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十九条(二)

2025.01.11 480阅读 评论数 0 6

那么这条“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与这个《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里的肺痿肺痈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是个根据啦!不然就来这么一句话,愣头愣脑的怎么能说的通呢?第十七条借酒客说明内热不能服桂枝汤,这都是内热的,桂枝汤是甘温药,甘温助的是热,热上壅于肺,肺准会受伤的。“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吃一次桂枝汤能吐吗?不见得吧!这就得看内热的程度了,吃一回就吐了,那内热是相当的重了,此时要是不知回头,那热往上壅得的那么重,时间久了,其后必吐脓血的,这毋庸置疑,这种情况相当的危险呀!

桂枝汤最平稳不过了,但用不对头,也会碾成大祸,里热的人绝不能给桂枝汤,里热攻表,太离谱,这就是辩证不到家,根本就行不通嘛!甘温助了邪热,那就倒反天罡了,那还得了,吐了还给吃,那大夫糊涂的可以了,不知回首,沉痛的苦海就不远了。所以先生写这条也是有这个深意的,这种情况应该慎戒,危害太严重啦!那么这都是在讲桂枝汤的应用以及注意事项,禁忌等。也是从侧面来阐明桂枝汤是治表热的,它不能治里热。

那么咱们说这条是有根据的,系在肺痿肺痈那块儿。咱们可以推求一下,胃痈呢?可不可吃桂枝汤?这个痈是热性的病,桂枝汤下去会不会吐,甚至吐血,答案毋庸置疑了。这个“凡”字,它就是概要,总括一定范围内的全部,这个意思,因此我们就可以推求推求,举一而反三嘛!现代医学的消化性溃疡,这个病有寒有热,也有湿热的情况,那么我们临证时也得谨慎一些,有热的,有湿热这样的,桂枝汤就得慎重呀!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张宝华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看中医前,请不要刷舌苔 于军

    今天上午有个女病人,68岁,头晕4个月,看过几个医生,效果不佳。望诊,舌诊,脉诊,问诊,腹诊,把我搞糊涂了。我告诉她,下次看病前一两天,千万别刷舌苔。中医诊疗需要“望”舌为线索,去寻觅与之有关的发病因素。看中医前,不要刷舌苔,不要刮舌苔。

  • 进补用膏方心得 谢江强

    、进补用膏方过去是“吃饱求生存”,如今是“吃好求安康”,只有健康的体魄,才有强壮的身体,身体虚弱,当补益气血阴阳。必要时可在祛邪药中加入补益之品,以达到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的目的,待外邪祛除、恢复健康后再用膏方调理。

  • 虚劳医案整理1 谢江强

    医案133刘某,女,67岁。医案134卞某,女,50岁。现病史:小腹隐痛半年,检查发现卵巢巧克力囊肿,于2018年11月在某三甲医院行子宫及一侧卵巢切除术。

  • 苏仁养和膏配伍分析(陈医生) 陈鹏

    [适用范围]1,反复容易感冒咳嗽/咽喉炎/鼻炎/哮喘/慢阻肺等呼吸系统方面2,胃口不好,倦怠乏力,面黄肌瘦,免疫力差等脾胃系统方面3,小孩子长不高,挑食厌食4,成年女性宫寒,月经少,气色不好,5,产妇的子宫修复,帮着排瘀阻6,三高人群7,腰膝酸软,夜尿频繁

  • 关节疼痛案一 王建飞

    主诉:手指关节痛20天现病史:难以入睡日久,胃纳尚可,二便正常,颈肩后背疼。今复诊告知关节疼痛减轻较明显,无其他不适,惟稍感口苦。服药后症状已然好转,但关节疼痛有时仍有反复。复查尿酸已正常,血脂及肝功能指标亦大幅下降。告知有肺部结节。

  • 心态第一 陈鹏

    生命中,人来人往。有些人只是为了给你上一课,有些人也只能陪你一段时光。。所以不去纠结爱不爱的问题,多赚钱多健身多读书,记住:天无绝人之路

  • 夜尿频数案一 王建飞

    2023年08月04日刘某,女,78岁,初诊。夜尿频数,量少色黄。夜尿次数约比服药前减少一次。尿频及便溏均改善。目前针灸治疗中,暂停服用中药。

  • 一剂治愈感冒后身痛1周案 宗琪

    患者:刘某某性别:女年龄:13岁初诊日期:2024年1月6日主诉:感冒后身痛1周。1月7日回访:述未在身痛,咽痛无,咳减,精神佳。

  • 五行、五脏与四季五时关系表 谢江强

    五行、五脏与四季五时关系表中国的传统观念认为,世界上万物万事都由五行构成,正所谓木能生火,火能暖土,土的繁衍功能造就了金,金能生水,而水能植木,这就是五行相生的顺序。具体的五行、五脏与四季五时的关系,我就简要地列在下面的表格之中,以便读者朋友们对照。

  • 喉科八味汤 潘洪波

    喉科八味药组成:荆芥10g防风10g连翘10g薄荷6g桔梗10g甘草6g僵蚕6g蝉蜕6g熬制时水煎十分钟左右,香气大出即可,因为方中药物气味轻清,熬制时间不宜过长,服药一日分三至四次,服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