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渴不解难治愈 理气活血显效奇

2022.09.07 877阅读 评论数 1 11
活血化瘀治疗口渴症
口渴是自觉口干,渴欲饮水的一种自觉症状,为内科常见症状之一,其基本病机是津液不足或津液不能上潮于口所致。口渴的程度有口干、微渴、大渴、饮不解渴、渴不思饮。临床时应结合饮水的多少、喜冷饮热饮、伴发症如发热与否、口味异常、小便多少,尤其是舌苔厚薄、舌上津液多少等进行分析。口不渴,津液未伤,为寒证或表证;口渴,津液已伤,为热证或里证。渴喜凉饮,为热盛伤津;渴喜热饮,舌质淡者,为阳气虚,气不化津;渴不喜饮,口粘腻,舌苔腻者,为湿浊阻滞,津液不能上潮。发热而渴者,热在气分;大热大渴大躁,脉洪大,为阳明经证;口渴舌燥,腹满便秘,为阳明腑实证;发热口渴,但渴不思饮,舌红绛者,为热在营分。夜间口渴,多为阴津不足;口渴,但漱水不欲咽,舌上有青紫瘀斑者,为瘀阻,不能上布津液。渴而口苦者,多为胆火内炽;渴而口酸者,多为木火伤津;渴而口咸者,多为肾水不足;渴而口甜,舌苔腻者,多为湿热。渴而小便甜或小便浊,或善食易饥者,多为消渴病;烦渴脉数,小便不利,为热人膀胱,气化不利。
笔者曾治疗一例口渴患者,多方治疗效果不好,后应用血府逐瘀汤而愈,现总结如下:患者,赵某,女,60岁,口渴2年,日饮水数升,伴有四肢无力,背部发凉,饮食一般,大便干结,舌淡红,苔少,舌质干少津,脉沉无力。曾多方就诊,看前医多给予养阴凉润之品,毫无起色。来就诊是病人口渴不止,有汗出,考虑阳明热盛,津伤气虚,给予白虎加人参汤,前后服药6剂,病人四肢无力,背部发凉消失,但口渴不解,大便仍干结,舌脉同前。考虑阳明热结,津液耗伤,给予新加黄龙汤,2剂后病人大便通畅,但是口渴如初。病人自述口渴夜间,平卧时加重,考虑夜间加重,为瘀血或阴虚之征,平卧加重为气虚,气滞之象,结合舌脉,病人无困乏症状,无潮热盗汗,莫非口渴为气滞血瘀,津不上承所致?提笔给予血府逐瘀汤原方,3剂,病人口渴大减,有续服7剂,诸症消失。
考《金匮要略方论·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记载:病者如有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此例病人口干燥而渴如有热状,其脉反无热当为阴伏,是瘀血,宜给予活血化瘀。方应用血府逐瘀汤。
血府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有桃仁四钱(12g) 红花三钱(9g) 当归三钱(9g) 生地黄三钱(9g) 川芎一钱半(5g) 赤芍二钱(6g) 牛膝三钱(9g) 桔梗一钱半(5g) 柴胡一钱(3g) 枳壳二钱(6g)甘草一钱(3g),主治胸中血瘀证。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或心悸失眠,烦躁易怒,或人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本方证为瘀血内阻胸中,气机郁滞,瘀久化热所致。即王清任所称“胸中血府血瘀”之证。胸中为气之宗,血之聚,肝经循行之分野。胸中瘀血阻滞,气机不畅,清阳不升,故胸痛、头痛,痛如针刺而有定处;瘀血日久,肝失条达,故急躁易怒;肝气犯胃,胃失和降则上逆,或呃逆日久不止;血瘀日久化热,则内热烦闷,人暮潮热;热扰心神,则心悸失眠;瘀血阻滞,新血不生,肌肤失养,故唇暗或两目黯黑;舌质暗红,有瘀斑或瘀点,脉涩或弦紧,均为血瘀之征。治宜活血化瘀为主,兼以行气、凉血、清热。方中桃仁破血行滞而润燥,红花活血化瘀以止痛,共为君药。赤芍、川芎助君药活血化瘀;牛膝长于祛瘀通脉,引瘀血下行,共为臣药。当归养血活血,祛瘀生新;生地黄凉血清热除瘀热,与当归养血润燥,使祛瘀不伤正;枳壳疏畅胸中气滞;桔梗宣肺利气,与枳壳配伍,一升一降,开胸行气,使气行血行;柴胡疏肝理气,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本方为活血祛瘀药、行气药、养血药合用,活血而又行气,祛瘀而又生新,可作为通治一切血瘀气滞的基础方。原书治疗19中病症,不妨碍加1种,口渴症,诸药不效,此方可愈。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刘革命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小柴胡汤治疗耳痛的运用 宁加银

    患者,女,贺某,54岁,主诉:耳乳突处反复发热伴疼痛4+月,现病史:耳乳突处疼痛,口苦,目眩,口干,渴欲饮水,时有小腹冰凉,时有耳乳突处灼热感,无流脓破溃,时有潮热感,汗出,颠顶头痛,头痛如劈,时有肢体麻木,情绪焦虑,小便可,纳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 黄帝内针治疗牙痛 夏耀飞

    黄帝内针治疗牙痛郭某某,男,54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八十村,2023年11月10日初诊。汤药虽好,但是缓不救急,做好患者思想工作后,即行内针治疗,笔者还是按照“6321导引”的思路处方用针。

  • 现代视角下的小承气汤小承气汤 张宝华

    小承气汤属于寒性药物,对于脾胃虚寒的患者应慎用。同时,使用小承气汤时应避免过量服用,以免引起腹泻等不良反应。

  • 中医治疗尿失禁临床用药经验总结 崔国宁

    总之,中医治疗尿失禁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通过中医辨证施治,合理选用中医药治疗方剂,并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缓解尿失禁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中医治疗牛皮癣用药经验总结 崔国宁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用药物、内服药物、光疗和生物制剂等。生物制剂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通过调节免疫系统来改善患者的症状。其次,中医治疗牛皮癣的用药方法主要有内服和外用两种。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牛皮癣需要长期坚持,不能急于求成。

  • 咳嗽 罗沿印

    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候之一。通常有声无痰叫咳,有痰无声谓嗽,但临床上往往痰声并见,所以多以咳嗽并称。后随访,未再咳嗽。

  • 常人眼中大柴胡汤 张宝华

    大柴胡汤一、组成柴胡12克,芍药9克,黄芩9克,半夏9克,生姜15克,枳实9克,大枣4枚,大黄6克。

  • 现代乌梅丸的认知应用 张宝华

    通过对乌梅丸的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伤寒论》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为我们的临床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 太阳穴跳痛? 谢江强

    除服用膏方外,我还嘱咐他要坚持饭后散步、听听轻音乐、打打养生拳等,这些疏肝利胆的小动作,对太阳穴跳痛的缓解也是很有帮助的。范先生服膏一个多月后,给我来了个电话,告诉我太阳穴跳痛的症状基本没了,现在灵感源源不绝涌现,都不知道该舍弃哪个了。

  • 苏仁养和膏=苏杏膏(肺)+茯苓膏(脾)+固元膏(肾) 陈鹏

    杭州陈医生经过这么几年的沉淀,我们的养生膏方已经做到第五代了。肺虚容易感冒,容易哮喘,鼻炎;脾虚,容易消瘦消化不良,积食;肾虚容易长不高,性早熟;所以陈医生发明了这块兼顾肺脾肾三方面的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