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胸痹病情有轻重,临床治疗宜分期

2022.05.04 2824阅读 评论数 5 35
    本人在冠心病治疗的过程中有如下体会,与大家分享。胸痹(冠心病)的治疗宜分期治疗,早期宜健脾化痰为主,中期宜活血化瘀通络,晚期宜温阳益气,利水固本。在治疗时一定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个体治疗方案,决不能按图索骥。
 1.1早期宜健脾化痰为主 古人云上工治未病。胸痹虽为心脉闭阻不通。进而影响心脏的正常运行,从而出现心血,心气,心阳的不足或异常,但究其原因多为早期脾胃运化失司,水湿不化,渐生痰浊,痰浊阻滞。血脉不畅。血瘀心脉发为胸痹。故对于胸痹患者早期宜健脾化痰为主。健脾以运化水湿,则痰浊生化无源,血脉通畅,心脉正常,胸痹自然而愈或稳定。方药常用二陈汤加减治疗。
病例[1]。男。76岁,2003年8月15日初诊。因胸闷不适半月就诊,就诊时胸闷不适。动则加重,伴有少气无力,腹胀。纳差。咳痰。查:形体肥胖,舌质淡,苔白腻。脉沉而无力。中医辨证为脾虚湿盛,疾浊闭阻心阳。方用二陈汤加减:陈皮12 g,半夏12g,茯芩30 g,炒白术12 g,焦三仙各15 g,桂枝12 g,黄芪30 g。7付,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各一次。8月2 3日复诊,胸闷不适好转.一般活动无明显胸闷加重,饮食好转,无咳痰,形体如初,舌质淡红,苔稍白腻,脉较前力。前方去桂枝,续服7剂,患者症状消失。自觉无不适,后改为参苓白术散常服,3月后停药,未见不适。随访半年,未再有不适。建议其常服参苓白术散,以防复发。
1.2中期宜活血化瘀通络 胸痹发展至中期,多有胸痛。痛则不通,有心脉不畅,或瘀血内阻,或有脉络拘急,不管哪一种情况,均为心脉闭组,这时应二者兼顾活血化瘀通络缓急。急则治其标,应以治标为主,待心脉通畅后,再根据阴阳气血不同进行辨证论治。活血多用桃仁、红花、三棱、丹参、川芎、水蛭、土元,通络常用全虫、蜈蚣、穿山甲。
病例[2],男,67岁,2007年12月8日初珍,因胸前区疼痛反复发作3年,加重一周就诊。胸痛,呈闷痛,固定不移,夜间加重,活动加重。查体面色紫暗,口唇发干,舌质暗,有瘀斑,脉沉涩。中医辨证为胸痹,瘀血内阻,心脉不畅。治宜活血化瘀通络,缓急止痛,处方:桃仁20 g,红花20 g,三棱20 g,文术20 g,丹参30 g,川芎15 g,水蛭10 g,土元15 g,全虫5 g,蜈蚣2条,穿山甲30 g。三付,水煎服。同时建议患者停止服西药,12月21日复诊,仍有胸痛,但疼痛程度时间较前好转。效不更方,上方再服7剂。再诊时症状明显减轻,胸痛基本消失。
1.3晚期宜温阳益气利水固本 胸痹晚期多为气损阳耗,水停湿聚,多表现为胸痛、水肿、气喘、形寒肢冷。胸阳不展则胸痛,形寒肢冷;心气不足则胸闷,气短,少气无力;水停于肺则喘促咳痰。停于四肢肌肤则为水肿,聚于脾胃则为腹胀纳呆,便溏而尿少。治疗宜温阳益气,利水除湿,方用真武汤加减。   
 
病例[3],男,76岁,2006年7月18日就诊,因胸痛反复发作十余年,双下肢水肿反复发作3年而就诊,伴糖尿病、高血压病二十余年。入院时症见:胸痛反复发作呈刺痛,多次发作,3min~5 min,每天发作10余次,稍动或休息时仍有发作,伴有怕冷,四肢发凉,面色苍白,腹胀。查舌质淡,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滑,脉沉细无力。两肺底有细小湿哆音,双下肢水肿。中医辨证为胸痹,阳气虚衰,水湿停聚。治宜温阳益气利水除湿,方用真武汤加减。处方:制附子30 g(先煎60 min),茯苓30 g,黄芪30 g,人参15 g,白术10 g,大枣10枚,生姜15 g,桂枝12 g,车前子30(包煎)。3付,水煎服,日一付。7月22日再诊,双下肢水肿消失,怕冷消失,患者面色仍苍白,有血虚表现。3个月后再诊,症状消失,无不适,嘱其继续服药,巩固疗效。
按:胸痹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或心肌梗死。中医强调治未病即是重视预防。防得病,防恶化,防死亡。
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早、中、晚的发展阶段。治疗有相对应的治疗原则方法。但疾病的发展往往有其时间上的跳跃性和空间上的并列性。这就要求分清标本。辨明缓急。辨证施治,才能切中肯綮,起到逆流挽舟,效如桴鼓的效果,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刘革命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刘艳兵 资质认证

    分析透彻,辩证清洗,这点不错呀!

    2022-06-23 12:38 评论数 0 0
  • 余伟 资质认证

    学习了

    2022-06-14 09:59 评论数 0 0
  • 王明莉 资质认证

    学习了

    2022-06-10 09:36 评论数 0 0
  • 任战平 资质认证

    谢谢分享学习学习

    2022-06-01 02:06 评论数 0 0
  • 王建军 资质认证

    ,吗的u?JM.Ffdgvdes?EEE?y? my ?TN?r??EEG?g?? The g??t你好。你同意?TT B zhnn.ggtang。ype?y。?beyu??gd?et 。。R。 好。G Y? The ygy 。 他now I'm. The? The years The cuh

    2022-05-31 05:36 评论数 0 0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失眠的医案整理3 谢江强

    失眠的医案整理3医案77李某,女,43岁。医案78卢某,女,47岁。工人,2019年2月14日初诊。现病史:夜寐易醒30余天,胃胀两个月,口黏腻,口臭,大便软而排便不爽,舌质淡红,舌苔薄黄腻,脉滑。以黄连温胆汤化痰清热,痰热清则神志安、痞证消。

  • 终其一生 陈鹏

    终其一生文/陈鹏2024.2.1一碗水放在屋檐下第二天化为冰块每个人活在别人的眼光中你都忘记了自己你知道的太多也许这宇宙就只是一个活着的生命地球只是一个细胞那黑洞是它的排气口我们都是细胞上的细菌终其一生不过是坐井观天此情不能言语我只能仰望星空烟雨碎我想把你

  • 中医辩证论治头痛 张宝华

    中医认为,头痛与人体内气血、脏腑功能的失调有密切关系。通过中医辩证论治的方法,可以深入了解头痛的病因,进而制定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3 谢江强

    医案28朱某,女,78岁。以归脾汤益气养心敛汗,药证合拍,服药两剂汗止,结代脉亦减。时隔1年,汗证又现,且心悸,大便干燥,再从归脾汤加减图之。医案29冉某,女,28岁。故以丹栀逍遥散疏肝清热,天麻钩藤饮滋水平肝,肝火降,心火减,汗可止。

  • 膏方制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谢江强

    膏方制作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口尝有“砂粒感”制备中使用的器具,如浓缩设备、容器、搅拌用的棒子、竹片、筛网等这些器具清洗不干净,存在、带入或脱落灰屑。

  • 小青龙加石膏汤 李华歆

    ——维纳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小青龙加石膏汤!《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小青龙加石膏汤主之。

  • 鼻塞五年医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11月08日殷某,女,80岁,初诊。主诉:(右)鼻塞5年。处方:蜜麻黄6g桂枝15g苦杏仁15g炙甘草10g大枣10g制附子6g肉桂3g酒萸肉10g生山药10g辛夷6g羌活10g生姜3片5剂。今复诊告知仍鼻塞。服药后鼻塞略有感觉。鼻塞又觉改善,余

  • 现代视角下的调胃承气汤 张宝华

    概述调胃承气汤是一种中药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肠胃不和、大便燥结等症状。下面将对调胃承气汤的组方、用法、功效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说明。同时,调胃承气汤还可以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肠胃功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 追忆一下王清任的少腹逐瘀汤 张宝华

    同时需注意孕妇禁用,如有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请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 慢性肝炎中医辨证治疗 张宝华

    中医认为,慢性肝炎多与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劳累过度等因素有关,治疗上应注重整体观念,强调辨证论治。本文将介绍慢性肝炎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