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之小议

2022.05.07 278阅读 评论数 0 3

作为临床医生,大家在临床上发现外感病多还是内伤病多?

外感病中伤寒多还是温病多?

大家想过没有,什么是温病?

如果我们把中医分成两大学派,就是外感学派和内伤学派。把外感分两大学派,就是伤寒学派和温病学派。

温病学派把中医学拉到了继伤寒学、内伤学之后的又一个顶峰。

何廉臣选编的《重印全国名医验案类编》,这本书对后世临床医生的影响比较大。看看目录,按什么体例编排的?全书分上下集。上集,四时六淫病案;下集,传染病案。上集中包括风淫病案、寒淫病案、暑淫病案、湿淫病案、燥淫病案、火淫病案。疑惑:难道当时全国的名医都治外感病、不治内伤病?

翻看书中案例,里面也有内伤病病案。那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编写?

从邪考虑,从邪立论。外感多见邪,当然内伤也会生邪,这是从外感的角度立论的。

临床上,外感病见得并不比内伤病少。而当前临床的现状是,会治外感病的中医越来越少,很多医 生眼中全是内伤病。不识病在皮毛,只识病在脏腑。

我们想想,历史上,有那么多名医,留下来的不是伤寒医案就是温病医案,为什么我们现在见得伤寒、温病很少?或者善于治疗伤寒、温病的医生很少?而很多医生只用几则经验方或专病专方就可行医一生,这本来就有点不正常。

当我们面对病人时,我们应该分清楚外感、内伤,伤寒、温病,一定要分清楚。有时分不清,没关系,只要有这种想法,有意地去分,自然地就分清了。

什么是温病?

是发热类病变?伤寒的病变也发热啊,内伤杂病也可以发热,气血阴阳虚都可以发热。中医的很多概念,我们发现经常不能顺口作出满意的回答,类似于什么是表证、里证?好像脑子里知道,但要说时又突然不明白。桂枝汤可以调和营卫,什么是营卫不和?什么是营卫?我们都在用,需要琢磨。不明白时就去读书。医生都是这样进步的。

说个病人。有个患者18岁,"五一"就诊。昨天下午开始嗓子疼,晚上加重,晚上出现发烧,今天上午来看病。看病时嗓子疼,用西药退烧药后烧退了,现在身上有点热,不怕冷,嘴干,喝水比平时多点,身上难受,不疼,头有点难受,疼的不厉害。舌质红,舌苔不厚,薄,以白为主,带点黄。脉浮 数。

怎么治?

检查见咽黏膜充血,扁桃体充血肿大I度,表面有散在脓点。吃饭还可以。大便?昨天下午发病的,没有足够时间观察大便变化。

大家可以开张处方出来。

大家认为这是表热证。用什么方?

大家认为这是典型的以咽痛和发热为主症的银翘散证。大家开出来的方多数是银翘散加减。

有个问题:淡豆豉的性味是辛温还是辛凉?吴鞠通笔下银翘散方中淡豆豉应该是辛温的。淡豆豉有两种炮制法,我们在药房抓到的是辛温的还是辛凉的?

药,煎多长时间?有后下药,后下的药需要煎多长时间?整个银翘散煎多长时间?这也是需要我们去思考的。

我看到有人在处方里加了玄参10克,黄芩10克。

为什么要加玄参?

有说养阴,热邪有可能伤阴。但,热邪有可能伤阴,也有可能伤气啊,发热病人也无力呀,是不是也需要加补气药?

我不是说加玄参一定不对,我只是提出来供大家思考。温邪易伤阴,什么时候应该加养阴药,这是需要思考的。理论搞清了,才可能在理论指导下更好地开出处方来。

这里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每个人有自己的体验,这里还涉及配伍,因此很难去说这味药在方中出现应不应该。但用不用这味药,都要有理论支持,而且还要反复用实践去矫正自己的理论。

为什么要加黄芩?

黄芩清肺热,该病人有没有肺热?方中加用每一味药都要有对应的药证,这个证是辨出来的,不是猜出来的,也不是经验出来的。中医首先是理论医学。我们可以说,中医、西医都需要经验,但前提都是理论医学,我们是在理论指导下用方用药的,这就是我们学理论的重要性。如果只靠经验,那我们记上一堆经验方不就成好医生了?没用的。

在大家的常识里,银翘散方的君药是哪一味?

有说银花。银花该用多大量?

开银翘散方时,通常会开几剂?

银翘散证应该有汗,至少不应该无汗,如果该病人无汗呢,怎么变?如果由于用上西医退烧药汗相对多,怎么变?

银翘散证舌苔不腻,若舌苔腻,白腻,或黄腻,在这个基础上用不用银翘散?用,怎么加减;不用,用啥方剂?

临床经常发现这种情况,脉和症辨的就是某个方证,但舌苔不支 持,继续用该方加减还是舍弃该方用其他的方剂?

慢性咽炎患者,长期咽干,似乎辨出阴虚证。但舌苔腻,怎么办?养阴药用不用?阴虚怎么舌苔这么腻?辨阴虚的理由?千万要辨证,不要猜证,不然一辈子是庸医,阴虚得有阴虚的表现,就因为嗓子干、嗓子疼时间长了就是阴虚?舌苔腻怎么敢用养阴药?舌苔腻在需要用养阴药的时候是这个人快死的时候,门诊的病人活蹦乱跳的几乎没有一个能用进去,这就是理论医学,不敢超越理论,不能凭感觉就这样用,这是会完蛋的,会让病人完蛋、最后医生也完蛋。这儿阴虚即便敢用银翘散,肯定得做较大的加减。舌苔腻时有了湿邪,银翘散方中哪一味药去湿邪?至少银花、连翘不去湿邪,反过来会不会助长苔腻?有的人吃了银翘散,烧退嗓子不痛了,就是舌苔腻,不想吃饭,怎么腻的?银翘散用的。碰到一个发热、咽痛的病人,有没有可能在一两天之内完全治好?十年前需要先后用两张方剂,十年后一张就治好了,说明我们进步了。不进步不行。用上银翘散把肺的邪解决了,把脾胃伤了,需要我们再调一次脾胃,能不能去肺邪的同时不伤脾胃?一定要思考。

说了半天,退回来看吴鞠通是怎么说的。后学者需要学前人的很多方剂。开始学方剂就学一张方,把组成背下来,然后会用,用上有效就好了。但要继续成长时,我们发现掌握的这部分东西远远不够用,这时需要对每张方剂找到出处,琢磨作者制方时的思考,与作者沟通了也许才能真正明白这张方剂,才可能真正学会使用这张方剂。

要真正学会一张方剂,需要读作者的原文,需要破解作者当时立方的思维,实际上我们学方是学法。方以载法,法是无形的,方是有形的。中医通过有形的方传承了无形的法,一定要找着立方的法才能去破解所立的方。

当然,读原书可能没有刚才说得这么轻松,没关系的,一个人要变得有高度,一定要读点有难度的东西,不然始终上不了台阶。

银翘散是吴鞠通《温病条辨》里的一张方剂,他说:"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温毒、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

"太阴风温",什么意思?好像读了也没啥感觉。经典的东西需要反复琢磨,不然没多少感觉的。比如《伤寒论》原文,很乱,读上三遍不知道读啥。《温病条辨》要好读的多,并且吴鞠通在条文下自己就有解释,《温病条辨》整个读下来特别精彩。后世骂吴鞠通的特多,但是你认真读了《温病条辨》就会发现他是一个大医。吴鞠通在写《温病条辨》的时候不到40岁,正因为他年轻,好多人就骂他啥也不懂就写书编书。编书的人多了,像这样不经意编出个经典也不容易。

"太阴",在《伤寒论》里指的是太阴病,是阴证、里证,而在吴鞠通笔下,指的是肺,和伤寒的"太阴"无关。

先说什么是温病。

叶天士在《温热论》中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化热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合皮毛而主气,故云在表。"

温病和伤寒不一样,温病受的是温邪,伤寒受的是寒邪。伤寒是伤于寒邪,尽管后世很多注家认为不是,但是张仲景笔下是以寒邪为重点关注对象的。无论表证、里证,从麻黄、桂枝到附子、干姜,都是祛寒的。柴胡、黄芩、石膏、知母清热,这种热邪张仲景认为是寒郁化热的,不是一开始就是热邪。温病和伤寒不同的是发病一开始就是热邪,叶天士说温邪。寒邪从皮毛入,而温邪从口鼻入,也就是"温邪上受"。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刘剑锋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心慌胸闷医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09月28日张某,女,74岁,初诊。主诉:乏力伴心慌胸闷14天。心脏内有两个支架。慢性子宫颈炎病史于今年五月份在中医外科服中药及中药涂擦治疗。因家务繁重致腰肌劳损,今年7月份在针灸科行艾灸治疗。

  • 五苓散 李华歆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汗出后津液虚,内有水饮,可与五苓散!水湿内聚,表证未罢,饮后则吐,是为水逆,可与五苓散!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

  • 元旦的灯 陈鹏

    又一个元旦文/陈鹏2024.1.1月亮圆了又缺身边的人来来往往腊梅花悄然的开放庆幸的是你还在最大的龙也灭不了佛祖的灯我对你的思念亿万年不会变杯中的酒都化作财富的眼泪我手酸了梦里钱太多了,怎么数也数不完梦醒了佛还在,我也在一切都成真

  • 晓小半夏汤两味,姜夏一遇饮自消 张宝华

    概述小半夏汤出自《金匮要略》,主要用于治疗痰饮呕吐和胃寒呕吐等病症。功效与主治小半夏汤具有化痰止呕、散寒降逆的功效。注意事项与禁忌注意事项:1.小半夏汤的剂量和使用方法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禁忌:1.对半夏或生姜过敏者禁用。

  • 调准自己的生理时钟 谢江强

    调准自己的生理时钟从源头上摆脱经期紊乱女孩子在进入青春期的时候,以及女性步入更年期的那段日子里,月经失调的情况特别常见,如果能让这个生理转换期顺利度过,不仅仅可以使女性免除不必要的疾病痛苦,还可以为女性拥有更好的下一个阶段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 四君子汤治疗腹泻 崔乐

    从中医角度多考虑是脾胃气虚证,根据望闻问切四人合参情况,决定给予其四君子汤加减调理治疗。本方为治疗脾胃气虚证的常用方,其病机是脾胃气虚,气血生化乏源,运化能力失常。

  • 排脓方类 李华歆

    排脓散、排脓汤并主之。),同样也可以用“排脓散”或者“排脓汤”治疗!排脓散枳实十六枚芍药六分桔梗二分上三味,杵为散,取鸡子黄一枚,以药散与鸡黄相等,揉和令相得,饮和服之,日一服。

  • 秋(陈医生) 陈鹏

    秋文/陈医生2023.10.31梧桐的叶子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在月光下细数流年可惜凤凰早已涅槃只剩枝桠喃喃诉说着秋

  • 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地哭闹 谢江强

    张同学今年9岁,上小学二年级,三天前的傍晚时分,因为和邻居家的孩子吵闹打架,被父亲狠狠训斥了一顿,受了惊吓,脸色有点略微发青,还不停地啼哭、浑身颤抖不止。

  • 浅谈补血调经方之四物汤 王飞

    四物汤实际是从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的胶艾汤变化而来的。就是说,当归如春季之生发,川芎如夏季之长养,白芍如秋季之收敛,熟地如冬季之固藏,四味药恰好对应一年四季,化生万物,故名为"四物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