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李振华治“疰夏”案两则

2022.10.25 501阅读 评论数 10 22
案1
王某,女,31岁。职业:军医。初诊:1974年8月。

病史:1974年8月初的一天,患者户外劳动时,突感头晕头疼,全身发热,测体温39℃,但全身无汗出,随之回屋休息,请医生来检查时,症状消失,体温正常,未服药症状自除。后又因户外活动,体温再次突然上升,回阴凉地方休息后,体温又骤然下降。体温恢复正常后,伴随头昏头沉,四肢无力,纳差,食之无味,严重时干呕恶心,服西药无明显疗效。此种病情,实属罕见。于1974年8月中旬,来求诊。

症见:每到户外活动即体温升高,已有10天余,全身无汗,四肢无力,纳差,时感头昏头沉,舌苔白腻,脉象濡缓。

诊断:疰夏(外感寒湿,湿浊束表证)。

治法:辛温透表,芳香燥湿。

处方:藿香正气散与九味羌活汤化裁。

藿香10g,砂仁8g,陈皮10g,半夏10g,羌活10g,白芷10g,苍术10g,紫苏10g,独活10g,川芎10g,前胡10g,甘草3g,生姜5片。

服药6剂,症状完全消失,再到户外活动,体温正常,全身可见汗出。

案2
张某,女,44岁,职业:干部。初诊:1978年5月初。

病史:患者每到夏季5 月以后,即出现头疼头晕,户外活动后体温上升,一般在38℃左右,伏天可到39℃。休息后恢复正常。伏天以后,因天气炎热,患者整日头晕、恶心不能上班,需每日在室内地板上铺上凉席休息,严重时恶心呕吐不食,靠输液以维持营养,此病已11年余,曾到北京、上海等地治疗无效。

1978年入夏,旧病复发,终日不得安宁。一日偶得一友信息,河南中医学院李院长曾在许昌治愈过一例此病,患者喜出望外,立即打听李老住所,前来求诊。症见患者精神萎靡,面色泛白,舌苔白腻,舌苔胖大边有齿痕,脉象沉滑。

诊断:疰夏(肺脾气虚,湿浊束表证)。

治法:芳香化浊,温中通络。

处方:藿香10g,厚朴10g,半夏10g,桔梗10g,羌活10g,白芷10g,佛手10g,郁金10g,节菖蒲10g,桂枝3g,前胡10g,茯苓18g,甘草3g。

二诊:服药十余剂后,虽值天气炎热,但诸症大减,在阳光下体温已基本不高,一般体温在37℃左右,饮食增加,但仍感乏力,时觉身热欲睡,但已无昏睡,能在室外短暂活动,颈髋等部位已有少量汗出。舌质淡,苔白滑,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沉稍滑。

处方:白术10g,苍术10g,茯苓10g,桂枝5g,藿香10g,半夏10g,厚朴10g,草果10g,郁金10g,羌活10g,独活10g, 秦艽10g,白芷10g,节菖蒲10g,川芎10g,甘草3g。

三诊:服药十剂后,全身汗出,热感全消,饮食如常,在阳光下活动,无不适感,心情舒畅,但时感乏力。舌脉基本同前。

处方:白术10g,苍术10g,茯苓15g,桂枝5g,紫苏10g,羌活10g,独活10g,秦艽10g,白芷10g,节菖蒲10g,川芎10g,甘草3g。

服药六剂后,诸证全无,追访两年,每年夏天正常,无复发。

李老谈诊治该病的体会
本病西医认为是中暑的一种,但很少见,相当于中医的热射病,亦叫疰夏,在中医典籍中鲜有记载,有记载者,也不是很完全。在《丹溪心法》中有:“疰夏属阴虚,元气不足,夏初春末,头疼脚软,食少体热者是,宜补中益气汤。”一般都按气阴亏虚来论治,从症状来说记载也不详细。本病的特点是每到夏天就会发病,一见太阳后体温升高为主,不能出汗,到阴凉处体温下降,随着气候转凉症状逐渐消失,但每年夏天反复发作,而且逐渐加重。

病案1:王某患病十余日,根据患者每到户外活动即发热,体温高达39℃,全身无汗,到阴凉处休息后体温下降,四肢无力,纳差,时感头昏头沉,严重时干呕恶心,舌苔白腻,脉象濡缓,判断为湿浊束于肌表,皮毛闭塞,阳气不得外达。

治疗以辛温解表,芳香燥湿的藿香正气散与九味羌活汤化裁治疗,方以藿香、羌活为君药,取辛温芳香之性,即能发散在体表之邪,又能化体内湿浊。配苍术、紫苏、前胡、生姜发汗祛湿,宣散解表为臣药,助君药使湿邪从体表而解。白芷、独活、川芎行气血,祛寒湿,除头疼,砂仁、陈皮、半夏、燥湿和胃消除兼症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

本案系外感寒湿之邪,在治疗上辛温透表,芳香燥湿,以祛邪为主,加之患病时间不长,年轻正气损伤不甚,湿邪尚在体表故服药6剂而痊愈。

病案2:张某患病已11年余,虽然同有在户外活动后体温升高,无汗出,休息后体温恢复正常,但该患者由于久病,正气较前例损伤较甚,故发病时出现整日头晕,恶心呕吐,面色泛白,精神萎靡,已经不能正常工作,严重时靠输液以维持营养,多年来每到夏天必发作,舌苔白腻,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脉象沉滑,显系脾虚运化力弱,土不生金,肺气亦虚,这是两个病例不同之处。《金匮要略》说“感受外湿,首先土德不足”。

虽然二者病理相同,而轻重不同,故案1以解表透邪为主。案2以理气健脾为主,加以透表为辅。

首诊同案1,以芳香化浊,温中通络为法治疗,药仍以羌活、藿香芳香化湿,发散湿邪为君药。配以厚朴、半夏、茯苓、佛手燥湿和胃,健脾祛湿。桔梗、白芷、前胡宣散祛湿,郁金、节菖蒲开窍醒神,桂枝通阳助膀胱之气化,甘草调和诸药。

服药后诸症大减,身体已经可以见汗出,但患者病久损伤正气,脾胃虚弱,故二诊以健脾为主,不但有辛温的苍术还有苦温白术,增加健脾的功能。以健脾化湿,温中通络为法善后而得痊愈。

本病在临床中非常少见,李老在行医几十年中,也仅治疗这两例患者,虽然古籍记载以气阴亏虚来治疗,然李老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师古而不泥古,根据症状来分析病机,辨证用药,两例患者虽然都为脾虚,病机相同,但病情轻重不同,故用药也不完全一样,案1患病不久以祛邪为主,邪祛正自安。案2患病日久,以健脾祛湿,扶正祛邪为主,辅以温中通经之品而得痊愈。这些同病异治的辨证思维方法值得我们深思和研究,就现在流行的一些传染病,新冠肺炎和禽流感等病虽相同,个体的症状可能不同,治疗亦当同病异治。

作者:李郑生
来源:经方派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杏林小书童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论升降散方解与体会 高立坚

    升降散乃清代杨栗山所创制,由僵蚕、蝉蜕、姜黄、大黄组成,功在升清降浊、表里双解、寒温并调。本证的表现虽然种种,但归根结底,是寒凉外遏,火热内郁,故用宣泄郁火的升降散治疗。

  • 激发肾的先天潜能 谢江强

    激发肾的先天潜能应对小儿尿频王同学已经11岁了,有时候夜里还遗尿,尽管总定闹钟叫自己起床小便,可是总有睡得太熟听不见闹钟响的时候。王同学吃了一个多月的膏方药,并坚持每天外用温肾固脬贴脐膏敷贴脐部,加上父母帮助其夜里起来小便,这一个多月已经不再尿床了。

  • 现代视角下的桃核承气汤 张宝华

    一、简介桃核承气汤是一种中医方剂,主要用于治疗多种与瘀血有关的疾病。

  • 骨质疏松症防治 张宝华

    骨质疏松症可影响全身骨骼,但最常见于脊柱、髋部和手腕等部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 斑秃就是肾虚了吗? 王晨阳

    斑秃,俗称“鬼剃头”,是一种常见的非瘢痕性脱发,目前多认为与自身免疫,遗传,情绪紧张和内分泌等因素有关。完全是一个气血阳都损伤的一个脉象。辨证选取真武汤治疗。所以用真武汤中的白术固护脾胃。又选取桂附地黄丸善后服用。。。。。。

  • 慢慢调慢慢养,松桂通脉活肩颈 谢江强

    慢慢调慢慢养,松桂通脉活肩颈白领们从早至晚在办公桌前处理事务,用电脑办公就同睡觉一般平常。常规治疗肩颈酸痛的主要方式是活血祛风,活血以疏通经脉、舒活脉络,祛除风邪以止酸痛。

  • 咳嗽 罗沿印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候之一。通常有声无痰叫咳,有痰无声谓嗽,但临床上往往痰声并见,所以多以咳嗽并称。后随访,未再咳嗽。

  • 更年期女性的静心小食 谢江强

    让四季留下花样年华:更年期女性的静心小食更年期是现代社会连孩子都知晓的一个名词,随着更年期的到来,女性也会出现绝经现象。需要注意的是,更年期妇女尚有月事,依然有怀孕的可能,故本节所列举方子的用药禁忌,依然是孕妇慎用,月经期停用。

  • 中医视角下的支原体性咳嗽 张宝华

    根据中医理论,治疗支原体咳嗽应以宣肺止咳、解表散邪为原则,以达到疏风散寒、清热化痰、利湿排痰的目的。

  • 针药结合在内科病房中的临床应用 宗琪

    10月4日治疗述:下肢灵活有力,未在想跌倒,眼部干涩好转,今日只滴了2次眼药水,手指胀略减,稍觉咽干,往来寒热减,右下肢悬钟穴区域凉,药方续服,针方加小腿处豪火,手指关节处豪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