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防治高血压,有了“中国标准”

2021.11.22 710阅读 评论数 0 0
    中医药防治高血压有了 " 中国标准 ",首次被纳入《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11 月 20 日," 中华中医药学会基层高血压防治专家指导委员会 2021 年学术年会暨中西医结合全程防治高血压及靶器官损害学习班 " 在江苏省中医院举行,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高血压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江苏省中医院党委书记方祝元介绍说,《指南》内容包括高血压的中医经典方剂辨证论治、中医特色适宜技术、传统运动方法、中医综合调理等内容,突出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点,实用性强,一目了然,指导基层,造福百姓。


△会上,江苏省中医院党委书记方祝元对《指南》进行了解读


防治刻不容缓

我国有 3 亿高血压人群

    高血压被称为 " 无声杀手 ",大多数高血压病人没有症状,超过一半高血压患者不知道自己血压高。方祝元现场透露了一组数据:目前我国 18 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人群约为 3 亿,存在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的特点。高血压导致的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方祝元坦言,在基层高血压防治方面,现状更加不容乐观,除了上述问题外,还面临着人才、技术、药物缺乏的困境。如何破解基层高血压防治的难题呢?方祝元认为,一方面要大力发挥中药特色,中医在基层有着强大的群众基础,有简、便、验、廉的特点,适合在基层推广;另一方面要加强人才培养,通过中华中医药学会,成立专业委员会,定期办培训班,加强专业知识普及,高等院校要发挥中医药学校在人才培养的特色优势,定期举办培训班,此外,各级大型医疗机构,还要加强对住院医师和进修医生专业知识培训。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江苏省中医院长期致力于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对高血压病研究由来已久,团队在学科带头人方祝元的带领下,目前已逐步建立中西医结合干预高血压临床研究中心、中西医结合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中心、高血压代谢研究中心、高血压血管结构与功能研究中心、高血压理论与机制研究中心和高血压慢病管理中心等 6 大中心,达到国内顶尖水平。

基层是

高血压防治的 " 主战场 "

    方祝元指出,基层(社区和乡村)是高血压防治的主战场。为了提高老百姓对于高血压的治疗率以及控制率,作为高血压治疗 " 国家队 ",江苏省中医院 2017 年开始在江苏省丹阳市车站社区开展了一个大型的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的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努力,该地区高血压达标率从 2017 年的 20.9% 提高到 2020 年的 39.2%。

    此外,2019 年,江苏省中医院高血压团队组团式对接南京市秦淮区的社区卫生中心,共建信息平台。家住大光路的南京退休职工赵老先生有高血压近十年了,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到省中医院看病,现在医院高血压研究所专家每周都在大光路社区卫生中心坐诊,医院的院内制剂在这里也能拿到,他感觉非常方便。据了解,通过加强基层高血压人群的健康管理,最大程度地降低高血压对人体的危害,仅大光路社区卫生中心,就有超过一万名高血压人群纳入健康管理平台,在整个高血压的预防、治疗、护理、教育、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帮助患者制定健康管理个人计划,促进自我管理,大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中医药防治高血压有了 " 中国标准 "

    2020 年国家卫健委制定并推广《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江苏省中医院作为指南的中医组长单位,首次在该指南中增加了高血压与中医药的防治策略重要章节。据了解,指南中首次增加了 " 高血压与中医药 " 的重要章节,内容包括高血压的中医经典方剂辨证论治、中医特色适宜技术、传统运动方法、中医综合调理等内容。

    方祝元表示,中医中药治疗高血压包括针灸、推拿、耳穴贴压、穴位贴敷、刮痧、中药代茶饮、体质调摄等中医特色方法,传统运动方式推荐了太极拳和八段锦。上万例高血压患者临床研究发现,中医中药治疗高血压在预防治疗康复中,主导作用,协同作用,核心作用。

    从实际临床效果来看,中医药可以贯穿高血压疾病管理的全程,达到 " 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既变防衰 " 的目的。高血压患者在使用降压药物的同时,合理使用中药,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减少西药的用量,达到辅助降血压的效果。同时,高血压会带来心脑血管、肾脏等一系列靶器官的损害,而江苏省中医院运用中医理法方药,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专科特色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建立了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中医辨治体系,据此创制的特色制剂治疗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临床疗效确切。

    方祝元表示,接下来要不断优化中西医慢病管理模式,加强与社区沟通交流,建立高血压诊治网络平台,打造高血压慢病管理综合示范区,整合全国中医药防治高血压领域的专家形成合力,围绕《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的中医药具体内容,开展培训、宣传、监督和评估等工作,加强在全国基层的推广应用,推动高血压慢病管理同质化、规范化、标准化。同时加强高血压防治的研究,提炼中医疗效数据,积累中医循证证据,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进一步提升我国高血压的整体管理水平。

支招

非药物治疗讲究

淡、静、松、动、眠

    方祝元提醒广大市民,要控制好血压,尤其不能忽视的是科学生活方式在治疗高血压中的作用,要牢记淡、静、松、动、眠五字箴言。

淡:饮食一定要清淡。高血压的患者控盐是首要任务,比吃什么药还要重要。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普通人每天盐摄入量控制在 6 克以内,但国内目前普遍人均每天的盐摄入量可以高达 15-16 克,是建议值的 2-3 倍,吃得太 " 咸 " 了。只要盐能够控制好,血压就能降 10mmHg 左右。有些早期的高血压患者,把盐控制好了,血压就能降下来,并不需要服用药物。

静:心情保持平静,有助于高血压病的预防和治疗。

松:就是情绪要放松,身体轻松,肥胖的人要减肥。

动:要运动,最好的方法就是平地快走,通过临床统计发现,每天用 30-50 分钟坚持走 3-5 公里,相当于降 8mmHg 左右。

眠:很多高血压的病人在生高血压之前都是长期抽烟、喝酒、熬夜等,特别熬夜是引起内分泌紊乱,引起高血压发生、发展、升高很重要的原因。我们要求高血压病人每天晚上 11 点之前必须要睡觉,因为晚上 11 点到 1 点是一天当中阴中之阴,特别是到冬天,那是寒中之阴,往往最容易伤身。


——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冯瑶 记者 安莹 文 / 摄)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杏林小书童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中医治疗失眠:传统智慧缓解睡眠障碍 申晓刚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给患者带来身心疲惫和健康问题。在中医传统智慧的指导下,有多种方法可以帮助缓解失眠问题。综上所述,中医治疗失眠注重综合施治,结合中药、针灸、调理生活习惯和心理调适等方法,可以有效缓解失眠问题,改善睡眠质量,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中医治疗眩晕的方法与注意事项 申晓刚

    尽管中医治疗眩晕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应该咨询专业医生,了解自身病情,避免盲目治疗造成不良影响。

  • 中医调理便秘,让肠道重获活力 申晓刚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便秘注重从整体调理身体,改善肠道功能,帮助患者摆脱便秘的困扰。在治疗过程中,建议患者积极配合医师的指导,坚持治疗方法和生活方式的调整,以获得更好的效果。

  • 中医理论与实践:缓解腰痛的有效方法 申晓刚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腰痛的方法多样,可以通过针灸、中药、推拿按摩、拔罐疗法以及运动和休息结合等手段来缓解腰部疼痛,恢复腰部功能。

  • 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与方法 申晓刚

    在传统中医治疗中,慢性胃炎被视为一种气滞、湿困、脾胃功能失调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医治疗慢性胃炎注重整体调理,以中药、针灸、艾灸等方法综合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总的来说,中医治疗慢性胃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 中医经典配方,缓解痛经的有效方法 申晓刚

    中医药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治疗痛经经验,以下是一些中医经典配方,可以有效缓解痛经。这个配方有益血液循环,调节月经,缓解经期疼痛的作用。在选择服用中药配方时,建议咨询专业中医师,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配和用药,以确保安全有效。

  • 探索中医治疗咳嗽的传统智慧 申晓刚

    在中医传统智慧的指导下,有许多方法可以帮助缓解咳嗽并促进康复。在接受中医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应该密切配合医生的指导,遵循医嘱进行治疗。

  • 中医视角下的腹泻治疗与调理 申晓刚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腹泻注重辨证施治,从调理脾胃、祛寒除湿、疏肝解郁、药膳调理等多个方面入手,既能缓解腹泻症状,又能调理脾胃功能,增强体质,达到治疗的目的。

  • 盗汗 梁春耕

    治一盗汗病人,男,50Y,长期服用各种保健品,体型健硕,无基础疾病,盗汗一周,临醒前明显,汗湿衣被,醒后汗止,时常咬舌,无口干口苦,无明显寒热,纳可,二便调。1周后复诊去服药第二天盗汗明显减轻,1周后盗汗完全消失,咬舌亦未再发。

  • 论《2023年度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评价研究报告》 于军

    2023年评价指标体系设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25个,所有评价数据均来源于权威数据库或官方机构,真实、准确,且可通过公开途径获取、核查。研究报告中,有医院综合评价,又分了28个具体学科(专科)进行了评价。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医疼痛学”会被列为评价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