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养生提示

2023.04.06 354阅读 评论数 0 0
转发恩师王莒生老师(原北京中医医院院长,中央首长保健会诊专家),清明养生提示:


   2023年4月5日进入癸卯年24节气中的“清明”,“清明”时节气候温和,阳光明媚,草木萌发,百花盛开,处处给人以清新明朗的感觉,故而得名“清明”,“清明”又称踏青节,人们野外踏青,积极主动迎合时气,吐故纳新,充分促进身体内在阳气与自然界阳气流转,做到“天时地利人和”之和谐。癸卯“清明”火运不及,助力了水势,而主气又是少阴君火,客气为少阳相火,二火相加与水势相搏,临床见“口舌生疮、胸闷气短、心前区疼痛、咳喘痰粘、咽痛”等火症,又见“形寒肢冷、五更泻、腰背冷痛,四肢无力、性功能减退”等肾水寒而命门火不生的寒症,养生重点:
1⃣️、早睡以养阴;早起以升阳。早上喝热普洱熟茶,升阳、去浊 、净肠胃。
2⃣️、晚上睡前用热花椒水泡脚,上床后搓热足底涌泉穴,以蓄积肾阳。
3⃣️、不吃过于辛辣食物,不做剧烈运动,避免大汗伤阳。
4⃣️、春天应肝,不可过度悲伤而情志不畅伤肝。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朱强伟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晓小半夏汤两味,姜夏一遇饮自消 张宝华

    概述小半夏汤出自《金匮要略》,主要用于治疗痰饮呕吐和胃寒呕吐等病症。功效与主治小半夏汤具有化痰止呕、散寒降逆的功效。注意事项与禁忌注意事项:1.小半夏汤的剂量和使用方法应严格遵循医生的建议。禁忌:1.对半夏或生姜过敏者禁用。

  • 中医治疗月经过多临床经验总结 崔国宁

    月经过多是指女性在月经周期内出血量明显超过正常范围的情况。中医治疗月经过多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调理、针灸、艾灸等。在中医治疗月经过多时,还需要注意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

  • 柴胡桂枝汤 张宝华

    柴胡桂枝汤一、组成桂枝(去皮)一两半芍药一两半黄芩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甘草(炙)一两半大枣(擘)六枚生姜(切)一两半柴胡四两现代剂量桂枝黄芩人参甘草[炙]半夏芍药大枣[擘](6枚)生姜柴胡二、用法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 桂枝汤小记 张宝华

    自此之后,桂枝汤便成为了中医治疗感冒和发热的经典方剂之一,至今仍在广泛使用。在服用桂枝汤时,应注意遵医嘱,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改变用药时间。

  • 外阴不适,往往和消化系统问题有关 谢江强

    外阴不适,往往和消化系统问题有关纪女士一年多来一直被阴痒不舒、白带经常黏腻发臭的问题所困扰,虽然间断吃了些清热化湿的中药,但病情还是会反复发作,最后就干脆挂了消化科,找到了我。

  • 生姜泻心汤 李华歆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157条: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鞕,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综合分析后得知“生姜泻心汤”的应用背景应该是“寒热互结”引发的“水饮内停”!

  • 蛇串疮小记 张宝华

    蛇串疮一、概念蛇串疮,中医又称“缠腰火丹”,西医称为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病毒引起的急性皮肤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病毒通常在儿童时期感染,引发水痘。

  • 岳美中谈延年半夏汤 许春杰

    岳美中谈延年半夏汤,《古今录验》方,载于《外台秘要》。除此以外,延年半夏汤所治范围尚广。急出延年半夏汤全方,2剂后霍然而愈。我国中医药数千年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只要我们勤于采掘,不忽略古之成方,所得又何止延年半夏汤一方而已。

  • 脂肪肝没什么大不了,吃膏慢调脂消 谢江强

    脂肪肝没什么大不了,吃膏慢调脂肪消46岁的曹先生,过着每天都要应酬、开会的日子已经将近两年了。肥胖、过量饮酒、糖尿病是形成脂肪肝的三大主要病因。

  • 方剂中的“洗肠草”:缓解腹胀有奇效 谢江强

    方剂中的“洗肠草”:缓解腹胀有奇效患者郑女士是名厨师,由于手艺很好,是店里的一宝,老板一直舍不得让她退休,而她也热爱做菜这一行,便一直做到了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