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低血压治疗的思考

2021.06.30 130阅读 评论数 0 5
低血压和高血压都是临床上常见的病证。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很多人都比较重视,这方面的治疗经验也比较多,相对谈低血压治疗的文章倒不多。实际上低血压患者也相当多,在这方面,我这些年遇到的也不少。在治疗上也是先走了一段弯路,后来慢慢才摸索出一些经验,现在谈一谈。


 


低血压最常见的症状是头晕,全身无力,收缩压常低于 90mmHg,舒张压常低于60mmHg。从中医角度来看,常是气虚、阳虚、或气血两虚。早年在治疗低血压时,常首选补中益气汤,气血两虚选归脾汤,按理说应该是正确的,但临床疗效不佳,病人服了一段时间,血压仍然上不来,仅乏力心悸症状有所改观。对此,思索了很长时间,不得其解。


 


后来,在温习《伤寒论》的过程中,看到甘草干姜汤、四逆汤、理中汤时,突然醒悟,应从阳气虚衰、中气不足入手,不能仅局限于气虚,应大力温阳,温通血脉。于是,在以后的临床上,再遇到低血压患者,就将上述三方合并,组成以附子理中丸为主的方剂进行治疗,很快就收到了明显的疗效,患者在服三五剂药后血压就开始上升,头晕乏力、怔忡等症状随之消失。


 


临床上,一些患者除了血压低,还伴有西医所称的贫血,即中医的血虚证候,这时,我往往加入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效果就更全面了。用这个方子治疗低血压,虽说升压快,但有时药一停,个别患者易反复,针对这个情况,我又参考了有关资料,加入了大量枳实、五味子等药,组成新的升压方子:生黄芪30g,当归15g,枳实60g,附子15g,干姜15g,甘草10g,五味子10g(辽宁名医彭静山曾用枸杞子、五味子两药泡水喝治低血压)。经过临床验证,疗效可靠且稳定,基本上解决了低血压的问题。


 


方解:当归补血汤补气养血,四逆汤回阳救逆,治四肢冰凉(低血压妇女常见)。甘草干姜汤出自《伤寒论》第29条,主治虚人外感误用桂枝汤发汗,致使阴阳两虚而见厥逆、足挛急、烦躁不安等危症。先用甘草干姜汤温中以复其阳,阳复则厥回足温,再用酸甘化阴养血的芍药甘草汤,阴血得养,则足挛急自伸。本条之厥逆是阳气不能达于四末,低血压之头晕是阳虚不达于头脑,其实两者都是低血压,只不过血压低的程度轻重而已。


 


现代药理证明,干姜辣素,口服后能刺激口舌及胃黏膜,可引起反射性交感神经兴奋而抑制副交感神经,从而使血压上升,血液循环加快,达到抗休克的目的,这便是干姜温中救逆的药理基础。


 


枳实是益气升压药,味苦性微寒,有破气行痰、散积消痞之效。这一说法已成为历代本草书籍的共识。但据现代药理研究,枳实能收缩平滑肌,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胃扩张、胃下垂、脱肛、疝气、子宫脱垂。这些病的病机是中气下陷,应当用补中益气汤,而枳实也能治之。说明枳实不但不是破气下气药,反而是补中益气药。藏医藏药将枳实和人参归为一类,都当补益药用,看来是很有道理的。其实,《神农本草经》就记载枳实有“止痢、长肌肉、利五脏,益气轻身”的作用。所以大剂量枳实治疗低血压也是有理论基础的,临床实践证明也是有效的。


 


五味子,孙思邈谓:“五月常服五味子,以补五脏气。遇夏月季夏之间,因困乏无力,无气以为,与黄芪、人参、麦冬,少加黄柏煎汤服,使人精神倍加,两足筋力涌出”, “六月常服五味子……在上则滋源,在下则补肾。”现代药理证明,五味子有强壮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总之该升压汤具有温阳益气、滋阴养血、升高血压的作用。


 


【验案一】






彭某,男,72岁。2010年7月10日来诊。






主诉:头晕,心悸,无力,血压60/40mmHg,已服几盒人参生脉饮,不效。






刻诊:舌淡,苔薄白,脉双寸沉弱,关尺濡细,面白,饮食、二便基本正常,腰稍痛。辨证:心肾阳虚,气血不足。






处方:生黄芪20g,当归15g,附子10g,干姜15g,甘草15g,枳实60g,桂枝10g,五味子10g,麦冬15g,杜仲30g。3剂,水煎服。






3日后复诊:头已不晕,心亦不慌,腰稍好些。血压110/80mmHg。患者要求再服几剂药以巩固疗效,续服10剂,痊愈。






低血压不仅有上述偏虚偏寒的证,虽然临床上大多数低血压也属这一类,但不可太过于死板,临床上偏热偏实的火郁证低血压也能见到。我最近治疗的一例刘姓妇女就属于此类。
【验案二】






刘某,女,62岁,以头晕为主诉求诊,血压70/40mmHg,说女儿给买了好多盒生脉饮,喝完还是这样。(临床上常遇到这种情况,每诊断为低血压,就服生脉饮、补血露类,怪哉!)






刻诊:舌尖边红,苔黄腻,口干苦臭,脉弦滑微数,能食,大便偏干,小便赤热,一派火郁三焦、气机不利之证。


 


处方:黄连10g,黄芩15g,黄柏15g,制大黄20g,栀子15g,沙苑子30g,钩藤15g,生甘草10g。3剂,水煎服。


 


3日后复诊:告知服药后每日大便3次,头脑清醒多了,头也不晕了,现血压110/70mmHg。上方减大黄,略为调整,又服5剂,一切恢复正常。


 


从上案可以得出一个认识,中医看病,切不可拘泥于西医病名,一定要用中医的辨证方法,有是证用是药,尽管低血压大多数相当于中医的阳虚、气血虚,但还是有不同的。死板教条是临证的大忌。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李鹏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晓小半夏汤两味,姜夏一遇饮自消 张宝华

    概述小半夏汤出自《金匮要略》,主要用于治疗痰饮呕吐和胃寒呕吐等病症。功效与主治小半夏汤具有化痰止呕、散寒降逆的功效。注意事项与禁忌注意事项:1.小半夏汤的剂量和使用方法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禁忌:1.对半夏或生姜过敏者禁用。

  • 六味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 夏耀飞

    六味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慢性咳嗽杜某某,女,57岁,家住蒋村镇王坊村,2023年3月9日初诊。主要针对的是寒饮咳嗽,可见这个六味小柴胡汤主要治疗的是少阳与太阴合病的咳嗽。

  • 男科医案一则 祝鹏军

    患者,为青年男性,主诉早泄,敏感,容易紧张,拉尿有分叉口干,口苦,久坐后阴囊潮湿,舌红苔微黄。考虑肝郁化火所致,处方为逍遥散加减。。

  • 调准自己的生理时钟 谢江强

    调准自己的生理时钟从源头上摆脱经期紊乱女孩子在进入青春期的时候,以及女性步入更年期的那段日子里,月经失调的情况特别常见,如果能让这个生理转换期顺利度过,不仅仅可以使女性免除不必要的疾病痛苦,还可以为女性拥有更好的下一个阶段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 芍药甘草汤 李华歆

    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芍药甘草汤芍药四两甘草(炙)四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 千金方类 李华歆

    ——贺拉斯小编今天继续为大家讲解千金方类!千金三黄汤《千金》三黄汤。《千金》内补当归建中汤。千金三物黄芩汤《千金》三物黄芩汤。千金三物黄芩汤黄芩一两苦参二两干地黄四两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二升,温服一升,多吐下虫。

  • 毒美颜,扫除面斑 谢江强

    排毒美颜,扫除面斑在天气炎热的夏天,因为中暑而来医院就诊的患者总是很多,许女士就是因为在夏天经常出现中暑症状而来找我看病的,希望我能给她开个方子来改善她的体质。

  • 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地哭闹 谢江强

    张同学今年9岁,上小学二年级,三天前的傍晚时分,因为和邻居家的孩子吵闹打架,被父亲狠狠训斥了一顿,受了惊吓,脸色有点略微发青,还不停地啼哭、浑身颤抖不止。

  • 秋天的杮子 陈鹏

    秋天的杮子文/陈鹏一岁复一岁,一春又一春。北方的秋,和南方的秋天,是两种永远不同的风格。北方的秋天是肃杀,是苍凉,以及那种彻底的绝望。

  • 我心中的独活寄生汤 张宝华

    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唐•孙思邈)独活(三两)桑寄生(二两)杜仲(二两)牛膝(二两)人参(二两)茯苓(二两)甘草(二两)干地黄(二两)当归(二两)芍药(二两)川芎(二两)防风(二两)细辛(二两)秦艽(二两)桂心(二两)上十五味,㕮咀,以水一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