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柔之道在临床的应用
清代医家叶天士熟谙药性,明辨药理,于本草之识,除四气五味、升降沉浮之常论外,又有刚柔、阴阳、动静之别。叶天士于刚药、刚剂之用,颇具法门。
刚药刚剂概念及其传承发展
刚药、刚剂之用,最早可追溯至《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审其阴阳,以别柔刚。”《素问识》诠其意:“审病之阴阳,施药之柔刚,简按柔剂、刚剂。”《黄帝内经素问语译》解为:观察病的属阴属阳,来决定应当用柔剂还是用刚剂。刚剂、柔剂在明清时期得到广泛应用,其中尤以叶天士用之最详,论之最全,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
刚药、刚剂的概念
刚药、刚剂是与柔药、柔剂相互对立并存的两对概念,用刚者,必知柔,别柔者,当明刚。
刚、柔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刚药是指药性刚燥的一类药物,以辛香温燥及苦燥者居多,叶天士云“辛温香燥皆刚”(《临证指南医案·痢》)。喻嘉言谓“刚药者,气味俱雄之药”,如肉桂、附子、黄连、麻黄、细辛、沉香、吴茱萸、苍术、丁香、川椒、草果、乌头、干姜等。
刚剂,则是指以刚药为主组成的方剂,具有散寒除湿、温阳化饮、通阳化浊、燥湿泻浊、散结止痛等功效。代表方如理中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大半夏汤、外台茯苓饮等。叶案又有“刚补”一论,此刚药、刚剂之延伸,即以辛温刚药组方直补阳气之法。
刚药、刚剂的传承发展
叶天士刚药、刚剂之用,上承前贤之学,下启后人门径。
叶天士之师用刚药、刚剂者不乏其人,如张璐、周扬俊、王子接等。张璐与叶天士之父叶阳生皆为吴中名医,每多技艺切磋,张璐著作《张氏医通》谓麻黄附子细辛汤为“开发肺气之刚剂”。周扬俊亦吴中医家,其刚剂之用散见其书,《温热暑疫全书》载:“暑家本多汗,加之刚剂,脉洪数而汗甚”、《金匮玉函经二注》言“《灵枢》所谓阴阳俱不足,补阳则阴竭,补阴则阳脱,可将以甘药,不可饮以刚剂”,指出刚剂临证所禁,叶天士亦有论述。《叶天士家传秘诀·序》曾言“自受学于王子接始能贯通各科”,王子接《绛雪园古方选注》每言刚柔并用之法,如十全大补汤“四君、四物,加黄芪、肉桂,是刚柔复法”、苍术石膏汤“知母佐石膏,刚柔相配,不伤脏腑之正气”,此法亦屡见于叶案。叶天士熟谙经典,博览群书,其刚药、刚剂之用,于他医著作如喻嘉言、张景岳之论,亦多有援引涉猎。
《清史稿》载:“大江南北,言医辄以桂为宗,百余年来,私淑者众。最著者,吴瑭、章楠、王士雄。”叶天士丰刚药、刚剂之羽翼,后世叶派传人或私淑其道者,亦不乏论也。《温病条辨》载:“此方(黄土汤)则以刚药健脾而渗湿,柔药保肝肾之阴,而补丧失之血,刚柔相济,又立一法,以开学人门径”,《吴鞠通医案》7次提及刚药。王孟英《归砚录》载“产后血虚按语戒用姜、附刚剂”,其著作亦多次提及刚药、刚剂用法。
叶天士刚药刚剂用法
叶天士刚药、刚剂之论,主要集中于《临证指南医案》一书,全书出现“刚药”13次,“刚剂”4次,其他存世医案如《种福堂公选医案》《眉寿堂方案选存》《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未刻本叶氏医案》等,亦有论述。
刚药变胃法
叶天士素喜清代名医喻嘉言之学,且屡用其法。喻嘉言提出“刚药变胃”一法,认为“刚药者气味俱雄之药,能变胃,而不受胃变者”,能以刚通阳,改变脾胃中湿热状态,而不似柔剂滞碍中焦。《临证指南医案·肿胀》载:“盖通阳则浊阴不聚,守补恐中焦易钝。喻氏谓能变胃,而不受胃变。苟非纯刚之药,曷胜其任?”宗喻嘉言法以刚药变胃,胃中湿浊内盛,闭锢阳气,若非刚药温燥辛通,何以变胃。离照当空,阴霾消散,选半夏、干姜、茯苓、枳实、陈皮、草果、吴茱萸等辛温理气,健脾化湿之刚药,通阳泻浊,叶天士有云“惟刚药可以宣阳驱浊”(《临证指南医案·泄泻》),“治法初宜刚剂,俾阴浊不僭,阳乃复辟”(《临证指南医案·肿胀》)。华岫云总结叶天士治湿言“若脾阳不运,湿滞中焦者,用术、朴、姜、半之属,以温运之,以苓、泽、腹皮、滑石等渗泄之,亦犹低窳湿处,必得烈日晒之,或以刚燥之土培之,或开沟渠以泄之耳,其用药总以苦辛寒治湿热”,刚燥培土为其一大法也。
刚剂强镇法
肝阳、肝风、肝火一源三岐,阳扰风旋,风动内烁,火风相煽,若纯然一派实象者,当取刚剂强镇法。刚剂强镇法,即取代赭石、磁石、牡蛎、龙骨等金石介质之属,平肝潜阳,重镇熄风,清火宁肝的治疗方法。《临证指南医案·头痛》载:“代赭味酸气坠,乃强镇之品,亦刚药也。”言强镇取刚药。然此法只适用于实证,虚证不可用之,《临证指南医案·痉厥》载:“真阴枯槁之象水液无有,风木大震。此刚剂强镇,不能熄其厥冒耳。”
刚药苏脾法
药性有刚柔之别,脏腑亦具刚柔之异。刚脏宜柔药,柔脏宜刚药,此随其所得而攻之。叶氏亦谆谆教诲:“凡脾肾为柔脏,可受刚药。心肝为刚脏,可受柔药,不可不知”(《临证指南医案·便血》)。刚药合脾脏之性,刚药苏脾法是指运用刚药健脾通阳,恢复脾阳,治疗脾阳虚病证的治法。《临证指南医案·便血》言:“论脾乃柔脏,非刚不能苏阳。”此法多选平和之刚剂如平胃散、参苓白术散等。
劫胃水法
劫胃水法是叶天士临证常用之法,此法承罗谦甫、王肯堂,《叶天士晚点方案真本》载:“昔王损庵以刚药劫胃水湿。”“胃水”是指脾、胃、大肠、小肠的寒湿、水饮之邪,劫胃水法是使用刚燥之药温脾燥湿,劫夺寒湿、水饮之邪的治法。为何称作“劫胃水法”?名医何绍奇解释是因为病由湿起,而患此证者又由口腹不节、多饮酒或过食厚味生冷的缘故。因其用药多取附子、干姜、厚朴、炮姜等辛温燥湿之品,故此法乃刚药特色用法之一。其用方多以理中汤、黄土汤等化裁,何绍奇指出罗谦甫治真定总管史候男案所拟之“平胃地榆散”,亦为叶天士劫胃水法所方,笔者观其方药,亦刚剂也。此法与喻嘉言“刚药变胃法”亦多相同之处。
刚柔并用法
刚柔并用,刚中有柔,此叶天士刚剂组方配伍之特色。华岫云谓:“故先生急用大剂参附以回阳,恐纯刚难受,必佐阴药,以挽回万一。”纯刚则体虚不受,佐以柔药,刚中有柔,去弊取用。《临证指南医案·吐蛔》载:“肝郁不舒,理进苦辛,佐以酸味者,恐其过刚也。”以苦辛佐以酸,亦取刚中有柔之意。《临证指南医案·木乘土》载:“然阳明胃腑,通补为宜。刚药畏其劫阴,少济以柔药,法当如是。”刚药有劫阴的弊端,配合佐以柔药,能更好地发挥效果。刚剂中常佐入白芍、木瓜、乌梅等柔药。
刚药刚剂之弊
刚药取药性之偏,以偏救弊,然其偏之性,既可疗疾,亦可为伤人也,此刚药之弊。
刚药劫阴
刚药者,辛香温燥之品居多,有伤阴劫液之弊,故不可滥用。叶天士于刚药劫阴之弊,不乏论述,唯恐后学不明,误用伤人。“刚热之补,畏其劫阴,非法也”(《临证指南医案·咳嗽》)、“纯刚恐伤阴液”(《临证指南医案·泄泻》)、“乱投破气刚药劫阴”(《临证指南医案·调经》),指出刚药有劫阴之虞。“况平素忧郁,气滞血涩,久耗之体,不敢纯刚,防劫液耳”(《临证指南医案·痰饮》)、“平昔液衰,难用刚燥”(《临证指南医案·呕吐》)、“谓阴伤不受桂附刚猛”(《临证指南医案·产后》)、“液亏不受桂附之刚”(《临证指南医案·吐血》)、“桂附辛热刚猛,即犯劫阴燥肾”(《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言阴虚液亏不宜用刚药,妄用会加重病情。上述皆叶天士不厌其烦之述,阐明刚药劫阴最当谨记。
久病入络不宜刚
久病之疾必入络,延及血分,若用刚药、刚剂恐其劫烁阴血,于病无益,反致损伤。《临证指南医案·痰饮》载:“凡久恙必入络,络主血,药不宜刚。”久恙入络,药不宜刚。《临证指南医案·胁痛》载:“久病已入血络,兼之神怯瘦损,辛香刚燥,决不可用。”明言久病入血络,断不可用刚药。
胃不耐刚
脾体阴用阳,胃体阳用阴,二者秉性迥异,胃为阳土,以阴为用,胃腑喜柔而恶刚,《临证指南医案·脾胃》载“阳土喜柔偏恶刚燥”,并谓“此刚补不安,阳土不耐辛热矣”。《眉寿堂方案选存》则言“胃为阳腑,刚燥须忌”,指出刚燥之药为胃腑所忌用。胃腑不耐刚,非不用刚,指不可久用,防其耗伤胃阴。
肝病忌刚
肝为刚脏,忌用刚药。《临证指南医案·痢》言“肝为至阴之脏,相火内寄。仲景治法,不用纯刚燥热之药,以肝为刚脏故也”,肝脏相火内寄,不可用纯刚燥热,此叶天士发仲景乌梅丸之用意。《临证指南医案·木乘土》载“经旨谓肝为刚脏,非柔不和。阅医药沉桂萸连,杂以破泄气分,皆辛辣苦燥,有刚以治刚之弊,倘忽厥逆瘛瘲奈何”,《临证指南医案·疝》载“肝体本刚,相火内寄,一派热燥药饵,以刚济刚,竟有缺折之虞”,以刚济刚,伤及肝阴、肝血,最易煽风动火,导致厥逆瘛瘲。
产后忌刚
产后血虚体弱,不耐刚剂攻伐。《叶天士晚年方案真本》载“产后刚药难用”,《临证指南医案·产后》言“然产伤先伤真阴,忌用桂附之刚”。产后多虚,刚药辛燥恐耗血伤阴。《眉寿堂方案选存》载“然产后损伤,古人远刚取柔,使有情生气日泰,理体可以却病”,指出“远刚取柔”为产后理体却病之大法。
叶天士于刚药、刚剂之用上承诸家,下启后学,叶案中对于刚药的治法方剂、应用禁忌等有着详细的论述。刚药、刚剂是叶天士学术特色之一,对于体悟叶天士经验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桂枝汤笔记 黄阁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日再发较桂枝麻花各半汤一日二三度发轻。 -
了凡四训与量子纠缠:命运交织的智慧与科 崔国宁
从表面上看,《了凡四训》所传达的命运观与量子纠缠所处的科学领域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了凡四训》与量子纠缠,一个是古老的智慧传承,一个是前沿的科学发现,它们共同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更深刻理解世界和自我的大门。 -
浅谈《伤寒论》之小便不利证 郭文龙
《伤寒论》中关于小便不利证的论述与治疗主要有五苓散和猪苓汤两个方剂。上述这三个方剂可以看出临床当中遇到这些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因为阴虚火旺,热盛伤津导致的小便不利或小便短赤急迫。 -
腰痛→温肾阳、强筋骨方 韦毓安
三种情况可能是由于体质较弱或肾阳不足引起的。仅温补肾阳是不够的,因为阴阳是相互制约的,阴阳互相依存。因此,在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阴阳两方面的因素,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可用于治疗肾阳不足引起的下肢水肿和腰腿冰凉等症状。 -
阳气不足之肥胖 韦毓安
所以它的最好治疗对象是阳气不足、阴气过盛带来的问题,这种人的典型症状就是极端地怕冷,特别是腹部。脾土是至阴的,所以它主管的这个地方——腹部,是最容易因为阳气不足导致虚寒的。 -
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 陈玉佳
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栝楼桂枝汤主之。产后血虚生燥则大便干,水湿生寒则腹中痛,以当归补血,生姜散寒,羊肉补虚,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并治腹中寒疝,虚劳不足,于本方加炮附子。 -
少阳传太阴之“痞” 郭文龙
而在传变过程中导致“痞证”的出现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少阳病入太阴病转化过程中间状态的临床表现,阴阳进退则往来寒热,阴阳转变则上热下寒。“痞证”的病变部位在心下,心下位于中焦,人体中焦胃气正是对阴阳、气血、水火、气机的升降斡旋调整进而达到平衡状态。 -
小柴胡汤和小陷胸汤治亚硝酸盐中毒 李文选
因救火,吸入亚硝酸盐类气体中毒,住某医院特护病房抢救。舌苔黄白而厚,脉来弦滑治法:辨为肝之气机疏泄不利,痰火交郁于上、中二焦。在中西医配合治疗下,此人终于转危为安。#刘渡舟医案#中醫不是慢郎中#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中毒#小陷胸汤#小柴胡汤# -
朱老调脾补中养阴清胃治愈胃溃疡 李文选
冯某,男,39岁,干部。胃脘调脾补中养阴清胃治愈胃溃疡疼痛,食后二小时为甚,得食则痛缓,易消谷善饥,逐步增剧,形体为之赢瘦。此脾虚气滞,阴虚胃热之"饥疝"也。脾虚气滞之象已获渐解,但阴损胃热之征,尚未见复,续予汤丸并进,以期根治。 -
脂肪瘤 韦毓安
首先说,绝大部分脂肪瘤都是良性的,并不会癌变,这一点大可放心。"到这里,你就明白了,脂肪瘤这种东西跟痰湿有很大关系。通常来讲,包块的治疗既要化瘀,又要化痰,脂肪瘤呢就是化痰,它里面基本没有什么瘀血。更不要说小小的脂肪瘤了。
最新文章
-
一方搞定带状疱疹后遗症 韦毓安
在明代申斗恒的《外科启玄》里记载了一张方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痛,就叫止痛如神汤。就是皮肤表面的带状疱疹已经消退,但疼痛依然还在。这就得从带状疱疹的病因说起了。一说到带状疱疹,中医往往会把它和湿热联系在一起。止痛如神汤其实不仅对带状疱疹后遗痛有效。
-
七个方症,辩治耳鸣。 韦毓安
并且先有大便硬,而后有耳鸣等一系列症状出现,舌红,苔黄,脉弦细数。4月11日复诊:服三剂大便畅,五剂耳鸣已,血压下降,鼻衄少。服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加生石膏生地炭栀子一月,带亲属诊病时告知血压也正常,耳鸣未复发。
-
一个方四味药能打通各种瘀血,预防心梗、脑梗。 韦毓安
瘀血堵塞的,有一个四味药的小方子,由三七、西洋参、丹参、天麻组成,活血化瘀,疏通血管,效果非常好。三七既能补血,又能活血,只不过活血的作用更大一些。四味药可以及时地帮你把瘀血化掉,起到一个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
关于战汗的思考 曹雪盼
战汗是温病学理论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名词,预示着疾病的转归和愈后情况,故不得不重视。战汗是卫气营血中气分证的极期,是气分证的转折点。总而言之,战汗的出现预示着疾病的转归,在临床上我们不得不重视起来。
-
关于卫气营血辨证的思考 曹雪盼
卫气营血辨证是温病学的核心辨证之一,由叶天士首先提出,后经诸多大家完善,最终形成了我们如今所了解的样子。卫气营血相当于是从表入里而三焦辨证相当于从上到下,临床辨证往往两者相互结合运用才能更好的了解疾病的一个发展过程。
-
三年化大疫粗见 曹雪盼
三年化疫理论粗见:"class=""_width="388px"crossorigin="anonymous"alt="图片"data-fail="0"style="margin:0px;padding:0px;outline-color:currentc
-
中医不是慢郎中:四逆汤急救 王振刚
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可知,四逆汤的条文符合低血容量休克的表现。其一,四逆汤条文有些症状是原发病的表现,如发热、头痛、身体疼痛、呕吐、下利、腹胀满,这些症状不是四逆汤证的固有表现,因此,不应该纳入四逆汤证里。
-
康复的意义在哪里? 崔乐
而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造成的身体瘫痪及功能障碍使得他们丧失工作、学习、生活的能力,为了促使这个人群离开病床、离开轮椅、独立自理生活,康复功能治疗应时而生。这些年,有很多人也在质疑康复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
阿奇霉素需避免的10种搭配 王振刚
在使用阿奇霉素期间或者停用阿奇霉素后至少1个月内,需降低地高辛的使用剂量。阿奇霉素抑制肝微粒体酶,可减弱利福平的代谢清除。阿奇霉素好用,但必须慎用。
-
食管癌的中药调理 谢江强
中医辨证分型和膏方调治痰气交阻型主症:吞咽时如有异物梗塞,呕吐痰涎;胸胁痞满,或伴疼痛,情志抑郁时症状加重,嗳气呃逆;口干,大便秘结。制法:共以水煎透,去渣再熬浓汁,加阿胶250g,鳖甲胶150g,炼蜜250g,黄酒500mL收膏,冷藏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