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腹胀用少腹逐瘀合大建中汤加减有感 2020*09*21

2020.09.21 77阅读 评论数 0 20
治疗腹胀用少腹逐瘀合大建中汤加减有感
2020*09*21
韩某,女,48岁,2020年9月4日,前来求,主诉:腹部胀满微疼2年余,经当地县人民医院检查治疗多次效果不佳……
现症:面色萎黄,脐下胀满,按压疼痛,脐上脐下跳动,每天早晨5点钟脐中会有鸡蛋大小硬块凸起,活动后消失,怕冷,不出汗,嗳气,嗳气后好转,口中和,手足发凉,睡眠正常,二便正常。


舌脉:舌质白,舌苔白,舌边齿痕,脉弦。


辨证:太阴寒湿兼气滞证。


诊断:腹胀。


  处方:大建中汤合附桂理中汤。


  药物:川椒10g,干姜15g,党参15g,枳实20g,白术15g,甘草10g,炮附子15g,桂枝15g,茯苓15g,大枣30g,木香6g,3剂,水煎服。  


  2020年9月7日,二诊:脐下胀满,压痛阳性,胃脘压痛,面青黄,经期腹痛,有血块,晨起5时脐中有鸡蛋大小硬块凸起,活动后消失,怕冷,不出汗,嗳气,嗳气后好转,口中和,二便正常,手足发凉,睡眠正常。舌质白,舌苔黄,脉弦。辨证:太阴寒湿兼瘀血证。处方:少腹逐瘀汤合大建中汤。


  药物:小茴香15g,炮姜15g,元胡10g,五灵脂10g,没药10g,川芎10g,肉桂10g,赤芍10g,川椒10g,党参15g,甘草10g,吴茱萸10g,大枣30g,3剂水煎服。


  


  2020年9月12日,3诊:药后脐下胀满好转,晨起5时未在出现脐中硬块,脐下鸡蛋大硬块减小,约为核桃大,舌质白,舌苔白,脉弦。辨证:太阴寒湿兼瘀血证。处方:少腹逐瘀汤合大建中汤。


  药物:小茴香15g,炮姜15g,元胡10g,五灵脂10g,没药10g,川芎10g,肉桂10g,赤芍10g,川椒10g,党参15g,甘草10g,吴茱萸10g,大枣30g,3剂,水煎服。  


2020年9月15日,四诊:患者诉明日回家,要求多开几付带回家,药后脐下胀满好转,脐下核桃大硬块减小,胃脘、脐下压痛消失,舌质白,舌苔白,脉弦。辨证:太阴寒湿兼瘀血证。处方:少腹逐瘀汤合大建中汤。药物:小茴香15g,炮姜15g,元胡10g,五灵脂10g,没药10g,川芎10g,肉桂10g,赤芍10g,川椒10g,党参15g,甘草10g,吴茱萸10g,大枣30g,6剂善后治疗。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林文强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IgA肾病 崔移明

    西医检查lgA肾病尚缺乏特异性的血清学或实验室诊断性检查。

  • 慢性肾衰竭 崔移明

    近年来CKD尤其是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发病率、住院率均有明显升高,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与生命。慢性肾衰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于中医学“癃闭””关格”“溺毒”“肾劳”等范畴。

  • 伤寒论全解三十七 韦秋凤

    有肌肉拘挛紧急,则芍药补津液。汗出伤津液,津液濡养不足,则额上下陷。下焦失津液所养,小便后尿道受到刺激而疼痛。伤寒证用下法,导致里阳气虚成里虚寒而出现下利证,且是下利清谷,清水及未消化的食物。一般身疼痛,是伤寒证,此处宜当结合实际情况用药,非一味地桂枝汤。

  • 伤寒论全解三十六 韦秋凤

    伤寒五六天,出现阳明证,但太阳表邪未尽,医者下过猛。导致邪陷上焦,形成湿热阻滞于胸部而疼痛,还是用栀子豉汤治疗。大下伤中焦胃家则胃家虚寒,用栀子干姜汤。

  • 伤寒论全解三十五 韦秋凤

    伤寒汗出,此汗出为中风汗出或经发汗后汗出。渴者形成五苓散病机及证。用前第三十四方。五苓散也常常用于湿热在下焦泌尿系统而小便不利。

  • 伤寒论全解三十四 韦秋凤

    此条为发汗后,导致表的津液虚和少阴阳气虚。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五苓散的水热阻在胃肠道,导致胃家无法化生津液而渴。用前第三十四方。

  • 伤寒论全解三十三 韦秋凤

    造成此证有三个因素,第一表虚,阳气津液皆虚,第二心脉失养而血管收缩夹窄,第三里之浊饮因表虚需紧急补给而随气血循环上逆于心,导致心悸。津液不足,水饮盛,发汗会导致津液虚而把水饮带向表,阻滞于表,身体的组织得不到充分的津液濡养而振振摇。

  • 伤寒论全解三十二 韦秋凤

    东汉末年,连年战乱,饥寒交迫,药物是稀缺滋源,仲景用药能省则省。桂枝汤成分解表,身疼痛以津亏为主,但也有表邪残留。汗出而喘又容易误诊为白虎汤,但白虎汤证为高热证,所以仲景强调身无大热。

  • 伤寒论全解三十一 韦秋凤

    太阳伤寒证,有发不出汗而衄者,有自衄者,有不发汗解表而致衄者,若病不愈,皆可用麻黄汤。

  • 伤寒论全解三十 韦秋凤

    脉浮紧者,为太阳伤寒病,理应会身疼痛,应当用汗法解之。或许有一些病,是脉浮的,又非太阳伤寒证,如表的某些地方有不舒服,关节痛等,见脉浮无汗,可用麻黄汤发汗治疗。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用桂枝汤,补营卫,加强卫气抗邪的作用,把邪气从汗发出去。

相关医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