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塚敬節傷寒論條文

2021.11.22 22阅读 评论数 0 0

大塚敬節傷寒論條文

張仲景自序

      余每覽越人入虢之診,望齊侯之色,未嘗不慨然歎其才秀也。怪當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醫藥,精究方術,上以療君親之疾,下以救貧賤之厄,中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但競逐榮勢,企踵權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務,崇飾其末,忽棄其本,華其外,而悴其內,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焉。卒然遭邪風之氣,嬰非常之疾,患及禍至,而方震栗,降志屈節,欽望巫祝,告窮歸天,束手受敗,賫(注:音機)百年之壽命,持至貴之重器,委付凡醫,恣其所措,咄嗟嗚呼!厥身已斃,神明消滅,變為異物,幽潛重泉,徒為啼泣,痛夫!舉世昏迷,莫能覺悟,不惜其命,若是輕生,彼何榮勢之雲哉!而進不能愛人知人,退不能愛身知己,遇災值禍,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遊魂。哀乎!趨世之士,馳競浮華,不固根本,忘軀徇物,危若冰穀,至於是也。余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年,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淪喪,傷橫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訓,博采眾方,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藥錄》,並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雖未能盡愈諸病,庶可以見病知源,若能尋餘所集,思過半矣。

夫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稟五常,以有五藏,經絡府俞,陰陽會通,玄冥幽微,變化難極,自非才高識妙,豈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農、黃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師、仲文,中世有長桑、扁鵲,漢有公乘陽慶及倉公,下此以往,未之聞也。觀今之醫,不念思求經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終始順舊,省疾問病,務在口給。相對斯須,便處湯藥,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陽,三部不參,動數發息,不滿五十,短期未知決診,九候曾無仿佛,明堂闕庭,盡不見察,所謂窺管而已。夫欲視死別生,實為難矣。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學則亞之,多聞博識,知之次也。余宿尚方術,請事斯語。

        

太陽病上篇(有框框者為原書目錄原文,只是為了提示,不背可也)

1.太陽病提綱: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2.論中風:太陽病,發熱,汗出,惡風,脈緩者,名為中風。

3.論傷寒:太陽病,或已發熱,或未發熱,必惡寒,體痛,嘔逆,脈陰陽俱緊者,名曰傷寒。

4.太陽中風(桂枝湯證),脈陽浮而陰弱。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熱,鼻鳴乾嘔者,桂枝湯主之。

5.太陽病,頭痛發熱,汗出惡風者,桂枝湯主之。

6.太陽病,項背強几几者,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7.太陽病,下之後,其氣上衝者,可與桂枝湯。

8.太陽病之壞病:太陽病三日,已發汗,若吐,若下,若溫針,仍不解者,此為壞病,

9.太陽病汗漏不止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太陽病,發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

10.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若微惡寒者,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主之。

11. 太陽病如瘧狀宜桂枝麻黃各半湯:太陽病,得之八九日,如瘧狀,發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發,以其不能得少汗出,身必癢,宜桂枝麻黃各半湯。

12.太陽病,初服桂枝湯,反煩不解者,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

13. 若形如瘧一日再者宜桂枝二麻黃一湯: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者,與桂枝湯如前法;若形如瘧,一日再發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黃一湯。

14.服桂枝湯,大汗出後,大煩,渴不解,脈洪大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15.太陽病,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脈微弱者,不可發大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湯。

16.服桂枝湯,或下之,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湯去桂加茯苓白朮湯主之。

17.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湯,得之便厥,咽中乾,煩燥,吐逆者,作甘草乾姜湯與之。若厥愈、足溫者,更作芍藥甘草湯與之。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若重發汗,復加燒針,得之者,回逆湯主之。


太陽病中篇

18.太陽病,項背強几几、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

19.太陽與陽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湯主之。

20.太陽與陽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葛根加半夏湯主之。

21.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喘而汗出者,葛根黃連黃芩甘草湯主之。

22. 太陽病麻黃湯證: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疼腰痛、骨節疼痛、惡風、無汗而喘者,麻黃湯主之。

23.太陽中風大青龍湯證:太陽中風,脈浮緊、發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者,大青龍湯主之;若脈微弱,汗出惡風者,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

24.傷寒,脈浮緩,身不疼,但重,乍有輕時,大青龍湯主之。

25.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小青龍湯主之: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小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

26.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小青龍湯主之。

27.太陽病,外證未解,脈浮弱者,當以汗解,宜桂枝湯。

28.太陽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湯主之。

29.太陽病,外證未解,不可下也;欲解外者,宜桂枝湯。

30.太陽病表證仍在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麻黃湯主之:太陽病,脈浮緊、無汗、發熱、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證仍在,其人發煩目瞑,劇者必衄,麻黃湯主之。

31.論二陽並病更發汗則愈:二陽並病,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續自微汗出,不惡寒,如此可小發汗。設面色緣緣正赤者,陽氣怫鬱,不得越,其人短氣,但坐,更發汗則愈。

32.傷寒脈浮緊,不發汗,因到衄者,麻黃湯主之。

33.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者,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主之。

34.發汗後,喘家,不可更行桂枝湯。汗出喘,無大熱者,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35.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

36.發汗後,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37.發汗後,腹脹滿者,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

38.傷寒,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緊,發汗則動經,身為振振搖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

39.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

40.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回逆湯主之。

41.發汗後,惡寒者,虛故也;不惡寒,但熱者,實也,當和胃氣,與調胃承氣湯。

42.太陽病,發汗後,大汗出、胃中乾、煩躁不得眠,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若脈浮、

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43.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五苓散主之。

44.傷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湯主之。

45.中風,發熱六七日,不解而煩,渴欲飲水,水入口吐者,五苓散主之。

46.發汗、吐下後,虛煩不得眠;若劇者,必反復顛倒,心中懊憹,梔子豉湯主之;若少氣者,梔子甘草豉湯主之;若嘔者,梔子生薑豉湯主之。

47.發汗,若下之,而煩熱胸中窒者,梔子豉湯主之。

48.傷寒五六日,大下之後,身熱不去,心中結痛者,未欲解也,梔子豉湯主之。

49.傷寒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梔子濃朴湯主之。

50.傷寒,醫以丸藥大下之,身熱不去;微煩者,梔子乾薑湯主之。

51.下之後,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乾薑附子湯主之。

52.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者,玄武湯主之。

53.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裡;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裡宜回逆湯,救表宜桂枝湯。

54.傷寒五六日,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

55.傷寒四五日,身熱、惡風、頸項強、脅下滿、手足溫而渴者,小柴胡湯主之。

56.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瘥者,小柴胡湯主之。

57.傷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

58.太陽病,十餘日,反二、三下之。後四、五日,柴胡證仍在者,先與小柴胡湯。嘔不止、心下急、鬱鬱微煩者,為未解也,與大柴胡湯下之則愈。

59.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利。先宜服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硝湯主之。

60.太陽病不解,熱結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當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結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氣湯。  

61.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證: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

62.傷寒脈浮,醫以火迫劫之,必驚狂、臥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

63.太陽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必清血,名為火邪。

64.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

65.火逆下之,因燒針,煩躁者,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主之。

66.太陽病,十餘日,心下溫溫欲吐而胸中痛,大便反溏,腹微滿,鬱鬱微煩。先此時,自極吐下者,與調胃承氣湯。

67.太陽病,六七日表證仍在,脈微而沉,反不結胸;其人發狂者,以熱在下焦,少腹當硬滿,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抵當湯主之。  

68.太陽病,身黃、脈沉結、小腹硬、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者,抵當湯主之。

69.傷寒有熱,小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當下之,宜抵當丸,


太陽病下篇

70.結胸者,項亦強,如柔痙狀,下之則和,宜大陷胸丸。  

71.太陽病,脈浮而動數,頭痛、發熱、微盜汗出,而反惡寒者,表未解也。醫反下之,動數變遲,膈內拒痛,短氣躁煩,心中懊憹,陽氣內陷,心下因硬,則為結胸,大陷胸湯主之。若不結胸,但頭汗出,餘處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身必發黃。  

72.傷寒六七日,結胸熱實,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湯主之。

73.傷寒十餘日,熱結在裡,復往來寒熱者,與大柴胡湯;但結胸,無大熱者,但頭微汗出者,大陷胸湯主之。

74.太陽病,重發汗而復下之,不大便五六日,舌上燥而渴,日晡所小有潮熱,從心下至小腹,硬滿而痛不可近者,大陷胸湯主之。

75. 小陷胸湯證:小結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者,小陷胸湯主之。

76.病在陽,應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熱被劫不得去,彌更益煩,肉上粟起,意欲飲水,反小渴者,服文蛤散;若不瘥者,與五苓散;若寒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小白散。

77.婦人中風七八日,續得寒熱,發作有時,經水適斷者,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

78.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肢節煩痛、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柴胡桂枝湯主之。

79. 柴胡桂枝乾薑湯證: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柴胡桂枝乾薑湯主之。

80.論類似少陰病的小柴胡湯證: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細者,可與小柴胡湯;設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81. 柴胡湯大陷胸湯半夏瀉心湯之不同:傷寒五六日,嘔而發熱者,柴胡湯證具,而以他藥下之,柴胡證仍在者,復與柴胡湯。必蒸蒸而振,卻發熱汗出而解。若心下滿而硬痛者,大陷胸湯主之;但滿而不痛者,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

82.太陽中風而挟水飲的證治:太陽中風,下利、嘔逆,其人漐漐汗,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者,十棗湯主之。

83.太陽病,醫發汗,遂發熱、惡寒,因復下之,心下痞,按之濡,其脈浮者,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心下痞,而復惡寒、汗出者,附子瀉心湯主之。心下痞,與瀉心湯,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84.傷寒,汗出解之後,胃中不和,心下痞硬,乾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生薑瀉心湯主之。

85. 甘草瀉心湯證:傷寒中風,醫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乾嘔,心煩不得安。醫見心下痞,謂病不盡,復下之,其痞益甚,甘草瀉心湯主之。

86.傷寒服湯藥,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湯已,復以他藥下之;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

87.傷寒發汗、若吐、若下,解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者,旋復代赭湯主之。

88.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裡不解者,桂枝人參湯主之。  

89. 瓜蒂散證:病如桂枝證,頭不痛、項不強、寸脈微浮、胸中痞硬、氣上沖喉咽不得息者,此為胸有寒也。當吐之,宜瓜蒂散。

90. 白虎加人參湯證:傷寒若吐若下後,七八日不解,表裡俱熱,時時惡風、大渴、舌上乾燥而煩、欲飲水數升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91.傷寒無大熱、口燥渴、心煩、背微惡寒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92.傷寒脈浮、發熱、無汗,渴欲飲水,無表證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93.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若嘔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主之。

94. 黃連湯證: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  

95.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朮湯主之。

96.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  

97.傷寒脈浮滑,白虎湯主之。

98.傷寒解而後,脈結代、心動悸,炙甘草湯主之。


陽明病篇

99.提綱:陽明之為病,胃家實是也。

100.本太陽,初得病時,發其汗,汗先出不徹,因轉屬陽明也。

101.傷寒,發熱、無汗、嘔不能食、而反汗出濈濈然者,是轉屬陽明也。

102.陽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必大便初硬後溏。

103.陽明病,脈遲,雖汗出不惡寒者,其身必重,短氣,腹滿而喘,有潮熱,手足濈然汗出者,大承氣湯主之;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若腹大滿不通者,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至大泄下。

104.陽明病,潮熱、大便微硬者,可與小承氣湯。若不大便六七日,恐有燥屎,欲知之法,少與小承氣湯,湯入腹中,轉失氣者,此有燥屎也,乃可攻之;若不轉失氣者,此但初頭硬,後必溏,不可攻之,攻之必脹滿,不能食也。欲飲水者,與水則噦,其後發熱者,必大便復硬而少也,以小承氣湯和之;不轉失氣者,慎不可攻也。

105. 大承氣湯證:傷寒若吐、若下後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以上,至十餘日,日晡所發潮熱,不惡寒,獨語如見鬼狀;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床,怵惕而不安,微喘直視,譫語者,大承氣湯主之。

106.辨別大小承氣湯證:陽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則譫語,小承氣湯主之。若一服譫語止者,更莫復服。

107.陽明病,譫語、發潮熱、脈滑而疾者,小承氣湯主之。

108. 三陽合病白虎湯證:三陽合病,腹滿、身重,難以轉側,口不仁、面垢、譫語、遺尿。發汗,則譫語甚;下之,則額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湯主之。

109.二陽並病,太陽證罷,但發潮熱,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難而譫語者,下之則愈,宜大承氣湯。

110.陽明病,脈浮而緊、咽燥口苦、腹滿而喘、發熱汗出、不惡寒反惡熱、身重,若發汗則躁,心憒憒反譫語;若加溫針,必怵惕煩躁不得眠;若下之,則胃中空虛,客氣動膈,心中懊憹。舌上苔者,梔子豉湯主之。若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若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111.陽明病,下之,其外有熱,手足溫,心中懊憹,饑不能食,但頭汗出者,梔子豉湯主之。

112.陽明病,發潮熱、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脅滿不去者,與柴胡湯。

113.陽明病,脅下硬滿,不大便而嘔,舌上白苔者,可與小柴胡湯。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

114.陽明中風,脈弦浮大,而短氣,腹都滿,脅下及心痛,久按之氣不通,鼻乾,不得汗,嗜臥,一身及面目悉黃,小便難,有潮熱,時時噦,耳前後腫,刺之少瘥,外不解。病過十日,脈續浮者,與小柴胡湯。脈但浮,無餘證者,與麻黃湯。

115.陽明病,自汗出。若發汗,小便自利者,雖硬不可攻之;當須自欲大便,宜蜜煎導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豬膽汁,皆可為導。

116. 茵陳蒿湯證:陽明病,發熱、汗出者,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者,身必發黃,茵陳蒿湯主之。

117.陽明證,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屎雖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宜抵當湯下之。

118.陽明病,下之,心中懊憹而煩,胃中有燥屎者,宜大承氣湯。

119.大下後,六七日不大便,煩不解,腹滿痛者,此有燥屎也,宜大承氣湯。  

120.食谷欲嘔,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

121.太陽病三日,發汗不解,蒸蒸發熱者,屬胃也,調胃承氣湯主之。

122.傷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裡證,大便難,身微熱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123.陽明少陽合病,必下利,脈滑而數者,有宿食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124.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茵陳蒿湯主之。

125.傷寒身黃發熱,梔子柏(蘗)皮湯主之。

126.傷寒瘀熱在裡,身必黃,麻黃連軺赤小豆湯主之。


                            少陽病篇

127.提綱:少陽之為病,口苦、咽乾、目眩也。

128.少陽中風,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不可吐下,吐下則悸而驚。

129.傷寒,脈弦細、頭痛發熱者,屬少陽。少陽不可發汗,發汗則譫語。胃和則愈。

130.本太陽病不解,轉入少陽者,脅下硬滿,乾嘔不能食,往來寒熱,尚未吐下,脈沉緊者,與小柴胡湯。  若已吐、下、發汗、溫針,譫語,柴胡湯證罷,此為壞病。


太陰病篇

131.提綱:太陰之為病,腹滿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時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結硬。

132.太陰病,脈浮者,可發汗,宜桂枝湯。

133.自利不渴者,屬太陰,其藏有寒故也,當溫之。

134.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爾腹滿時痛者(注: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

之。


                              少陰病篇

135.提綱: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

136.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虛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

137. 少陰病麻黃細辛附子湯證: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細辛附子湯主之。

138.少陰病麻黃附子甘草湯證:少陰病,得之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微發汗。

139. 少陰病黃連阿膠湯證: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

140.少陰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惡寒者,附子湯主之。

141.少陰病,身體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附子湯主之。

142.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143.少陰病,二三日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144.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

145.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心煩,豬膚湯主之。

146.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與甘草湯;不瘥,與桔梗湯。

147.少陰病,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者,半夏苦酒湯主之。

148.少陰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湯主之。

149.少陰病,下利,白通湯主之,

150.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湯主之。

151. 少陰病玄武湯證:少陰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嘔者,玄武湯主之。

152. 少陰病通脈回逆湯證: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回逆湯主之。

153. 少陰病回逆散證:少陰病,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回逆散主之。

154.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

155.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乾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156.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心下必痛,口乾燥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157.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宜回逆湯。

158.少陰病,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不可下也;若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不可吐也,當溫之,宜回逆湯。


                              厥陰病篇

159. 提綱:厥陰之為病,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則吐,下之,利不止。

160.凡厥者,陰陽氣不相順接,便為厥。(注: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161.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其人躁,無暫安時者,非為蛔厥也。令病者靜,而復時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其人當自吐蛔。蛔厥者,烏梅圓主之。

162.傷寒脈滑而厥者,裡有熱,白虎湯主之。

163.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回逆湯主之。若其人內有久寒者,宜當歸回逆加吳茱萸生薑湯。

164.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冷而惡寒者,回逆湯主之。

165.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回逆湯主之。

166.病人手足厥冷,脈乍緊者,邪結在胸中,心下滿而煩,饑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當須吐之,宜瓜蒂散。  

167.傷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當服茯苓甘草湯,卻治其厥,不爾,水漬入胃,必作利也。

168.傷寒本自寒下,醫復吐下之,寒格;若食入口即吐,乾薑黃芩黃連人參湯主之。

169.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回逆湯主之。

170.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

171.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裡,乃攻其表;溫裡宜回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172.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


                            辨厥陰病霍亂篇

173.吐利,惡寒、脈微而復利,回逆加人參湯主之。

174.吐利,頭痛、發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175.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回逆湯主之。

176.既吐且利,小便復利而大汗出,下利清穀,內寒外熱,脈微欲絕者,通脈回逆湯主之。

177.吐已下斷,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者,通脈回逆加豬膽汁湯主之。


                              辨陰陽易瘥後勞復病篇

178.大病瘥後勞復者,枳實梔子豉湯主之。

179.傷寒瘥以後更發熱,小柴胡湯主之;脈浮者,少以汗解之;脈沉實者,少以下解之。

180.大病瘥後,從腰以下有水氣者,牡蠣澤瀉散主之。

181.大病瘥後,喜唾,久不了了,宜理中丸。

182.傷寒解後,虛羸少氣,氣逆欲吐,竹葉石膏湯主之。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蔡绍杰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伤寒论全解三十七 韦秋凤

    有肌肉拘挛紧急,则芍药补津液。汗出伤津液,津液濡养不足,则额上下陷。下焦失津液所养,小便后尿道受到刺激而疼痛。伤寒证用下法,导致里阳气虚成里虚寒而出现下利证,且是下利清谷,清水及未消化的食物。一般身疼痛,是伤寒证,此处宜当结合实际情况用药,非一味地桂枝汤。

  • 伤寒论全解三十六 韦秋凤

    伤寒五六天,出现阳明证,但太阳表邪未尽,医者下过猛。导致邪陷上焦,形成湿热阻滞于胸部而疼痛,还是用栀子豉汤治疗。大下伤中焦胃家则胃家虚寒,用栀子干姜汤。

  • 伤寒论全解三十五 韦秋凤

    伤寒汗出,此汗出为中风汗出或经发汗后汗出。渴者形成五苓散病机及证。用前第三十四方。五苓散也常常用于湿热在下焦泌尿系统而小便不利。

  • 伤寒论全解三十四 韦秋凤

    此条为发汗后,导致表的津液虚和少阴阳气虚。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五苓散的水热阻在胃肠道,导致胃家无法化生津液而渴。用前第三十四方。

  • 伤寒论全解三十三 韦秋凤

    造成此证有三个因素,第一表虚,阳气津液皆虚,第二心脉失养而血管收缩夹窄,第三里之浊饮因表虚需紧急补给而随气血循环上逆于心,导致心悸。津液不足,水饮盛,发汗会导致津液虚而把水饮带向表,阻滞于表,身体的组织得不到充分的津液濡养而振振摇。

  • 伤寒论全解三十二 韦秋凤

    东汉末年,连年战乱,饥寒交迫,药物是稀缺滋源,仲景用药能省则省。桂枝汤成分解表,身疼痛以津亏为主,但也有表邪残留。汗出而喘又容易误诊为白虎汤,但白虎汤证为高热证,所以仲景强调身无大热。

  • 伤寒论全解三十一 韦秋凤

    太阳伤寒证,有发不出汗而衄者,有自衄者,有不发汗解表而致衄者,若病不愈,皆可用麻黄汤。

  • 伤寒论全解三十 韦秋凤

    脉浮紧者,为太阳伤寒病,理应会身疼痛,应当用汗法解之。或许有一些病,是脉浮的,又非太阳伤寒证,如表的某些地方有不舒服,关节痛等,见脉浮无汗,可用麻黄汤发汗治疗。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用桂枝汤,补营卫,加强卫气抗邪的作用,把邪气从汗发出去。

  • 伤寒论全解二十九 韦秋凤

    阳明以热为主,微汗出,不恶寒。不知道痛处在哪,突然在腹中,突然在四肢,因为是随血液流动的,说这里痛的时候,当你按的时候此处的痛就消失了,又跑到了别的地方。脉浮数为太阳病出现了似阳明的现象或倾向,应当发汗而愈。

  • 伤寒论全解二十八 韦秋凤

    鼻子出血,邪气随之被发出而解。同理可得到启示,先天性无汗证或少汗证,得了伤寒高热,采取放血法退热治疗尤为科学。太阳与阳明同病,太阳病刚开始,发汗不彻底,经过发汗后,阴液损伤。会出现阳明病,说明阳气足。阴液损伤则卫阴亦伤,邪气传入阳明。

相关医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