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一证

2023.11.06 1015阅读 评论数 9 40

某女,女32岁。于2023年10月23日 09:20 初诊 

症状简述(刻诊):患者心悸半年余,因工作压力大以及家里操劳过度,导致心情烦躁,情绪低落,经常心慌气短,乏力,并出现一过性晕厥,查心电图心律失常,心率时达到110次每分,心脏彩超正常,去北京治疗给予倍他乐克每天50毫克治疗,现停西药来中医治疗,现下心悸、胸痛、痛如针刺、睡眠欠佳、易惊醒,纳可,口时苦,眼干涩时痒,大便不调,时稀时干,心肺脉弱,肝脉弦细,两肾脉浮起,舌质紫暗,舌边红,苔薄黄,舌下淤

心悸

证型:肝郁化火,心肺两虚

心悸病,

处方:

生黄芪10克、太子参10克、柴胡6克、酒黄芩5克、生姜3克、大枣3克、醋香附6克、生川芎6克、麸枳壳6克、丹参6克、醋五味子6克、麸白芍8克、枸杞子6克、淡竹叶5克、生甘草6克、生麦冬6克、麸炒白术8克、煅牡蛎10克、煅龙骨10克、炒麦芽10克、生桂枝5克、炒鸡内金10克

6帖,颗粒剂,内服 一天2次

 黄芪,太子参补益虚弱,小柴胡加桂枝龙骨牡蛎汤疏肝解郁去火,重镇安神,调和阴阳,白术健脾,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麦冬甘寒,清心除烦,淡竹叶清热除烦,对症加理气、活血化瘀等药物治疗,6剂药后,症状改善。

患者心悸一证是一个长期劳累导致的阴血不足,又因长期工作上的压力导致肝郁化火而灼阴血,而至心悸不宁,心烦失眠,心神失养,长时间的肝郁导致淤血阻脉而出现心悸以及胸痛、痛如针刺,肝郁导致脾虚,故大便不调。

经过药物治疗一系列症状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原来一活动就心慌严重,现在心慌乏力明显改善,感觉现在说话比以前有底气了,睡眠质量比原来改善很多,同时并给予了一些心理疏通,平时注意生活起居,调理心情,平衡心态,现在社会普遍现象,生活压力大,生活节奏快,人人都像一个绷紧的弦,如果不能自我调整,不能自我缓解,这个弦就要出问题,在临床上心率快的患者很常见,而且都是年轻一族,大都和熬夜、压力、超负荷工作等有关,心为君主之官,太重要了,不得不重视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于桂荣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案例整理 梁春耕

    病例4:女,60Y,“受凉后中上腹嘈杂感,肠鸣活跃,口臭便干,咽部异物感,多梦易醒,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舌红,苔中厚腻,脉弦”予健脾理气、清热化痰、镇静安神1周,上述症状减轻过半。

  • 茵陈五苓散 李华歆

    《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黄疸病,茵陈五苓散主之。患者同样是得了“黄疸病”,此时应该“身目俱黄”,而从后面的用方可以推断,患者此时核心病机应该是“水湿夹热”,且湿偏重于热!一本云茵陈汤及五苓散并主之。

  • 黄帝内针治疗少阳头痛 夏耀飞

    黄帝内针治疗少阳头痛温某某,男,12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甘峪口村,2023年6月23日初诊。其实元胡郁金汤在本案中只是善后,真正让疼痛消失无影无踪的是黄帝内针。

  • 减肥茶饮方 陈鹏

  • 冯世伦:少吃也是愈病方 彭功伟

    5岁男孩长期反复发烧,经方辨证属实,故遵“实者损之”而使病愈。而增加营养是提高抗病能力的理念,是违反“实者损之”之理,故使病长期不愈。即是说,“损谷则愈”,体现了经方的辨证论治精神,经方治病是有是证用是方,有是证用是药,不能不问虚实,盲目用补。

  • 废医验药,死路一条!!! 姚金虎

    耐药支原体,甲流变异株,还有即将到来的新冠变异株。。。无论如何变异,感染病原菌表现出来的症状都是有规律的,有迹可循,中医药治疗外感热病有着天然的优势,但前提一定是辨证论治,否则就是走上废医验药的旧路,注定死路一条。

  • 斑秃就是肾虚了吗? 王晨阳

    斑秃,俗称“鬼剃头”,是一种常见的非瘢痕性脱发,目前多认为与自身免疫,遗传,情绪紧张和内分泌等因素有关。完全是一个气血阳都损伤的一个脉象。辨证选取真武汤治疗。所以用真武汤中的白术固护脾胃。又选取桂附地黄丸善后服用。。。。。。

  • 反复口疮,泻心汤合升阳散火汤治愈 陈玉佳

    临床常会见到一些患者,反复口疮,伴有口气,反酸,打嗝。思考过后,认为是阳明湿热,葛根芩连汤应该可以应对。服药四剂后,反馈口疮已经下去,心中窃喜此病随手治愈。

  • 感冒后咳嗽胸闷4天,中药6剂愈 宗琪

    患者:金某某性别:女年龄:56岁初诊日期:2023年11月27日主诉:咳嗽、咽堵4天余,加重2天。《伤寒论》397条: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 经方加减治失眠伴月经1月2次案 宗琪

    条文学习:《伤寒论》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