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第一条中医治未病思想的解读
《金匮要略》,这部由汉代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的中医经典,犹如一座璀璨的医学宝库,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经验。其中,第一条便提出了 “上工治未病” 的理念,这一理念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中医理论的天空中熠熠生辉,为后世医者指明了防治疾病的方向。

治未病的重要性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第一条中开宗明义地指出:“上工治未病,何也?” 这里的 “治未病”,指的是高明的医生能够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就采取预防措施。这一思想与现代医学中的预防医学理念不谋而合,强调了防病于未然的重要性。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人体的健康状态被视为一种阴阳平衡、气血调和的动态平衡状态。当这种平衡被打破时,疾病便随之而来。而 “治未病” 就是在疾病尚未发生或刚刚萌芽之时,通过各种手段调整人体的阴阳气血,恢复其平衡状态,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医者在 “治未病” 的过程中,会注重调理人体内部环境,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比如,通过合理的饮食调节、适当的体育锻炼、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中药调理等方法,使人体的气血充足,脏腑功能协调,免疫力提高,从而达到未病先防的目的。这种预防为主的理念,不仅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还可以降低医疗成本,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
肝脾关系的辨证论治
张仲景进一步解释道:“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中医认为,人体五脏六腑之间存在生克制化的关系,疾病的发生和传变也遵循这一规律。在五行学说中,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因此,肝病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影响到脾的功能。肝病日久,肝气郁结,气机不畅,会横逆犯脾,导致脾失健运,出现腹胀、便溏、食欲不振等症状。
高明的医生在看到肝病时,不仅要治疗肝病本身,还会考虑到脾的防护,通过实脾的方法来防止疾病传变。实脾的方法包括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等,可以使用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药物组成健脾方剂,以增强脾的功能,使脾土旺盛,不受肝木的克制。这种既病防变的策略,体现了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精神。中医在治病时,不是孤立地看待某一症状或某一脏腑,而是从整体出发,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四季脾旺不受邪
“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 是张仲景对脾胃功能在四季变化中的独特见解。他认为,在四季更替中,脾胃功能的变化与季节密切相关。春季万物复苏,人体阳气升发,脾胃功能也逐渐增强;夏季气候炎热,人体出汗较多,脾胃容易受损;秋季气候干燥,人体容易燥热伤阴,脾胃也需要适当调理;冬季气候寒冷,人体阳气内藏,脾胃功能相对较弱。
如果脾胃功能旺盛,则不易受到病邪侵袭,此时不需要过度补益脾胃。因为过度补益可能会使脾胃功能亢进,反而对身体健康不利。反之,如果脾胃虚弱,则需要通过补益的方法来增强其功能。比如,在春季可以适当食用一些辛温发散的食物,如葱、姜、蒜等,以促进脾胃的阳气升发;在夏季可以食用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绿豆汤、西瓜等,以清热解暑,保护脾胃;在秋季可以食用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百合、银耳等,以润燥养阴,调理脾胃;在冬季可以食用一些温补的食物,如羊肉、牛肉等,以温阳健脾,增强脾胃的抗寒能力。
这种因时制宜的治疗原则,提醒医者在临床中应综合考虑患者的体质、季节变化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中医强调 “天人相应”,认为人体与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体的生理功能会随着自然环境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因此,在治疗疾病时,要根据季节、气候等因素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肝虚与实证的治法
对于肝虚证,张仲景提出了 “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 的治疗原则。酸味入肝,可以补肝之体。肝为刚脏,喜条达而恶抑郁。酸味药物能够收敛肝气,使肝气不至于过度升发,从而起到补肝的作用。常用的酸味药物有白芍、乌梅、山茱萸等。
焦苦味入心,有助于心气旺盛,从而间接补益肝气。心为肝之子,心气旺盛可以生肝血,使肝体得养。焦苦味药物能够清心泻火,使心火不亢,从而有利于肝气的疏泄。常用的焦苦味药物有黄连、栀子等。
甘味入脾,通过健脾来制肾,使肾水不旺,心火得以制约,从而肺金不受克制,肝气自然旺盛而自愈。甘味药物能够补脾益气,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使水谷精微得以化生,从而滋养全身脏腑。常用的甘味药物有人参、白术、甘草等。
而对于肝实证,则应采用泻实的方法,避免误补导致病情加重。肝实证主要表现为肝火上炎、肝气郁结等症状。肝火上炎时,会出现头痛、目赤、耳鸣、口苦等症状;肝气郁结时,会出现胸胁痛、腹胀、嗳气等症状。对于肝实证,需要使用清热解毒、疏肝理气等药物进行治疗,如龙胆草、柴胡、枳壳等。
中工与上工的区别
张仲景在文中还提到了 “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中工指的是一般的医生,他们往往只关注当前的疾病表现,而不了解疾病的传变规律,因此只能治标不治本。中工在看到肝病时,只会针对肝病的症状进行治疗,而不会考虑到肝病可能对其他脏腑的影响。
而上工则能够通过辨证论治,不仅治疗已病,还能预防未病,体现了医者水平的差异。上工在治病时,不仅会针对当前的疾病症状进行治疗,还会分析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止疾病传变。上工具有更高的医学素养和临床经验,能够全面、系统地分析病情,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
《金匮要略》第一条不仅提出了 “治未病” 的重要理念,还通过肝脾关系的论述,展示了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精髓。这一经典理论对现代中医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提醒医者在治病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患者的整体状态和疾病的传变规律,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外感头痛病案分析 赵阳
邱某,男,25岁。患者4天前因贪凉导致头痛,发热,自行服用感冒咽喉未缓解,遂前来就诊。中医诊断为头痛,外感头痛的证型,中医治需疏风清热,活血止痛。 -
精伤学说-五脏病以心之神乱 赵立生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五脏有疾,非风、非湿,乃心之神乱也。”这是对五脏病以心之神乱为依据的基本描述。情志活动与五脏生理、病理关系密切。 -
中医感慨-心无界行无疆 胡松岩
飞检结束之后又赶赴魔都,参加了一个期待已久的中医培训。序章苦苦摸索4年,口罩期间葛又文先生,王永炎先生、张忠德先生等真的可以做到,以中医为武器,白衣执甲匡扶济世。我心中了然了,一直都不是中医不行,而是大部分中医人没那么行。 -
太阳少阴两感兼湿案 翟争
腰部两侧酸困,平素畏寒,汗出少,属于太阳病。方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温阳散寒。腰部沉重、晨起为甚,舌边有齿痕较重,考虑到兼有湿邪为患,湿性重浊,视为阴邪,经历夜间阳气衰阴气盛之后,晨起为甚。遂进一步疏肝化痰散结为治。 -
一位月经不调的女性 张宝华
一位大一的女生,她说自己的月经欠规律一年余了。一年前没有诱因出现月经净后一到两日复行,经复行量少,无腹痛,色黑红,时有血块。既往在高中时有类似的发作,经过调理好了,对头孢过敏。否认其他疾病史。 -
伤寒论第七十条(二) 张宝华
得调和胃气,可以给与调胃承气汤。病变为虚寒的,先生在上面举了两个例子,芍药甘草加附子汤、茯苓四逆汤,病变为实的,这个调胃承气汤则是。因此调胃承气汤你不能见到“不恶寒但热”就给人家用吧! -
下乡病例-脚外伤呕吐 马亮
外伤马副院长已给予给予清疮缝合了。出血量不是很大,50ml-100ml。病人的呕吐、冷汗是与低血糖相关的,通病仔细询问病史就可以知道,所以就口服葡萄糖就迅速改善症状了。 -
百江半日游 陈鹏
百江半日游文/陈鹏医生2024.10.22时年又逢秋远山如黛也沉默了千年万年老樟树干上皱褶又深了许多树下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古井里的水依旧清凉天空蓝的很纯洁不夹杂一丝一毫的杂念白云也无所事事地飘着哪管地上已过万年经历过很多的黑暗挣扎也明白了很多事一切不过是众 -
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风疹治验案 吴春水
采用桂枝麻黄各半汤进行加减治疗。患者服用三剂后,风疹发作次数减少,瘙痒程度减轻。桂枝麻黄各半汤中,桂枝解肌发表,调和营卫;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杏仁降气止咳,协助麻黄宣肺;白芍和营敛阴,与桂枝配伍,调和营卫;生姜、大枣、炙甘草荆芥脾胃,增白蒺藜。 -
对照条文 李华歆
今天让我们继续探讨仲景“对照条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76条:伤寒脉浮滑,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这两个条文对比的意义不同的“脉证”却用了同一个“方”,其中奥妙确实值得挖掘!所以我大胆推测第176条的“寒”与此是一个用法,应该代表的是一种实
最新文章
-
阴虚的孩子,爱磨牙,好动 谢江强
阴虚的孩子,爱磨牙,好动,舌体偏红,舌苔不明显我们看这个孩子的舌头,颜色偏红,舌苔很薄,这些症状都说明孩子阴虚。中医认为,阴虚是导致孩子磨牙、成人抽搐、腿抽筋等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
-
顽固性失眠 王冠晶
对于某些严重失眠患者,不仅普遍的中药安神药堆积无效,就是精神类药物安眠药也会无效,临床上并不少见。顽固失眠多是虚实夹杂,治疗上往往顾此失彼自相矛盾,此案学前人经验,祛实与补虚药方交替服用,疗效可观。
-
飞越万里治头痛,针药结合效果好——多摸多问,用药才会如有神 于军
患者赶快趁着假期,飞越万里,回国看病。患者先是去西安某综合医院神经内科,全面检查,被告之是“卵圆孔未闭导致的头痛”,开了普瑞巴林、甲钴铵、天麻素等药,回家口服。并嘱患者按压左手背上的穴位以减轻头痛。多用手,勤动嘴,用药才会“如有神”。——只吃了中药。
-
94岁高龄升结肠癌伴肝多发转移治疗案1 张训景
刘*男年龄:94岁初诊:2019.08.15主诉:升结肠癌伴肝多发转移4月余,口服呋奎替尼1周期第21天,乏力5级,腹胀2级加重5级1月,脾气多味臭,头晕2级同前。
-
经方实验录之杂病诊治 张宝华
23年体检查有肺结节,时忧虑其长大。平素关节疼痛,肿胀。观其脉证乃三阳合病兼血虚,宜于此处求治。
-
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治疗胆结石 陈积武
腹部CT提示:胆囊壁增厚粗糙,胆囊内见多个结石,大的约1.8X1.3cm,脂肪肝。柴胡l5、黄芩l0、芍药10、半夏10、生姜10、枳实l0、大枣10、大黄6、桂枝10、茯苓10、丹皮10、赤芍10三钱、桃仁15。
-
经方实验录之过敏性紫癜 张宝华
罹患过敏性紫癜,住院用激素治疗,皮疹,紫癜显退,而所现诸症乃中虚所致,且苔白略厚,小柴胡不中与,宜小建中汤加半夏,黄芩和胃止呕。
-
月经 李华歆
所以女性在月经期间一定要注意的就是多休息,调解心情,适当的补充“气血津液”,多喝温水,戴好口罩,以抵抗邪气侵入!
-
上了一上午疼痛门诊,看了三个焦虑症 于军
有焦虑症的病人有三个。慢性疼痛患者合并焦虑症的情况不少。上周他一进门就说,有焦虑症,一直吃药,头痛看了好多医院、好多医生都好不了。慢性疼痛患者频繁就诊,辗转求医,除了疼痛以外,也包含焦虑的因素。
-
干燥综合征 潘洪波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以淋巴细胞增殖和进行性外分泌腺损伤为特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常见口干、眼干、严重龋齿、乏力、低热、关节疼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