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辨病”与“辨证”看中西医之所长

2020.10.24 322阅读 评论数 2 46
    临床诊疗中,中西医各有所长。一般而言,西医更多强调的是“辨病”,凡诊治疾病,从组织、系统、器官、细胞,乃至基因,必穷究其源,最后查实细菌、病毒、病灶藏身之所,从而采取“靶向”治疗,直捣“黄龙”,定点清除,除恶务尽。而中医更多强调的是“辨证”,凡诊治疾病,从季节、气候、地域、年龄、性别乃至饮食睡眠,无不纳入考察思辨范畴,最后定位到脏腑、经络,从而采取针灸推拿、中药内服、精神抚慰等综合手段,调理“气血”,协调“阴阳”,以求“阴平阳秘”,达到新的生理平衡。由此可知,中西医思维方式不同,理论体系各异,治疗手段有别,因而衍化出不同的治疗路径。
    对于这种差异,有人形象比喻:治病犹如治鱼,鱼生病了,中医首先想到的是水可能被污染,必须赶紧换水,不治鱼而治水,鱼病则可自愈;西医首先想到的自然是赶紧治鱼,找出鱼之所病,致病何菌,杀菌为首务。中医识病,“望闻问切”,很象“水中摸鱼”,外行看不见鱼藏何处,但有经验的鱼夫,却可洞察鱼情,手到擒来;西医诊断,犹如“林中打鸟”,借助CT\MR和彩超等高科技,找准目标,指导用药,有的放矢,一切都在明处。近遇二例典型病案,很能说明问题,有助于理解,分享于下:
    病例一,林某某,女,31岁,门诊号:P000006**,主诉近二月来,自觉咽喉不适,晨起微咳,痰带血丝,余无不适,亦无发热恶寒胸闷胸痛等症状,纳睡及二便均正常。舌质偏红,苔薄白,脉细。查咽喉、牙龈无红肿,中医可辨之“证”(症)不多。考虑患者咳嗽时间较长,建议肺部CT检查。报告显示:“左上肺结核”。此案首诊借助现代CT检查,早期明确诊断,避免了漏诊之弊,可见临床“辨病”乃西医之所长。中医虽然也可按“咳嗽咯血”治疗,即使治愈,终究还是“雾里看花”,不知其所以然。


    病例二,吴某某,女,62岁,住院号:1476**,20200505初诊,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胃炎、睡眠障碍、腰椎病、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等多种疾病史。现症,神清,慢性病容,体型虚胖,精神倦怠,全身乏力,动则汗出,胸闷不舒,心情焦虑,难以入睡,食欲不振,大便不调。舌质淡,苔白,脉细数。如此“百病緾身”,累及五脏,症情复杂,“靶标”太多。对此,中医却可执简驭繁,认为“百病皆生于气”,责之气阴两虚。患者久病,气虚不固,阴津外泄,导致阴阳两虚,治从健脾益气固表,前后三诊,共服药9剂,诸症明显改善,焦虑若失,高兴出院。可知,中医“辩证”施治,如果准确,用药中的,取效也很快捷。
    几百年来,中西医之辨,各执其辞,网络上互讦其短,其实大可不必。中西医文化不同,思维方式有别,但本质一也,都是与“疾病”斗争,为“人类”健康服务。概而言之,西医思维,以解剖生理为基础,以现代科技为手段,注重“辨病”,关注“有形”,可以说是“有形”的科学。而中医思维,以古代哲学思想为指导,以阴阳五行为工具,强调整体,天人合一,注重“辨证”,关注“无形”,可以说是“无形”的科学。因此,无论中西,各有所长,亦各有所限,不可替代。在临床诊疗中,如若坚持中西医结合之道,优势互补,扬长避短,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实乃医学之幸,病家之福!
    噫!人之所苦病疾多,医之所忧良方少!医者仁心,中西互补,携手共进!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周信昌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小儿夜啼的一些治疗 曹雪盼

    经验:小儿夜啼多见于1岁以内的初生婴儿,入夜啼哭不安,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但全身一般情况良好,白天如常。《丹溪心法》亦云"小儿夜啼,此是邪热乘心"。上述2药治疗小儿夜啼剂量宜大,均可用至10~20g。

  • 现代视角下的四物汤 张宝华

    下面将对四物汤的组成、功效、适用人群以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介绍。

  • 乌梅丸医案二则 孙亮

    乌梅丸医案二则医案一:患者汪某某,女,54岁,主因"发作性胸闷、气短3年,加重1月余"由门诊收住院。入院诊断:1.不稳定型心绞痛2.胃-食管返流病伴有食管炎处方:乌梅丸合小柴胡汤、百合地黄汤、三物黄芩汤加减。

  • 胃胀伴反酸1周余,经方加减5剂愈 宗琪

    患者:耿某某性别:男年龄:53岁初诊日期:2023年10月21日主诉:胃胀伴反酸1周余。

  • “一身尽重不可转侧”的典型案例 宗琪

    患者:徐某性别:男年龄:43岁初诊日期:2023年8月31日主诉:腰痛多年,加重4天,自述一吸气时腰痛不适。现病史:患者既往腰痛病史多年,4天前述因受凉诱发腰痛加重,在青岛多家医院就诊,未得明显效果,迟迟不愈。

  • 经方治疗重症风心病1例 姚金虎

    运用经方治疗重症风心病1例患者老年女性,因“下肢水肿2月,加重伴少尿1天”入院。颜面水肿,双下肢重度水肿。1剂后患者小便解出1500ml左右,下肢水肿明显减轻。腹部彩超提示无肝淤血,腹腔积液明显减少。告知患者家属,积极联系新桥或者华西医院行手术治疗。

  • 桂枝生姜枳实汤 李华歆

    ——卢森堡小编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桂枝生姜枳实汤!桂枝生姜枳实汤桂枝三两生姜三两枳实五枚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 止住小儿夜惊有技巧 谢江强

    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地哭闹:止住小儿夜惊有技巧夜惊又叫睡惊、梦惊,可发生于各个年龄阶段,其主要表现是患者因受惊吓而在睡眠中突然尖叫、啼哭,并表现为神情极度恐惧、大量出汗、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经摇晃几下才能被唤醒。

  • 清阳不升一则 曹雪盼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对应在天气上而言相当于:天气在下地气在上,所谓天气为清轻之气为阳有日月星辰能温暖能光明若天气下沉于下则自然界晦暗不明阴沉寒冷。脾胃脾主升清为上焦提供营养与能量胃主降将饮食分解下输大小肠一升一降在中间维持清气和浊阴的位置和秩序。

  • 柴陷汤合半夏厚朴汤治感冒后咳嗽胸闷案 宗琪

    按语:患者咳嗽,咽部不适,脉弦病在少阳,合以小柴胡汤,咽堵苔腻合半夏厚朴汤行气化湿,咳黄痰伴胸闷合以小陷胸汤以宽胸化痰理气,加陈皮,枳实合橘皮枳实生姜汤之意,方证对应,故疗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