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不起来就放下吧——升陷汤
也不能出去溜达,也不能去运动。
看屋里有哑铃,就跃跃欲试举哑铃玩儿吧。
一个哑铃片3公斤,一个先装了4片。这就是24斤了。
大概举了有几十下吧,感觉越来越有劲。
再加了两片,一个哑铃也就是6片,也就是36斤,这样举起来的话就有点吃力了。
所以只好两只手一起举。
举上举下就这样玩儿了有几十分钟,加上其他俯卧撑仰卧起坐等等。
第二天就觉得身体痛,那肯定是肌肉疼,因为平时不怎么运动锻炼,突然这样过度锻炼肯定会肌肉酸痛,是很正常的,也没有在意。
谁知道在以后的一周内,睡觉睡不着,呼吸都觉得不是那么的畅快。
总觉得累累的,呼吸急促,总想深呼吸一口气,特别是睡觉的时候感觉气不够用,出去买饭回来爬个楼梯就会喘气,气喘吁吁的。
而且容易出虚汗,说话声音自我感觉都变小了,每天昏昏沉沉的,眼睛都没有了光。
这也叫目暗不明。
在后知后觉中,我想起来我可能大气下陷了。
什么是大气下陷呢?
大气也就是宗气,充满于胸中,掌管肺的呼吸之气。
人活一口气,说的就是这口气。
在自己能承受的范围内你去运动,去锻炼,肯定对身体有益。
而在超过自己承受范围了,举哑铃的时候肯定的努力去举。
憋着气往上举,不像健身者们规律的呼吸举重。
像我这样鲁莽的任物过量,一定损害了气。
本想买点升陷汤喝喝,但是封控时间内哪哪哪都买不到。
张锡纯老先生对大气下陷的描述:
“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其兼证,或寒热往来,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忡,或神昏健忘,种种病状,诚难悉数。其脉象沉迟微弱,关前尤甚。其剧者,或六脉不全,或参伍不调。”
只到前天才煮了升陷汤。
喝了一次有感觉效果很大,喝了两天感觉完全不一样。
再坚持喝几天,假以时日一定会回复如初。
方子很简单:
生黄芪(18克) 知母(9克) 柴胡(6克) 桔梗(6克) 升麻(3克)
《医学衷中参西录》:升陷汤,以黄芪为主者,因黄芪既善补气,又善升气,且其质轻松,中含氧气,与胸中大气有同气相求之妙用,惟其性稍热,故以知母之凉润者济之;柴胡为少阳之药,能引大气之陷者自左上升;升麻为阳明之药,能引大气之陷者自右上升;桔梗为药中之舟楫,能载诸药之力上达胸中,故用之为向导也。至其气分虚极者,酌加人参,所以培气之本也;或更加萸肉,所以防气之涣也。至若少腹下坠或更作疼,其人之大气直陷至九渊,必需升麻之大力者以升提之,故又加升麻五分或倍作二钱也。方中之用意如此,至随时活泼加减,尤在临证者之善变通耳。
有时候举不起来的哑铃就放下吧。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闲词其一 张宝华
危楼昨夜又西风,落叶知多少。春蝉丝网好过冬,人已四十上老下有小。浊酒清月相顾,悠悠秋千索支影。身客梦里谁为主?山水程程惟天地容平。甲辰年壬申月乙丑日张宝华于客居。 -
家长如何帮孩子排除体内湿气、补脾胃 谢江强
还可以把藿香正气水兑到热水里,给孩子泡脚,也能让孩子有效地吸收药性,化掉体内的水湿。不过家长要注意的是,藿香正气水是热性药物,有振奋脾胃的作用,当孩子体内的水湿化开之后,它的热就会显现出来。 -
对照条文 李华歆
今天让我们继续研究仲师“对照”条文!这两个条文虽然仅仅寥寥数语却隐藏着很大玄机!从这两个条文对比来看,我们懂得两个患者同样出现“呕”,但是兼并症状不同,代表的意义也可能不同,治疗方法也大相径庭,所以研究仲景之学一定要学会为在细枝末节上下大功夫! -
白蛇传中中医 李华歆
不是讲《白蛇传》……你可能听错了,小编说的其实不是《白蛇传》而是《白蛇传》里的中医知识……话说整个《白蛇传》其实讲的就是一个人和一条“长虫”的孽缘…… -
厥证 谢江强
厥证以突然昏倒,不省不事,或伴有四肢逆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急性病证。厥证患者,应采取综合应急措施,运用多途径、多渠道的救治手段,足浴对本证有辅助预防作用。 -
条文解释 李华歆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小编既往文章《经方解说之五苓散汤》! -
癃闭 谢江强
癃闭是由于肾和膀胱气化失司导致的以排尿困难,尿量明显减少,小便点滴而出,甚则闭塞不通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癃和闭均为排尿困难,轻重程度上不同,多合称为癃闭。癃闭的病位在膀胱,但和肾、脾、肺、三焦均有密切的关系。 -
劳动者最光荣—经方实验录五一无阻 张宝华
张某某,男41岁。向来痰湿,今劳累过度,戕及脾肺,正气虚馁,触寒凉则作斯疾。《名医别录》曰桔梗:味苦,有小毒。《名医别录》曰黄芩:大寒,无毒。治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 -
叶间 陈鹏
叶间文/陈鹏2024.4.30暮春适雨天空在哀鸣如同我想你的心落下的眼泪我曾穿过大漠走过江南走进你心事重重的叶间曾经有一束光透过密密的叶间自从有了丁达尔效应光便有了形状自从心中有了你我便迷失在温柔乡斑驳了许多记忆把它交给回忆我曾如一缕风撞满你的胸怀银光点燃 -
降尿酸经方之五苓散 郭文龙
陶某,男,74岁。现病史:患者20天前进行老年健康体检时,发现检验结果尿酸值达到525.6,无其他不适。遂用五苓散以利水渗湿,温阳化气。检验结果尿酸值467.9。再进五剂后复查尿酸值414.4已达正常值范围。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最新文章
-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 谢江强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6医案35傅某,女,72岁。医案36王某,男,63岁。痰热内蕴,蒸腾于上,则腰半以上颈胸盗汗,口干口黏;苔腻、脉滑,痰热之征。
-
咳、哮、喘医案整理3 谢江强
咳、哮、喘医案整理3医案10孙某,女,75岁。平素受凉、吃咸则发病,水饮蓄积于心下,上犯迫肺,肺气宣降失司而咳喘,故以小青龙汤以解表蠲饮,止咳平喘。医案11朱某,男,6岁。舌红属热,故以清热润肺,宣肺止咳为法,取桑杏汤加减。医案12何某,男,8岁。
-
小青龙汤 李华歆
——李奥贝纳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方中出现几个仲景常用药对,让我们一一去分析。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
-
便干四十余天案一 王建飞
2023年10月13日孙某,女,55岁,初诊。主诉:大便干结40余天现病史:胃纳尚可,眼睛干涩,有难以入睡及寐短,既往服用艾司唑仑。昨天行妇科检查后出现腹痛、尿频。大便已基本无碍,多吃蔬菜及粗粮后能维持每日有大便。现大便已好转,但有时候仍会偏干。睡眠仍需服
-
鼻塞五年医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11月08日殷某,女,80岁,初诊。主诉:(右)鼻塞5年。处方:蜜麻黄6g桂枝15g苦杏仁15g炙甘草10g大枣10g制附子6g肉桂3g酒萸肉10g生山药10g辛夷6g羌活10g生姜3片5剂。今复诊告知仍鼻塞。服药后鼻塞略有感觉。鼻塞又觉改善,余
-
下肢水肿医案一例 王建飞
主诉:双下肢浮肿多年加重30天现病史:胃纳可,夜寐一般,大便正常。双下肢浮肿,尿白蛋白阳性,小便隐血阳性。既往双下肢浮肿多年,乃肾阳不足,阳虚气化无权致水湿停聚,日久造成尿蛋白及尿隐血阳性。复查尿液分析:尿白蛋白+1,隐血+1.双下肢浮肿减轻。
-
肝气串痛案 张宝华
郝某某,女56岁。于2023年12月29日10:58初诊症状简述(刻诊):身体串痛多年,伴有情绪不稳,上体部易汗出。患者身体串痛多年不愈。本案患者,身体串痛不休即为时下现代社会文明之病也,其本为肝郁,木气失畅也,经曰“木郁达之。”
-
追忆一下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汤 张宝华
在现代医学中,血府逐瘀汤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神经性头痛、慢性胃炎等多种疾病的治疗,疗效显著。
-
从“小青龙汤”谈“哮喘”的中医治疗 张训景
5付后反馈哮喘未再发作。《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将本病称为“上气”,“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
附子妙用来消炎医案二则 孙亮
附子妙用来消炎医案二则案例一:患者徐某某,主因"脐旁右侧隐痛不适10余天"收入院。既往有慢性咽炎病史4年。有慢性肠炎病史6年,大便后腹痛缓解。附子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来抗炎。医案二:患者张某某,女,26岁,主因"咽痛3天"由门诊收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