胁痛医案整理二

2024.01.28 805阅读 评论数 0 6
胁痛医案整理二
医案60 徐某,女,56岁。工人,2019年5月23日初诊。主诉:脘胁时痛1年。现病史:脘胁时痛1年,时上下左右窜痛。舌质淡红,舌苔白腻,脉沉滑。2019年2月行胆结石胆囊手术。中医诊断:胁痛(肝胆郁滞,肝木乘土)。西医诊断:胃炎。治法:疏肝利胆,理气和胃。处方:柴胡疏肝散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柴胡10g,炒枳壳10g,炒白芍10g,炙甘草5g,炒青皮10g,陈皮10g,川芎10g,制香附10g,金钱草30g,郁金10g,制半夏10g,党参10g,焦白术10g,白茯苓10g,鲜生姜6g,大枣15g。配7剂,每天1剂,每剂两煎,每煎取药液200mL,早晚各服1煎。2019年6月1日二诊:服药7剂,脘胁上下左右窜痛十去八九,继以上方15剂,巩固调理之。按语:肝胆气滞,肝胃不和,故脘胁、脘腹上下左右窜痛。疼痛分在气在血,痛在血分,痛位固定,痛在气分,痛位不定。患者脘胁、脘腹上下左右窜痛,气滞之征象也。故以柴胡疏肝散疏肝理气,利胆通络,以香砂六君子汤理气健胃降逆,药证相符,药后窜痛十去八九。医案61 孙某,女,68岁。退休,2018年12月20日初诊。主诉:右胁痛10余天。现病史:患者右胁痛旬日,痛时连及右肩,心悸,舌质红,舌有齿痕,舌苔薄白,脉数。中医诊断:胁痛(阴虚气滞)。西医诊断:胆囊炎;胆囊息肉。治法:养阴益气,疏肝利胆。处方:一贯煎合补中益气汤加减。生地黄10g,南沙参10g,枸杞子10g,麦冬10g,当归10g,川楝子10g,黄芪30g,党参10g,柴胡10g,升麻10g,炙甘草10g,炒白芍15g,金钱草30g,海金沙20g(包煎),郁金10g,神曲10g,焦山楂10g。配7剂,每剂两煎,每煎取药液200mL,早晚各服1煎。按语:胁痛有气滞、血瘀、石阻、湿热、痰湿、气虚、气陷、阴虚、血虚等不同。此患者舌质红示其阴虚,舌有齿痕则为气虚。即气阴两虚,肝胆郁滞,疏泄失司,不通则痛。气虚,疏泄无力,因虚致滞则气滞。阴虚,气失濡润,则气行涩滞。滞则不通,不通则痛。阴虚则有火有热,火性主动,故脉数。以一贯煎养阴理气止痛。以补中益气汤,补正气,则肝胆疏泄有力,疏泄有力则肝胆气畅,通则不痛。医案62 史某,女,49岁。农民,2019年1月21日初诊。主诉:脘胁疼痛时轻时重半年。现病史:半年来脘胁疼痛时轻时重,按之痛轻,痛时连及右肩背,大便调,舌质红,舌苔薄黄,脉缓。中医诊断:胁痛(肝胆郁滞);脘痛(肝胃不和)。西医诊断:胆囊炎;胃炎。治法:疏肝利胆,和胃止痛。处方: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0g,炒枳壳10g,赤芍10g,炒白芍10g,炙甘草10g,川芎10g,制香附10g,炒青皮10g,陈皮10g,金钱草30g,海金沙20g(包煎),郁金10g,姜半夏10g,黄连10g,炒麦芽10g,炒谷芽10g,神曲10g,焦山楂10g。配10剂,每剂两煎,每煎取药液200mL,早晚各服1煎。2019年2月1日二诊:服药后脘胁痛减去大半。腰腿酸软,舌质暗红,舌苔薄白腻,脉滑。再从疏肝利胆和中为治,辅以补肾壮腰强筋。原方继配10剂,煎服法同前。配服:还少胶囊,1次5粒,1天3次,连服15天。按语:此患肝胆郁滞,肝胃不和,不通则通,热伤气阴,则气阴两虚,虚则喜按,故按之痛轻;气郁化热则舌红苔黄。选柴胡疏肝散疏肝利胆治之。肝胃不和,胃脘疼痛,肝气条达,胃气和降,则脘痛去。方中增以半夏、黄连辛开苦降,以治胃气中阻。二诊见有腰腿酸软,此肝肾不足,加服补肾壮腰强筋之还少胶囊。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谢江强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阿尔茨海默病中药怎么说? 谢江强

    阿尔茨海默病阿尔茨海默病指老年期发生的慢性进行性的智能缺损,并且有脑组织特征性病理改变的一种精神性疾病,也有开始于中年或老年前期者,称为早老性痴呆。“虚”为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根本原因,该病的病性为本虚标实,以肾精亏虚为本,痰瘀阻滞为标。

  • 厥阴病(2) 李华歆

    大家此时可能会问小编,说了半天如果说“厥阴”在人体模型是“血脉”,那么“厥阴病”是什么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厥阴病”!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

  • 案例整理 梁春耕

    病例4:女,60Y,“受凉后中上腹嘈杂感,肠鸣活跃,口臭便干,咽部异物感,多梦易醒,无腹痛腹胀,无恶心呕吐,舌红,苔中厚腻,脉弦”予健脾理气、清热化痰、镇静安神1周,上述症状减轻过半。

  • 汗证、潮热医案整理2 谢江强

    医案26孙某,女,37岁。医案27张某,女,68岁。主诉:夜寐出汗、口干1个月余。外院查血糖正常。故治疗仍守前法,滋阴降火生津,补气升清布津,加白芍生津养阴,葛根升清布津,增强治盗汗、口干之力,炙甘草调和药味。

  • 怕冷五年医案一例 王建飞

    2023年11月08日陆某,女,55岁,初诊。主诉:怕冷5年。手足冰凉,腰背及下肢怕冷。阳虚与内,阴寒自生,时隔5年则症瘕积聚而成,形成甲状腺结节、肺结节、肠息肉以及子宫肌瘤。前两次中药均已服完,现诸症均减轻。

  • 胃溃疡案一则 曹雪盼

    患者男性40岁余主诉泛酸烧心两年余患者半年前胃镜检查胃部溃疡糜烂碳13检测阳性平素腹胀恶心剑突下疼痛纳差三餐不知饥不能吃凉的大便正常小便频夜尿多眠差卧位有酸水泛出。

  • 追忆一下王清任的身痛逐瘀汤 张宝华

    四、总结身痛逐瘀汤是一种具有活血祛瘀、通络止痛功效的中药方剂。

  • 脉法新悟(五) 陈玉佳

    我们可以决定治疗方案,但无法决定治疗结果。刻诊,大便1天4至5次,脐下腹痛即腹泻,大便带黏液,不成形,泻后腹痛止。近期医案来自《六指擒龙脉法》,经删减。

  • 废医验药,死路一条!!! 姚金虎

    耐药支原体,甲流变异株,还有即将到来的新冠变异株。。。无论如何变异,感染病原菌表现出来的症状都是有规律的,有迹可循,中医药治疗外感热病有着天然的优势,但前提一定是辨证论治,否则就是走上废医验药的旧路,注定死路一条。

  • 现代人认为的麻杏石甘汤 张宝华

    麻杏石甘汤一、组成麻黄、杏仁、石膏、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