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试着捋一下中医诊断
我们再回到诊断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人体什么地方,出了什么异常。
从字面意思,我们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定位,二是具体是什么异常。在解决这两个问题之前,我们提另一个问题,也就是说,我们诊断,看的是什么?
看的是人。废话。具体是人的什么?
我这里给的答案,是气血的运行状态。这是诊断的基础。
气血在周身都有分布,任何地方出现的异常,都是影响了气血的运行,才会出现相应表现。
什么是气?
既然是气血运行状态,为什么这里就提什么是气?
因为血是啥,大家都知道。气是什么,很多人不是太理解。
道可道,非常道,我也没办法用语言让每个人都理解气是什么。
有关气的描述,各种资料、各种理论也有很多,但是很多人仍然不理解。
气是一种物质。
在人们的认知中,要给他描述一种他没见过没有概念的东西,他可能会把描述的这些文字记的滚瓜烂熟,但是具体用的时候还是不认识,还是只能起到一个按图索骥的效果。所以,所谓“百闻不如一见”,真的要理解什么是气,自己去感受,就什么都理解了。
气的运行可以受人的意念,或者通俗点儿叫思维、想法影响。如果一个人的意念越纯粹,心念越静,那么能调动的气的质量、数量越强;再用这些气去做一些事情,可以达到一定的效果。这就是“气功”的底层原理,也是针灸“上守神”得气的原因之一。也就是说,要感受气,是需要“致虚极,守静笃”。一个相对简单的方法是,在心静以及放松的状态下,把注意力放在手心,体会手心感觉的变化。一般来说,先是会有微微麻涨的感觉,然后逐渐发热。在这个基础上,把注意力放在其他位置,比如体内某个脏腑,也会有相应的感觉、变化。这就是所谓的“内观”,也是很多人说的,中医建立“内证实验室”的基础。当然具体操作起来没那么简单,很多人心不静,而且容易被各种执念和偏见挡住。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中,都强调修心、静心。“为道日损”,损的就是这些偏见和执念。
很多人觉得,气这个东西看不见摸不着的,也没法检测,按照奥卡姆剃刀,还有车库里的龙,这东西不存在,于是得出中医不科学的结论。这其实是被这两个概念给欺骗了。这两个概念,理论是好理论,但是实践起来,有缺陷。很多人理解的“科学”理论是要把人排出在外,力求“还原”这个“客观”的世界;但是他们忽略了,实践这些理论的,还是人。
车库里的龙,就是说,我们没有任何检测手段去证明这个龙的存在,那么就说明这个龙不存在。理论上没错,但是实际上,我们要检测一个东西,首先是要明确这个东西的性质,然后针对性的设计检测方法,才能检测出这个东西存不存在。如果这个检测的人对这个东西一无所知,在他的视角下确实没有任何方法能检测出这个东西,那么这个东西到底存在不存在?
涉及到气就是,很多“现代科学”的手段检测不到气的存在,确实,那就说明没有任何方法能感知到气的存在吗?明显不是。按佛教说法,人的感觉来源,眼耳鼻舌身意。气主要是在“意”的层面上,可以感受。用其他方式检测不到,就说气不存在,就好像说眼看不到电磁波,就说电磁波不存在一样,不太合适。
同样,奥卡姆剃刀,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个“无必要”,是谁说了算?一个能感受到气的人,认为有必要;一个感受不到气的人,就认为没有必要。那到底有没有必要?
说的有点儿多。这是在知乎上常年跟自称“科学”的人扯淡的时候,对他们认为的“科学”的思考。
那说这些跟气有什么关系?
就像前面说的,如果你想认识一个你之前从来没接触过、没概念的东西,首先得在思维上,不对这个东西下判断,直接否定这东西不存在,否则就直接断绝了进一步探究和认识的可能性。每个人的认知都有一个框架,都限制在这个框架之内。要提升认知,就要不断修改这个认知的框架,改变思维模式。修改和改变不是否定,而是进一步的完善。这就是“修行”的一部分。很多人说的中医“修行关”,就是这个。
回到诊断。
诊断要明确的是,在什么地方,气血运行出了什么问题。那接下来要解决的是,什么地方。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地方就是什么地方。似乎有点儿绕。目前的主流诊断方式,脏腑辨证,都是在把病位往脏腑上靠,任何地方都和脏腑联系起来,并且美其名曰“整体观念”。这个不是体现整体观念的时候。不能说我在手腕列缺位置磕了一下,或者划伤了,就说我肺经出的问题,就是肺脏受损;出血了,就是心主血脉,心脏有问题。那可能有人会说,这是外伤,得用外伤的辨证方法。也确实,临床上用这种方式也解决了不少问题;但是这样,治这个病有一套辨证方法,治那个病又有一个辨证方法,最后的结果是,辨证方法随着疾病的种类增长,会治这种病的不会治那种病了……这会儿不是中医整体观念了?
这种辨证方式的问题是绕了一圈。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要分清楚什么是采集到的信息,什么是对信息的分析的结论。很多人在用这种方式辨证的时候,忽略了这个中间过程,直接就用一种类似于对应的方式,把分析的结论当成了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这种对应未必正确,最后得出的结论也很容易虚无缥缈。
再比如,病人胸闷心慌。症状发作在胸中,按照圈地的方式,胸中属于心肺位置,所以直接就是病位在心肺,然后分析治疗就绕着心肺一通捣鼓。有的可能有效,但是很局限。问题在于,“整体观念”。病人表现在心肺出现了问题,这是一个表象;引起这个表象的原因,未必在心肺。具体怎么分析的这种思维模式,在后面会有讨论。
什么地方出的问题,就是在什么问题,不需要各种引申。手腕出了问题,病位就在手腕,不用非得涉及到各种脏腑;皮肤有了问题,病位就在皮肤,不用一定是肺病等等。单纯这么说可能会觉得虚无缥缈,后面有了具体应用,可能会比较容易理解一些。
然后就是出了什么问题。怎么去确定“问题”。书上给的原则是,知常达变。这个原则容易引导人们更多的去关注“变”,而忽略这个“常”,而且“常”和“变”的界限模糊不清。什么是“常”和“变”,怎么定义“常”和“变”?按统计学概率看?2023年底的新冠病毒大流行,感染了的概率相当高,那么感染新冠病毒的就是常?按一般状态看?假设一个人从出生开始就一直气虚,他也习惯了气虚的状态,某天嗑了点儿人参觉得有力气了,那么气虚是常?再比如说气虚,从概念上都很容易理解,但是具体操作,气虚多少是虚?平时精神充沛,跑了个马拉松之后,累的躺下了,这是不是气虚;如果是,在跑了多少米之后,是气虚了?需不需要用药物干预?气虚到什么程度需要补气?……等等等等一系列问题。这还只是一个气虚,一对“常”和“变”;而实际上还有很多“常”和“变”,都这么去区分,会出现海量的这种问题,相当繁杂。
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没有常,没有变,都是状态。这样,就不用揪着一个症状,或者说表现,去纠结到底是正常还是不正常。很多所谓的“体质”,也只是一个状态。所有的表现都提示了身体的一个状态,只是这个状态你喜不喜欢,想不想改变,能不能改变;作为医生,关注的点也是病人的身体状态,怎么去调整到病人更舒适的状态。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去get到病人的状态。这就说到了中医的四门技术手段,望闻问切。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李绍武医话】中医三联温和减肥法与治未病 李绍武
中医如此三联疗法减肥,是温和的消减肥胖方法。中医在治疗肥胖的同时更是治未病,治肥胖可能引起的但未表现出来的病症。可以说,中医三联温和减肥法"调脏腑通三焦+节食不禁荤+运动不超强"是全方位生态减肥法。 -
【李绍武医话】刍议中医三联温和减肥法 李绍武
现余刍议中医温和减肥法:肥胖是病,是顽疾。中医认为肥胖的病机是脏腑机能失衡,三焦功能失调。中医如此三联复合疗法减肥,是温和的消减肥胖方法,其过程是享受中医,一定要明白。中医温和减肥法是"调脏腑通三焦+节食不禁荤+运动不超强"三联温和减肥法。 -
说《伤寒》话《金匮》与《伤寒杂病论》的渊源 李绍武
《伤寒杂病论》的伤寒篇论治外感及急症。历代皇朝对《伤寒杂病论》的伤寒篇予公开推崇,以驱除疫病,救赎灾民,安邦定国。《伤寒杂病论》的杂病篇述疗内伤及顽症。 -
寒凉药后的舌苔 赵龙
一周前,在绵阳某大型三甲西医院,给予了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清热八味胶囊治疗。吃药三天后,舌苔如下,舌质淡红,苔中后部黑黄腻。而非热重所致的黑苔。对于外感疾病,应分清寒邪热邪,再分别处以辛温或者辛热类药物。 -
不是所有的足跟痛都要补肾 王晨阳
足跟痛患者活动比较受到限制,行动起来还是挺痛苦的。治疗上也是按照滋补肝肾,补气养血,祛风除湿的方法还下药。但是不是所有的足跟痛都要这样治。一患者,男,67岁足跟痛大半年了。但也不一定有效。为啥一个通阳化气之方能治足跟痛呢? -
冬天是个补阳的季节,补阳虽好,可不要贪杯 王晨阳
生者味辛,能行血,逐寒邪而发表。其实桂枝加附子汤,四逆汤的效果是非常好的,不仅仅用在抢救病人的时候,平时也可以作为保养来服用,但是一定要做好后续的应对策略,不然这种烦躁加苦恼的情况真的很容易崩溃。姜附虽好,可不要贪杯哦。 -
津液在身体里是咋走的??? 王晨阳
我们每天喝的水,吃的东西从进去口腔开始经过食管,人体就开始从中汲取津液了。饮食从口腔进入,经过身体一堆复杂的流通,糟粕经过肛门尿道皮肤排泻出去,完成了津液的消化吸收和排泻。 -
补肾先补气 王晨阳
肾上腺髓质所产生的多巴胺,是儿茶酚胺的前体物质,和受体结合后收缩血管和扩张支气管。故凡欲补相火者,须兼补肾中元气,元气旺则流行于周身者速。也就是说补肾先补气,气足肾自强。 -
中医与西医的粗浅思考 文天明
病历如下:某,女40+,扁桃体化脓治疗后痊愈出院后再度入院!其经历如下大概:6天前患和几位朋友去蒸桑拿后,次日出现扁桃体化脓!通过这病历,发现中医和西医的思维差距还是有一些!汗蒸为什么别人都是好好的,唯独出现扁桃体化脓? -
端午吃粽子有讲究,中医养生助健康… 王振刚
端午DUANWU端午习俗里暗藏的中医养生知识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响广泛,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端午的
最新文章
-
常用药对 吴春水
常用药对砂仁、白蔻仁;均为化湿醒脾、行气宽中的要药,但砂仁香浓气浊,温燥之性较强,蔻仁芳香气清,温燥之性较弱,两药合用,以增强化湿和胃醒脾之功。八月札、路路通:均为理气要药,但八月札疏肝理气而散结,路路通行气宽中而活血,两药并用,相得益彰。
-
咳嗽有痰:川贝蒸水蛋 吴春水
咳嗽有痰:川贝蒸水蛋材料:川贝3克(研末),鸡蛋1枚。
-
咽痛:牛蒡橄榄汤 吴春水
咽痛:牛蒡橄榄汤材料:鲜牛蒡30克,橄榄3-5颗,瘦肉250克,生姜3片,红枣1颗。牛蒡加橄榄,清肺利咽、生津止渴效果加倍,对高烧后的咽喉不适,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如果想更方便,平常也可以直接用炒牛蒡或橄榄泡水饮用,也有一定的缓解咽喉不适的效果。
-
出现6个症状,你可能“阳了”,新冠病毒“潜伏”体内,请重视! 吴春水
免疫系统在药物协助下,与病毒拉锯。准确及时预知自己“阳了”,才能针对性地做好准备,在“阳了”到“发病”这段时间,就是新冠病毒潜伏期。
-
四季脾旺不受邪:小寒调脾胃这样做 吴春水
小寒节气可做以下动作,以调养脾胃。即为,在晨起和睡前以双手互相摩擦令掌心发热,从上至下按摩身体,有防病的功效。这一动作有强健脾胃的功效。
-
小雪节气最值得吃的食物 吴春水
小雪节气最值得吃的食物:一、水果类1.山楂山楂是冬日的应季食材,能开胃、消食、活血。既是食物,也可入药。
-
如何保证身体阴阳平衡呢? 吴春水
所谓吃要讲究阴阳平衡。要强调的是,中医锻炼的目标并不是减肥以保持身材,更多的是追求身心的愉悦平衡。
-
小雪养生,应注重以下几点: 吴春水
小雪养生,应注重以下几点:起居防寒冬季正是睡懒觉的好时候。从立冬到小雪,自然界气候的寒冷刺激逐渐增多、增强,及时有效地增添衣物对于健康尤为重要。所以小雪节气的养生保健一定要注意调节情志,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
山药煲靓汤,居家也可以补脾养胃、固肾益精 吴春水
山药煲靓汤,居家也可以补脾养胃、固肾益精提到山药,相信大家肯定不陌生,作为一种常见食材,山药无论是煮着吃还是炒着吃,都非常的美味。山药入肾,可以补肾纳气。将山药去皮,切段,放入锅中蒸熟,然后蘸白糖食用,清鲜绵软,香甜可口。
-
中医古籍常见典故 吴春水
医学典故常常困扰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医书常有典故命名者,现将常见的典故收录如下:杏林:为医学或医术的誉称。后遂以“橘井”为良药之典。后遂将青囊喻医书。医和、医缓,为春秋时秦国两个名医,后人常并称之为“和缓”。后世称行医为“悬壶”。
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