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气温病,高热惊厥案

2022.05.11 369阅读 评论数 0 0

 袁某,男,42岁。


盛夏于山溪水中游泳浸泡后,当晚出现头身疼痛,发热咳嗽,输液3日,病情不能控制。


于病后第3日下午出现超高热,体温41.2℃,昏迷,四肢抽搐。


患者体若燔炭,神志昏迷,面红目赤,阵阵抽搐,唇焦齿燥,口出秽气熏人。


问其家属得知,只在病之当日大便1次,现已4天未排,尿少而短赤。


舌质红绛干燥,苔黑而起芒刺。脉疾而洪大。


病为伏气温病,证属气营两燔,化燥生风,热毒攻心,扰乱神明。


当此之时,不以剑指刀锋之法迎击热毒之邪,直挫热毒之势,其他治法不仅如隔靴挠痒,无济于事,更恐有正不胜邪,正溃邪厥而威胁生命之虞。


急拟:


生石膏80g,寒水石30g,犀角6g(锉末冲服),生地黄50g,知母15g,黄芩15g,黄连15g,栀子12g,大黄10g,芒硝10g(冲服),大青叶20g,野菊花30g,白芍30g,甘草10g。1剂,令急煎,不分昼夜,撬开牙关灌喂,务于次日复诊前服完。


次日晨家属来告,云上方服下2次后热势减退,继而下黑硬大便数块,并相继排大量黑稀便3次,体温随之退至正常,抽搐停止,神志恢复,索要水喝。


家人以米汤半碗喂下后,已静卧多时。立即赶至病床视之,患者倦怠至极,不愿多语,但对答正常,气息平静。


唇舌焦燥及舌绛程度均大减,脉数但洪疾之势已大缓。


邪势已挫,改用竹叶石膏汤加味调治数日而愈。


本患系伏气温病。


伏气温病是温病中的一类特殊病证。


它由冬日不寒,仍行秋令,致精气内不蛰藏,秋令之燥气侵犯人体,暗耗真阴,亏耗精气,至春甲木旺盛之时,癸水衰枯,无以为发生滋润之本,被温热之邪触诱而发。


因而《黄帝内经》将其发病学原理归结为"冬伤于寒,春必温病"。


伏气温病的病机决定了其发病即内热较甚,有显著的化燥灼阴的症状特点,也决定了其治疗原则是清热透邪与顾精护阴并重。


因而其临床表现不同于普通温病由卫而气、渐犯营血的发展规律,其热不止于温邪初入,正邪纷争之热,它的伤阴也不是发病过程中的逐步亏耗,故对其治疗,也不能按在卫可汗,到气才清,入营用透,入血凉散的治疗原则,而必须与其高热毒甚之"锋"正面对决,直挫邪势。


患者发病的头年冬暖,冬季之主气——寒气缺位,这种应有而不有的造化之气失常,导致气血纷扰,暗耗真阴,在盛夏贪凉久浴后,邪闭肌肤,未得宣发,由外感之邪引动伏邪而发病。又由于治不得法,病邪化毒生风,弥漫成燎原之势,内陷致攻心之危,从而导致了威胁生命的险象环生。

本证治疗的关键在于挫败热毒。而挫毒之法,一在清毒,二在泻毒,三在解毒。当此危急之时,不可分投递进,只可同时遣用,以利"总攻"。


因此,用白虎汤以清毒,用承气汤以泻毒,用黄连解毒汤以解毒。


而仍恐力难胜邪,因此加用犀角、寒水石、野菊花等。


其中犀角乃清心凉血、泻火败毒之专药。20世纪70年代尚未禁用,真品随处可得,在方中起了重要作用。


本品现已难觅,临床以水牛角代,疗效虽远不如犀角,而10倍于犀角用量时,还是有效的。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刘剑锋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薏苡附子散 李华歆

    ——列宁小编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薏苡附子散!《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薏苡附子散”!薏苡附子散薏苡仁十五两大附子(炮)十枚上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 煲汤常用中药解读人参和陈皮 谢江强

    煲汤常用中药解读人参和陈皮人参含有多种氨基酸、植物甾醇、人参酸、葡萄糖、麦芽糖、人参皂苷、人参二醇、烟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钙、磷、钾、钠、铁等成分。食用宜忌陈皮气味芳香,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被用来作为泡茶的材料,但不宜长时间饮用大量的陈皮茶,以免损伤元

  • 手脚冰凉十年案一 王建飞

    2023年10月12日张某,女,66岁,初诊。阴寒凝结于下,阻遏阳气伸展,则手脚冰凉。今复诊告知口苦消失,余症均未减。2023年10月31日服药后回访,上述症仍未见明显变化,已无信心再服中药。嘱其适当运动,饮食均衡,少盐少糖,生活作息规律,避风保暖。

  • 治疗高血压中成药推荐 吴春水

    本文刊登于《民族医药报》2023年12月29日第52期治疗高血压中成药推荐作者/吴春水1.罗布麻降压片方由罗布麻、夏枯草、钩藤、珍珠母、泽泻、菊花、牛膝、山楂组成。用于肾虚肝旺之高血压症。亦用于高血压及一切急性炎症伴有的高热不退、神志昏迷等。

  • 小建中汤 李华歆

    ——约·罗斯金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小建中汤!小编觉得“小建中汤”其实是由“桂枝加芍药汤”化裁而来,为什么这么说呢?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 孩子慢性腹泻,要从肝脾入 谢江强

    孩子慢性腹泻,要从肝脾入手治疗9岁的患儿杨小朋友,因为间歇性肚子隐痛而来看病。我判断孩子的情况应该是肝脾不和引起的腹泻,可能是因为着凉,或是吃了不对的食物所导致的,因此我给他开了能够疏肝缓急止痛、健脾升清止泻的升清止泻膏。

  • 小柴胡汤(2) 李华歆

    以上“加减法”完全是根据患者服用“小柴胡汤”后可能引发的各种病情变化来对应处理的,它提现了仲景“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的原则!

  • 小儿常见病的经验方及治疗 曹雪盼

    发病年龄以学龄期儿童居多,男孩多于女孩,发病率约5%。遗尿自除小儿哮喘哮喘是在气道高反应状态下,由于变应原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可逆性的气道阻塞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咳嗽和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

  • 现代中医认识的桂枝甘草汤 张宝华

    桂枝甘草汤一、概述桂枝甘草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主要由桂枝和甘草组成。

  • 胸痹案例一则 罗沿印

    胸痹是指胸部闷闷作痛,严重时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平卧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病案举隅余某,男,4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