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淋巴结核的临床应用体会

2025.01.08 302阅读 评论数 1 2

淋巴结核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多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中医称之为“瘰疬”,对其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方法。

一、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淋巴结核的发生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1. 外感六淫

外感风、寒、暑、湿、燥、火等六淫之邪,尤其是风、火、燥邪,可侵袭人体,郁而化热,炼液为痰,结于颈项、腋下、腹股沟等部位,发为瘰疬。

2. 情志失调

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情志失调,可导致肝气郁结,气机不畅,津液不能正常输布,凝聚成痰,痰气互结,结于颈项等处,形成瘰疬。

3. 饮食不节

过食辛辣、肥甘厚味,或饮酒过度,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常,水湿内停,聚而生痰,痰浊内生,循经上注于颈项等部位,发为瘰疬。

4. 体质虚弱

素体虚弱,气血不足,或劳倦过度,损伤正气,致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受外邪侵袭,或内生痰浊,结于颈项等部位,发为瘰疬。

二、临床表现

淋巴结核主要表现为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肿大,可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质地较硬,可活动,一般无疼痛或仅有轻微疼痛。随着病情的发展,淋巴结可逐渐增大,融合成块,皮肤发红,疼痛加重,甚至形成脓肿,破溃后流出稀薄脓液,经久不愈。部分患者可伴有低热、盗汗、乏力、消瘦等全身症状。

三、中医诊断

中医诊断淋巴结核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表现、舌象、脉象等进行综合判断。

1. 辨病位

根据淋巴结肿大的部位,可判断病位在颈项、腋下、腹股沟等不同部位。颈项部的瘰疬多与肝胆经有关;腋下的瘰疬多与心经、肺经有关;腹股沟的瘰疬多与肝经、肾经有关。

2. 辨病性

根据淋巴结的质地、颜色、疼痛程度、全身症状等,可判断病性为寒、热、虚、实。初期多为实证,以风热、痰火为主;中期多为虚实夹杂,以肝郁化火、痰瘀互结为主;后期多为虚证,以气血两虚、阴虚火旺为主。

3. 辨舌象脉象

舌象和脉象是中医诊断的重要依据。如舌红、苔黄、脉数,多为风热、痰火;舌淡、苔白、脉沉细,多为气血两虚;舌红少苔、脉细数,多为阴虚火旺。

四、中医治疗

1. 内治法

(1)初期

①风热痰毒证

临床表现:颈项、腋下等部位淋巴结肿大,疼痛,皮色不变,伴有恶寒发热,头痛,咽痛。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治法:疏风清热,化痰解毒。

方剂:牛蒡解肌汤加减。常用药物有牛蒡子、薄荷、荆芥、连翘、山栀、丹皮、石斛、玄参、夏枯草等。

②肝郁痰火证

临床表现:颈项、腋下等部位淋巴结肿大,疼痛,皮色不变,伴有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清热,化痰散结。

方剂:柴胡清肝汤加减。常用药物有柴胡、黄芩、栀子、丹皮、生地、赤芍、川芎、牛蒡子、连翘、夏枯草等。

(2)中期

①痰瘀互结证

临床表现:颈项、腋下等部位淋巴结肿大,融合成块,疼痛,皮色暗红,伴有胸闷,胁痛。舌紫暗,苔白腻,脉弦涩。

治法:化痰祛瘀,软坚散结。

方剂:海藻玉壶汤加减。常用药物有海藻、昆布、海带、半夏、陈皮、青皮、连翘、贝母、当归、川芎、独活、甘草等。

②肝郁化火证

临床表现:颈项、腋下等部位淋巴结肿大,疼痛,皮色红,伴有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泻火,解毒散结。

方剂:丹栀逍遥散加减。常用药物有丹皮、栀子、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白术、薄荷、生姜、甘草等。

(3)后期

①气血两虚证

临床表现:颈项、腋下等部位淋巴结肿大,破溃后流出稀薄脓液,经久不愈,伴有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托毒生肌。

方剂:八珍汤加减。常用药物有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芪、肉桂等。

②阴虚火旺证

临床表现:颈项、腋下等部位淋巴结肿大,破溃后流出稀薄脓液,经久不愈,伴有午后潮热,盗汗,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托毒生肌。

方剂:六味地黄丸加减。常用药物有熟地、山药、山茱萸、茯苓、泽泻、丹皮、知母、黄柏、黄芪、肉桂等。

2. 外治法

(1)初期

可选用金黄散、玉露散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中药外敷。

(2)中期

可选用冲和膏、阳和解凝膏等化痰散结、消肿止痛的中药外敷。

(3)后期

①破溃后

可用五五丹、七三丹等提脓祛腐的中药外敷,待脓液减少后,改用生肌散、白玉膏等生肌收口的中药外敷。

②窦道形成后

可用白降丹、红升丹等腐蚀药物插入窦道,以促进窦道愈合。

五、临床案例

患者,女,35 岁。因发现右侧颈部淋巴结肿大 2 个月就诊。患者 2 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颈部淋巴结肿大,疼痛,皮色不变,伴有低热,盗汗,乏力。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淋巴结核,给予抗结核药物治疗,但效果不佳。刻诊:右侧颈部淋巴结肿大,约 3cm×2cm,质地较硬,可活动,疼痛,皮色不变,伴有低热,盗汗,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中医诊断为瘰疬,证属阴虚火旺。

治以滋阴降火,托毒生肌。

方用六味地黄丸加减:熟地 15g、山药 12g、山茱萸 12g、茯苓 10g、泽泻 10g、丹皮 10g、知母 10g、黄柏 10g、黄芪 15g、肉桂 3g。同时,配合外用生肌散、白玉膏外敷。治疗 1 个月后,患者右侧颈部淋巴结明显缩小,疼痛减轻,低热、盗汗、乏力等症状消失。继续治疗 2 个月,淋巴结完全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

六、体会

1. 中医治疗淋巴结核具有独特的优势,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内治法以清热解毒、化痰散结、托毒生肌等为主,外治法可采用中药外敷、腐蚀药物等,内外合治,可提高疗效。

2. 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休息,加强营养,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同时,要积极配合抗结核药物治疗,以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3. 对于破溃后形成窦道的患者,应加强局部护理,保持窦道清洁,避免感染。可采用中药腐蚀药物插入窦道,促进窦道愈合,但要注意掌握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损伤周围组织。

4. 中医治疗淋巴结核需要一定的时间,患者应树立信心,坚持治疗。同时,要定期复查,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总之,中医治疗淋巴结核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崔国宁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升结肠癌造瘘术后中医治疗医案1 张训景

    李*男46岁2016.3.1初诊主诉:IIa期升结肠癌造瘘术后9月,还纳术后1月半。现病史:2014年10月体检CEA20升高,当时未积极治疗。2015年05月因冠心病服用阿司匹林后突发大量便血。

  • 经方实验录之郁证 张宝华

    既往有慢性胃炎,抑郁症等病史。观其舌症乃肝郁脾虚,痰湿郁滞之证,宜于此处求治。方药对证,再议前法。医嘱:1)调畅情志,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2)规律生活,适量运动;3)清淡易消化饮食;4)病情变化随诊。

  • 时光 陈鹏

    时光文/陈鹏2024.3.30一缕阳光如神赐下的时光如同在记忆中袅袅升起的炊烟一断斑驳的记忆如同冬夜里怀念夏天的蝉鸣一些平静的欢笑声已随风而去年华染白了额头的短发没有父母的老屋只剩下无数次的回忆一扇厚实的门木楼的脚步声掩盖了岁月的叹息旧宅无主燕巢蒙尘梦回童

  • 清浊医案 曹雪盼

    而关于上焦和下焦的气机变化,其实离不开中焦脾胃之土的运化功能,脾主升而胃主降,使清气在上而浊气在下,同时肝携同脾增强升清之力,例如小剂量的柴胡取其生发之力,而非辛散之性,肺有肃降的功能,肾有封藏的作用,他们也可以配合胃将浊气降在下焦,例如苏子降气汤。

  • 为什么疼痛门诊的女病人多? 于军

    下午无事,我小结了近一个月的门诊情况,发现男性患者的就诊人次占总就诊人次的35.4%。也就是说,我的疼痛门诊患者中约三分之二为女性。女性患有慢性疼痛疾病的比例更高、风险更大,有调查发现,在女性人群中慢性疼痛的患病率为45%,而在男性人群中为31%。

  • 《伤寒论》经方之男人的“痛” 郭文龙

    丁某,男,35岁。随年龄增长上述症状逐渐加重,伴性生活后少腹胀痛,同时勃起障碍2年余。病情出现反复,复诊嘱其服药期间禁欲。《伤寒论》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

  • 辩证论治子宫肌瘤 张宝华

    辩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的核心,针对子宫肌瘤的病因病机,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气滞血瘀可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痰湿内阻可影响脏腑功能,进而引起子宫肌瘤的形成。

  • 阿尔茨海默病的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阿尔茨海默病的膏方调理心得1.益肾填精膏:髓海不足型《中医膏方指南》。

  •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7 谢江强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7医案52朱某,女,25岁。健胃消食口服液,1次服10mL,1日服3次,连服20天。故以归脾丸健脾养心治本,健胃消食口服液消胀治标。医案53陈某,女,71岁。医案54严某,女,35岁。疏其肝,则胃气和,而嘈杂释。

  • 黄帝内针治疗牙痛 夏耀飞

    黄帝内针治疗牙痛郭某某,男,54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八十村,2023年11月10日初诊。汤药虽好,但是缓不救急,做好患者思想工作后,即行内针治疗,笔者还是按照“6321导引”的思路处方用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