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翘散

2022.05.22 539阅读 评论数 1 4

治疗急性扁桃体炎,银花、连翘量小行不行?化脓了不输液能行吗?


如果你认为银花、连翘量小恐怕压不住炎症,你是把它当消炎药了,消炎药必须用到一定的量才能有效果。


这是用西医的思维开中药,这样做疗效很差。我们用中药一定要用中医理论。


银翘散方后有一系列加减:"胸膈闷者,加藿香三钱、郁金三钱,护膻中。渴甚者,加花粉。项肿咽痛者,加马勃、玄参。衄者,去芥穗、豆豉,加白茅根三钱、侧柏炭三钱、栀子炭三钱。咳者,加杏仁利肺气。二、三日病犹在肺,热渐入里,加细生地、麦冬保津液。再不解,或小便短者,加知母、黄芩、栀子之苦寒,与麦、地之甘寒,合化阴气,而治热淫所胜。"


在吴鞠通的思维里,银翘散用途很广,立足太阴温病,出现任何病症都可以加减去治,主要治卫和气,还可治营和血,"透营转气"也是用的这些药。


这样去思考,我们就把银翘散真的掌握了。


临床上,单纯银翘散证见得较少,但可用银翘散方加减的机会很多,前提是掌握银翘散方。


后世部分医家说银翘散方用药柔而不峻,疗效不好,原因就是他们把瘟疫和伏气温病等同于外感温病。


叶天士、吴鞠通所创温病理论主要适用于外感温病,也就是说银翘散用于外感温病的疗效是确切的,但不是所有的温病都可以用银翘散。


对于外感温病初起,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明确指出:"温病忌汗,汗之不惟不解,反生他患。"


这里的汗法指的是《伤寒论》中的麻黄辈、桂枝辈,或者后世医家用的羌活、独活、葛根、升麻等,九味羌活汤、柴葛解肌汤等都属于汗法。


银翘散不是汗法。但部分病人服银翘散后确实可以发汗,或者把银翘散适当加减也能起到汗法的作用,那是外邪从汗而解,但并不说明银翘散有发汗的作用。


后世医家说温病忌汗但最喜汗解,就是这个意思。吴鞠通在制银翘散时,因不体现汗法,方中银花、连翘、芦根的量较大,而荆芥、淡豆豉的量相对较小。


我们看看吴鞠通原书的方解。"本方谨遵《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之训。"


方解引用《内经》里的话,治疗风、寒、暑、湿、燥、火,按照药物性味来确定组方,也就是说拿四气五味来确定治法和组方。


这部分内容成无己解伤寒方也用过,把它发挥到顶峰的是金元时期的张元素,包括后来的弟子李东垣。


但我苦恼的是,读到这部分内容,至今不明白古人在想啥,真看不懂。


是不是治风淫都用苦甘?因为他们在选择药物组方的时候随意性很大,很难找到可供重复的规律。大家以后可以留意一下。


"又宗喻嘉言芳香逐秽之说,用东垣清心凉膈散,辛凉苦甘。"


上节提到银翘散有秽浊的时候不能用。


银翘散比较清淡,也有一定的香气,但比起藿香、佩兰、苍术这类药物逐秽的力量小多了,只是参考了这个治法。


组方直接来源于东垣清心凉膈散。《局方》之后,刘河间及其他金元医家对凉膈散很是推崇,出现了一系列的凉膈散加减方。


当时易水学派内部有个常用的凉膈散方,在王好古的书里叫"加减凉膈散",他说这是张元素的方子,由凉膈散去了大黄、芒硝加桔梗而成,特别能体现易水学派的用药原则。


也许吴鞠通所说的清心凉膈散就是王好古说的加减凉膈散。在此基础上吴鞠通又做了加减。


"病初起,且去入里之黄芩,勿犯中焦;加银花辛凉,芥穗芳香,散热解毒;牛蒡子辛平润肺,解热散结,除风利咽。皆手太阴药也。"


银翘散治上焦,吴鞠通在加减凉膈散的基础上加了辛散走外的药,把苦寒走中焦的药去了。


也许有人说黄芩走上焦,怎么说走中焦了?


在吴鞠通的思维里,所有的苦寒药都犯中焦,温病上焦病例拒绝使用苦寒药。


大家可以看到,从刘河间特推崇的凉膈散到温病学派手里的银翘散,是这样演变过来的,去黄芩、栀子、大黄、芒硝,加辛凉解表走上的,并且吴鞠通说这些都是走太阴肺的。


对一个温病刚起病热邪在上焦,吴鞠通之前的医家也许只会用凉膈散,到叶、吴演变出银翘散。


当医学发展到现在,作为后学的我们应该是凉膈散和银翘散都掌握了,该用什么用什么。


如果我们现在囿于学派所限,只用一个,拒绝使用另一个方子,这就叫偏执。


搞学术、做学问可以偏执,但临床医生不可以,这是医生和学者不一样的地方。


医生可以专于某家、长于某派,但所有的"家"、所有的"派"都要学,不然会有很多病人坏在你的手下。


古代的医家,出版业、交通都不发达,好的医生往往是"一方名医",多是方圆多少里之内的百姓知道这个医生,要留在中医学史上很难。


倒回来想,凡是能留在中医学史上的大家没有一个是不中用的。


因此,对于后学者的我们,没有任何资格去诋毁任何一个在中医学史上留下名字的医家。


他们之所以能留名肯定有过人之处,我们要虚心学习,学长避短,中医学界应该形成这种风气。


接下来:"可见病温者,精气先虚。"这个精气可能指的是津液。


阳气偏虚的人易得寒证,阴津偏虚的人易得热证,得温病的人特别是外感温病往往是先有津液不足。


具体到临床上可以见到有人天凉的时候易感冒,有人天热的时候易感冒。


说到这大家明白银翘散适合的人群往往是阳气相对不虚的人,如果典型的阳虚体质的人一般不会得银翘散证。


中医特看重体质。同一种致病因素发生在不同体质的人身上出现的证不同,这就是中医说的"从化"。"


此方之妙,预护其虚,纯然清肃上焦,不犯中下,无开门揖盗之弊,有轻以去实之能。"


大家发现,有部分人用上银翘散觉得胃里不舒服,这是犯中下了,至少犯中了。"轻以去实",用药轻,但能去邪实。


丁甘仁曾说:"轻可去实,为好用重剂者所不信。"说的特平淡,需要临床体会。


程门当曾说过:"近有自命张仲景嫡派,不问病情,桂附重剂每方必用,我实在不知道他的莫测高深。"对于后学的我们来说,轻剂、重剂都要学。


"用之得法,自然奏效。此叶氏立法,所以迥出诸家也。"


这里提到叶氏立法,方来源于易水学派,法直接来源于叶天士,往上可追溯到《内经》。


叶天士《温热论》:"初用辛凉轻剂,夹风加薄荷、牛蒡之属,夹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温病应该用凉,初起应该用辛。体会这段话有助于理解银翘散组方。


后世医家对银翘散的解读。


张秉成《成方便读》:"治风温、温热,一切四时温邪,病从外来,初起身热而渴,不恶寒,邪全在表者……此淮阴吴氏特开客气温邪之一端,实前人所未发耳。"这段对银翘散的认识是比较中肯的。


在银翘散中通常认为主药是银花、连翘,但有部分人不同意。


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中说:"银翘散的主病是风温,风温是一个外感病,外邪初期都应解表……它的组成就应该以豆豉、荆芥、薄荷的疏风解表为君;因系温邪,用银、翘、竹叶为臣;又因邪在于肺,再用牛蒡、桔梗开宣上焦;最后加生甘草清热解毒,以鲜芦根清热止渴煎汤。"


这里涉及对"解表"这一概念的界定。这样理解很顺当,没毛病,解的容易解,学的也容易学。但这是秦伯未的银翘散,不是吴鞠通的银翘散。


学习方剂,我们要尽可能知道作者的原意,这样有助于我们对这张方剂的理解和使用。


毫无疑问,银翘散方中,吴鞠通是以银花、连翘为主的。


秦伯未的方解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接受的,当这个病表证明显,或吴鞠通说温病刚起病有恶寒该用桂枝汤的时候,用桂枝汤不合适,可以用秦伯未这个方法,以荆芥、淡豆豉、薄荷为君,以银花、连翘为臣,这是管用的,但这已经是另一张方剂了,这是秦氏银翘散。


很多医生在感冒刚开始的时候用药都偏凉,本来该解表的就不解表,就用银翘散把邪留住了,如果表证不明显以热为主可以用吴鞠通的银翘散,表证明显可以用秦伯未的银翘散。


温病的表证,有没有表邪?有人思考,有人争论。


有学者认为,温病表证是由于"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所致肺气不能布散津气、不能"熏肤、充身、泽毛"引起的,没有表邪。


清代医家杨栗山在《伤寒温疫条辨》中说:"在温病,邪热内攻,凡见表证,皆里热郁结,浮越于外也,虽有表证,实无表邪。"


虽然这两种说法立论基础不同,但都认为温病有表证无表邪。


对应到治疗就是不可以解表,或不可以以解表为主,吴鞠通说不可用汗法。有没有表邪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用药,大家可以回去思考。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刘剑锋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邓先勇 资质认证

    风温初起,疏风清解,荆芥穗豆豉薄荷疏风,桔梗甘草牛蒡子利咽,银翘竹叶芦根清解

    2022-05-23 07:29 评论数 0 0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慢性腹泻中医辨证及膏方调治 谢江强

    胃强脾弱型主症:大便稀溏,大便次数增多,腹泻时无疼痛,泻不定时,多食易饥,无明显肢冷畏寒及乏力症状。制法:共以水煎透,去渣再熬浓汁,加入阿胶250g,冰糖200g,黄酒500mL收膏,冷藏备用。

  • 消化性溃疡中医病因 谢江强

    消化性溃疡中医病因病机消化性溃疡中医应归属于“胃脘痛”“吐酸”“嘈杂”“呕吐”等范畴。研究表明吸烟者患消化性溃疡的概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而且吸烟还能影响溃疡的愈合,诱使溃疡复发。

  • 慢性肾功能不全常见病因 谢江强

    慢性肾功能不全常见病因形成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有很多,主要分为以下两类:原发疾病:常见于肾炎,如肾小球肾炎等;遗传性肾病,如多囊肾、Alport综合征等;感染性肾病,如肾结核、肾盂肾炎等;梗阻性肾病,如输尿管、尿路结石等。

  • 从两个方子谈升降 曹雪盼

    补中益气汤是李东垣的代表方主治中气不足清阳不升浊阴不降证金匮肾气丸为张仲景的千古名方治疗肾阳虚以阴中求阳为其特点这两个方子都是经典方剂后世医家也都常有使用惠济病者甚多这两个方子其作用部位一在脾胃一在肾从脏腑生克角度来分析脾和肾的关系:肾为先天之本内有元阳命

  • 少阳枢机不利的思考 曹雪盼

    常说万病不决小柴胡意思是在我们无法判断证的时候给病人开小柴胡的确有点调侃的成分但是从中也看出来小柴胡在方剂中的地位一共七味药作用脏腑在肝脾一目了然通俗地讲其实就是治疗肝郁脾虚的方子我们常说小柴胡可以用于治疗枢机不利但是什么是枢机什么是不利其实是个很模糊的概

  • 慢性前列腺炎中医病因病机 谢江强

    慢性前列腺炎中医病因病机:慢性前列腺炎在中医学中通常根据主要症状分为“小腹痛”“精浊”“尿频”“淋证”之类。

  • 糖尿病年青化 武邵

    糖尿病不只是老年人的“专利”!糖尿病一旦血糖控制不好,首当其冲的就是眼睛。图片来自微博眼睛有着丰富的血管和神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工作年龄人群失明的主要原因。

  • 慢性肝炎中医病因病机 谢江强

    慢性肝炎中医病因病机慢性肝炎,中医根据症状不同归于“胁痛”“黄疸”等范畴。引起慢性肝炎的原因很多,归根结底都有不同程度的肝组织坏死和炎症反应。目前我国慢性肝炎主要由于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发展而来,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数量较多。

  • 高血压中医病因病机 谢江强

    中医病因病机依据临床症状,将原发性高血压归属于中医“眩晕”“头痛”范畴。高血压病大多迁延日久,各证候之间可相互转化或相互兼夹,如脾虚气血不足者,可兼痰湿,痰湿日久化热,火热又可煎熬津液,导致阴亏,故临床多见虚实夹杂病情复杂者。

  • 慢性心衰的发病机理 谢江强

    慢性心衰为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的终末阶段,是21世纪心血管领域两大挑战之一。慢性心衰在临床上分为左心衰、右心衰以及全心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