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砂温中汤治疗“胃痞病”医案二则

2022.11.01 450阅读 评论数 1 8
案1
许某,女,45岁。2015年9月15日初诊。

主诉:胃脘痞满偶痛反复发作8年余。

现病史:8年前因经常饮食饥饱无常、工作忙碌压力颇大渐致胃脘胀满,时有疼痛且反复发作。6年前曾做胃镜检查提示:慢性糜烂性胃炎。经服多种中西药物,如胶体次枸橼酸铋胶囊、莫沙必利片、兰索拉唑胶囊、荆花胃康胶丸等可取一时之效,近日因饮食不节致症状加重。我院胃镜检查结果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检查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度)伴肠化(中度)、异型增生(轻度)。现胃脘痞满,偶有隐痛,连及两胁胀而不舒,情绪不畅,每日勉强进食100g左右,食之无味,疲惫无力,面色萎黄,形体偏瘦。舌质淡,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薄白而润,脉细弦无力。

中医诊断:痞满(脾虚肝郁胃滞证)。西医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异型增生。

处方:(李振华教授经验方)香砂温中汤加减。

炒白术15g,茯苓15g,陈皮10g,半夏10g,枳壳10g,木香12g,砂仁8g,香附12g,乌药10g,延胡索12g,刘寄奴15g,炒麦芽20g,炒神曲10g,炙甘草5g。15剂,水煎服,

日1剂。

二诊:2015年9月30日。脘胁痞满明显减轻,胃痛发作时间间隔延长,已有食欲,食量增加。上方加党参15g,继服15剂。

三诊:2015年10月15日。稍感胃脘痞满,未再疼痛,两胁无不适,饮食明显增加,周身较前有力。舌质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而润,脉细弦稍无力。

处方:党参15g,黄芪15g,炒白术15g,茯苓15g,陈皮10g,半夏10g,枳壳10g,木香12g,砂仁8g,香附12g,刘寄奴15g,炒麦芽20g,炒神曲10g,炙甘草5g。15剂,水煎服。

以上方为基础,药物略有增减调治半年,患者脘胁痞满等症未再发作。胃镜复查结果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病理复查结果提示(胃窦)黏膜慢性炎。

按语:患者乃饮食失宜伤及脾胃,使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而致胃脘痞满、纳差等症;脾虚化源不足,使肝失所养,加之患者工作压力颇大,使肝失疏泄则两胁胀痛;气血亏虚,失于充养则消瘦乏力,面色萎黄,舌脉均为脾虚肝郁胃滞之象。

以香砂温中汤加减治疗,白术、茯苓、炙甘草补中健脾;陈皮、半夏、枳壳、木香降气和胃;砂仁化湿醒脾;香附、乌药疏肝解郁,合延胡索活瘀止痛;炒麦芽、炒神曲、炙甘草消食和胃;刘寄奴与活瘀药同用可增强化瘀止痛之功,与消食药为伍可添化食开胃之效。药后脘胁胀满明显减轻,故二诊后续加党参、黄芪,偏重于补虚培本。

总之,本案以李老的经验方香砂温中汤加减治疗,以脾胃肝三脏腑在本病发展过程中脾虚、肝郁、胃滞的彼轻彼重灵活加减用药,动态辨治为特点。

案2
宋某,男,30岁。2014年5月21日初诊。

主诉:胃脘痞满、嗳气2年余。

现病史:2年前因饮食、作息不规律出现吞咽食物不畅,纳差,稍食即饱,餐后出现胃脘痞满胀痛,嗳气后胀痛感减轻,经服用中成药荆花胃康、开胸顺气丸等症状缓解,此后1年内因症状不明显,故未服用任何药物。2013年3月中下旬因饮食不慎,上述症状相继出现,且愈益加重,服龙七胃康片、西药莫沙必利片等,症状时轻时重,经河南某医院近日胃镜检查结果提示:食管正常;慢性浅表性胃炎。病理提示:(胃窦)慢性萎缩性炎(中度),伴肠上皮化生。现在症:胃脘痞满餐后加重,胃部喜暖,偶可出现两胁窜痛,嗳气,饥不欲食,食量减少过半,周身疲困乏力,大便不畅,4天左右1次,质不干。舌质淡,舌体稍胖大,苔白腻,脉弦细。

中医诊断:胃痞(脾虚肝郁胃滞证)。西医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度)伴肠上皮化生(轻度)。

处方:(李振华教授经验方)香砂温中汤加减。

白术10g,茯苓12g,陈皮10g,半夏10g,香附10g,砂仁8g,厚朴10g,桂枝5g,白芍10g,乌药10g,枳壳10g,木香6g,焦三仙各10g,丁香5g,鸡内金10g,甘草3g。15剂,

水煎服。

二诊:2014年6月5日。胃脘痞满减轻,偶可出现两胁窜痛,嗳气略减,仍饥不欲食,饮食稍有增多,周身疲困乏力,大便不畅,2天左右1次。舌质淡红,舌体稍胖大,苔白腻,脉弦细。服药后疗效尚好,上方继服15剂。

三诊:2014年6月22日。胃脘痞满减轻过半,餐后加重感已消失,半个多月来已无两胁窜痛及嗳气,食欲感增强,每天增加主食60g左右,周身困乏稍有好转,大便明显通畅,2天1次。舌质淡红,舌体稍胖大,苔白稍腻,脉弦细。上方加党参、黄芪,去陈皮、丁香。

处方:党参15g,黄芪18g,白术10g,茯苓12g,半夏10g,香附10g,砂仁8g,厚朴10g,桂枝5g,白芍10g,乌药10g,枳壳10g,木香6g,焦三仙各10g,鸡内金10g,甘草3g。30剂,水煎服。

四诊:2014年7月24日。偶有胃脘痞满,嗳气等症未再出现,食欲明显好转,主食可增至正常时的2/3,自感周身较有力,大便通畅,2天1次。舌质淡红,舌体稍胖大,苔白,脉稍弦细。去乌药、木香。30剂,水煎服。

半年后复查胃镜结果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病理示(胃窦)黏膜慢性炎。

按语:本案由饮食失宜伤及胃腑,致胃气滞塞,和降失常,久之由胃累及肝脾,以致脾虚、肝郁、胃滞,脾胃肝三脏腑同病,治疗时遵李老“脾宜健、肝宜疏、胃宜和”的原则,立法健脾益气、疏肝和胃,以其经验方药香砂温中汤加减治之。

药以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甘草等药健脾益气;香附、乌药疏肝解郁;厚朴、半夏、枳壳、砂仁、木香、陈皮、焦三仙、鸡内金等药和胃消食。由于本案肝郁不甚,而以脾虚食滞为主,故先以消食之药为主、疏肝之药为辅,待食积得消,继以健脾之党参、黄芪伍入,从本论治。

本案的治疗体现了李老的学术思想:①“脾胃气(阳)虚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基础”,故治疗时健脾益气之药当为本病治疗的根基。②慢性胃病(慢性萎缩性胃炎)需从脾胃肝三脏腑动态辨治,治疗时依脾虚、肝郁、胃滞三者彼此的轻重有所侧重而灵活调整药物的组成与剂量,体现了李老脾胃肝动态辨证的理论学说,彰显了中医学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及恒动观的特色。

作者:邵明义,李墨航,李富成
来源:经方派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杏林小书童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影响陈医生一生的两句话 陈鹏

    1,人生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就是提炼心性净化灵魂。2,你的思维决定了你的命运。这两句话是稻盛和夫讲的。

  • 骨质增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张宝华

    2.活动受限:由于疼痛和关节软骨磨损,患者常出现活动受限的症状。

  • 重温一下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张宝华

    三、适应症1.神经衰弱:对于长期失眠、多梦、易醒的患者,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精神状态。

  • 十二指肠溃疡黑便案。 李高勤

    李某,男,35岁。主诉:胃胀、不消化1年,发现十二指肠溃疡半年。偶尔头晕,胃部胀痛,有顶着胃的感觉,有时候饿了也痛。[检查]胃肠镜:慢性胃炎伴糜烂,十二指肠溃疡A2期。

  • 小柴胡汤 张宝华

    在临床上,小柴胡汤常用于治疗感冒、疟疾、黄疸、胸胁胀痛、胃痛、呕吐等疾病。

  • 封髓丹加减治疗牙痛其效如神 夏耀飞

    封髓丹加减治疗牙痛其效如神张某某,女,48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富村窑村,2023年7月5日初诊。方证辨证:此为封髓丹证,宜封髓丹加减治疗,其方如下:生甘草12砂仁10黄柏10细辛3蒲公英30结果:2023年7月16日电话随访,服用上方3付后,诸症已!

  • 月经量少中医教你怎么办? 白成振

    月经量少是指女性在月经周期中,经血量较正常情况明显减少的现象。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月经量少,中医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因此,在治疗月经量少时,除了考虑中医治疗方法外,还需要注意调整生活习惯、缓解精神压力、避免滥用药物等。

  • 脂肪肝没什么大不了,吃膏慢调脂消 谢江强

    脂肪肝没什么大不了,吃膏慢调脂肪消46岁的曹先生,过着每天都要应酬、开会的日子已经将近两年了。肥胖、过量饮酒、糖尿病是形成脂肪肝的三大主要病因。

  • 给肠胃吃点“止疼片 谢江强

    给肠胃吃点“止疼片”:快速止泻最好的方法为何孩子就不会处于亚健康状态,大多数白领却都处于身体亚健康状态呢?习惯性腹泻让他十分苦恼,吃完饭后,30分钟内就要跑厕所;工作压力大的时候,他也容易拉肚子,夏先生为此很苦恼,所以来找我这个消化科大夫。

  • 麻黄细辛附子汤 李华歆

    ——格里美尔斯豪森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麻黄细辛附子汤!《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