苔白略厚,小柴胡不中与,宜小建中汤加半夏,黄芩和胃止呕。

  • 月经 李华歆

    所以女性在月经期间一定要注意的就是多休息,调解心情,适当的补充“气血津液”,多喝温水,戴好口罩,以抵抗邪气侵入!

  • 上了一上午疼痛门诊,看了三个焦虑症 于军

    有焦虑症的病人有三个。慢性疼痛患者合并焦虑症的情况不少。上周他一进门就说,有焦虑症,一直吃药,头痛看了好多医院、好多医生都好不了。慢性疼痛患者频繁就诊,辗转求医,除了疼痛以外,也包含焦虑的因素。

  • 干燥综合征 潘洪波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以淋巴细胞增殖和进行性外分泌腺损伤为特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见口干、眼干、严重龋齿、乏力、低热、关节疼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