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A肾病

2022.12.11 902阅读 评论数 15 61
中医病证:尿血、水肿
西医疾病: lgA肾病

疾病概述
lgA肾病(lgA nephropathy)又称为 Berger病,指肾小球系膜区以lgA或lg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IgA肾病以肾小球源性血尿为主要表现,是我国最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占我国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45%-50%,成为导致慢性肾衰竭重要的原因之一。lgA肾病发病率有明显的区域特点,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北美洲及欧洲发病率分别为8%-12%、20%,亚太地区发病率最高,为40%-50%。男女比例为2:1-6:1。
本病与中医学中的“肾风”相似,可归属于“尿血”“水肿”等范畴。
病因
本病以尿血为特征,是由于感受外邪、饮食不节、劳倦过度等因素导致邪热入内、迫血妄行,阴虚火旺、灼伤络脉,脾失统摄、血溢脉外,肾失封藏、精微下泄而发病。
1、风热扰络
外感风热或感受风寒入里化热,或外感湿热等,由皮毛、口鼻而入,热郁于内,灼伤脉络,则见尿血等。
2、胃肠湿热
过食辛甘肥辣,酿生湿热,或外感湿热由口入内,导致中焦热盛,脉络受损。
下焦湿热
下阴不洁,湿热上扰;或嗜食肥甘,饮酒过度,湿热下注;或外感风热,热移小肠,损伤脉络而致尿血。
4、气不摄血
素体脾胃虚弱,或起居不当,劳作失调,或饮食失宜,或久病,导致脾气亏虚,失于统摄,血溢脉外。
5、阴虚火旺
素体阴虚,或热病或病久阴伤,阴虚火旺,灼伤脉络而尿血。
6、瘀血阻络
情志不畅,气郁血阻;或久病入络,导致脉络瘀阻,血不循常道而外溢。
本病病位在肾,与肺、脾关系密切。为本虚标实之证,肺脾肾亏虚为本,其中气虚最为关;风、湿、热、瘀为标,其中湿热与瘀血是最重要的病理产物。急性发作期多为风热犯肺,或火热炽盛,或湿热瘀阻,导致络伤血溢,以邪实为主;慢性持续阶段多因脾肾亏虚,或阴虚火旺,失于统摄封藏,精微、血液外溢。本病持续不已,可进展为“癃闭”。

临床表现
1、发作性肉眼血尿
常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泌尿道和皮肤感染后出现,与呼吸道感染间隔时间很短(24-72小时,偶可更短)即可出现肉眼血尿,一般持续数小时或数天。肉眼血尿消失后,尿中红细胞可消失,或转为镜下血尿。尿中红细胞以变形红细胞为主。肉眼血尿可反复发作。
2、镜下血尿伴或不伴无症状性蛋白尿常在体检时发现,多见于儿童及青年人。
3、蛋白尿
不同程度的蛋白尿,以轻中度蛋白尿为主,一般24小时尿蛋白定量1-2g为多,少数患者可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有蛋白尿者预后较差。
4、高血压
多发生于成年lgA肾病患者,随病情进展,高血压的发生率增高。
5、肾功能减退
成人多于儿童,部分lgA肾病患者发病10-20年后进入慢性肾衰竭。尿蛋白2g以上伴高血压患者易演变。为肾衰竭。急性肾衰竭较少,部分患者因肉眼血尿发作,导致红细胞管型阻塞肾小管而致急性肾小管坏死,此类患者肾小球病变较轻,多可恢复。因弥漫性新月体形成或伴毛细血管袢坏死者,则应积极治疗并配合透析疗法。
西医检查
lgA肾病尚缺乏特异性的血清学或实验室诊断性检查。
1、尿液检查
尿常规检查提示不同程度的血尿和蛋白尿,相差显微镜显示变形红细胞增多。
2、血清免疫学检查
部分患者血清lgA升高。补体C3、C4,正常。
3、肾穿刺活检
免疫荧光检查是确诊lgA的主要手段,可见lgA或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在肾小球系膜区弥漫沉积,融合成块状或散在颗粒状。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崔移明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伤寒论全解三十七 韦秋凤

    有肌肉拘挛紧急,则芍药补津液。汗出伤津液,津液濡养不足,则额上下陷。下焦失津液所养,小便后尿道受到刺激而疼痛。伤寒证用下法,导致里阳气虚成里虚寒而出现下利证,且是下利清谷,清水及未消化的食物。一般身疼痛,是伤寒证,此处宜当结合实际情况用药,非一味地桂枝汤。

  • 伤寒论全解三十六 韦秋凤

    伤寒五六天,出现阳明证,但太阳表邪未尽,医者下过猛。导致邪陷上焦,形成湿热阻滞于胸部而疼痛,还是用栀子豉汤治疗。大下伤中焦胃家则胃家虚寒,用栀子干姜汤。

  • 伤寒论全解三十五 韦秋凤

    伤寒汗出,此汗出为中风汗出或经发汗后汗出。渴者形成五苓散病机及证。用前第三十四方。五苓散也常常用于湿热在下焦泌尿系统而小便不利。

  • 伤寒论全解三十四 韦秋凤

    此条为发汗后,导致表的津液虚和少阴阳气虚。不恶寒,但热者,实也,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五苓散的水热阻在胃肠道,导致胃家无法化生津液而渴。用前第三十四方。

  • 伤寒论全解三十三 韦秋凤

    造成此证有三个因素,第一表虚,阳气津液皆虚,第二心脉失养而血管收缩夹窄,第三里之浊饮因表虚需紧急补给而随气血循环上逆于心,导致心悸。津液不足,水饮盛,发汗会导致津液虚而把水饮带向表,阻滞于表,身体的组织得不到充分的津液濡养而振振摇。

  • 伤寒论全解三十二 韦秋凤

    东汉末年,连年战乱,饥寒交迫,药物是稀缺滋源,仲景用药能省则省。桂枝汤成分解表,身疼痛以津亏为主,但也有表邪残留。汗出而喘又容易误诊为白虎汤,但白虎汤证为高热证,所以仲景强调身无大热。

  • 伤寒论全解三十一 韦秋凤

    太阳伤寒证,有发不出汗而衄者,有自衄者,有不发汗解表而致衄者,若病不愈,皆可用麻黄汤。

  • 伤寒论全解三十 韦秋凤

    脉浮紧者,为太阳伤寒病,理应会身疼痛,应当用汗法解之。或许有一些病,是脉浮的,又非太阳伤寒证,如表的某些地方有不舒服,关节痛等,见脉浮无汗,可用麻黄汤发汗治疗。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宜桂枝汤。用桂枝汤,补营卫,加强卫气抗邪的作用,把邪气从汗发出去。

  • 伤寒论全解二十九 韦秋凤

    阳明以热为主,微汗出,不恶寒。不知道痛处在哪,突然在腹中,突然在四肢,因为是随血液流动的,说这里痛的时候,当你按的时候此处的痛就消失了,又跑到了别的地方。脉浮数为太阳病出现了似阳明的现象或倾向,应当发汗而愈。

  • 伤寒论全解二十八 韦秋凤

    鼻子出血,邪气随之被发出而解。同理可得到启示,先天性无汗证或少汗证,得了伤寒高热,采取放血法退热治疗尤为科学。太阳与阳明同病,太阳病刚开始,发汗不彻底,经过发汗后,阴液损伤。会出现阳明病,说明阳气足。阴液损伤则卫阴亦伤,邪气传入阳明。

相关方剂文章

  • 神经性尿频 卢某,女,48岁,2020年7月25日初诊。 林文强

    考虑患者处于绝经前后,尿路无明显涩痛,加益智仁、乌药、山药、金樱子、桑螵蛸、黄芪以固涩精气,加当归以养血活血,加川芎以助血行气,服药7付后尿路症状明显减轻,故守原方加减续服。为巩固疗效,共诊疗6次,服药40余剂,症状基本消失。

相关医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