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暂停综合征一打鼾

2022.04.17 155阅读 评论数 1 6
经常打鼾对身体健康影响是很大的,因为打鼾会影响人的正常呼吸,长期这样下去就会使大脑缺氧,可能会影响记忆力,而且也会影响到人的情绪,导致情绪急躁。中医可以调理打鼾,能够有效缓解打鼾症状,这样就不会出现这些副作用。那么中医如何治疗打鼾?
  一、中医如何治疗打鼾
  1.中药治疗
  中医认为打鼾一般是肺脾虚造成的,所以可以适当服用一些能够补肺补脾的中药来治疗。一般可以服用补中益气汤,如果不想服用汤药的话,也可以直接服用参苓白术散。这些药物都能够缓解打鼾症状,而且还可以促进脾肺功能,帮助气血运行。
  2.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可以让气血运行变得更加通畅,当气血运行通畅之后,人就不容易出现打鼾的症状。所以推拿按摩也是中医治疗打鼾的常用方法。但这种方法一般需要服用中药来配合治疗。
  3.针灸治疗
  针灸能够起到舒筋活络的作用,可以直接让气血运行更快,这样也不会让患者出现打鼾。针灸治疗可以单一使用,也可以服用汤药联合治疗。
  二、打鼾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睡眠呼吸暂停症
  睡眠呼吸暂停是引起打鼾的最常见原因,这类人在睡觉时呼吸会突然停止,然后又会突然喘气,这样就会让人发出鼾声。
  2.肥胖症
  身体肥胖的人在睡觉时是很容易打鼾的。因为肥胖的人睡觉时气管会放松,这个时候脂肪会压迫到气管,这样呼吸时就会发出声音,产生打鼾声。
  3.过度劳累
  过度劳累也会让气管非常松弛,这样会产生打鼾的症状。这种打鼾一般不需要治疗,只需要多注意休息就可以自行缓解。
  4.慢性扁桃体炎症
  慢性扁桃体炎症患者是很容易打鼾的,因为慢性扁桃体炎会让扁桃体肿大,这样就会压迫到气管,造成鼾声。
案例分享:
王某某,男,56岁,打鼾十余年,身体肥胖,神疲乏力,鼾声如雷,食少纳差,头晕,苔黄腻,脉滑数。开方如下:红景天15克,牛蒡子12克,麻黄9克,半边莲30克,薄荷10克,党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甘草9克,桔梗12克,鱼腥草30克,焦三仙30克,半夏10克,陈皮20克,竹茹16克。七剂水煎服,早晚分服。十日后复诊,症状改善。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刘艳兵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经方实验录 张宝华

    此乃厥阴病,气血不足,寒热错杂兼血淤,重用吴茱萸破阴寒,他药扶正祛邪襄助之。桂枝10克、茯苓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牡丹皮10克、吴茱萸15克、人参10克、干姜10克、大枣10克、半夏15克、黄芩10克、炙甘草10克五剂,日一剂,水煎服。

  • 慢性肝炎中医辨证治疗 张宝华

    中医认为,慢性肝炎多与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劳累过度等因素有关,治疗上应注重整体观念,强调辨证论治。本文将介绍慢性肝炎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

  • 浅谈治痰理气方之橘红汤 王飞

    浅谈治痰理气方之橘红汤橘红汤出自《证类本草》卷二十三引孙尚方。其所提之方就是橘红配上甘草,如果配上炙甘草就叫二贤汤。此方无外乎就是橘红和炙甘草或橘红和甘草,按照4:1的比例,就是橘红8、12克,炙甘草2、4克,水煎服或代茶饮,是中医治痰理气的好方法。

  • 从心肾相交说失眠 罗沿印

    失眠,中医称之为“不寐”,是人体不能正常夜寐的异常表现。人体正常夜寐,与心肾这对阴阳的相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临床中对于入睡困难的失眠患者,调理心肾相交有着非常明显的效果。

  • 柴胡桂枝汤 张宝华

    柴胡桂枝汤一、组成桂枝(去皮)一两半芍药一两半黄芩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甘草(炙)一两半大枣(擘)六枚生姜(切)一两半柴胡四两现代剂量桂枝黄芩人参甘草[炙]半夏芍药大枣[擘](6枚)生姜柴胡二、用法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 产后失血过多,补益肝肾为要 谢江强

    产后失血过多,补益肝肾为要小刘三周前产下了一个胖娃娃,但是由于当时失血过多,整个人昏睡了一天一夜,醒来后才看到了她的小宝贝。我告诉小刘的丈夫,她的症状都是因为生产时候失血过多,出院后也没有补血养血,阴血不足,体内化燥化热所造成的。

  • 支原体肺炎的中医治疗 李超鹏

    支原体肺炎患者以儿童及青年人居多,但3岁以下儿童较少患病。支原体肺炎有地区流行的特点,常在相对封闭且人员密集的小范围环境内爆发。虽然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多数预后较好,但仍有部分患者发生重症肺炎,所以出现病情持续加重时应及时治疗。

  • 乌梅丸医案二则 孙亮

    乌梅丸医案二则医案一:患者汪某某,女,54岁,主因"发作性胸闷、气短3年,加重1月余"由门诊收住院。入院诊断:1.不稳定型心绞痛2.胃-食管返流病伴有食管炎处方:乌梅丸合小柴胡汤、百合地黄汤、三物黄芩汤加减。

  • 桃核承气汤 李华歆

    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桃核承气汤桃仁(去皮尖)五十个大黄四两桂枝(去皮)二两甘草(炙)二两芒硝二两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 忌口 陈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