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

2022.11.02 399阅读 评论数 1 7

三叉神经痛

【病因】内外损害因素所致,神经附近化脓性炎症也能诱发。

发病者多为40岁以上中老年人。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可能与受寒、感染、三叉神经损伤或其他脑神经损伤等有关。中医认为三叉神经痛发生与外邪侵袭有关。风寒或风热之邪外袭,使气滞血瘀,经络闭塞不通而致疼痛。

【症状】本病的主症为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头面)发生剧烈性疼痛。阵发性多见于一侧,二、三支分布的区域较常见,有时整个面部都发生疼痛。疼痛一般突然发生,面部和知觉过敏,涕泪交流,有时眼睑和口角发作性痉挛。不发作时没有疼痛或仅感觉有些麻胀。一天可发作数次,有时很久才发作一次,疼痛发作数周或数月,可逐渐减轻或停止,但常复发。因反复发作剧痛,影响饮食和精神状态。

第一支,眼支:疼痛在前额、上眼睑、颧部、眼球、鼻梁根至颅顶,压痛点在眶上孔;

第二支,上颌支:疼痛在下眼睑、颧部、鼻侧、上颌及上牙,压痛点在眶下孔;

第三支,下颌支:疼痛在下颌、下唇、颊黏膜、下牙舌尖、外耳及侧头部,压痛点在颏孔。

【治法】

(一)方药治疗

(1)天麻玄参汤(清热解痉,祛风散火):天麻9克,夏枯草9克,黄芩9克,白芷9克,细辛6克,荆芥穗 9克,蔓荆子9克,生地黄9克,全蝎6克,甘草6克,水煎服。

方解:天麻、全蝎息风止痉,通络止痛;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结;黄芩清上焦湿热;白芷、细辛散风通窍;型芥穗、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生地黄凉血养阴;甘草平和诸药之性。

(2)川芎附子汤(疏风化痰,镇静止痛):川芎9克白芷9克,生地黄9克,地龙9克,僵蚕6克,细辛6克、防风9克,天麻9克,全蝎6克,苍耳子3克,白芍6克秦艽6克,甘草6克,水煎服。

方解:川芎、白芷活血行气,祛风止痛;生地黄清热凉血;炙附子乃命门主药,能人窟穴而招之,引火归原;地龙、僵蚕、全蝎、天麻平肝息风,搜风通络;细辛、苍耳子、防风开窍醒神,功善疗风;配以白芍,能于土中泻木,敛阴益营;秦艽流利关节,清湿热;甘草调和诸药。

(二)针刺治疗

(1)主穴:第一支,攒竹透鱼腰、下关、头维;

第二支,太阳、印堂、四白、颊车;

第三支,太阳、百会、翳风、听会、合谷。

配穴:外关、内庭、太冲、足三里、曲池。

(2)主穴:第一支,阳白透鱼腰,下关;

第二支:四白透迎香、颊车;

第三支:听会、翳风、率谷。

配穴:合谷、外关、内庭、绝骨。

(3)主穴:第一支,太阳、翳风、听宫;

第二支,头维、下关、上星;

第三支,地仓、颊车、听宫、印堂。

配穴:内庭、合谷。

(4)主穴:少商、二间、合谷。

配穴:曲池、列缺。

【刮痧治疗】

1.治则: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解痉止痛。  2.基本操作及处方  (1)太阳经证  a.头维穴向后至风池穴施以刮法;  b.足太阳经背段循双经刮法;  c.手太阳经上肢段刮法;  d.取足太阳经筋腿部拨法;  e.疼痛局部刮法;  f.百会、四神聪、风池穴守法。  (2)阳明经证  a.取四白、下关、地仓、攒竹、合谷、内庭、太冲点刺;  b.取手阳明经刮法;  c.足阳明经胸腹部擦法;  d.足阳明经下肢段砭震振法或足阳明经筋下肢段拨法。  3.加减  眼支痛甚加攒竹至丝竹空刮法;下颌支痛加承浆、颊车、翳风点压;有血瘀加内关、三阴交点刺。  4.方义  太阳经证取太阳经为主;阳明经证取阳明经为主,以疏通本经经脉,通络养筋,活血化瘀。

【艾灸治疗】

灸序

穴位名

参考温度(℃)

参考时间(分钟)

备注

r>第1天

面部痛点

42-48

50

牵正

42-48

50

患侧

合谷

45-48

40

双穴

神阙

48-55

50-70

单穴

第2天

风池

42-48

40-50

双穴

曲池

45-48

40

双穴

大椎

47-52

50

单穴

神阙

48-55

50-70

单穴

第3天

期门

45-50

50

双穴

太冲

45-48

50

双穴

颊车

42-48

50

患侧

神阙

48-55

50-70

单穴

第4天

肾俞

47-53

50-70

双穴

关元

48-54

50-70

单穴

太溪

45-48

50

双穴

神阙

48-55

50-70

单穴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潘洪波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治愈率99%的全效鼻炎方 谢江强

    治愈率99%的全效鼻炎方24岁的韩小姐,平时由于工作忙碌而疏于照顾自己,也不怎么会照顾自己,经常感冒。她一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症状可能是由鼻炎引起的,所以也没往过敏性鼻炎方面想。因此我认为只要对症治疗,坚持锻炼身体,科学饮食,您的过敏性鼻炎也一定会被治愈。

  • 便秘了吗?先清肝化痰吧 谢江强

    先清肝化痰吧有一次,我在医院大厅看到一位男子吵吵嚷嚷着请大家排好队,别影响到其他人挂号。该男子姓张,39岁。我又从睡觉、吃饭、小便、胃脘的感觉等方面问了问张先生有无其他的症状。

  • 给肠胃吃点“止疼片 谢江强

    给肠胃吃点“止疼片”:快速止泻最好的方法为何孩子就不会处于亚健康状态,大多数白领却都处于身体亚健康状态呢?习惯性腹泻让他十分苦恼,吃完饭后,30分钟内就要跑厕所;工作压力大的时候,他也容易拉肚子,夏先生为此很苦恼,所以来找我这个消化科大夫。

  • 养养血祛祛皱 谢江强

    养养血祛祛皱,鹤发依旧童颜在众多被我诊治过的女性面斑患者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位年纪稍微有些大但非常注重外表的歌唱家严女士。因此我初步判断,她的情况属于气虚血瘀证。

  • 腘窝囊肿的中医治疗 崔乐

    在中医的日常诊疗中,腘窝囊肿的患者也非常常见,常见于顽固滑膜炎的患者中,这些患者大多身材矮胖,膝关节有不同程度的变形甚至畸形,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运动。

  • 表现为背肩胸前疼痛的一类颈椎病,也会痛到肋侧和腰 钟金桥

    如果查颈椎X片有C5-7的颈椎下段关节紊乱,结合具体体查和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可初步判断为颈椎病导致的胸背神经肩胛上神经腋神经损伤。腋神经损伤为主时表现的症状往往诊断为颈肩综合征,但区别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整个手臂麻木流胀疼痛。

  • 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汤 李华歆

    ——佚名小编今天要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首先,这个方子是“桂枝去芍药汤”和“麻黄细辛附子汤”的合体,《伤寒论》第21条: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 杂病诊治(二十六) 张宝华

    既往有多囊卵巢综合症,痛经,月经不调,慢性胃炎等病病史。此系气虚血寒,脾胃虚弱,寒湿凝滞之证,与温经汤加减观之。系肝郁有热,脾胃不和之证,取小柴胡合二陈汤加减为治。

  • 附子泻心汤 李华歆

    “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变成轻快而舒适的诗,好像新生活的钟声在我的生活鸣响了。”——高尔基今天小编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经典名方——附子泻心汤!

  • 茯苓泽泻汤 李华歆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茯苓杏仁甘草汤茯苓三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一两上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从使用的“茯苓杏仁甘草汤”来看,此处造成“胸痹”的物质更像是“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