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二十条(二)
那么既然出现了这种情况,我们当大夫的不能轻视啦!对不对呀!我们就得好好的,仔细的看诊了。我们先生认真细致的进行了检查,最终得出的四诊资料是“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通过先生的论述得知,此人虽是误治,然而本来的太阳病还是存在,这个人有恶风,小便难,四肢微微有拘急,屈伸苦难这些症状反应,再加上之前的汗出不止,误治后出现的症状就这些了。这是由于发汗不得法,损伤了人体的津液而造成的结果。那么呢,津液不足了,肌肉失养,四肢拘急,屈伸困难,这是组织失养了。由于发汗不得法,导致人体大量的汗出于外,体内的津液就不足了,小便就艰难了。恶风,太阳病桂枝汤证本来就恶风,由于汗出过多,这个人恶风就更加厉害了,综合来看这个人的机能开始沉衰了,汗孔的闭塞能力明显下降了,已经出现汗漏不止的情况了,此时得积极处理,以免汗出过多,津液大亏衍生重症。
治疗呢,先生观其脉证,是太阳病,属桂枝汤证,那么还得用桂枝汤,那么呢,这个人如今机能沉衰了,玄府的门关的不紧了,得加强其功能,加附子来对证治疗。附子能振奋人体的机能,可使这个汗孔收缩,汗孔闭合了,汗就止住了,如此,津液就不会再度流失,津液在桂枝加附子汤的作用下就会恢复,太阳病得解,津液复常,因其机转,临症便可消退。
那么关于桂枝汤,它在第十二条出世以来到这,说了好多了,都是关于它的方方面面,正面的就是第十二条了,那是桂枝汤证,侧面阐释印证这个证的好多条了,这够细致的了吧!古人做事呢,是精益求精了。前面咱们说了,这条呢,是桂枝汤证给用上了麻黄汤,有这个嫌疑,书上没明说,咱们是依据这个条文推求得知的,那咱们再回忆回忆,推求推求。第十六条说“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先生说“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他在那条是做假设提出来的,“若”嘛!也就是警戒啦!告诫我们要注意这个事,说白了桂枝汤使用的禁忌之一了。
这条与“桂枝本为解肌”上面说的这段正是相反的,那段条文是告诫我们桂枝汤,它是不能用于麻黄汤证的,“脉浮紧,发热,汗不出”的麻黄汤证。这条则是桂枝汤证误用了麻黄汤。这条是不是就有这个含义呢?书上没写呀!咱们是推求得知的,至于到底是不是先生的本意,咱也不得知晓。因为先生在细化桂枝汤的方方面面,他铺开了桂枝汤延伸出来后就关联到很多地方,它是太阳中风证了,太阳病两个证型,不是还有一个太阳伤寒证嘛!那要说麻黄汤的,在后面会细说,因此呢在桂枝汤这块儿,他不会细说的,后面才是它是位置嘛!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要是越俎代庖就不合理了,那不就乱套了嘛!我是这么推求的,后面麻黄汤有它的地儿,但桂枝汤应用有很多注意事项,与麻黄汤是有联系的地方,所以先生就做这样的安排了,他也不明说,咱们研学,做学业,你光学是不行的,还得悟呀!得开动脑筋嘛!不然怎么精进呢?仲景先生的文章有这么个意境,挺深远呀!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为什么现在鼻炎患者这么多呢? 刘勇
现在的鼻炎患者大部分都是慢性鼻炎,而慢性鼻炎是由急性鼻炎转变而来的。急性鼻炎是由普通病毒引起的鼻部炎症,即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急性鼻炎有一定的自愈性,因为病毒主要侵犯鼻粘膜,而鼻粘膜具有自愈性,多喝水多休息一般7天就好了。急性鼻炎就会转型成慢性鼻炎。 -
奔豚三方证 高颖
奔豚三方证主要指桂枝加桂汤证、苓桂甘枣汤证、奔豚汤证,以下为三方证的鉴别:桂枝加桂汤证-原文:《伤寒论》第117条记载:“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
伤寒论第十九条(一) 张宝华
十九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第十七条借酒客病,服桂枝汤会呕,阐释里热时不可服桂枝汤,这条也是桂枝汤的又一警戒。这是从结果推求的结论,正面反面来阐释桂枝汤使用的注意事项。 -
赋形剂的选择 谢江强
赋形剂的选择赋形剂是指在药物制剂中除主药以外的附加物,也可称为辅料。因此,恰当选用赋形剂,直接关系到穴位贴敷保健和治疗的效果。 -
国医大师路志正痰湿理论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 高帆
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是中医界泰斗之一,他在痰湿理论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路志正教授曾接诊一位严重肥胖的患者,该患者体重超过120公斤,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并发症。路志正教授的痰湿理论在中医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齁喘证治有妙方 王倩
诊疗要点1.一诊,10月13日,患者咳喘数月不愈合,喉有喘鸣,咳喘剧烈。经用药患者症状明显减轻。特别要了解咳喘的状态,咳痰的性质,时间,以及兼证。 -
伤寒论第五条 张宝华
五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它由表往里传,要么传阳明,要么传少阳,而“阳明、少阳证不见者”,那肯定“为不传也”。“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
中医治疗痔疮的临床用药规律分析 崔国宁
可用于治疗痔疮引起的疼痛。通过对中医治疗痔疮的临床用药规律进行分析,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提高治疗效果。 -
伤寒论第九十一条(二) 张宝华
要是现下利清谷,就是虚寒,据定法得先救里后解表。所以这地方说救表宜桂枝汤,非常肯定,一定要注意。那么要是开始得病就没有汗,当然就用麻黄汤啦,疾病适在伤寒阶段嘛,因证而施治嘛。 -
煮面有感 陈鹏
煮面有感文/陈医生锅中开水溅阳与阴交连看似平常事明心则变仙
最新文章
-
中医“通因通用”之大柴胡汤 郭文龙
杨某,女,45岁。“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体现了中医“通因通用”治法的妙用。遂用大柴胡汤以通里泻实,平胃散以化痰消痞。《伤寒论》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
急躁易怒失眠 潘洪波
有一个男子年70岁,他从来都是性情急躁,心里头乱糟糟的,用他的话来说心里没有一天是清静的,不是这事儿就是那事,总之各种不称心、不如意、不顺眼。接着再加入菖蒲和郁金继续投用,一周以后症状进一步好转,夜里睡眠可以达到4到5小时。
-
用纯中药治疗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2例 于军
今天看了5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其中有两位发病在头面部。患者一,男,89岁,5月10日首诊,左耳周、颊部、颌下、颈部带状疱疹后撕裂样痛、刀割样痛、灼痛2年。患者二,男,80岁,5月8日首诊,左前额、眶周、颞侧带状疱疹后灼痛2月。
-
腰腹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手上先扎两针,再吃中药 于军
女,61岁,左腰腹部带状疱疹后疼痛4周。吃中药+扎针呗。开中药之前,先扎两针,手上扎,腰腹部的疼痛马上减轻,针入痛减。给患者和家属讲清楚,回去后每天按压这两个穴位,可有效止痛,再吃中药就能衔接上了。
-
家长如何帮孩子排除体内湿气、补脾胃? 谢江强
家长如何帮孩子排除体内湿气、补脾胃a.体内有湿气的孩子,饮食上要多注意什么很多人也许会有一个认知误区,认为给孩子吃生冷的食物就是在帮助他去热。有的家长发现孩子积食了,体内有湿气,还有热,就想:“我给孩子吃点儿牛黄解毒丸清热解毒吧。”
-
慢性咽炎5天治愈 宁松云
慢性咽炎是指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慢性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多见于成年人。其病因多与不良生活习惯、鼻咽部的疾病有关,另外急性咽炎反复发作也可导致慢性咽炎。
-
哮病(支气管哮喘)案整理 谢江强
哮病案刘某,女,37岁。哮喘病史8年,每年4月左右哮喘发作甚剧。经治疗后哮喘得以完全控制,体质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
不孕症的膏方调理心得 谢江强
不孕症是指育龄夫妇性生活正常,同居2年以上,未避孕而未能受孕者;或曾经有过孕育,而2年以上未能受孕者。近年来不孕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我国不孕症发病率占育龄期女性的6%~15%。不孕症发病率的递增趋势可能与晚婚晚育、人工流产、性传播疾病等相关。
-
为什么疼痛门诊的女病人多? 于军
下午无事,我小结了近一个月的门诊情况,发现男性患者的就诊人次占总就诊人次的35.4%。也就是说,我的疼痛门诊患者中约三分之二为女性。女性患有慢性疼痛疾病的比例更高、风险更大,有调查发现,在女性人群中慢性疼痛的患病率为45%,而在男性人群中为31%。
-
看中医前,请不要刷舌苔 于军
今天上午有个女病人,68岁,头晕4个月,看过几个医生,效果不佳。望诊,舌诊,脉诊,问诊,腹诊,把我搞糊涂了。我告诉她,下次看病前一两天,千万别刷舌苔。中医诊疗需要“望”舌为线索,去寻觅与之有关的发病因素。看中医前,不要刷舌苔,不要刮舌苔。
学习了
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