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类方十二

2022.10.01 782阅读 评论数 0 0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  芍药  麻黄 炙甘草各十八铢  生姜一两二铢   大枣四枚  石膏二十四铢

上七味,以水以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

旧云:桂枝三,今取四分之一,即当云桂枝二也。

"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具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假如说脉微而恶寒,已经没有了热的话,这是阴阳具虚了,再发汗,再下,再吐就不行了,会脱阳的。"服桂枝汤后,形似疟"的桂枝二麻黄一汤和身必痒的桂麻各半汤,是没有脉是微弱的。这两条都是经过病后的,肯定有津液虚,但没有本条虚的那么严重。本条仲景的说法是无阳了,是用词不严谨的,没阳了那怎么行?人都要死掉的!这条应该是说阳很虚了,不可以发汗了。但又说:宜桂枝二越婢一汤,这可是发汗的方子呀,那不就是自相矛盾了吗?所以,我觉得本条文应该是这样的"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宜桂枝二越婢一汤。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

这样子的话,那就很明了了。那么这一条是不是形似疟啊?仲景说形似疟的,后面补充有"一日再发"或"一日二三度发"所以本条说的不是形似疟。那么本条的发热恶寒热多寒少,是什么情况引起的呢?从用方来看,桂枝汤是去风的,越婢汤是去风水的。所以说,这条是太阳中风和太阳中湿合病,还是叫做太阳病是没有问题的。本条的方证,绝不会仅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这两个症状,应该还会有轻微的水肿或身重或四肢沉重等,也有可能都具备。前面有两条,一个身痒一个形似疟,都是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合病,似疟的寒邪轻一点。从本条的用方来看,药量都很小,越婢汤的量更小,说明风邪和湿邪都不重,但风邪相对更轻一点。因为越婢汤的量比较大,取八分之一药力也比桂枝汤强。真是细至入微的辨证用方啊,要是能达到这个水平,那是相当的高的了。"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这就要参考黄芪建中汤了。从桂麻各半汤、桂二麻一汤,桂二越婢一汤的合方规律中,我们可以得到启发,假如说遇到其它的合病,我们需要合方时,根据具体的病情轻重,分别各以统一的比例调整各整个方。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韦秋凤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桂枝汤类方二十一 韦秋凤

    茯苓四两桂枝三两白术甘草各二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甘草补津液,调和诸药,缓解药毒,行药力。三才解析法:主治:凉滞寒饮多、津亏病位:表里俱病阳性药:桂枝4温辛甘白术2温辛甘滋微苦平性药:炙甘草2平甘滋茯苓4平甘淡。

  • 桂枝汤类方二十 韦秋凤

    桂枝四两炙甘草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桂枝甘草汤主之。桂枝在清表的残留风邪的同时,导引津液各就各位,恢复健康的生理状态,这就叫做使气得旁流。这种病,是个急病,大枣比较滋腻,会束缚桂枝药力的发挥。

  • 桂枝汤类方十九 韦秋凤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可以用桂枝汤再次发汗。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整个方子,桂枝汤清太阳中风,人参芍药清热补津液。

  • 桂枝汤类方十八 韦秋凤

    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要想去掉这些风邪的话,那么就要用桂枝汤治疗。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用小承气汤还是大承气汤,视病情轻得而定。这与津液外出,肠道津液缺乏有关。

  • 桂枝汤类方十五 韦秋凤

    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 白术的解读 韦秋凤

    白术这一味药,一定要按照方子的量去用,不能多用。白术可以去在身面的大风,风邪导致的头晕头痛,流眼泪。腰脐间有风寒湿痹阻滞伤害,气血不利,白术能去这些风寒湿痹而利气血。黄煌认为,白术体质舌多淡胖齿痕水滑。

  • 桂枝汤类方十四 韦秋凤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桂枝去芍药汤,温中去虚寒,解决太阳中风的问题,白术化太阴水饮。

  • 桂枝汤类方十三 韦秋凤

    阳明里热结实而坚硬,热伤里津液使里肌肉组织不得津液濡养而紧急疼痛。热久伤津液虚劳而无乳,热清则津液复而乳水生。

  • 桂枝汤类方十二 韦秋凤

    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服桂枝汤后,形似疟"的桂枝二麻黄一汤和身必痒的桂麻各半汤,是没有脉是微弱的。宜桂枝二越婢一汤。从用方来看,桂枝汤是去风的,越婢汤是去风水的。因为越婢汤的量比较大,取八分之一药力也比桂枝汤强。

  • 桂枝汤类方十一 韦秋凤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汗出必解,这种情况,发汗病就会解,宜桂枝麻黄一汤方。也就是说,这两升的汤药,是三分之二也就是三分之四升的桂枝汤和三分之一也就是三分之二升的麻黄汤的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