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最光荣—经方实验录五一无阻

2024.05.05 504阅读 评论数 1 3

张某某,男41岁。

刻诊:

劳累受凉后现咽痛,咽干、耳痛,耳、咽、颌下不适,咳吐白色粘痰涎。尚伴有既往颈肩痛、腰痛、耳鸣,舌淡苔白,边略齿痕。

既往史:痰湿体质、耳鸣、慢性喉病、慢性胃炎等。

向来痰湿,今劳累过度,戕及脾肺,正气虚馁,触寒凉则作斯疾。观其舌症乃少阳枢机不利,痰湿侵渍之证,宜枢机少阳为先导,小柴胡汤加味。

处方:


 柴胡30克、生黄芩15克、姜半夏25克、生姜15克、大枣15克、炙甘草10克、桔梗15克、石膏30克、生党参15克


7帖,中药饮片,内服 150ml/包,一天2次

 是方乃小柴胡汤加桔梗、石膏而成,枢机少阳,调和肝脾,使气津有序,安内之正,攘外之邪,襄以桔梗,石膏抗敌于要塞,实乃将军之士也。

附:桔梗:味苦、辛,性平。入肺经。能宣肺,利咽,祛痰,排脓。主要用于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痛音哑,肺痈吐脓等。

各家论述:

《神农本草经》曰:桔梗味辛,微温。主胸胁痛如刀刺,腹满肠鸣幽幽,惊恐悸气。


《名医别录》曰桔梗:味苦,有小毒。主利五脏肠胃,补血气,除寒热风痹,温中,消谷,治喉咽痛,下蛊毒。


《药性论》曰桔梗:味苦,平,无毒。能治下痢,破血,去积气,消积聚痰涎,主肺气气促嗽逆,除腹中冷痛,主中恶及小儿惊痫。


《日华子本草》曰桔梗:下一切气,止霍乱转筋,心腹胀痛,补五劳,养气,除邪辟温,补虚,消痰,破癥瘕,养血排脓,补内漏及喉痹。

黄芩:味苦,性寒。入肺、胆、脾、大肠、小肠经。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主要用于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等。

各家论述

《神农本草经》曰黄芩:味苦,平。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

《名医别录》曰黄芩:大寒,无毒。治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张宝华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抵抗力下降医案整理 谢江强

    医案140曾某,女,23岁。火降则气生,气生则阳气足,阳气温煦机体,则冬季无畏寒怕冷。医案141朱某,女,80岁。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 中医十二大消炎药 潘洪波

    中医认为,炎症的发生与人体的正气不足、邪气亢盛有关。因此,中医治疗炎症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扶正祛邪,调整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消炎的目的。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中医里的12个消炎药。

  • 心悸的医案整理1 谢江强

    医案100韩某,女,75岁。配7剂,每剂两煎,每煎取药液200mL,早晚各服1煎。以归脾汤补气养血,健脾养心。医案101朱某,女,62岁。数月后,又至省城某三甲医院复查,双侧颈动脉未见斑块。

  • 中医面瘫证法方药 李新明

    外感风邪,如遇风雨、阴寒、饥饿、疲劳等诱因,卫外功能减弱,邪气乘虚而入,痹阻脉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面部肌肉失去濡养,筋脉弛缓不收,进而引发面瘫。

  • 医生,我是右侧前胸痛,你为什么要摸我肚子? 于军

    今天上午,一位男性患者,右侧前胸疼痛一周。而在日本,日本医家早在600年前就开始提倡腹诊。

  •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5 谢江强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5医案48王某,女,63岁。主诉:胃痛吐酸3个月。医案49冯某,女,28岁。现病史:患者7年来胃脘胀痛间歇发作,得食可减,嗳气不泛酸,大便调,多梦。方中木香、陈皮、檀香理气疏肝解郁,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理气健胃。

  • 经方实验录之痹症 张宝华

    张某某,男66岁。处方:黑顺片25克、细辛10克、麻黄10克、生桂枝15克、麸白芍30克、炒薏苡仁45克、茯苓20克、麸炒白术15克、川牛膝30克、炙甘草15克5帖,颗粒剂,内服一天2次二诊:手脚凉缓解,小腿肚子疼缓解,口干,经常吐痰,面淡暗,舌淡略大苔白

  • 经方实验录 张宝华

    邓某某,男71岁。患者既往有股骨头坏死,颈椎病,骨质增生,慢性胃炎等病病史多年,曾就诊于多家医院,诊所,经服多种中西药物未得显效而就诊于余。

  • 小青龙汤 李华歆

    ——李奥贝纳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方中出现几个仲景常用药对,让我们一一去分析。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

  • 外感之病考虑风寒还是风热? 曹雪盼

    学习中医,最开始也是最考验一个大夫的水平就是能不能治疗外感外感之病是邪气入侵人体的开始从表及里从外到内开始从伤寒开始我们学到的外感是外感风寒用麻黄汤桂枝汤治疗这是局限于仲景的时代限制恶寒发热恶寒重而发热轻无汗,用麻黄桂枝以辛温解表到了明清时代介于叶天士的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