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仲景咽中痛方

2022.02.26 1368阅读 评论数 1 8
1.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半夏散及汤方
  半夏(洗) 桂枝(去皮) 甘草(炙)
  右三味,等分,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服散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

2.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
师曰:言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
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则为风,大则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病证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燥,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热,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3.脉浮,热甚,反灸之,此为实,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者;若发汗则燥,心愦愦反谵语,若加温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胎者,栀子豉汤主之。实以虚治,因火而动,必咽燥吐血。  
  
栀子豉汤

       栀子 (擘) 十四个 香豉 (绵裹) 四合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得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为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4. 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苦酒汤方
  半夏(洗、破如枣核)十四枚 鸡子一枚(去黄,内上苦酒,着鸡子壳中)
  右二味,内半夏,着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   

5.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者,与桔梗汤。
  甘草汤方
 甘草二两
  右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桔梗汤方
 桔梗一两 甘草二两
 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温分再服。

6.《伤寒论》198条:“阳明病,但头眩,不恶寒,故能食而咳,其人必咽痛。若不咳者,咽不痛。

7.《伤寒论》283条:“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8.《伤寒论》310条:“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猪肤汤主之。”
猪肤汤方
  猪肤一斤
  右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温分六服。

9.《伤寒论》317条:“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通脉四逆汤方
 甘草二两(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面赤色者,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

10. 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麻黄升麻汤方
 麻黄二两半(去节) 升麻一两一分 当归一两一分 知母十八铢 黄芩十八铢 萎蕤十八铢(一作菖蒲) 芍药六铢 天门冬六铢(去心) 桂枝六铢(去皮) 茯苓六铢 甘草六铢(炙) 石膏六铢(碎,绵裹) 白术六铢 干姜六铢
  右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11.甘草泻心汤
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一作嗄),甘草泻心汤主之。

甘草泻心汤方
 甘草四两(炙)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黄连一两 干姜三两
 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12.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
  苦参汤方
  苦参一升,以水一斗,煎取七升,去滓,熏洗,目三服。

13.阳毒之为病,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

  阴毒之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
  升麻鳖甲汤方
  升麻二两 当归一两 蜀椒(炒去汗)一两 甘草二两 雄黄半两(研)鳖甲手指大一片(炙)

  右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顿服之,老小再服,取汗。(《肘后》、《千金方》阳毒用升麻汤,无鳖甲有桂;阴毒用甘草汤,无雄黄)

实践报告







师某,男1岁。于2021年08月16日 20:31 初诊 

症状简述(刻诊):

喉咙左侧溃疡,咽腭弓溃疡

处方:

天冬15克、生麦冬30克、生党参12克、生地黄15克、生黄柏10克、生甘草10克、仙鹤草20克、阳春砂8克、薏苡仁30克、木蝴蝶6克

5帖,颗粒剂,内服 一天3次,一次1袋

 

  

于2021年08月22日 11:02 二诊 

症状简述(刻诊):

喉咙左侧溃疡,咽腭弓溃疡,较前愈合.咽腔淡红。左手脉相对滑数。

证型:

心阴虚,

处方:

生黄柏15克、生甘草12克、仙鹤草30克、阳春砂6克、薏苡仁35克、木蝴蝶10克、通草10克、升麻6克、柴胡16克、酒黄芩8克、青黛4克、生蛤壳15克、北沙参15克、玄参15克、细辛6克

4帖,颗粒剂,内服 一天3次,一次1袋

 

 患者因休息差,溃疡再次复发,转诊至咸阳金秋门诊,导师张效科继续治疗。

诊治方药如下





治疗结果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王倩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月经来了,中药还能继续吃吗? 于军

    今天中午,一位患者给我发信息,来例假了,问我中药还能继续吃吗。此外,每位患者的血瘀程度不同,对活血化瘀类中药的服用时长不同,化瘀效果可能因人而异。若月经来时,所购中药一两天内能吃完,接着吃完,待月经过后,复诊。

  • 腹泻4天伴乏力胃口差,中药2剂痊愈 宗琪

    消痰气,令能食,故二方合用,患者用后诸证好转,但遗留胃中凄凉不适,考虑脾胃虚寒较甚,故以附子理中丸以温补脾阳,培补中气。

  • 小儿膏方调理的特点 谢江强

    小儿膏方的选择与用药应遵循小儿生长发育、生理病理特点以及临床的主要表现,从而进行辨证治疗以行调补。成人膏方常有滋肾壮阳之药,而小儿膏方除有特殊病情需要原则上不宜选择此类药,并慎用血肉有情之品。一般来说一剂小儿膏方的中药总量应控制在3kg左右,最多不应超过5

  • 妇科常见病方证浅析(七) 胡松岩

    患者王某,女,28岁,已婚。病史:患者停经1月余,自测HCG+,于当地医院行妇科彩超提示宫内早孕。辅助检查:妇科彩超:增大子宫,宫内可见妊娠囊回声,大小约1.5cmX0.5cm,囊内可见一卵黄囊回声,未见明显胎芽及心血管搏动,双侧附件区未见明显异常。

  • 妇科常见病方证浅析(六) 胡松岩

    患者朱某某,女,26岁。周某,女,34岁。婚育史:孕0.辅助检查:B超显示,双侧卵巢可见20个大小不等的卵泡,最大直径0.6cm,性激素六项:睾酮:88Imol/L。

  • 冠心病的中药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膏方对本病的主要作用冠心病相当于中医学“胸痹”“心痛”“真心痛”“心络痛”范畴。人到中年之后,身体素质下降,五脏渐衰,脏腑功能失调,是冠心病发病的基础。因其处方全面,服用方便,有利于长期坚持治疗,故最适用于稳定性冠心病的长期治疗。

  • 咳、哮、喘医案整理3 谢江强

    咳、哮、喘医案整理3医案10孙某,女,75岁。平素受凉、吃咸则发病,水饮蓄积于心下,上犯迫肺,肺气宣降失司而咳喘,故以小青龙汤以解表蠲饮,止咳平喘。医案11朱某,男,6岁。舌红属热,故以清热润肺,宣肺止咳为法,取桑杏汤加减。医案12何某,男,8岁。

  • 小柴归汤加减治疗下肢沉重 夏耀飞

    小柴归汤加减治疗下肢沉重陈某某,女,67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念庄村,2023年9月21日初诊。二诊时患者出现大便溏泻频数,故改生姜为炮姜温中止泻,再加苍术燥湿止泻;下肢仍沉重,故加川牛膝和赤小豆,以增强当归芍药散活血利水之功效。

  • 煲汤常用中药解读枸杞子和红枣 谢江强

    枸杞子是一味功效显著的传统中药材。民间也习用枸杞子治疗慢性眼病,枸杞子蒸蛋就是简便有效的食疗方。枸杞子被列为“药食两用”品种,可以加工成各种食品、饮料、保健酒、保健品等。在煲汤或者煮粥的时候也经常加入枸杞子。食用宜忌红枣可煎汤服用,亦可直接食用。

  • 外感之病考虑风寒还是风热? 曹雪盼

    学习中医,最开始也是最考验一个大夫的水平就是能不能治疗外感外感之病是邪气入侵人体的开始从表及里从外到内开始从伤寒开始我们学到的外感是外感风寒用麻黄汤桂枝汤治疗这是局限于仲景的时代限制恶寒发热恶寒重而发热轻无汗,用麻黄桂枝以辛温解表到了明清时代介于叶天士的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