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医案整理3
医案77 李某,女,43岁。工人,2019年1月12日初诊。主诉:夜寐易醒4年。现病史:4年来夜寐易醒或寐而不实,多梦,烦躁易怒,大便干结,小便有沫色黄,口苦,微有口臭,饮水不解渴,近来耳鸣,舌质红,舌苔黄腻,脉略滑。中医诊断:不寐(痰热)。西医诊断:失眠。治法:清热化痰,清心安神。处方:黄连温胆汤合天麻钩藤饮加减。黄连10g,姜半夏10g,郁金10g,炒枳壳10g,陈皮10g,姜竹茹20g,姜厚朴10g,炙甘草5g,肉桂10g,天麻10g,钩藤10g,石决明20g(先煎),炒黄芩10g,栀子10g,盐杜仲10g,怀牛膝10g,益母草20g,夜交藤20g,茯神10g,酸枣仁10g。配14剂,每剂两煎,每煎取药液200mL,早晚各服1煎。按语:胆胃不和,痰热内扰,则夜寐易醒或寐而不实,多梦;痰热夹肝阳上扰则耳鸣易怒;痰热灼津,大肠失润则大便干结;热趋膀胱则小便有沫色黄;舌质红,苔黄腻,口干、口苦、口臭均为痰热。以黄连温胆汤化痰清热,痰热清,心神安,口苦、口臭自然去;以天麻钩藤饮滋水涵木,平肝潜阳,则魂有所藏,神有所舍,夜寐安,耳不鸣,怒不发。医案78 卢某,女,47岁。工人,2019年2月14日初诊。主诉:夜寐易醒30余天。现病史:夜寐易醒30余天,胃胀两个月,口黏腻,口臭,大便软而排便不爽,舌质淡红,舌苔薄黄腻,脉滑。中医诊断:不寐(胃不和);痞证(痰热蕴阻)。西医诊断:失眠;胃炎;胆囊炎。治法:化痰清热,疏肝利胆,和胃畅中。处方:黄连温胆汤加减。姜半夏10g,炒青皮10g,陈皮10g,炒枳壳10g,白茯苓10g,郁金10g,姜竹茹20g,甘草10g,黄连10g,金钱草30g,神曲10g,焦山楂10g,炒麦芽10g,炒谷芽10g,炙鸡内金10g。配10剂,每剂两煎,每煎取药液200mL,早晚各服1煎。2019年2月25日二诊:服药后脘胀减轻,仍易醒,舌质红,舌苔薄白,脉缓。再从前意加养心安神之品。上方加远志10g,酸枣仁10g,柏子仁10g,肉桂10g。配15剂,煎服法同前。按语:此系痰热内蕴,肝胆郁滞,肝胃不和,“胃不和则卧不安”故夜寐易醒;胃气阻滞则胃胀;舌苔黄腻,脉滑为痰热;大便软而排便不爽系痰热胶着。以黄连温胆汤化痰清热,痰热清则神志安、痞证消。方中青皮、陈皮与枳壳同用,能破气消痞;以青皮、陈皮、金钱草、郁金、神曲、焦山楂、炒麦芽、炒谷芽、炙鸡内金疏肝利胆消痞。二诊时脘胀减轻,易醒未缓,故加远志、酸枣仁、柏子仁养神安神,加肉桂配方中黄连成交泰丸,以交通心肾,令寐可。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闲诗其一 张宝华
几许新愁断秋风,灞上将军尽寒蝉。若无子房张良计,汉家江山几百年?张宝华甲辰年壬申月庚申日辰时 -
根据治疗医案对“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提出一点理解! 黄阁
《黄帝内经素问》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热自阴来者,青蒿鳖甲汤主之。根据“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我构想出一个故事:冬天北方寒冷,在人还能接受的范围内大家居家不出(表)。 -
也曾悟我 张宝华
华驹嬉我,不惑四十,潘鬓希希,升东山之赤子,行将天命之躯,秋水殷殷兮,孟春冰融。圣梦无凤兮,慨时命难违,糅淬水火兮,不怨天,不由人。圣贤寂寞,饮者留名,春花畔,秋月旁,歌舞楼榭,燕雁飞去复还,今夜酒醒何处,五蕴和合非我。 -
经方实验录之萎缩性胃炎 张宝华
大便转常,胃觉舒适,舌苔化,脉弦欠齐按无力,杜某,男60岁。 -
对照条文 李华歆
今天让我们继续研究仲师“对照”条文!这两个条文虽然仅仅寥寥数语却隐藏着很大玄机!从这两个条文对比来看,我们懂得两个患者同样出现“呕”,但是兼并症状不同,代表的意义也可能不同,治疗方法也大相径庭,所以研究仲景之学一定要学会为在细枝末节上下大功夫! -
儿科膏方的组方原则 谢江强
儿科膏方的组方原则儿童与成人不同,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调补时必须掌握分寸,根据小儿的体质、病因和当时病情,酌情施治,犹如量体裁衣,尤其小儿雏芽嫰质,不堪药物误伤,只宜清膏,药量宜轻。而在当前儿科临床,更为多见的却是喂养过度,营养过剩导致多病。 -
养肝护肝 谢江强
养肝护肝中医认为“肝主藏血”,即肝脏具有贮藏、收摄血液,调节血量之功能。应多食强肝养血、排毒护肝的食物,如鸡肝、党参、花生、红枣、枸杞子、红豆、黑豆、猪肝、天麻、柴胡、菊花、车前草等。 -
续抑郁症的初步认识及李可四逆汤之用后 张宝华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甘草有类激素作用,于此处可见中西医之雷同处,于心衰治疗殊途同归。 -
白蛇传中中医 李华歆
不是讲《白蛇传》……你可能听错了,小编说的其实不是《白蛇传》而是《白蛇传》里的中医知识……话说整个《白蛇传》其实讲的就是一个人和一条“长虫”的孽缘…… -
条文解释 李华歆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中风发热,六七日不解而烦,有表里证,渴欲饮水,水入则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小编既往文章《经方解说之五苓散汤》!
最新文章
-
妇人妊娠病脉证病治 陈玉佳
)3.妇人妊娠腹痛。妊娠之妇,多水寒血负,寒湿下阻腹部,血行不畅,故腹痛。)4.妇人妊娠,少腹胀痛,腹部恶寒怕风。妊娠之妇,经血下停,上膈湿阻,脾阳困顿。妊娠之时,血虚而湿盛。但妊娠不耐攻下,勉强以葵子茯苓丸主之。
-
抵抗力下降医案整理 谢江强
医案140曾某,女,23岁。火降则气生,气生则阳气足,阳气温煦机体,则冬季无畏寒怕冷。医案141朱某,女,80岁。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
虚劳的医案整理2 谢江强
医案135冯某,男,51岁。香砂六君子丸,1次12粒,1天3次口服,连服10天。药证相符,故服药后,症状减轻,精神转佳。医案136范某,女,28岁。并嘱其多休息,少烦劳。医案137顾某,男,47岁。
-
经验3 李华歆
小编还有很多经验还在慢慢总结中,以后还会为大家继续分享,总之学习经方不能操之过急,要去慢慢的总结,多去实践,多去思考,方能有所进步!承蒙大家对“经方苑”的支持与厚爱,小编准备送粉丝朋友们一些福利,现在只要邀请15位朋友加入公众号即可获得——中药香囊!
-
神经性耳鸣 潘洪波
神经性耳鸣的医案。我判断这是典型的“心肝火旺”引起的耳鸣。李女士连服三副药后,耳鸣症状明显减轻,大约十天后耳鸣基本消失。总之,现代人的神经性耳鸣,很多都是和压力过大,心里烦躁有关。大家如果遇到神经性耳鸣的情况,不妨试试。
-
旋覆花汤 李华歆
“旋覆花汤”是记载于《金匮要略》中一首经典方剂,其方药物组成仅仅三味,而其所蕴道理却非同一般,非常值得研究!旋覆花汤旋覆花三两葱十四茎新绛少许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
中药的配伍宜忌 谢江强
中药的配伍宜忌中药的七种配伍关系历代医家将中药材的配伍关系概括为七种,称为“七情”。相须将药性功效相似的药物配伍,可增强疗效。中药用药之忌目前,中医学界共同认可的配伍禁忌为“十八反”和“十九畏”。
-
胸痹案例一则 罗沿印
胸痹是指胸部闷闷作痛,严重时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平卧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病案举隅余某,男,47岁。
-
乌梅丸 李华歆
——高尔基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乌梅丸!蛔厥者,乌梅丸主之。仲景告诉我们治疗“蛔厥”可以“乌梅丸”,当然它的作用不仅仅是局限在治疗“蛔厥”,也可以治疗长期的腹泻!
-
近期EB病毒感染中药有明确有效的治疗方案 高立坚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喉炎,淋巴结肿大,外周血淋巴细胞显著增多并出现异常淋巴细胞,嗜异性凝集试验阳性,感染后体内出现EBV抗体。方解所选用中药均经研究证明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