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 咽红肿,痰涕黄可辨热证否?

2022.05.01 874阅读 评论数 5 14
咽红肿,痰的颜色可辨热证否?
大家都知道辨证论治是中医的核心内容之一。辨证,就是要根据病人的一系列症状,审证求因,分出个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来。这个说起来简单,但是落实到临床中是需要很严谨的。
临床中很多医生或者患者会根据一两个症状来分寒热,而不是结合整体情况来分阴阳寒热。举个简单的例子,大部分人受寒后出现咽痛,查看可以发现咽部红肿,然后再结合上西医的思路,就会告诉别人就是发炎了,或者说上火了,这个要用消炎呢,金银花,板蓝根,××消炎口服液等就上去了。全然不顾患者的整体情况,首先大部分人是受寒后出现的,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是因为冷热交替温差太大出现的,也是属于受寒而不是受热,要知道病人还有恶风寒,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再结合上面色舌苔脉象,是不难得出整体结论的。但是却被一个局部的症状给障住了眼睛。这说明辨证论治给抛弃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了,而且对中医理论不自信,被西医的思维给牵着鼻子走了。
再说痰的颜色,普遍认为清痰,白痰是属于寒的,黄痰,脓痰是属于热的。看似有一些道理,但是不能绝对化。我以自己锻炼的过程来说明这个问题。但师父教了我们道家锻炼的办法之后,最初的时候会排出黏黏的清亮的鼻涕,无疑这是寒性的。在锻炼的几年中,每年到特定的时间段,都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涕,咳嗽,咳痰的现象,这是人体内气充足之后,在驱赶体内寒湿之邪外出。刚开始都是些清晰的鼻涕痰液,只要是白天的时候都是这样的。出现这个表象,大家都会知道这是寒邪。但是经过一个晚上,人是平卧着,这些没有及时的排出,早上起来的时候,短暂的就是黄痰,浊涕,只看这个表象,只会下结论,这是热邪。经过一个晚上的时候,邪气的性质就变了吗?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改变呢?因为人体是有温度的,是有阳气存在的,寒邪没有及时排出,加热之后性状就会发生改变,但是病邪的性质并没有因此发生改变,本质还是寒湿之邪。因为在早上排出之后,很快又都变成了透明的黏黏的了。所以只是根据痰涕颜色就去定一个寒热性质,是不可取的。只有对人体很了解的情况下,才能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马亮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感冒医案分析 谢江强

    医案3周某,女,54岁。自服头孢及感冒止咳药,继则不欲食,恶心,便溏,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濡。补气升清扶正,肺气足则肺气宣,则打喷嚏、流涕、咳嗽症状除。医案4姜某,女,69岁。本患者为阴暑证。

  • 煲汤常用中药解读人参和陈皮 谢江强

    煲汤常用中药解读人参和陈皮人参含有多种氨基酸、植物甾醇、人参酸、葡萄糖、麦芽糖、人参皂苷、人参二醇、烟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钙、磷、钾、钠、铁等成分。食用宜忌陈皮气味芳香,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被用来作为泡茶的材料,但不宜长时间饮用大量的陈皮茶,以免损伤元

  • 手脚冰凉十年案一 王建飞

    2023年10月12日张某,女,66岁,初诊。阴寒凝结于下,阻遏阳气伸展,则手脚冰凉。今复诊告知口苦消失,余症均未减。2023年10月31日服药后回访,上述症仍未见明显变化,已无信心再服中药。嘱其适当运动,饮食均衡,少盐少糖,生活作息规律,避风保暖。

  • 经方实验录 张宝华

    此乃厥阴病,气血不足,寒热错杂兼血淤,重用吴茱萸破阴寒,他药扶正祛邪襄助之。桂枝10克、茯苓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牡丹皮10克、吴茱萸15克、人参10克、干姜10克、大枣10克、半夏15克、黄芩10克、炙甘草10克五剂,日一剂,水煎服。

  • 脉法新悟(九) 陈玉佳

    自秦以来,儒家和法家思想贯穿中国历史。儒家“舍生而取义”,法家“执法而弃情”。脉仍寸弦无力,尺弦。于是,这位著名的作家挥笔写道:“马克·吐温和他的箱子。”医案来自《李士懋平脉辩证医案》,经删减。

  • 降压足疗方 曹雪盼

    邓铁涛教授认为高血压病治疗的关键在于从整体上调整人体气血阴阳,使上亢之虚阳,上逆之气血下行,疏通经络气血,恢复阴平阳秘、气血调畅的生理状态。双足部有诸多穴位,其中有不少穴位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同时足底部的心区、肝区、肾区等通过药物的药理作用,也有降压作用。

  • 经方实验录 张宝华

    张某某,男67岁。既往有肺结节,反应性关节炎,颈椎病,脑梗等病史。观其面暗,舌暗,舌下瘀滞,苔白厚中黑,正是痰饮于内久矣,当下复有风寒叩表,不可不兼顾之,且有血淤之象,依仲景方法,外解风寒,内化水饮,兼及血淤。

  • 现代中医认识的桂枝甘草汤 张宝华

    桂枝甘草汤一、概述桂枝甘草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方剂,主要由桂枝和甘草组成。

  • 晓小半夏汤两味,姜夏一遇饮自消 张宝华

    概述小半夏汤出自《金匮要略》,主要用于治疗痰饮呕吐和胃寒呕吐等病症。功效与主治小半夏汤具有化痰止呕、散寒降逆的功效。注意事项与禁忌注意事项:1.小半夏汤的剂量和使用方法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禁忌:1.对半夏或生姜过敏者禁用。

  • 从“肾虚水结”论治肾结石 罗沿印

    中医学中并无“肾结石”之说,但“肾结石”之临床症状可归属于中医学“石淋、腰痛”等范畴。因此,肾虚水结是肾结石凝结之重要病机,故治以肾虚为本,化石为标,标本兼治,方能效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