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麻黄汤

2023.10.01 601阅读 评论数 0 2
​ 热爱中医的朋友请点击下方页面关注小编公众号,获取更多中医知识!☞☞☞

 ​“没有理想的青春,就像没有太阳的早晨。生活没有目标,就像航海没指南针。”
                   ——大仲马
​ 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厚朴麻黄汤!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
  
 该条文极其精简,寥寥数语却蕴藏玄机!

 首先我们知道“咳” 的原因有很多种,《内经》言:五脏六腑皆令人咳。“咳”既关系脏腑,也同样受制于诸如天气变化、情绪、体位等诸多因素!

 “咳而脉浮”中“咳”与“脉浮”并见,根据小编研究习惯,考虑仲景言“某而某证”的用法时“而”都有类似于“继而”的意味,如第34条“葛根黄芩黄连汤”中的“喘而汗出者”,第35条“麻黄汤”中的“无汗而喘者”,前者“喘”是“汗出”之因,后者“无汗”是“喘”之因!

 根据以上条文的规律总结,所以小编在这里大胆的把该条文中“而”也认为是“继而”!那么我们就可以从逻辑上暂且认为此处“咳”是“脉浮”之原因,而“脉浮”则是“咳”导致的结果……

  问题来了,如果说咳嗽的时候见到脉浮,那可能说明这个患者此时有了表证,此时可以考虑用表解法,这个不难理解!那么上面说到“咳嗽”引发了“脉浮”,这应该怎么解释!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都先研究一下“厚朴麻黄汤”的方义!
         厚朴麻黄汤
 厚朴 五两 麻黄 四两 石膏 如鸡子大 杏仁 半升 半夏 半升 干姜 二两 细辛 二两 小麦 一升 五味子 半升
 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麦熟,去滓,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我们把该方可以分成以下几组
  第一组:厚朴(杏仁) 麻黄(石膏)
  方名“厚朴麻黄汤”其实已经隐晦的提出了改方的治疗思路,我们说“厚朴”、“杏仁”是仲景常用的药对,在第43条(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第18条(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中“厚朴”、“杏仁”的应用目的主要在于“降逆气”二字。

  而我们说“麻黄”、“石膏”的组合其实更是仲景常用药对,比如“麻杏石甘汤”、“越婢汤”等等,麻黄辛苦温,发腠理,可驱在表之邪,石膏辛微寒,清燥热,可救里阴之亏!综上所述,麻黄可引石膏清凉之气外出达表,以除“表热”!

  如此分析后发现,我们发现以上四味药物明显形成了“趋下降逆”、“达表清热”两个治疗方向!
  第二组: 半夏 干姜 细辛 五味子  
  对于以上三味药物的组合,我相信大家一定不会感到陌生,仲景在“小青龙汤”、“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等方中都有用到,我们说“半夏”辛散蠲饮,又可以配合“厚朴”降逆气,“干姜”性热温中,“细辛”辛散行饮,五味子酸收止咳,四者的配合在于除“饮”导致的“咳”!

  第三组:小麦!
  该方最大的特色在于煎煮方法,
 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麦熟,去滓,内诸药,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我们说“小麦”为心之谷,甘温以益中气,可以补脾气以养心神!笔者认为这里先煮“小麦”熟的意义在于“调和”,除该方中其他药的“戾气”,打个不恰当比方就是,这里小麦的作用跟“调解员”差不多!
  总结一下后发现,其实“厚朴麻黄汤”的证大致应该是患者本有停饮,气逆生咳,久而产生类似郁热性表证,患者的“咳”源于“气逆”、“停饮”!而所见“脉浮”其实提示是久咳引发的表证!这个表证可以表现为轻度发热、少汗、发痒等等,此时不应该单纯的“见表治表”,而是“见表知里”,所以临床上一定要仔仔细细的询问患者的病史,严谨的去分析患者的症状,才能慢慢梳理出来患者所发疾病的真正原因!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有不到之处尽请批评指正,看病需要医生具体诊断,切不可以身试药,已开启赞赏模式,支持小编原创文章!欢迎大家点赞、在看、转发及邀请热爱中医朋友加入公众号,感谢大家大力支持!目前公众号粉丝3563人!)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李华歆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哪些消热中药适合中药泡澡 谢江强

    能够治疗风热感冒、高热烦渴、咽喉肿痛、痈疮疔毒、水肿尿少、热淋涩痛等。能够治疗热病烦渴、风热感冒、口疮、尿赤、热淋等。泡脚方黄连10克,放入锅内煮10分钟,时间不宜太久,然后倒入洗脚盆中,兑入适量的温水,泡脚30分钟。

  • 伤寒论 李华歆

    524篇原创内容公众号《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所以仲景告诉我们先刺“风池”、“风府”的目的在于“给邪以出路”!目前公众号粉丝4963人!

  • 论“咳嗽2周加重伴发热2天”案 宗琪

    患者:吕某某性别:男年龄:21岁初诊日期:2024年3月13日主诉:咳嗽2周加重伴发热2天。

  • 崩漏的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崩漏是阴道异常出血的总称,是指妇女非行经期间,经血暴下不止或淋沥不尽,二者常交替出现,故概称崩漏。现代医学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女性生殖器炎症、肿瘤等所出现的阴道出血,皆属“崩漏”范畴。故对于本病的虚证及虚中夹实之证,皆可使用膏方进行调治,多可取得良好效果。

  • 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 李家合

    泽泻这味药,能够利水通淋,泻火存阴,《药性论》中所说:“主肾虚精自出,治五淋、利膀胱热、宣痛水。”与白术相配,即为泽泻汤,具有利湿健脾化痰的作用,治疗痰饮引起的眩晕、小便不利、水肿、淋浊、带下等症。

  • 遗尿症的中药调理 谢江强

    遗尿又称“尿床”“夜尿症”“遗溺”,是指3岁以上小儿在睡眠中自遗小便,醒后才知晓,或在白天不能自行控制排尿的一种疾病。遗尿通常发生在小儿熟睡过程中,时常在梦中排尿。该疾病的病因主要是与膀胱和肾的功能失调有关。

  • 中医十二大消炎药 潘洪波

    中医认为,炎症的发生与人体的正气不足、邪气亢盛有关。因此,中医治疗炎症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扶正祛邪,调整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消炎的目的。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中医里的12个消炎药。

  • 帕金森 潘洪波

    古今医家多认为帕金森病的病位主要在肝肾。因此,肾阳亏虚,肾精失和,无以发挥生髓之功,骨髓、脑髓失养,进而出现帕金森病的临床症状。故肝血不足无力温养于筋,皆可使筋拘搐挛,从而出现帕金森病的相关症状。

  • 感冒后咳嗽咳痰1周余,中药4剂病愈 宗琪

    患者:耿某某(网诊)性别:女年龄:72岁初诊日期:2024年1月20日主诉:感冒后咳嗽1周余,伴咽部有痰,痰或白或黑,不易咳,怕冷,汗不多,纳差,咽痒,脚冷,鼻涕黄稠,舌质淡,苔白厚腻。

  • 失眠的中药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失眠是指无法入睡或无法保持睡眠状态,导致睡眠不足,睡眠的质和量不能满足个体正常需要的一种状况。(一)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中医学认为失眠病机多属阴阳失调,心神受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