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第十四条(二)
项背强,就是项背这个地方肌肉发痉挛,痉挛得厉害,就发痉,生痉病,痉病会背弓反张的,那么它轻的就是“几几然”,病人脑袋别扭,脖子伸着,运转不自然。这是肌肉发痉挛的缘故。这个在《金匮要略》上就有了,在《痉湿暍病脉证》上说的细,大家有时间可以去看看,那上面对这个“痉”说的细致,理法方药齐备。
桂枝汤咱们说过了,他说“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就是桂枝汤再加葛根了。那么我们就重点研究一下葛根这个药。《神农本草经》上说它“味甘,平。主消渴,身大热,呕吐,诸痹,起阴气,解诸毒。”《名医别录》言它“无毒。主治伤寒中风头痛,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疗金疮,止痛,胁风痛。”《药性论》曰它“治天行,上气呕逆,开胃下食,主解酒毒,止烦渴。”现在大家的共识是,葛根味甘、辛,性凉,归脾、胃经。具有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等功效。
从上面三本古本草就看出来了,后人这些也就是总结,大一统的集合了。那么在《本经》上说是葛根“主消渴,身大热”,《名医别录》说它“解肌发表出汗,开腠理”,可见它是一个清凉性的解肌药,而有治疗“项背强几几”的功效,项背肌肉拘急这个证侯,用葛根治疗作用相当的好使。那么,经过后世不断的临证实践,论证得更加进一步了,如今治疗颈椎病,很多大夫都喜欢用它,这个成习惯了,就是因为颈椎病人这个脖子这样的情形普遍的很,但发颈椎病,我们就用葛根?更有甚者,有的人用葛根来通治心脑血管疾病,依据呢当然是现代药理学啦!
葛根含异黄酮成分葛根素、大豆黄酮等有效成分,葛根素是由葛根提取制成,主要剂型有片剂、注射剂等,主要化学成份为皂苷类化合物葛根黄酮,具有提高免疫,增强心肌收缩力,保护心肌细胞,降低血压,抗血小板聚集等作用。那么在现代药理学的武装下,一部分中医人就用葛根来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用它扩血管,改善供血,防治血栓。另外葛根能降血糖,遇到糖尿病就给这个药,咱们说生津止渴,对吧,葛根确实有这个功效。
人家西医用葛根素制剂是按药理学来的,他们是循诊医学呀!三期临床的搞,科学系统的很,这个咱不多说,人家有人家的一套标准。可咱们中医人士把单一的成分用到中药里说事,这个美其名曰中西结合,那这方面的报道海了,真的像他们说的那个样子,疗效显著?这个我是持怀疑态度的。用现代药理学的提取物指挥中药,到底哪个是主哪个是客?中西结合搞是几十年了,我看走出了第一步也就在那踏步了。
这个中西医结合搞的好的,第一人是沧州的张锡纯了,他是近代的中医大家,咱们本科的方剂学收录了他好多的方子,那的确是好使呀!他有《医学衷中参西录》,在中西医结合这块儿有所成就的,有时他按病情需要就用阿司匹林配着中药吃,代替石膏吧!我读过他的这个书,有些印象。但张氏是以中医思维驾驭西药的,得空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他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你看看他对阿司匹林的论述就知道了。自那以后也就那样了,这个中西医结合到底结合的怎么样,我可不好说,但我知道的是,中不中,西不西的不少,有点乱炖的意思,咱们说你出成果,不是写一篇论文就完事的,你那东西得经得起考验不是,你像《伤寒》、《金匮》、《内经》、《本经》这样的,用了几千年,她们依然屹立不倒,为啥?随你考验嘛,人家就不怕你检验。
中西结合是个大趋势啦!如今地球就是个村子里,互联网那么发达,信息太方便了,这个交流都以分秒上算了,结合避免不了,但能真正搞出点实用的,惠民的东西来才是见了真章,否则就是既误了如来,也误了卿,人生也有涯,青春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嘛!大家确实得且行且珍惜。那么,有能力的可以结合结合,搞一搞,惠民嘛!这也是好事。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相关板块文章
-
国医大师路志正痰湿理论在中医临床中的应用 高帆
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是中医界泰斗之一,他在痰湿理论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见解。路志正教授曾接诊一位严重肥胖的患者,该患者体重超过120公斤,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并发症。路志正教授的痰湿理论在中医临床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伤寒论第六条(五) 张宝华
剧就是厉害了、严重了。《诸病源候论》说“惊痫者,起于惊怖大啼,精神伤动,气脉不定,因惊而作成痫也。”因受惊而发作的一种病。还得“论”治,就是辩证后还得“论证”一下,就是慎之又慎嘛!我觉得这个“论”也有现在医疗上会诊那个意思。 -
中医治疗痔疮的临床用药规律分析 崔国宁
可用于治疗痔疮引起的疼痛。通过对中医治疗痔疮的临床用药规律进行分析,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提高治疗效果。 -
伤寒论第一百条(三) 张宝华
前面第十七条说“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小建中汤是以桂枝为基础的方药,又有大剂甘甜的饴糖,可比桂枝汤要甘的多,呕家这样的病人就不能单纯地给小建中汤了。 -
伤寒论第九十七条(三) 张宝华
吃小柴胡汤后,相应证消失,柴胡证已罢而有新渴出现,这是内传至阳明,渴属阳明,阳明多渴,那么你观其脉证,知犯阳明,宜白虎汤。 -
伤寒论第九十六条(五) 张宝华
《神农本草经》不是说柴胡“主心腹,去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这些都是柴胡的用武之地。那么《名医别录》说柴胡微寒,《神本本草经》可没明言,咱们是从它的治疗病证上看出来的,柴胡能解热,可治“寒热邪气”。 -
伤寒论第九十六条(三) 张宝华
“或胁下痞硬”,“胁下”是两侧。“痞”,有痞块谓之痞,痞为不通,痞块也是的。“硬”,冲着硬上说是有痞块了,有肿结的地方,这就是肝和脾了,所以涉及肝脾而胁下要痞硬。总而言之,只要四证俱在,这些或然的证候无论有或无,都用小柴胡汤治之。 -
《我已经看过了中医,也吃过了中药》 张娟
有人说,我看过中医,也吃过中药,没什么效果。如果把看过中医就当成了标准答案,那只要会炒菜的人都能当厨师了,这种这么低级的错误都会犯,肯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意思就是说,他已经遍体鳞伤了,不相信爱情了。 -
"火郁发之"浅谈 陈虹
火郁发之,语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火郁,是指热邪伏于体内;发,是因势利导、发泄之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有曰,“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然调其气。过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谓泻之”。 -
临床巧用附子避免中毒之探讨 崔国宁
临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准确辨证,合理选用附子。但在临床应用中,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以避免中毒。
最新文章
-
伤寒论中桂枝用法 高群
桂枝是《伤寒论》中第一个出现的药,算上加减,一共有44个方子涉及到。上冲、悸动主要是“上虚不能制下”,治疗就是要温“上”的阳,也就是桂枝。这几种情况都可以灵活应用桂枝。
-
血热 血瘀 血寒 血虚 潘洪波
血热的人,舌象整体以颜色红,舌面上有红色的小芒刺为主,这种人平时容易出现上火,脸上起疙瘩粉刺,容易出现口干口渴,身心烦躁,情绪急躁易怒,眼睛、牙龈容易红肿等情况,另外晚上睡觉还容易失眠,出现一些头痛等情况,这时调理就需要清热为主,可以根据自身情况,以及舌象
-
伤寒论 李华歆
悠然,随心,随性,随缘。1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2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目前公众号粉丝525人!)扫描二维码加入经方苑粉丝交流群专心专注专业
-
胆囊 潘洪波
再用一个月后,胸胁胀满的问题消失,胆区不适恢复正常,身体没有其它不适。这名患者属于肝郁气滞、肝胃不和,患者胆囊炎根源没有解除,这就是肝郁气滞。肝脏主条达,肝胆互为表里,肝气不通畅,而且往往容易脾气火爆,还容易胁肋胀痛。
-
右肺腺癌伴胸膜转移中西结合治疗医案1 张训景
刘某男78岁2017.01.19初诊主诉:右肺腺癌伴胸膜转移8月余,克唑替尼治疗7月,右侧胸壁麻木2级6月余。胸腔镜病理恶性上皮肿瘤,符合分化查的肺腺癌胸膜转移。
-
慢性咽炎5天治愈 宁松云
慢性咽炎是指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慢性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多见于成年人。其病因多与不良生活习惯、鼻咽部的疾病有关,另外急性咽炎反复发作也可导致慢性咽炎。
-
小孩反复发烧抗生素无效,经方一剂痊愈!(水解诸相) 程朝旺
根据患者母亲的描述,短短几天患者经历了从内服到外敷,从希伊到中医等等疗法,却一直取效平平,难以退烧。无论是中医还是希伊,治病都需要知道患者的治病史,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判断患者目前的身体状态。
-
为什么疼痛门诊的女病人多? 于军
下午无事,我小结了近一个月的门诊情况,发现男性患者的就诊人次占总就诊人次的35.4%。也就是说,我的疼痛门诊患者中约三分之二为女性。女性患有慢性疼痛疾病的比例更高、风险更大,有调查发现,在女性人群中慢性疼痛的患病率为45%,而在男性人群中为31%。
-
消渴医案整理1 谢江强
现病史:患糖尿病10余年,平素服二甲双胍、格列吡嗪。医案131高某,女,55岁。配10剂,煎服法同前。以黄芪、丹参,补气活血化瘀,消渴方加葛根清热润燥升清。
-
初步认识再生障碍性贫血 张宝华
本文将从中医和西医两个角度,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认识和治疗进行探讨。(二)西医认识西医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包括遗传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