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82条

2024.06.02 569阅读 评论数 1 3

热爱中医的朋友请点击下方页面关注小编公众号,获取更多中医知识!

小编的话

帮助别人其实就是救赎自己!人要眼光长远,只有站在高处才能眺望全景,千万不要被眼前的蝇头小利丢失了自己的良心,遇到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如果你有能力帮助就去帮助,今天你帮了他,也许明天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也会帮你一次!正所谓天道好轮回!



1

【8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一作僻)地者,真武汤主之。





1

SPRING 2024

第82条中患者同样是先有“太阳病”,此时细心朋友可能会问为什么整部《伤寒论》一共有398条条文,而偏偏归纳于“太阳病”的条文竟然有178条之多?小编认为这体现了古人“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疾病思想,要知道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那时候人们并没有手机,更不会百度,人们生病了也没有医院可去,所以古人对待疾病的认识是朴素的,很可能认为我们生病了其实是有外在邪气的侵扰,而“太阳”在人体上主表,如何在“太阳”层面上就彻底解决掉邪气,这样就可能把患者病情程度降到最低,所以古人更加重视如何在“太阳”层面上去解除邪气!

第82条中讲的是患有太阳表证的患者在表邪未罢的情况下,医生根据其脉证给予了“发汗法”治疗,患者服药后身体确实有汗出,值得注意的是,仲景在治疗表证时提倡的是见“微汗”而不是发汗,这点在“桂枝汤”方后将息法可以得到印证(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此时患者身体似乎还有发热,貌似是表证仍然未解,但是患者出现了典型的“水饮”表现,主要表现为“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一作僻)地”,在《金匮要略》中我们可以得到证明:【11】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伏饮。所以我们可以断定此时患者病情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让我们在试着梳理一下!

患者本来是有表证,而医生用了“发汗法”后患者出了过多的“汗”,要知道“汗”也是人体“津液”流失的一种特殊形式,此时表证为阳气不足,因为太阳的根在少阴,打个比方来说,太阳好比是守护边境的边防军,而少阴则是保卫境内关键设施的精锐部队,当边境发生战事时,冲突先是局限在边境,国内的精锐部队会根据战事进展随时支援,而如果边境的部队损失惨重,那么国内的精锐部队也要冲到前线,那么问题来了,此时国内防卫力量空虚,国内社会就容易有动乱……

这个条文就是一样,患者先是经过发汗后大量出汗伤了表阳,随后里阳也跟着损失,最后因为阳虚水停进而引发的一系列症状,仲景告诉我们此时可以使用“真武汤”!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小编既往文章《经方解说之真武汤》!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有不到之处尽请批评指正,看病需要医生具体诊断,切不可以身试药,已开启赞赏模式,支持小编原创文章!欢迎大家点赞、在看、转发及邀请热爱中医朋友加入公众号,感谢大家大力支持!

关注经方苑

专心

专注

专业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李华歆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伤寒论 李华歆

    524篇原创内容公众号《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所以仲景告诉我们先刺“风池”、“风府”的目的在于“给邪以出路”!目前公众号粉丝4963人!

  • 体质调理用膏方 谢江强

    体质调理用膏方1.气虚体质指元气不足,以神疲乏力、气短自汗、少气懒言等为主要表现。

  • 中医再起沉疴,治疗积聚(肝硬化门脉高压腹水)康复医案记实 李绍武

    发现乙肝小三阳30余年,肝硬化失代偿、门脉高压6年,出现过严重腹水。至此,韦总所患积聚的治疗已获得康复的效果,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目前仍在继续巩固疗效中。

  • 抵抗力下降医案整理 谢江强

    医案140曾某,女,23岁。火降则气生,气生则阳气足,阳气温煦机体,则冬季无畏寒怕冷。医案141朱某,女,80岁。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 厌食 谢江强

    造成厌食的主要原因是家长喂养不当以及儿童自身不良的饮食习惯。中医学认为,小儿厌食病在脾胃。小儿食欲不振,厌恶进食,食之无味,多食或强迫进食后出现脘腹饱胀感,胸脘部憋闷感,频频打嗝,形体偏瘦,面色欠佳,精神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腻,脉尚有力。

  • “咳喘咳痰伴发热5天”,中药一剂见效案 宗琪

    患者:司某某性别:男年龄:82岁初诊日期:2024年2月18日主诉:持续咳喘咳痰伴发热5天。既往史:既往“高血压"病史10年余,最高血压不详,长期口服药物,控制尚可,"心功能不全”,本次脑梗后确认“心房颤动”,结肠癌病史7年余。

  • 帕金森 潘洪波

    古今医家多认为帕金森病的病位主要在肝肾。因此,肾阳亏虚,肾精失和,无以发挥生髓之功,骨髓、脑髓失养,进而出现帕金森病的临床症状。故肝血不足无力温养于筋,皆可使筋拘搐挛,从而出现帕金森病的相关症状。

  • 心悸的医案整理1 谢江强

    医案100韩某,女,75岁。配7剂,每剂两煎,每煎取药液200mL,早晚各服1煎。以归脾汤补气养血,健脾养心。医案101朱某,女,62岁。数月后,又至省城某三甲医院复查,双侧颈动脉未见斑块。

  • 经方治疗感冒后全身不自主痉挛一例。 袁振兴

    李某某,女82岁。一周前感冒,后出现乏力,纳差,眠差,近两天出现不自主全身痉挛,阵发性。病人不愿麻烦子女,拒绝住院治疗,考虑到这种外感后出现的西医也检查不出什么问题来,就门诊用中药治疗了。

  • 视疲劳的中医解释 谢江强

    中医称之为“肝劳”。视疲劳若长期得不到改善,会引起视力下降,甚至提前出现老花眼等,严重的还会引发各种眼部疾病。如果视疲劳长期存在、无法得到改善,病情加重,甚至会引发干眼症、青光眼等严重眼部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