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证活用 立方之道——九味羌活汤浅识
一学生,晚间起病,恶寒,发热,头痛,身痛,关节疼痛,无汗,咽痛。舌质淡红,舌苔白润,脉浮数。辨证为外感风寒,夹湿郁热。治疗以祛风散寒,化湿清热为法。处方:羌活9克,独活9克,苍术6克,牛蒡子12克,连翘12克,生甘草3克。1剂,水煎热服,服后捂被休息。一服汗出而愈。
学生不解,问:“老师,这是什么方?”
“这是九味羌活汤加减。”
学生更是不解:“方中只能找到九味羌活汤方中的三味药,这也能称之为九味羌活汤加减?”
“九味羌活汤是由羌活、防风、苍术、甘草四味药加味组成的,我只是在这四味药中更换了一味药,又加了二味药,这不可以认为是九味羌活汤加减吗?”
这样解答之后,学生更是一头雾水。因为,多数方书中对九味羌活汤的解读往往是随文衍义,或以药测方。
九味羌活汤的来历
九味羌活汤是金代医家张元素方,出自王好古所撰《此事难知》。原方组成为: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香白芷、生地黄、黄芩、甘草。主治“太阳证”,立方初衷为“经云:有汗不得服麻黄,无汗不得服桂枝。若差服,则其变不可胜数,故立此法,使不犯三阳禁忌。”书中对其作用的描述是“增损用之,其效如神。”后世医家对本方的认识,代表性的有“此足太阳例药,以代桂枝、麻黄、青龙各半等汤也”(《医方集解》),“此为四时发散之通剂”(《中国医学大辞典》)。明代医家陶华在《伤寒六书》中对本方易名“羌活冲和汤”,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以代桂枝、麻黄、青龙各半汤,此太阳经之神药也……此汤非独治三时暴寒,春可治温,夏可治热,秋可治湿,治杂证亦有神也。”并谓“秘之不与庸俗知此奇妙耳。”
九味羌活汤方解
笔者临证体会,本方与麻黄汤、桂枝汤各有其相应主治证,谈不到“取代”。但临床上,对太阳病的治疗,本方的使用机会确实要多于麻黄汤、桂枝汤以及大青龙汤。客观地说,本方证的出现,丰富了太阳病的证治内容,是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当然,使用本方要想达到“其效如神”,一定要随证“增损用之”。而要做到恰当的“增损”,对本方的组成需要较透彻的理解。
《此事难知》中对本方的方解极其明确。方中羌活“治太阳肢节痛,君主之药也……关节痛非此不治也”;防风“治一身尽痛”;苍术“别有雄壮上行之气,能除湿下安太阴,使邪气不纳,传之于足太阴脾”;甘草“能缓里急,调和诸药”。四味药相合,外祛风寒湿邪,内安脾胃,治太阳病恶寒、头身关节疼痛可谓如神。其余五味药,细辛“治足少阴肾苦头痛”,川芎“治足厥阴头痛在脑”,香白芷“治阳明头痛在额”,生地黄“治少阴心热在内”,黄芩“治太阴肺热在胸”。三味治头痛药是示人以循经用药,并非每例患者都出现这三经头痛。二味清热药,更是提示用方者注意里热的出现与郁闭,有热需依脏腑用药,并不是每例患者都出现心热、肺热。这五味药的使用,与“易水学派”所提倡的循经用药和脏腑辨证用药相吻合。
至于后世医家所说的“黄芩泄气中之热”、“黄芩治邪在少阳”、“黄芩断少阳之路”、“黄芩苦寒以监制”、“生地泄血中之热”、“生地补阴即托邪”、“生地调营”、“嫌生地寒滞易以当归”等等,以及本方为“解表而清里”之剂等等说法,都是想当然之说,望文生义,或为“耳食之言”。
古人立方的目的
从原方的方解中可以这样认为,方中羌活、防风、苍术、甘草为基础用药,其余五味药皆为示人以随证加减之例,这也符合张元素所倡导的“古方今病不相能”,立方“非为治病而设,此乃教人比证立方之道,容易通晓也”。而我们把羌活、防风、苍术、甘草组成一方,与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组成的麻黄汤相比,会惊奇地发现,九味羌活汤制方境界直抵经方。麻黄、桂枝相合,重在祛除风寒郁闭;羌活、防风相合,重在解散风寒湿闭。风寒郁闭易致肺气失和,故用杏仁肃肺;寒湿内侵易致脾气失和,故用苍术运脾。如风寒闭甚,内热已显,在麻黄汤基础上可加大麻黄用量以开寒闭,再加石膏以清内热(即为大青龙汤);如寒湿闭甚,里热已现,九味羌活汤中选择性地加用了细辛、川芎、白芷加强祛风、散寒、除湿之功,加用生地、黄芩以清里热。
也许,真正理解九味羌活汤制方之理的是张元素弟子王好古。王好古在《阴证略例》中有如下两方:“神术汤,治内伤饮冷,外感寒邪无汗者。”“白术汤,治内伤冷物,外感风邪有汗者。”神术汤主要组成为苍术、防风、甘草,方后加减中说:“太阳证发热恶寒,脉浮而紧者,加羌活。”加羌活,即变为上述九味羌活汤中的四味基础药。如有汗,王好古将苍术易为白术,即为白术汤。当然,方后加减王好古也提到有热加黄芩,以及加柴胡、当归等等。
来源: 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产后腹带的使用 谢江强
产后腹带的使用用量:由于产后新妈妈体虚,容易出汗,所以应多准备几条腹带,至少两条,以备替换。剖宫产:在手术后的7天内最好使用腹带包裹腹部,但是不宜长期使用腹带,卧床后应解下。 -
孩子的形气未充,吃东西不能过量 谢江强
孩子的形气未充,吃东西不能过量《庄子·天地》里有一句话:“物成生理谓之形。”所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因为其“脏腑娇弱,形气未充”的特点,家长们要特别注意,什么都不能过量,比如,给孩子吃东西不能过多,给孩子用药不要太猛烈等,以免影响了孩子的生长发育。 -
孩子情绪压抑,肝气不舒,就会影响脾胃 谢江强
孩子中焦(脾胃)里的积滞长期堆积,不能被运化,就会慢慢地变成热。本来,肝气跟脾气从左边升,胃气和胆气从右边降,心肺之气随着胃气往下降,中焦一旦发生堵塞,就会影响人体的气机循环。不仅是成人,孩子的身体也会因为中焦阻滞而受到影响。 -
孩子的“五行”缺什么? 谢江强
过去算命的人总说一个人五行缺什么,我认为这个孩子最缺的是玩。我对孩子的父亲说:“孩子放假时你能不能带他到农村去玩一次,像这样的孩子,到农村疯玩两个月,身体绝对会有变化。”您给孩子这么大压力,让他这么痛苦干什么?孩子考试是不是第一名,也不是最重要的。 -
不宁腿综合征 李华歆
患者述其数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不适感,症状多于夜间发作,主要表现为自觉双膝关节或脚部胀痛感,偶有麻木感,曾行相关检查未见阳性指征,疑似诊断为“不宁腿综合征?” -
经方实验录之崩漏 张宝华
既往有月经不调病史,青霉素过敏。气虚固摄无权,波及冲任,可使经血不断,病发崩漏。脉沉寸关甚,阳气沉郁不得升且不足也,随其脉证,调心治其因,草木熬汤襄之,宜仲景温经汤加减。 -
酸枣仁加龙牡汤 潘洪波
属阴血虚损,阳不得入于阴,治以敛阳入阴,予以酸枣仁汤加生龙牡汤:生酸枣仁30g,知母12g,茯苓15g,川芎9g,炙甘草6g,生龙骨12g,生牡蛎24g。临床应用酸枣仁汤,根据具体情况多有加减。 -
《伤寒杂病论》中的痹证 张宝华
《伤寒杂病论》谓其为“风湿相搏”、“汗出当风”、“久伤取冷”、“汗出入水中”、“风血相搏”、以及“饮酒汗出当风”等,可见其更具体化。《伤寒杂病论》关于痹证的论述相当丰富,如第一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
癃闭 谢江强
癃闭是由于肾和膀胱气化失司导致的以排尿困难,尿量明显减少,小便点滴而出,甚则闭塞不通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癃和闭均为排尿困难,轻重程度上不同,多合称为癃闭。癃闭的病位在膀胱,但和肾、脾、肺、三焦均有密切的关系。 -
伤寒论 李华歆
这点位于少阳篇的269条也可以作为参考,这里所说的“无发热”其实是暗指患者此时“有小热”,这种热应该是主观感受到的,比如,临床上遇到经常熬夜的患者,他们很多都会说自己有时候觉得自己身体发热,但是测体温又是正常的,其实它是一种“虚热”也可以说是郁热!
最新文章
-
浅谈经方之小青龙汤 王飞
小青龙汤来源于汉代张仲景所著《伤寒论》。小青龙汤主治太阳表里俱寒,名曰青龙,取东方木神伏邪之义。小青龙所治疗的咳嗽肯定是有表证。
-
口腔异味一则 曹雪盼
患者男28岁主诉口腔异味三月余,患者自述平时睡醒后及饭后见口腔异味口黏痰多白色平时胃口可无口干口苦胸闷晨起恶心晚上躺时恶心加重睡眠可大便一般小便调。
-
膏方制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谢江强
膏方制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口尝有“砂粒感”制备中使用的器具,如浓缩设备、容器、搅拌用的棒子、竹片、筛网等这些器具清洗不干净,存在、带入或脱落灰屑。
-
服用膏方的最佳季节 谢江强
服用膏方的最佳季节自然界气候环境的运动变化,无时无刻不对人体产生影响。膏方服用的最好时间段是每年的立冬至来年的立春,历时3个月左右。但需要提醒的是,膏方并非人人适合,急性病和有感染的患者、慢性疾病的不稳定期和急性发作期、危重病人不宜服用膏方。
-
脉法心悟(十三) 陈玉佳
李右,32岁,自月经初潮始,每次行经均有多量瘀块,迄今已近20年左右。经前期开始服用,服至月经结束。末次月经2015年11月13日。李右,53岁,夜渴,带下多而有异味,少腹胀,尿频尿涩。患舌底边缘炎1年,以左舌底缘较重,时发。
-
治疗小儿复感 谢江强
治疗小儿复感膏方食疗双管齐下反复感冒、患肺炎的小儿又简称为复感儿,在季节交替变换的时候,尤其容易复发。像韩小朋友这样的复感,病因在于脾虚肝亢,肝脾不和,从而影响到肺卫,导致感冒的邪气特别容易侵犯孩子。
-
现在的孩子,为什么大都脾胃虚弱(二) 李娟
咱们分享了一期,关于孩子脾胃虚弱的问题,浏览量及反馈都很高涨。或者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中药介入调理体质。此时,就怕孩子病后初愈的喂养错了。
-
颞下颌关节紊乱一案 曹雪盼
古语云:治病当如覆杯之效如汤泼雪如果对症则可以达到一剂见效的效果当然该患者初病病情不深故取效较快。
-
感冒后咽痒咳嗽1周,中药3剂愈 宗琪
患者:董某某性别:男年龄:18岁初诊日期:2023年12月16日主诉:感冒后咽痒咳嗽1周。
-
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认识 张宝华
一、概述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表现为痛经、下腹痛、性交不适和月经异常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