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

2022.12.12 906阅读 评论数 13 62
中医病证:水肿、腰痛、虚劳
西医疾病: 肾病综合征

疾病概述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为一组常见于肾小球疾病的临床症候群。临床特征为:①大量蛋白尿(≥3.5g/d);②低白蛋白血症(≤30g/L);③水肿;④高脂血症。其中“大量蛋白尿”和“低白蛋白血症”为诊断NS的必备条件。
本病与中医学中的“肾水”相似,可归属于“水肿”范畴,若无明显水肿症状可归属于“腰痛”“虚劳”等范畴。
病因
本病大多有水肿的临床表现,故临证多以水肿而论,是由于感受风寒或风热之邪、疮毒内侵、久居湿地及冒雨涉水、烦劳过度等因素导致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阖,终致膀胱气化无权,三焦水道失畅,水液停聚而成本病。
1、风水相搏
风寒或风热之邪外袭肌表,内舍于肺,肺失宣降,水液不能敷布,以致风遏水阻,风水相搏,流溢肌肤而成本病。
2、疮毒浸淫
痈疡疮毒,未能清解消透,疮毒内归脾肺,脾失运化,肺失宣降,三焦水道失畅,水液溢于肌肤而成本病。
3、水湿浸渍
久居湿地,冒雨涉水等,致湿邪内侵,脾为湿困,
运化失司,水湿不运,泛于肌肤而成本病。或长期居处寒湿,伤及元阳,以致肾失开阖,气化失常,水湿停聚而成本病。
4、湿热内蕴
感受湿热之邪或湿邪日久郁而化热,影响脾的转输,湿热内蕴,充斥内外而发病。
5、脾虚湿困
素体脾虚、烦劳过度、饥饱失宜等导致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湿,泛滥于肌肤而发病。
6、肾阳衰微
禀赋不足、房劳过度、病久不愈等均能导致肾阳虚衰,不能化气行水,致水湿上泛而成本病。           水肿的发病主要是由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液代谢失常所致。临床多表现虚实夹杂证,即以阴阳气血不足特别是阳气不足为病之本,以风邪、水湿、湿热、疮毒、瘀血等为病之标。病位在肺、脾、肾,以脾肾为主。因外邪而致水肿者,病变部位多责之于肺;因内伤而致水肿或感受外邪日久不愈者,病变多责之于脾肾。早期多为实证,日久则虚实夹杂。若病势迅猛或日久不愈可见浊毒内留,出现侮肝、犯肺、凌心、蒙蔽清窍等危重证候。
    针对NS的临床特征,结合现代理化、病理等检查,从中医学的角度分析,NS的基本病机为脾肾亏虚(阳虚和/或气虚)。由于脾肾亏虚,脾失转输,肾失气化,水湿停滞泛溢肌肤形成水肿;脾虚不能升清,肾虚不能藏精,精微外泄而出现大量蛋白尿;加之脾虚气血生化不足,肾虚精亏精不足以化血,出现低蛋白血症;因水湿停滞,气机受阻,加之气阳不足,布津运血无力,导致津凝湿聚,血行迟缓,痰瘀内生,阻经入络,出现高脂、高黏血症。由此可见,NS的病位主要在脾肾,脾肾阳虚或脾肾气虚,是NS发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基本病机,水湿、痰瘀是NS发展程中的主要病理产物,也是NS进展全过程中的重要致病因素。在NS进展过程中又常因外感或湿热疮毒浸淫等因素使肺失宣降或脾失转运,引起NS急性发作或加重。其外感常见有风寒、风热,也可见寒湿外侵;其湿热疮毒,大都因湿邪郁久化热化火所致,或因久用糖皮质激素等因素所致;又常因火热之邪耗气伤阴,出现阶段性的气阴两虚,或肝肾阴虚,或阴虚阳亢等变证。若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最终会发展为湿浊毒邪壅滞三焦,气血阴阳皆损的肾功能衰竭。

临床表现
NS起病可急可缓,也可隐匿。原发性NS常无明显病史,部分患者有上呼吸道感染等病史;继发性NS常有明显的原发疾病史。临床常见“三高一低”的典型症状,但也有仅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而无明显水肿者,常伴高血压,此类患者病情较重,预后较差。
一、主要症状
水肿,恶心纳差,乏力,肢节酸重,腰痛,甚至胸闷气喘、腹胀膨隆等。
二、体征
1、水肿
    水肿的特点是首先出现在皮下组织较为疏松处,如眼睑、颜面部等部位,然后出现于双下肢(常始于踝部),呈凹陷性水肿,且水肿与体位有明显的关系。若病情的加重,水肿可发展至全身,可出现胸水、腹水、阴囊和心包积液。
2、高血压
成年NS病人20%-40%有高血压,水肿明显者约半数有高血压。部分病人为容量依赖型,随水肿消退而血压恢复正常。肾素依赖型高血压主要与肾脏基础病变有关。
三、并发症
1、感染
与营养不良、免疫功能紊乱及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关。常见的感染有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腹泻、尿路感染和腹膜炎。
2、血栓、栓塞性疾病
与血液浓缩(有效血容量减少)及高脂血症引起血液黏稠度增加有关。另外,与凝血、抗凝和纤溶系统失衡,以及血小板功能亢进、应用利尿剂和糖皮质激素等有关。因此,NS患者容易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其中以肾静脉血栓最为常见,发生率为10%-50%。此外,肺血管血栓、栓塞,下肢静脉、下腔静脉、冠状血管血栓和脑血管血栓也不少见。血栓、栓塞并发症是直接影响NS治疗效果和预后的重要因素。
3、急性肾损伤
NS患者可因有效血容量不足引起肾血流量下降,诱发肾前性氮质血症,但经扩容、利尿后可得到恢复。有少数患者可出现急性肾损伤,表现为少尿甚或无尿,扩容利尿无效,常见于50岁以上患者。
4、脂肪代谢紊乱
高脂血症可促进血栓、栓塞并发症的发生,还将增加心脑血管系统并发症,并可促进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一间质病变的发生,促进肾脏病变的慢性进展。
5、蛋白质代谢紊乱
长期低蛋白血症可以导致NS患者由于存在明显的低蛋白血症,因此蛋白质代谢呈负氮平衡。营养不良、肌肉萎缩、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免疫球蛋白减少可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金属结合蛋白丢失可使微量元素缺乏、钙磷代谢障碍;内分泌素结合蛋白不足可诱发内分泌紊乱;药物结合蛋白减少可影响某些药物的药代动力学(使血浆游离药物浓度增加、排泄加速),影响药物疗效。

西医检查
1、尿常规及24小时尿蛋白定量
尿蛋白定性多为+++-++++,24小时尿蛋白定量>
3.5g。此外,尿沉渣镜检,红细胞可增多,可见管型。
2、血清蛋白测定
呈现低白蛋白血症(≤30g/L)。
3、血脂测定
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和极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可以增加、正常或减少。
4、尿蛋白电泳分析
微小病变型以中分子蛋白尿为主;滤过膜损害较严重的往往以高分子蛋白尿为主;混合性蛋白尿提示肾小球滤过膜损害较严重,并伴有肾小管间质损害。
5、肾功能测定
肾功能多数正常(肾前性氮质血症者例外)或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
肾脏B超、ECT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7、肾活检
是确定肾组织病理类型的唯一手段,可为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判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崔移明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伤寒论全解三十七 韦秋凤

    有肌肉拘挛紧急,则芍药补津液。汗出伤津液,津液濡养不足,则额上下陷。下焦失津液所养,小便后尿道受到刺激而疼痛。伤寒证用下法,导致里阳气虚成里虚寒而出现下利证,且是下利清谷,清水及未消化的食物。一般身疼痛,是伤寒证,此处宜当结合实际情况用药,非一味地桂枝汤。

  • 伤寒论全解三十六 韦秋凤

    伤寒五六天,出现阳明证,但太阳表邪未尽,医者下过猛。导致邪陷上焦,形成湿热阻滞于胸部而疼痛,还是用栀子豉汤治疗。大下伤中焦胃家则胃家虚寒,用栀子干姜汤。

  • 伤寒论全解三十五 韦秋凤

    伤寒汗出,此汗出为中风汗出或经发汗后汗出。渴者形成五苓散病机及证。用前第三十四方。五苓散也常常用于湿热在下焦泌尿系统而小便不利。

  • 伤寒论全解三十四 韦秋凤

    此条为发汗后,导致表的津液虚和少阴阳气虚。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五苓散的水热阻在胃肠道,导致胃家无法化生津液而渴。用前第三十四方。

  • 伤寒论全解三十三 韦秋凤

    造成此证有三个因素,第一表虚,阳气津液皆虚,第二心脉失养而血管收缩夹窄,第三里之浊饮因表虚需紧急补给而随气血循环上逆于心,导致心悸。津液不足,水饮盛,发汗会导致津液虚而把水饮带向表,阻滞于表,身体的组织得不到充分的津液濡养而振振摇。

  • 伤寒论全解三十二 韦秋凤

    东汉末年,连年战乱,饥寒交迫,药物是稀缺滋源,仲景用药能省则省。桂枝汤成分解表,身疼痛以津亏为主,但也有表邪残留。汗出而喘又容易误诊为白虎汤,但白虎汤证为高热证,所以仲景强调身无大热。

  • 伤寒论全解三十一 韦秋凤

    太阳伤寒证,有发不出汗而衄者,有自衄者,有不发汗解表而致衄者,若病不愈,皆可用麻黄汤。

  • 伤寒论全解三十 韦秋凤

    脉浮紧者,为太阳伤寒病,理应会身疼痛,应当用汗法解之。或许有一些病,是脉浮的,又非太阳伤寒证,如表的某些地方有不舒服,关节痛等,见脉浮无汗,可用麻黄汤发汗治疗。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用桂枝汤,补营卫,加强卫气抗邪的作用,把邪气从汗发出去。

  • 伤寒论全解二十九 韦秋凤

    阳明以热为主,微汗出,不恶寒。不知道痛处在哪,突然在腹中,突然在四肢,因为是随血液流动的,说这里痛的时候,当你按的时候此处的痛就消失了,又跑到了别的地方。脉浮数为太阳病出现了似阳明的现象或倾向,应当发汗而愈。

  • 伤寒论全解二十八 韦秋凤

    鼻子出血,邪气随之被发出而解。同理可得到启示,先天性无汗证或少汗证,得了伤寒高热,采取放血法退热治疗尤为科学。太阳与阳明同病,太阳病刚开始,发汗不彻底,经过发汗后,阴液损伤。会出现阳明病,说明阳气足。阴液损伤则卫阴亦伤,邪气传入阳明。

相关方剂文章

相关医书文章

  • 生活调理预防乳腺癌,注意四点即可 何富乐

    乳腺癌发病率居高不下,女性肿瘤排第一。生活中怎么调理,预防这个疾病呢?首先,在日常的生活中应当注意饮食不可过于厚腻肥甘、暴饮暴食。这样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导致胃气受损,最终伤及脾胃;湿热等病邪积聚停滞于体内,致使经络不通,郁结于乳房,病发即为乳腺癌。

  • 肝郁脾虚症 肝郁脾虚证 肝郁脾虚证,中医病症名。是指肝失疏 林文强

    又称肝脾不调证。多发生于女性,多因情志不遂,而致肝气郁结,脏腑功能失调。其疼痛乃由肝失条达,气机不利,疏泄失职所致。日久肝气乘脾,除由胁痛外,尚可由食少纳呆,面目虚浮,肢困无力等症状。此由肝气郁结,脾失健运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