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2023.08.17 710阅读 评论数 1 2

  热爱中医的朋友请点击下方页面关注小编公众号,获取更多中医知识!☞☞☞



 “只有经过长时间完成其发展的艰苦工作,并长期埋头沉没于其中的任务,方可有所成就。”

                    ——黑格尔


 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第359条: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还是按老规矩先来试着解释一下这个条文:说的是有这么一个患者,起初症状是因受寒邪而发,然后医生又用了吐法、下法治疗,我们需要知道无论是吐法、下法还是汗法都是会损伤人体津液的,而津液就是人体阴阳的复合体,怎么说呢?打个比方,如果把津液当作是一杯有温度的水,那么水的滋润作用就是“阴”,而水所能承载的温度就是“阳”,而这杯有温度的水其实就是阴阳的完美结合产物!


 我们说患者本身因寒受病,里阳就应该相对虚弱,而此时又经过了医生的吐、下后,津液损失后,其所能承载的温度(也就是阳)也就更加虚弱了,此时中阳虚寒,人体的调节机制就随之被激发了,虚阳(相火)就会暂时借位于中焦来帮助解除虚寒,而虚阳亢越的副作用其实就是冲气上逆,此时会导致类似于恶心、呕吐、嗳气等气逆的表现,所以患者出现了“格”的表现,也就是吃不下,吃了就吐,或者干脆就是没胃口,没食欲!


 我们可以理解此时的“格”的根本病机其实是虚阳的异常离位,而如果恢复之前的平衡才是治疗的关键!仲景告诉我们此时可以用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干姜 三两 黄芩 三两 黄连 三两 人参 三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小编起初看这个方子时怎么看都觉得它特别像“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汤:半夏 (洗) 半升 黄芩 三两 干姜 三两 人参 三两 甘草 (炙) 三两 黄连 一两 大枣 (擘) 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大家会发现该方中的药物组成在“半夏泻心汤”中均可找到,而且除了“黄连”用量不同,其他药物用量完全一样,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两个方是存在某种联系的!


 其中“干姜”温化太阴,“人参”补益中气,二者配合可以起到“补土”的作用,而“黄芩”可以入冲脉,平降冲气,黄连苦寒清热,与“干姜”配合寒热并用以协调水火!故“冲气得平”而呕吐可止!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有不到之处尽请批评指正,看病需要医生具体诊断,切不可以身试药,已开启赞赏模式,支持小编原创文章!欢迎大家点赞、在看、转发及邀请热爱中医朋友加入公众号,感谢大家大力支持!目前公众号粉丝3254人!)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李华歆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柴胡葛根汤加减治愈高龄老人颈肩背痛案 宗琪

    诊断:痹症处方:柴胡葛根汤加减3剂方组:柴胡60g姜半夏20g党参20g生黄芩20g炙甘草20g桂枝20g白芍20g生姜20g葛根60g生麻黄5g制附片15g干姜15g大枣6个仙鹤草60g龙胆草15g用药及禁忌:中午时服药后啜热稀粥半碗,卧床盖被发微汗,忌

  • 中医临床治疗淋巴结肿大用方经验总结 崔国宁

    淋巴结肿大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中医在治疗淋巴结肿大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医认为,淋巴结肿大主要与湿热、瘀血、气滞等病机有关。

  • 便秘了吗?先清肝化痰吧 谢江强

    先清肝化痰吧有一次,我在医院大厅看到一位男子吵吵嚷嚷着请大家排好队,别影响到其他人挂号。该男子姓张,39岁。我又从睡觉、吃饭、小便、胃脘的感觉等方面问了问张先生有无其他的症状。

  • 感冒如何自治 许春杰

    一般来说,感冒会有五个阶段,下面就具体说说这五个阶段都如何治疗。好,这就是感冒第二阶段,记住这个阶段一定要重视,一定要及时治疗,别傻傻的等七天感冒自己好,也别傻傻的只知道喝水,喝水不治感冒。

  • 九月的雨 陈鹏

    文/陈鹏医生2023.9.9九月的雨,没有雨打芭蕉的声音,也没有冬雨阴绵的寒心,夹杂着白天燥热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雨打在身上,还带着一丝温暖……一个人走在雨中,没有纷扰,没有尘沙的喧闹,只有雨沥沥的声音。但此时此刻的雨是真实的。

  • 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汤 李华歆

    ——佚名小编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首先,这个方子是“桂枝去芍药汤”和“麻黄细辛附子汤”的合体,《伤寒论》第21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 茯苓泽泻汤 李华歆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茯苓杏仁甘草汤茯苓三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一两上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从使用的“茯苓杏仁甘草汤”来看,此处造成“胸痹”的物质更像是“湿”!

  • 泻泄案 张宝华

    患者自认为是服用降糖药物副作用所为,遂停服降糖药物并服用多种消炎(抗生素)、止泻以及中药穴位贴敷等措施后,腹泻未见改观。药进七剂,泻泄几去。

  • 王坤根治疗慢性胆囊炎经验 李晓华

    1周后诸症消失,在当地巩固治疗,每半年复查腹部B超。方用柴胡、郁金疏肝解郁,合香附以行气活血止痛,更兼清热之能,二陈汤除痰湿以和胃气,蒲公英既泻肝热,复清胃肠积热,故王坤根临证时常用柴郁二陈汤治疗肝气犯胃所致之胃痛、吞酸、胁痛诸疾。

  • 三皮汤加减治疗手背皮肤瘙痒 夏耀飞

    三皮汤加减治疗手背皮肤瘙痒张某某,男,65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富村窑村,2023年3月20日初诊。本案使用的主方为三皮汤,是一个时方,笔者将之视为经方来用,使用得当,疗效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