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阴病(一)

2022.09.08 851阅读 评论数 8 18
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阳气虚少不足,心搏动无力,脉力力量微弱;阳气化生津血不足,血容量不足,脉管细小。心、脑阳气、津血充养不足,则难入眠。
区别:此处说的是少阴病的情况,也有不是少阴病或合有少阴病等种种原因,影响上焦功能,心搏无力,舒出量减少,亦会脉微细、但欲寐。
2.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少阴病,是整体的阳气、津血少,三焦的气机都会出现病理改变。心、脑失阳气、津血充养,则烦而失眠。因为少阴病为失阳气、津血充养,在 焦则体现为胃之气虚而不纯即夹杂水气,阳气虚少也无法携带过量的水气,水气相对比较少,但水气亦为邪气,胃欲逆吐出之,则欲吐不吐。下焦阳气虚少固摄失司,则利,亡失津液则渴,欲喝水补充津液而自救。 便色白,下焦的阳气、津血严重不足,则气机崩坏、失固摄,各种物质及(或)水份从下丢失,小便白如米泔或清长。出现小便色白时,少阴病的 重程度即是典型的少阴病表现。区别于利而渴,渴则说明阳气还有一定的运、温化能力。
3.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阴阳俱紧当为太阳伤寒证,不应当汗出,反汗出,是因为亡阳(太阳寒邪折伤阳气病转少阴),阳气在表固摄失司则汗出。阳气折损,防卫力减弱,寒邪侵袭咽喉则痛。阳气亏损,邪犯中焦,中焦阳气亦受损,温化、固摄失司,水邪盛,则上吐下泄。此属少阴,脉阴阳俱紧、汗出、咽痛、吐、利,按少阴病来治。

4.少阴病,咳而下利、谵语者,被火气劫故也,小便必难,以强责少阴汗也。
少阴病咳且下利,是少阴病常见病症,不当出现反常的阳明谵语症。出现谵语症是误用了火烤强行发汗。阳气不足、热与阴液损失,导致下焦气机失司小便困难、少等小便问题。 少阴病,阳气虚化生阴液亦少。此处少阴病虽阳气虚,已出现咳、下利的病理状态,但是阳气的量还是能给机体提供一定的热能,少阴病用了火烤法强行发汗,阴液被劫伤则养润心脑不足、降散生理热的能力下降、制约(敛)阳气的能力下降,则阳气虽不足亦被邪激发亢奋与之交争生产大量的热而导致阳明谵语的出现。总之此条病理状态为阳气虚、阳气亢奋(阳明热)、阴液虚 同时出现。为少阴阳明合病。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韦秋凤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猪苓泽泻白术药解 韦秋凤

    五脏痞满,水湿互结于五脏胸胁成痞而满,泽泻清热利湿除痞满。泽泻热利湿通水道利小便。五苓散,肾气丸,苓桂术甘汤,桂枝茯苓丸,茯苓泽泻汤,这些治水方都有桂,诸家都说桂温阳化气兼解表,未免显得肤浅。

  • 桂枝汤类方二十二 韦秋凤

    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猪苓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五苓散的方子用法,又点明了五苓散的主要症状还是表证,所以君药仍然为桂枝。

  • 桂枝汤类方二十一 韦秋凤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白术甘草各二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甘草补津液,调和诸药,缓解药毒,行药力。三才解析法:主治:凉滞寒饮多、津亏病位:表里俱病阳性药:桂枝4温辛甘白术2温辛甘滋微苦平性药:炙甘草2平甘滋茯苓4平甘淡。

  • 桂枝汤类方二十 韦秋凤

    桂枝四两炙甘草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桂枝甘草汤主之。桂枝在清表的残留风邪的同时,导引津液各就各位,恢复健康的生理状态,这就叫做使气得旁流。这种病,是个急病,大枣比较滋腻,会束缚桂枝药力的发挥。

  • 桂枝汤类方十九 韦秋凤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可以用桂枝汤再次发汗。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整个方子,桂枝汤清太阳中风,人参芍药清热补津液。

  • 桂枝汤类方十七 韦秋凤

    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尔。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卫行脉外,营血出了这个动脉之外的状态就是卫,也就是津液了。用桂枝汤把这个风发出去了,卫和病就会愈!

  • 桂枝汤证十六 韦秋凤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这里的太阳病,不一定就是太阳中风桂枝汤证,也有可能是中湿,太阳伤寒也有可能。桂枝汤阴阳并补同调,重用甘温药补充能量温益阳气,而今典型的桂枝汤证却很少。

  • 桂枝汤类方十五 韦秋凤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 白术的解读 韦秋凤

    白术这一味药,一定要按照方子的量去用,不能多用。白术可以去在身面的大风,风邪导致的头晕头痛,流眼泪。腰脐间有风寒湿痹阻滞伤害,气血不利,白术能去这些风寒湿痹而利气血。黄煌认为,白术体质舌多淡胖齿痕水滑。

  • 桂枝汤类方十四 韦秋凤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桂枝去芍药汤,温中去虚寒,解决太阳中风的问题,白术化太阴水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