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性荨麻疹的中医辩证思路探讨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其特征是皮肤上出现瘙痒性风团,时隐时现。顽固性荨麻疹则是指病程较长、反复发作、难以根治的荨麻疹。中医在治疗荨麻疹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荨麻疹的发生主要与风、湿、热邪侵袭及气血不和、脏腑功能失调有关。顽固性荨麻疹多因久病不愈,正气耗伤,邪恋不去,导致病情缠绵难愈。具体病因病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风邪外袭** :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风邪侵袭肌表,导致营卫不和,皮肤出现风团。例如,有患者在外出游玩时,突然遇到大风天气,回来后便全身起了大片风团,瘙痒难耐。
2. **湿热内蕴** :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湿热内生,蕴结肌肤,发为荨麻疹。曾有一位患者,因长期喜欢吃辛辣油腻食物,导致脾胃功能失调,患上顽固性荨麻疹,每次发作时风团色红,抓后渗液。
3. **气血不足** :久病耗伤气血,气血不足则卫外不固,易感外邪,导致荨麻疹反复发作。有位老年患者,患有荨麻疹多年,身体虚弱,经常感到乏力头晕,风团反复发作,迁延不愈。
4. **冲任失调** :女性患者因月经、妊娠等因素,导致冲任失调,血虚生风,发为荨麻疹。比如,一位女性患者,每当月经前后荨麻疹就会加重,伴有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
5. **情志内伤** :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化火生风,内外合邪,导致荨麻疹发作。有位白领患者,因工作压力大,情绪长期压抑,荨麻疹发作与情志有关,烦躁易怒,口苦咽干。
辩证分型
根据病因病机和临床症状,顽固性荨麻疹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风热型** :风团色红,瘙痒剧烈,遇热加重,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2. **风寒型** :风团色白,遇寒加重,得暖则减,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3. **湿热型** :风团色红,瘙痒,抓后渗液,口苦口黏,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4. **气血两虚型** :风团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乏力头晕,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5. **冲任不调型** :女性患者,风团发作与月经周期有关,伴月经不调,舌淡苔薄白,脉细弦。
6. **肝郁化火型** :风团发作与情志有关,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疗原则
中医治疗顽固性荨麻疹以辨证论治为核心,根据不同的证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总体治疗原则是祛风止痒、清热除湿、调和气血、调理冲任、疏肝解郁。
1. **风热型** :疏风清热止痒。方用消风散加减。
2. **风寒型** :疏风散寒止痒。方用桂枝麻黄各半汤加减。
3. **湿热型** :清热利湿止痒。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4. **气血两虚型** :益气养血,祛风止痒。方用八珍汤加减。
5. **冲任不调型** :调理冲任,祛风止痒。方用四物汤合二仙汤加减。
6. **肝郁化火型** :疏肝解郁,清热止痒。方用逍遥散加减。
其他治疗方法
除了内服中药外,中医治疗顽固性荨麻疹还有其他方法:
1. **针灸** :选取曲池、合谷、血海、足三里等穴位,根据证型加减穴位,进行针刺或艾灸。
2. **拔罐** :选取背部膀胱经及督脉穴位进行拔罐,可祛除体内风邪、湿邪。
3. **中药外洗** :选用具有祛风止痒作用的中药煎汤外洗,如苦参、白鲜皮、地肤子等。
4. **饮食调理** :避免辛辣、油腻、海鲜等易致敏食物,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此外,还可以根据不同证型选择适宜的食物。例如,风热型患者可多食用具有清热作用的食物,如绿豆汤、菊花茶等;湿热型患者可多食用具有健脾利湿作用的食物,如薏米仁、山药等;气血两虚型患者可多食用具有补气养血作用的食物,如红枣、桂圆等;冲任不调型患者可多食用具有调理冲任作用的食物,如当归生姜羊肉汤等;肝郁化火型患者可多食用具有疏肝理气作用的食物,如玫瑰花茶、陈皮等。
5. **情志调理**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志内伤,可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临床病案举例
患者,女性,35 岁,荨麻疹反复发作 5 年余,每遇月经前后加重,伴月经量少,色暗有血块,经前乳房胀痛。舌淡苔薄白,脉细弦。辨证为冲任不调型。治疗以调理冲任、祛风止痒为主。方用四物汤合二仙汤加减。服药 2 周后,荨麻疹发作明显减少,月经量增多,色红无血块。继续服药 2 个月,荨麻疹未再发作,月经恢复正常。
又如,一位湿热型患者,经过中医辨证后,采用清热利湿止痒的方法进行治疗,同时配合中药外洗和饮食调理。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风团逐渐消退,瘙痒症状明显减轻。
结语
顽固性荨麻疹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体质、病因、症状等多方面因素,采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才能取得良好的疗效。中医治疗顽固性荨麻疹具有独特的优势,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还能改善患者的整体体质,减少复发。在治疗过程中,还应注重饮食调理、情志调理和体育锻炼,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外感头痛病案分析 赵阳
邱某,男,25岁。患者4天前因贪凉导致头痛,发热,自行服用感冒咽喉未缓解,遂前来就诊。中医诊断为头痛,外感头痛的证型,中医治需疏风清热,活血止痛。 -
头晕、乏力,“贫血”一则 甄林强
头晕、乏力,贫血,便秘。现病史:1月前劳累后出现头晕、乏力,便秘,于医院抽血化验后被告知贫血,经中西药治疗1周后症状无明显改善。 -
小青龙汤加味治疗过敏性鼻炎1例 陈积武
治以小青龙汤,7剂,水煎,复渣,日1剂,分2次。论论∴本案为典型的寒饮内停所致的鼻炎,辨证的关键是鼻涕多、遇冷喷嚏频作,冬季易发,小青龙汤是治疗这类鼻炎的主方,方中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为治疗寒饮的经典配伍 -
陈鹏医生书法练习 陈鹏
-
腺样体肥大 陈鹏
腺样体肥大病因是急慢性鼻咽炎反复发作,或鼻腔、鼻窦、扁桃体等部位的炎症影响鼻咽部,刺激腺样体组织增生。当然,胃食管反流,气道过敏。。西医考虑手术,中医用中药,各有利弊。手术不能保证断根,中药用久有伤肝伤肾之风险,长期用,费用太高。。于是陈医生发明苏仁膏。 -
中医治疗痤疮临床用药经验分析 崔国宁
中医治疗痤疮的方法包括中药内服、外用、针灸、推拿等,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等优点。继续治疗两个月后,面部痤疮基本消失,皮肤恢复光滑。随访半年,痤疮未复发。 -
伤寒论第七十四条 张宝华
七十四条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水逆依然是五苓散证的继续,自然还得用五苓散。 -
伤寒论第七十条(三) 张宝华
调理胃的方法那多了,先生举了一个例子,“与调胃承气汤”。虽说“与”之,但临证上这样的占比也不少,用调胃承气汤的机会还是多,“与调胃承气汤”,有用它的机会。 -
煮面有感 陈鹏
煮面有感文/陈医生锅中开水溅阳与阴交连看似平常事明心则变仙 -
伤寒论第七十条(二) 张宝华
得调和胃气,可以给与调胃承气汤。病变为虚寒的,先生在上面举了两个例子,芍药甘草加附子汤、茯苓四逆汤,病变为实的,这个调胃承气汤则是。因此调胃承气汤你不能见到“不恶寒但热”就给人家用吧!
最新文章
-
乳腺结节 潘洪波
现代医学对于乳腺结节的常规处理是定期监测,而针对符合手术指征的乳腺结节多建议手术切除,目前多为微创旋切术。此案固然简单,服药后症状缓解,无长期随访,对该患者乳腺结节长期预后也未可知。
-
《伤寒杂病论》中黄柏 张宝华
经方中用黄柏者见于大黄硝石汤、栀子柏皮汤、白头翁汤、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和乌梅丸等5方。黄柏于阳明病大黄硝石汤中,主除热祛黄。《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第261条:伤寒身黄发热者,栀子柏皮汤主之。现多认为黄柏苦,寒。
-
李孔定自创41首屡试屡验方(上) 潘洪波
李孔定自创41首屡试屡验方(上)内容提要:李孔定,四川省蓬溪县人,第一、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方义本病为口腔黏膜发生小而疼痛的溃疡。枳蔻苍鸡甘草入,口疮复发此方疗。
-
经方实验录之过敏性紫癜 张宝华
罹患过敏性紫癜,住院用激素治疗,皮疹,紫癜显退,而所现诸症乃中虚所致,且苔白略厚,小柴胡不中与,宜小建中汤加半夏,黄芩和胃止呕。
-
中医,到底能不能治疗细菌或者病毒 李娟
中医治疗病毒和细菌,不会分出有针对细菌和病毒的具体药物。所以,你若质疑中医能否治疗所谓的细菌或者病毒性感冒等等,那还真不能,因为没有针对性药物。
-
耳朵红肿,医院需要手术,经方一剂痊愈!(文章转载水解诸相) 程朝旺
到伊苑就诊,伊笙毫不意外地给出了“中耳炎”的诊断。患者的详细问诊信息如下:从患者的问诊单来看,如果患者按照伊苑那套方法一味地去消炎,最终得到的结果肯定是正气损、邪气存。正如这位患者在第一家伊苑所遇到的老医生。
-
猪膏发煎汤 李华歆
——谢觉哉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猪膏发煎!诸黄,猪膏发煎主之。胃气下泄,阴吹而正喧,此谷气之实也,膏发煎导之。
-
初步认识痤疮 张宝华
此外,辩证论治的方法还可以调整患者的体质,预防痤疮的复发。
-
肥胖的中药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根据肥胖病因的不同,肥胖可以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两大类。医学上也可把它称为原发性肥胖,在所有的肥胖中,99%以上是单纯性肥胖。继发性肥胖是指由于其他疾病所导致的肥胖。继发性肥胖占肥胖的比例仅为1%。肥胖已经成为重要的世界性健康问题之一,必须引起注意。
-
梦多两年医案一 王建飞
2023年09月08日秦某,女,51岁,初诊。肠息肉、手脚冷等说明素体阳虚,阳虚则阴翳自生,阴寒内守格阳于外则寐差梦多。服药后情况一般,继续服药治疗。2023年11月02日诉入睡改善,仍寐浅,梦多但早晨起床后就不记得梦的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