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关节炎的治疗

2022.05.02 158阅读 评论数 0 6

 老龄化社会,老年性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较多,患膝屈伸活动度受限明显,可见明显膝部外观变形,有的膝以下肿胀,根据寒热情况,我常用黄芪60克,金银花15克,石斛40克,薏仁60克,车前子15克,牛膝30克,木瓜15克,白芍30克,鹿衔草15克,防己7克,久病合并瘀血证加三七粉3克,阳虚怕冷加淡附片桂枝,湿热证者加忍冬藤60克,配合针灸内外膝眼、足三里、阳陵泉穴、阴陵泉穴,血海,梁丘穴等,四神煎是出自清·鲍相璈《验方新编》的药方,主治鹤膝风 。原方为生黄芪半斤,远志肉、牛膝各三两,石斛四两,金银花一两。 


原方用法为生黄芪、远志肉、牛膝、石斛用水十碗煎二碗,再入金银花一两,煎一碗,一气服之。服后觉两腿如火之热,即盖暖睡,汗出如雨,待汗散后,缓缓去被,忌风。功能以扶正养阴祛邪,清热解毒而活血通利关节为主治疗以两膝疼痛,膝肿粗大而大腿细,形似鹤膝,步履维艰,日久则破溃之证。剂药虽仅五味,但组方严谨,照顾全面,堪称药简量大,功专效宏。黄芪一药重用,味甘性温,为补气圣药,又善祛大风,并可固表止汗,托疮排脓。气乃血帅,气行则血行,血行风自灭。正气充足,邪自易除,重用黄芪,用来扶助正气以统领诸药直达病所,蠲痹除滞,祛邪外出;牛膝味苦、酸、性平,益阴壮阳,强健筋骨,祛瘀止瘀,善治膝关节屈伸不利;石斛味甘淡,性偏寒,养阴生津清热;远志味辛、苦微温,补益心肾,以杜绝邪气内传之路,预安未受邪之地,又能祛痰消痛肿;金银花甘寒,清热解毒之功颇佳,此可消除因瘀而化热的关节肿痛,且可制约黄芪温热之性。总观诸药相伍,扶正之功甚强,祛邪之功亦具,真乃补而不滞,清而不寒,大汗而不虚,堪称为妙方也。                                             岳美中教授云:"历年来余与同人用此方治此病,每随治随效,难以枚举"(《岳美中医话集》),足见其效应不凡也。本方投药剂量超越常规10倍,正是其收效甚速的原因。重兵驱贼,一鼓荡平;贼众兵寡,难以建功。用药如用兵,医者且勿虑其药量大而置良方于高阁,应知常达变,放胆用之。现代研究,远志皂甙能刺激胃黏膜而反射地引起轻度恶心,故胃炎、胃溃疡病人应慎用。

图片

鹤膝风在中医指结核性关节炎。患者膝关节肿大,象仙鹤的膝部。以膝关节肿大疼痛,而股胫的肌肉消瘦为特征,形如鹤膝,故名鹤膝风。病由肾阴亏损,寒湿侵于下肢、流注关节所致。大多由"历节风"发展而成。           鹤膝风起于禀赋体虚、调摄失宜、足三阴亏损,风邪外袭,阴寒凝滞,湿热壅阻,或湿流关节。因其禀赋不足、三阴亏损、督脉经虚,风寒湿邪结于经络、血脉不流,而导致筋缩而股瘦。或因邪蕴化热、则湿热流注关节,引起关节红肿热痛、屈伸不利。若失治或误治则邪陷深变,成为肿疡化腐证。  


   本案患者余借先贤鲍相璈之治鹤膝风四神煎良方以黄芪石斛银花牛夕为主方,扶正养阴以祛邪,清热解毒而通利关节为主治膝关节肿胀疼痛为主药;减远志加米仁清利关节肿胀,同时以防用大量黄芪石斛类生痰湿产生中焦之郁堵而保中宫;用茯苓车前防已开通下焦以消导分导中下之焦肿胀关节之湿热流注;加当归养血以生新血;用肉桂佐之通其气;又佐之防风以散其邪;此上配伍相恶而相济,邪去而正气自固。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刘剑锋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6 谢江强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6医案50杨某,男,30岁。治以散寒化湿理气,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正气散芳香之品为多,芳香药物不宜久煎,故嘱其煎开后,再煎5分钟即可。医案51侍某,女,51岁。配7剂,每剂两煎,每煎取药液200mL,早晚各服200mL。

  • 薏苡附子散 李华歆

    ——列宁小编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薏苡附子散!《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薏苡附子散”!薏苡附子散薏苡仁十五两大附子(炮)十枚上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 手脚冰凉十年案一 王建飞

    2023年10月12日张某,女,66岁,初诊。阴寒凝结于下,阻遏阳气伸展,则手脚冰凉。今复诊告知口苦消失,余症均未减。2023年10月31日服药后回访,上述症仍未见明显变化,已无信心再服中药。嘱其适当运动,饮食均衡,少盐少糖,生活作息规律,避风保暖。

  • 孩子慢性腹泻,要从肝脾入 谢江强

    孩子慢性腹泻,要从肝脾入手治疗9岁的患儿杨小朋友,因为间歇性肚子隐痛而来看病。我判断孩子的情况应该是肝脾不和引起的腹泻,可能是因为着凉,或是吃了不对的食物所导致的,因此我给他开了能够疏肝缓急止痛、健脾升清止泻的升清止泻膏。

  • 脉法新悟(九) 陈玉佳

    自秦以来,儒家和法家思想贯穿中国历史。儒家“舍生而取义”,法家“执法而弃情”。脉仍寸弦无力,尺弦。于是,这位著名的作家挥笔写道:“马克·吐温和他的箱子。”医案来自《李士懋平脉辩证医案》,经删减。

  • 经方实验录 张宝华

    张某某,男67岁。既往有肺结节,反应性关节炎,颈椎病,脑梗等病史。观其面暗,舌暗,舌下瘀滞,苔白厚中黑,正是痰饮于内久矣,当下复有风寒叩表,不可不兼顾之,且有血淤之象,依仲景方法,外解风寒,内化水饮,兼及血淤。

  • 桔草相遇可宣肺,止咳利咽已千岁 张宝华

    3.用药期间注意饮食:患者在服用桔梗甘草汤期间需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 重温一下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张宝华

    三、适应症1.神经衰弱:对于长期失眠、多梦、易醒的患者,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精神状态。

  • 乌梅丸 李华歆

    ——高尔基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乌梅丸!蛔厥者,乌梅丸主之。仲景告诉我们治疗“蛔厥”可以“乌梅丸”,当然它的作用不仅仅是局限在治疗“蛔厥”,也可以治疗长期的腹泻!

  • 月经量少中医教你怎么办? 白成振

    月经量少是指女性在月经周期中,经血量较正常情况明显减少的现象。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月经量少,中医有不同的治疗方法。因此,在治疗月经量少时,除了考虑中医治疗方法外,还需要注意调整生活习惯、缓解精神压力、避免滥用药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