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疗热痹症善用三法
热痹的治疗谨守病机,知常多变,独创见解,从临床上热痹成因有二:
(1)素体阳气偏盛,复感外邪,邪从热化,内壅关节;
(2)外感风湿热毒,本病初起,症见局部关节红肿灼热疼痛,不可触近,得冷则减,并见有汗出,恶风、口苦口渴、烦躁不安、溲黄便干等全身症状,治疗主张以清热解毒凉血为大法,常用药物为:蒲公英、土茯苓、银花藤、连翘、生石膏、生地、赤芍等。在治疗过程中若使用清热解毒药后,关节红肿灼热疼痛或红斑结节,伴有口干舌燥,脉象洪大,溲黄便秘等症状,
主要表现为关节酸痛、纳呆等湿象,在治疗上以清热解毒、健脾化湿、滋阴补肾为主(常似黄柏、薏苡仁、芡实、虎杖、生地、山药、赤芍、栀子、白术、苍术、乌梅、三七、黄芩、威灵仙、补骨脂、枸杞、地骨皮、防己、菟丝子、甘草)若系热痹顽症、久治不愈,且关节明显肿痛,粗大变形,局部肌肉萎缩,丧失劳动力,据“久痛多瘀”、“久病入络”的理论,似化瘀通络,每以丹参、赤芍、丹皮、紫草、鸡血藤、元胡、三七之品与地鳖虫、炮山甲、全蝎、蜈蚣、干地龙、黑蚂蚁等虫类搜剔之品配合,常常收到满意的效果。
【病例举例】:江某,女,37岁,教师,初诊:2017年7月16日,以双膝关节红肿灼热疼痛两月,经治疗未愈,门诊时化验血沉45毫米/小时,抗“O”800单位,X光拍片:双膝关节轻度骨质增生,舌红苔黄,脉象浮数,有盗汗便秘、口干舌燥之症,诊断为热痹(双膝关节炎)拟以清热凉血、疏风祛湿,方用白虎汤加三妙丸加减:生石膏(先煎)40克、知母10克、粳米(包)10克、黄柏10克、萆薢10克、苡仁10克、桂枝10克、赤芍10克、威灵仙10克、川牛膝20克、生黄芪30克,连服30剂后双膝关节红肿疼痛缓解,口干舌燥、盗汗便秘症状明显改善,2017年8月30日又次复诊:双膝关节红肿症状消失、行走蹲立困难,舌淡苔少,脉象细数,又似补气益肾汤:生黄芪20克、牛膝10克、补骨脂10克、太子参10克、骨碎补10克、三七片10克、鸡血藤10克、赤芍10克、茯苓10克、虎杖10克、夜交藤10克、甘草6克、五灵脂10克,再服30剂后症状消失,活动自如,至今告愈。
(2)宋××,男,54岁,工人,初诊:2018年10月21日,以双肩、肘、膝、踝关节红肿灼痛,行走困难、疼痛难忍,伴有口干、苔黄厚,脉象数浮,咽喉红肿,夜寐少眠,视力模糊、食纳不香、便干便秘,拟以清热利湿汤:羌独活各10克、川牛膝20克、苡仁10克、黄岑10克、黄柏10克、甘草10克、虎杖10克、丹皮10克、蒲公英10克、鸡内金10克、赤芍10克、防风10克、苍白术各10克,服用15剂,关节红肿灼热疼痛明显缓解,后又加入补骨脂15克、防己10克、炮甲片10克(打碎)连服30剂以告愈,随访至今未见异常。
【临床体会】:从风湿热痹之症,以“热退湿存,寒湿并用”的主导思想,在用药方剂似清热利湿、滋阴生津、补肾强骨、润肺化痰、舒筋通络、除痹止痛、消炎止疼为主。从江某的病案中方剂白虎汤加三妙丸为治疗素体阳气偏盛,邪从恶化,内壅双膝关节。清代张锡纯大师使用白虎汤很有心得,他认为:生石膏性是微寒,只要对症是可以大剂量使用,非常安全,尤其是对关节灼热湿痹(风湿热痹)生石膏、粳米为君药;三妙丸似苍术、川牛膝、黄柏为主的,对人体下肢关节湿热壅肿,关节灼热以健脾化湿、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之良药,如同白虎汤倂举使用便创造了中医治疗湿热痹症之奇效。
杨家强主任撰稿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麻黄汤笔记与医案一则 黄阁
外感风寒表实证以麻黄汤最速。服麻黄汤可见正邪相争,正气上冲发烦目瞑。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 -
保护孩子的健康,要从生活点滴做起 谢江强
保护孩子的健康,要从生活点滴做起1.想要孩子健康,就得培养他健康的饮食习惯我见过很多孩子身体出现各种病症,归根结底,其实都和脾胃的状态密切相关。一般来说,在孩子三四岁,饮食习惯开始成形的时候,家长就要做到心中有数,给孩子打下健康饮食的基础,不能过度喂养。 -
中医治疗白塞氏综合征案例分析 崔国宁
经过详细检查和诊断,被确诊为白塞氏综合征。中医认为白塞氏综合征的发生与肝、肾、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需要指出的是,白塞氏综合征病情较为复杂,且容易反复发作。 -
炙甘草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治心慌、胸闷案 张训景
疗效:患者服用中药2付症状减轻,5付后心慌、胸闷明显减轻。继续服药巩固治疗2周。3月后患者陪同其老伴来就诊,心慌,胸闷未再发作。《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 -
经方实验录之蜈蚣咬伤后 张宝华
某老年女性住院患者。蜈蚣咬伤1个月。经他家医院诊治未得缓解而来本院进一步治疗。病已20日,所治未能相机而动,驱邪外出,观其脉证,乃三阳合病。经过icu治疗后回风湿免疫科普通病房。 -
中医“塞因塞用”之补中益气汤 郭文龙
王某,女,73岁。遂用补中益气汤以补脾胃气虚,升阳举陷。综上补脾胃气虚兼温补元阳达到脾胃升降功能恢复故大便排除正常,再不会出现乍难乍易的情况,从而体现了中医“塞因塞用”的理论之妙用。 -
天生娇贵的孩子 谢江强
天生娇贵的孩子有个从上学时起关系就不错的同学,毕业以后也一直保持着联系。可用扶元汤足浴,来为孩子补肾固本,增强体质。肺脾气虚的孩子多表现为呼吸道症状迁延不愈,多汗,厌食,大便稀不成型,面黄肌瘦。 -
大大小小的斑 谢江强
大大小小的斑薛太太从怀孕四五个月开始,原本干干净净的脸上就出现了几块大大小小的斑,尤其是两颊的部分更加明显。在足浴的帮助下,现在薛太太脸上的斑已经完全消失,无影无踪了。薛太太自己也说没想到足浴能给她这么大的帮助,让她又能自信的生活下去。 -
癃闭 谢江强
癃闭是由于肾和膀胱气化失司导致的以排尿困难,尿量明显减少,小便点滴而出,甚则闭塞不通为临床特征的一种病证。癃和闭均为排尿困难,轻重程度上不同,多合称为癃闭。癃闭的病位在膀胱,但和肾、脾、肺、三焦均有密切的关系。 -
焦虑抑郁患者的疼痛问题不容易解决,患者家属能起关键作用 于军
女,71岁,4月12日首诊的主诉是:“右侧头面部带状疱疹后疼痛6周”。患者疼痛剧烈,口服止痛药效果不好,因既往就有焦虑、失眠,得带状疱疹后就更严重了。三诊时患者说疼痛范围小点了,颞侧不太疼了。所以,在治疗焦虑抑郁患者的疼痛问题时,患者家属能起关键作用。
最新文章
-
从中医角度解析痄腮:病因、病理与治疗 白成振
从中医角度解析痄腮:病因、病理与治疗痄腮,中医亦称为“腮肿”“颐毒”等,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对于医生和患者来说,了解疾病的病因、病理和治疗方法,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是控制疾病传播和保障公众健康的关键。
-
小青龙汤加减治愈咳嗽2周案 宗琪
条文学习: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
眩晕医案整理 谢江强
医案106何某,21岁。髓海充,心神养,肝阳平,气机畅,则眩晕释,睡眠安。医案107王某,男,47岁。寒湿外犯,凝滞督脉及足太阳经脉络,络脉不畅,清阳被阻,不能上达清窍,则眩晕也。
-
膏方调经心得4 谢江强
膏方调经心得42.温阳补肾膏:肾阳虚衰型《妇科膏方应用指南》。再将阿胶、鹿角胶加适量黄酒浸泡后隔水炖烊,冲入清膏搅拌和匀,最后加入蜂蜜、饴糖、冰糖文火收膏即成,以滴水为度。每于经前3天开始服用,每次20g,每日2次,早晚饭后开水调服。连续服2~3个经期。
-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1 谢江强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1医案40王某,男,56岁。心下痞即胃部痞塞不通,痞证的特点是中焦脾胃痞塞不通,出现腹胀、食欲不振、腹部憋闷,同时还有上热下寒的特点。医案41骆某,男,60岁。方中黄芪有托疮生肌之效,于胃复合性溃疡疗效确切。
-
手脚冰凉十年案一 王建飞
主诉:手脚冰凉10年,加重3个月。手脚冰凉十余年,近三个月来加重。肝肾精血不足,不能滋养真阳、收敛真阳,致真阳无力生发生长并抵御外(寒)邪,真阳不足,阴寒内生,则手脚冰凉持续十余年之久。今复诊告知手脚冰凉好转。
-
怕冷五年医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11月08日陆某,女,55岁,初诊。主诉:怕冷5年。手足冰凉,腰背及下肢怕冷。阳虚与内,阴寒自生,时隔5年则症瘕积聚而成,形成甲状腺结节、肺结节、肠息肉以及子宫肌瘤。前两次中药均已服完,现诸症均减轻。
-
夜间出汗案 朱浩宇
某女,五十左右,夜间出汗,舌淡苔薄白,自服六味丸不效,予八味丸去三泻改汤,重用,一剂汗止。
-
阳虚外寒内饮,仲景麻附细痊 张宝华
麻黄附子细辛汤一、概述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伤寒论》,是阳虚外寒内饮的典范之剂,本方由麻黄、附子和细辛三味中药组成。
-
浅谈四圣心源之黄芽汤 王飞
黄芽汤是由人参、干姜,甘草、茯苓组成。因此,黄芽汤虽没提及具体治疗什么疾病,但是它的治病大纲却已经很明确了,可以这样说,在四圣心源书中只要是黄师辨证属阳虚脾湿所致,都会从黄芽汤的基础方上裁化用药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