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魅力—2剂中药治愈“食物中毒”案

2024.06.16 478阅读 评论数 0 3

患者:郭某某

性别:男

年龄:32岁

初诊日期:2024年6月9日

主诉:腹泻伴呕吐、发热1天。

现病史:患者述昨晚因吃外面的肉食引发腹泻,呕吐,伴发热,最高达37.5℃,伴便臭,肛门痛(排便多导致),今晨就诊,述昨晚腹泻5次,呈水样,呕吐2次,伴腹痛,舌质淡,苔薄微黄略腻,左脉:浮滑有力,右脉:寸关浮有力,尺沉滑有力。

诊断:泄泻

处方:柴苓汤合葛根芩连汤加减2剂

方组:柴胡24g   姜半夏10g  生黄芩8g  炙甘草10g

     干姜10g   藿香15g    葛根30g   木香15g

     青蒿18g   黄连3g     党参12g   砂仁10g

     猪苓15g   茯苓15g    生白术15g   泽泻25g

     桂枝10g

煎服方法:冷水1600毫升左右泡透,水开煮到约600ml,分三次饭后热服。

禁忌:水果,绿豆类,石膏类,辛辣、油腻,鱼腥等

6月11日反馈:服药一顿后即觉症状减轻,一剂后症状基本消失,2剂后病愈,嘱其注意饮食,不适随诊。

按语:患者呕吐伴发热,考虑小柴胡汤(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呕吐伴水样便,考虑水液代谢失常,津不摄纳,且脉浮有力,故以五苓散温阳化气,止泻止呕,(伤寒386条: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右寸浮,苔黄便臭,考虑阳明热像,故以葛根芩连汤以解表清热,加木香行气止痛,青蒿,藿香解表化湿,砂仁化湿行气止泻,综上诸药治疗此疾。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宗琪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感冒咳嗽案 张宝华

    张某某,男,九岁。此乃风寒袭肺,肺气不宣所致。当晚服一次,咳减半,次日现鼻涕色青,自觉鼻涕出舒适,咳几无。

  • 胃溃疡案一则 曹雪盼

    患者男性40岁余主诉泛酸烧心两年余患者半年前胃镜检查胃部溃疡糜烂碳13检测阳性平素腹胀恶心剑突下疼痛纳差三餐不知饥不能吃凉的大便正常小便频夜尿多眠差卧位有酸水泛出。

  • 骨质增生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张宝华

    X线检查是诊断骨质增生的常用方法,可显示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骨质增生的程度。六、预防与保健1.保持适当的体重:过重会增加关节负担,加速关节退行性变,进而诱发骨质增生。

  • 水饮为患,小半夏加茯苓 张宝华

    六、总结小半夏加茯苓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具有化痰、降逆、止呕、利湿等功效。

  • 西医用中药,不明寒热,误人子弟 陈玉佳

    今日要讲的是一个误治案例,西医用中成药治口疮。嘱咐其另行购买半夏泻心丸的中成药服药,辛开苦降,寒热并用,以求治其本。但是西医用中药,不熟悉寒热虚实,根据说明书使用,难免失误,有事也会出现严重的副作用。中成药的滥用,一方面降低了疗效,使患者诟病中医。

  • 葛根汤 张宝华

    此外,葛根汤还可以改善肠胃功能,缓解腹泻等消化系统症状。

  • 经方加偏方治愈感冒后咳嗽半月案 宗琪

    患者:王某某性别:女年龄:67岁初诊日期:2023年11月18日主诉:感冒后咳嗽半月余。12月2日患者电话告知:咳嗽已愈。《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 补脾肾就是改善经血量的天然补血 谢江强

    补脾肾就是改善经血量的天然补血方姚女士因近一年来月经有些紊乱而来就诊。我对姚女士随访半年,她的月经都正常。此为三周左右的膏滋量。

  • 经方加减治失眠伴月经1月2次案 宗琪

    条文学习:《伤寒论》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 射干麻黄汤 李华歆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笔者认为该方只用“射干”的意义在于“下气”二字,以行肺的肃降作用,而与之对应的“麻黄”的共用正式恢复肺的宣发作用,二者并用正是为了恢复肺的平衡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