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炎

2022.09.27 855阅读 评论数 3 10

膀胱炎

【病因】是由多种因素致使肾元气亏虚,外邪乘虚而入,蕴结化热而成。急性期多表现为热邪引起的实证;进入慢性期后,则有邪热留恋不解和肾元气亏虚,还会累及肝脾等脏而出现的虚实夹杂之症。临床上分急慢性两种病类,属中医学“血淋”“热淋”,“热淋”的病理又以“血淋”为甚,以“心邪多热于膀胱”的辨证为主,病延日久,正气耗伤,阴损于阳,肾阳亦虚,脾失肾阻温阳,脾阳亦衰,生化乏源,健运失权,劳淋急发,邪盛少阳温热内蕴。

【症状】主要表现为膀胱刺激症状,如尿意急迫、排尿频繁和排尿疼痛(尤以排尿终了时为剧),有时有痉挛性里急后重感,严重时有血尿或尿液混浊,含有脓液。

【治法】(以下仅供参考,请以专业医生诊断为准)

(一)方药治疗

1.急性膀胱炎

连栀饮:(清热凉血,通淋渗湿):川黄连9克,生地黄20克,栀子9克,牡丹皮9克,赤芍9克,滑石9克,木通9克,地骨皮9克,甘草9克,水煎服。

方解:急性膀胱炎多属中医“热淋”“血淋”范畴,以生育女士多居,临床见有尿急、尿频,排尿困难而痛和腹痞胀满,或有尿血,口苦,口干寒热等症,脉象洪数或弦数舌质红,苔薄等现象。处方中生地黄、川黄连、栀子以凉血清心泻热;赤芍、牡丹皮、地骨皮以消瘀,导郁火下行;木通、滑石通淋利水,清热渗湿。重于凉血,通淋清热,能收到较好的综合治疗效果。

2. 慢性膀胱炎

导赤散加味(清热利水):党参9克,生地黄9克,竹叶9克,木通9克,车前子9克,茯苓9克,泽泻6克,栀子9克,冬瓜皮9克,甘草9克,水煎服。

方解:党参补中益气,生地黄补肾水真阴;竹叶、栀子清热利湿,泻火凉血;木通、车前子、茯苓、泽泻、冬瓜皮利水渗湿,健脾补中;甘草缓急。

(二)针刺治疗

(1)主穴:中极、三阴交。

配穴:肾俞、膀胱俞、曲骨。


(2)主穴:关元、三阴交、血海。

配穴:太冲、足三里。


(3)主穴:中极、归来、太溪。

配穴:内庭、中注、肓俞、太冲。

(三)刮痧治疗


刮法:用砭石
刮痧板刮后背下部、腰部。
刺法:用砭
石锥刺阴陵泉、三阴交、肾俞。
擦法:用砭
石砧擦下腹部、胁下。
叩法:用砭石砧叩膀胱俞。

(四)艾灸治疗

【艾灸取穴】

灸序

穴位名

参考温度(℃)

参考时间(分钟)

备注

第1天

膀胱俞

47-52

40-60

双穴


中极

48-54

50-70

单穴


水道

45-52

40-60

双穴


神阙

48-55

50-70

单穴

第2天

八髎

47-53

40-60

左右共八穴


曲骨

42-48

50

单穴


三阴交

42-48

50

双穴


神阙

48-55

50-70

单穴

第3天

肾俞

47-53

50-70

双穴


然谷

42-48

50

双穴


关元

48-54

50-70

单穴


神阙

48-55

50-70

单穴

第4天

命门

45-53

50-70

单穴


中脘

48-54

50-70

单穴


足三里

45-52

50-60

双穴


神阙

48-55

50-70

单穴

注:以上穴位循环灸。摘自《马氏温灸法》
急性膀胱炎调理可速愈,慢性膀胱炎的调理效果也很好,曾调理数例病程在1-2年以上的膀胱炎,均连灸1-2月而愈。



【预防】
1、适当休息,多饮水以增加尿量,最好每天两升。注意营养,忌食刺激性食物。
2、及时排尿,不要憋尿。
3、注意个人卫生,勤换洗内裤。
4、男女双方性交前后都要彻底将局部清洗干净。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潘洪波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3 谢江强

    医案28朱某,女,78岁。以归脾汤益气养心敛汗,药证合拍,服药两剂汗止,结代脉亦减。时隔1年,汗证又现,且心悸,大便干燥,再从归脾汤加减图之。医案29冉某,女,28岁。故以丹栀逍遥散疏肝清热,天麻钩藤饮滋水平肝,肝火降,心火减,汗可止。

  • 黄帝内针治疗左耳后疼痛 夏耀飞

    黄帝内针治疗左耳后疼痛李某某,男,65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付家庄村,2023年8月10日初诊。主诉:左耳后疼痛1月。黔驴技穷之际,笔者想到了针刺,想到了黄帝内针,于是建议患者以此治之,患者也欣然同意,前后针刺10次,临床治愈。

  • 激发肾的先天潜能 谢江强

    激发肾的先天潜能应对小儿尿频王同学已经11岁了,有时候夜里还遗尿,尽管总定闹钟叫自己起床小便,可是总有睡得太熟听不见闹钟响的时候。王同学吃了一个多月的膏方药,并坚持每天外用温肾固脬贴脐膏敷贴脐部,加上父母帮助其夜里起来小便,这一个多月已经不再尿床了。

  • 经方实验录 张宝华

    此乃厥阴病,气血不足,寒热错杂兼血淤,重用吴茱萸破阴寒,他药扶正祛邪襄助之。桂枝10克、茯苓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牡丹皮10克、吴茱萸15克、人参10克、干姜10克、大枣10克、半夏15克、黄芩10克、炙甘草10克五剂,日一剂,水煎服。

  • 小柴胡汤(2) 李华歆

    以上“加减法”完全是根据患者服用“小柴胡汤”后可能引发的各种病情变化来对应处理的,它提现了仲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原则!

  • 归芪通络膏 谢江强

    归芪通络膏水煎药:生黄芪200克、茯苓150克、当归150克、砂仁100克、黄精100克、桃仁100克、陈皮100克、姜黄100克、炒白术150克、炙甘草60克、瓜蒌120克、白僵蚕60克、川牛膝150克。

  • 经方适应方证治支气管炎 张宝华

    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现代常用量:麻黄桂枝半夏干姜细辛五味子芍药甘草,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150毫升,日两次温服。本方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功效,支气管炎现本方证者用之极验。

  • 追忆一下王清任的少腹逐瘀汤 张宝华

    同时需注意孕妇禁用,如有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 脉法新悟(二) 陈玉佳

    案6:工人男,因“右侧肢体无力”,右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左偏,舌右偏,以某医院诊断:左侧脑出血,高血压病,病好转出院求治于某医。处方补阳还五汤加减,一周后右侧肢体无力加重,有麻木感,又伴头晕、头痛。案7:农民青年男,素有头痛,头颅MRI检查无明显异常。

  • 杨宇飞教授中西并重治疗肺恶性肿瘤举偶 张训景

    众所周知,肺癌是目前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肿瘤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配合中医扶正祛邪综合治疗抗肿瘤转移复发。未见疾病进展及复发转移,生活治疗良好。中医学认为,机体失调,正气不足,外邪客体,是诱发结直肠癌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