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门槛

2022.07.21 816阅读 评论数 0 2
有门槛的东西自带淘汰的属性。比如搞理工科的,没有那么几把刷子你就搞不了。搞开发软件,能做就能做,不能做就不能做。做出来的东西怎么样,BUG多不多,一上手就知道了。所以很难怎么吹嘘。基本就是即时反馈。

相对很多文科类的东西,就很难有准确的第一或者第二,所以常常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我们以前把文科当做万金油的专业,也不是没有道理,好像什么都可以做,但是好像什么都做不了。我们可以说,包容性强,但是同时藏污纳垢弊端就大。这让我想起杨振宁和莫言的科学与文学的对话的内容。

如果用来类比中医和西医的很多区别和联系,某种程度上有相似的地方。莫言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杨振宁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分析的内容常常也是非常深刻。


比如莫言:


“我想文学创作和科学发现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也有一些不同。文学家关注的是人,科学家关注的是物;文学家探讨的是人类的情感,科学家关注的可能是物质的原理。所以同样一个事物在文学家和科学家的眼睛里可能就不一样。我记得鲁迅曾经说过,我们一般人看到的鲜花就是美丽的花朵,但是在植物学家眼里就变成了植物的生殖器官。”

很多人问莫言先生:“生活中为什么那么低调呢?”莫言幽默地回答道:如果我获得的是诺贝尔物理学奖,你看我还低调不低调,我会非常地张扬,因为这是我的发现,已经被世人证明了,这个定理就存在在宇宙里,不服气你也发现一个?但文学就不一样了,在文学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判断,有人认为这本书是天才之作,也有人认为这是个什么玩意。科学就是这么没有办法,所以我对那些在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领域有卓越成就的科学家,我佩服的是五体投地。如果有来生的话,我一定要去学物理去。”

理学易成,文难成。对于中医更难的地方在于,中医不仅有理科的成分,也有文科的成分。文科的成分,让所有的人都能够参与其中,因为是“万金油”。我是中国人,我就能够藏中医于我。也的确,中医就在我们身边,生姜葱白红糖水治感冒;艾草艾灸肚脐眼治寒食拉肚子……甚至能够让人产生中医门槛非常低的误解。

当你听说去年还在开出租车谋生的人,今年就开始是中医的时候,不知道你有什么想法?我想你一定听过类似的真事。中医是一个门槛特别高的学问,但是现在又仿佛门槛的跨度特别大,以至于好像一天就学会了,一天临床没有的,或者路边买了本盗版黄帝内经看的人,都可以说自己是民间中医。还可以自豪的说,我是没证的民间中医。好像民间中医就比别人认真苦读十余年厉害。甚至有人可以说我自己是武医,是佛医,是易医,是禅医。反而那些认真研究的,反而有所敬畏感。谁的声音最大?不懂的人声音最大。中医啊,是个可以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或者也可以说是一个耳不聪目不明的糟老头子。很惨。谁都可以插上一脚。

常常都是盲人摸象,想要了解中医的全貌,但是常常只是看到了一面。摸到肚子的说,中医是平的,摸到耳朵的说,中医是蒲扇一样,摸到脚的说,中医的样子是一个圆柱形。

文学的东西,充满了想象和科幻,有时候你觉得中医就是臆想,五行脏腑,生克制化,好像怎么解释都能够圆回去。同时呢,当真正看病的时候,又很难知道边界在哪里。所以有前辈提出“不求其全,但求其真”的折中办法来看待中医。我是非常认同的。但是这个理科夹杂文科的学问,让中医的门槛突然变得幅度非常大,自然行业也就非常混乱。你用理科的思想来管理,就把里面文科的成分丢了,但是他不可或缺;你用文科的思路来领导,那么就把中医搞得虚无缥缈,可大可小,无所适从。这也是中医难堪的地方,中医困难的地方,中医迷茫的地方。

昨天看到一篇文章,行业有门槛才有尊严。所以说中医的地位尊严同样的,在非常高的尊严和非常低的尊严之间走动。也是所有的中医人都面对的非常尴尬的处境。你可以非常非常的渺小,路边的草药店的草药大夫,甚至串村走巷行医的江湖医生;也可以非常非常的高大,学富五车,学验俱丰的国医大师。正如文学的孔子、孟子这样的千古一人。反过来看,或许这也是中医的无穷魅力所在。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陈亮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真武汤 李华歆

    今天利用午休时间,好好为大家掰一掰“真武汤”!此时仲景告诉你用“真武汤”来补救……所以温阳化饮制水的“真武汤”就形成了!

  • 医生,我是右侧前胸痛,你为什么要摸我肚子? 于军

    今天上午,一位男性患者,右侧前胸疼痛一周。而在日本,日本医家早在600年前就开始提倡腹诊。

  •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7 谢江强

    胃痛、痞证、嘈杂、泛酸、噎膈医案整理7医案52朱某,女,25岁。健胃消食口服液,1次服10mL,1日服3次,连服20天。故以归脾丸健脾养心治本,健胃消食口服液消胀治标。医案53陈某,女,71岁。医案54严某,女,35岁。疏其肝,则胃气和,而嘈杂释。

  • 视疲劳的中医解释 谢江强

    中医称之为“肝劳”。视疲劳若长期得不到改善,会引起视力下降,甚至提前出现老花眼等,严重的还会引发各种眼部疾病。如果视疲劳长期存在、无法得到改善,病情加重,甚至会引发干眼症、青光眼等严重眼部疾患。

  • 白虎加人参汤加减治疗牙痛 夏耀飞

    白虎加人参汤加减治疗牙痛鲁某某,女,70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玉蝉镇雷家寨村,2023年11月23日初诊。方证辨证:此为“白虎加人参汤证”,宜白虎加人参汤加减,其方如下:石膏30知母10山药30生甘草6党参10忍冬藤30细辛3结果:2023年11月26日电话

  • 经方实验录 张宝华

    邓某某,男71岁。患者既往有股骨头坏死,颈椎病,骨质增生,慢性胃炎等病病史多年,曾就诊于多家医院,诊所,经服多种中西药物未得显效而就诊于余。

  • 轻松应对百病之源 谢江强

    轻松应对百病之源免疫力低下的调养方法患儿元元(化名)自从上幼儿园之后,只要园里一有孩子感冒,他就肯定会被传染。随访3个月,孩子都没有再因幼儿园中其他孩子的传染而患上感冒。此为一个月左右的膏滋量。

  • 脉法新悟(十一) 陈玉佳

    案:刁右,33岁。鼻腔奇痒、刺激不适已4月,鼻咽镜见黏膜充血。案:易右,50岁。外院诊断副鼻窦炎,平素性躁急易怒。经专科检查为鼻炎和副鼻窦炎。医案来自《张西俭脉论脉案》,经删减。

  • 便干四十余天案一 王建飞

    2023年10月13日孙某,女,55岁,初诊。主诉:大便干结40余天现病史:胃纳尚可,眼睛干涩,有难以入睡及寐短,既往服用艾司唑仑。昨天行妇科检查后出现腹痛、尿频。大便已基本无碍,多吃蔬菜及粗粮后能维持每日有大便。现大便已好转,但有时候仍会偏干。睡眠仍需服

  • 善持堂近期医案摘录(五十七)房劳 钱开达

    某君男二十二岁,二个月前来诊,自述手淫频繁持续多年。手淫过度亦为房劳。房劳损五脏伤六腑,但症侯各异,轻耗气血,重伤肝肾。陝西名中医张建夫曾用桂枝汤治新婚房劳。善持堂认为某君年轻,上述诸症显示其房劳所伤主要在于气血。自述房劳后萎靡不振已去掉六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