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案一则

2023.10.30 845阅读 评论数 3 12

患者 女性 20余岁,主诉月经失调,月经未至一月余,平素月经后退一周余,未有怀孕

现症见:腕腹胀满 乳房胀痛 便秘 数日一次 便稀量少 晨起口干偶有口苦 平素怕冷 睡眠一般 近来晨起五点见烦躁汗出 纳可 喜食茶叶 舌暗紫少苔 脉双关滑数洪大重按有力 双尺脉沉弦无力。


辨证:少阳阳明合病(肝胆火旺,胃火上炎),

患者双关脉滑数有力,为中焦火旺郁而不通,导致腕腹胀满,气机不畅,在上则乳房胀痛,口干口苦,在下则便秘不通,晨起五点为阳明大肠经,为阳明有热,

患者平素月经推迟,怕冷 考虑平素肾虚不固,气血不足,结合患者尺脉沉弦无力 为下焦阳虚兼有寒之象。


脉症合参:给予大柴胡汤加减 

服药一剂后 肠鸣音亢进 矢气重 晨起腹痛大便  稀 色黄 量大 味臭 自觉排便时肛门灼热感 口干口苦无 晨起无燥热汗出 按其腹 脐下左侧 见漉漉水声下降 嘱咐再服半剂 余次日夜例假至,经血初色淡如水 后下见血色 量大。


患者服药期间 日大便次数2-3次 自觉次数较多,故自行停止服药两天 后才用药 共服药一剂半


思考:就此案而言,脉象具有迷惑性 怀孕之脉 例假之脉 阳明病脉其实相似度大,故考虑较多  经排除怀孕后 也可以考虑为月经脉 但月经未来 故也排除 至而未至 先从少阳阳明治。 

服药期间大便次数增加 排便后没有不适感 腹部切诊也符合指征 故也应对辨证无误 病在少阳阳明。

而月经初见色淡稍有血色 考虑肾阳不足 寒湿内韵 古云:血不利则为水,是气血阳虚故。该患者其实属于上热下寒 少阳阳明少阴合病为其本质 故后期需侧重补肾益精 健脾化湿益气为佳。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曹雪盼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骨质疏松症防治 张宝华

    骨质疏松症可影响全身骨骼,但最常见于脊柱、髋部和手腕等部位。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 斑秃就是肾虚了吗? 王晨阳

    斑秃,俗称“鬼剃头”,是一种常见的非瘢痕性脱发,目前多认为与自身免疫,遗传,情绪紧张和内分泌等因素有关。完全是一个气血阳都损伤的一个脉象。辨证选取真武汤治疗。所以用真武汤中的白术固护脾胃。又选取桂附地黄丸善后服用。。。。。。

  • 慢慢调慢慢养,松桂通脉活肩颈 谢江强

    慢慢调慢慢养,松桂通脉活肩颈白领们从早至晚在办公桌前处理事务,用电脑办公就同睡觉一般平常。常规治疗肩颈酸痛的主要方式是活血祛风,活血以疏通经脉、舒活脉络,祛除风邪以止酸痛。

  • 病案一则 曹雪盼

    患者,女性20余岁主诉头左侧率谷附近酸胀一年余,头两侧率谷部及风池夹脊两侧涨困不适遇冷加重饭后咀嚼加重既往慢性咽炎食饱欲吐食欲不佳口渴欲饮口苦严重眠差多梦腰以下常觉冷例假有血块二便可纳一般舌红舌尖前红无苔中后黄偏腻有芒刺舌中边齿痕脉象:双寸沉细右关浮弦重按

  • 咳嗽 罗沿印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候之一。通常有声无痰叫咳,有痰无声谓嗽,但临床上往往痰声并见,所以多以咳嗽并称。后随访,未再咳嗽。

  • 四逆散1 李华歆

    因为仲景给出的信息实在太少,所以让我们先看四逆散的组成!由此我们发现一共7味药的小柴胡汤竟然有5个药可以减去,而剩下的只有“柴胡、甘草”,今天研究的四逆散恰好有此药对。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四逆散的方证应该是基于少阳枢机不通。

  • 肾气丸 李华歆

    患者因虚致劳,且见腰痛,少腹拘紧,小便不畅,为精虚阳亏,可与肾气丸补之。《金匮要略.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

  • 柴胡葛根汤加减治愈高龄老人颈肩背痛案 宗琪

    诊断:痹症处方:柴胡葛根汤加减3剂方组:柴胡60g姜半夏20g党参20g生黄芩20g炙甘草20g桂枝20g白芍20g生姜20g葛根60g生麻黄5g制附片15g干姜15g大枣6个仙鹤草60g龙胆草15g用药及禁忌:中午时服药后啜热稀粥半碗,卧床盖被发微汗,忌

  • 让陈医生心心念念的一个女人 陈鹏

    让陈医生最念念不忘的一个女人这件事情发生在我刚来浙江医院工作的一个傍晚。记住陈医生一句话:爱和感恩是治愈一切疾病的良药,是改变一切厄运的钥匙。

  • 心悸小记 张宝华

    中医心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主要与气血不足、痰浊内蕴、寒热错杂等因素有关。诊断心悸需结合病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并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