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如何认识人体的?

2022.01.21 380阅读 评论数 0 2

01、人体,是一个以五脏核心的整体

人体,无论男人女人,也不管是中国人、美国人,还是日本人,并没有什么根本的区别。大体上都是头、躯干、四肢,和里面的内脏。

不过,面对同样的人体,从中医、西医不同的两个角度来看的话,您看到的结果就会有很大区别。比如说人体的结构,西医会把人体分成运动、呼吸、消化等9大系统;而从中医角度,看到的则是由心、肝、脾、肺、肾,这五脏形成的系统。

有人说,这两个系统不是很像吗?中医说的“心”,不就是西医里面的循环系统吗?中医说的“脾”,不就是西医里的消化系统吗?至于肺、肾,那就是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呀。情况还真没这么简单。

西医讲的9大系统,大部分都是彼此独立的,相互间的关系不太大。比如运动系统和消化系统之间,说这胳膊大腿和胃肠,有什么关系吗?基本上没有。但是从中医角度看,这种联系就紧密多了。中医所谓的“脾主四肢肌肉”,就是在说脾胃和四肢肌肉之间那是有直接联系的。一般认为如果人脾胃偏弱的话,那他的肌肉一般就不太强壮。

实际上,中医眼里,人体各系统之间的联系,还远不止这么简单。我们不妨看一个例子。

门诊上有个小朋友,就叫小明吧。五岁,经常流鼻血,当时是五月份,一星期要流四五次。这种情况如果找西医看,得去耳鼻喉科。一般来说,医生会先找到出血点,然后上止血药,或者直接用微波或激光烧一下,象电焊一样,把局部的小血管给焊上。一句话,鼻子出的问题,要在鼻子上想办法。
但在中医的眼里,情况可就不一样了。我们先看了一下舌头,哦,红的很。再看脉,发现右关部滑数明显,这表示脾胃有热呀。再简单问了问,发现孩子这段时间,经常会积食。

好了,这几个问题就能连起来了。食积化的热,需要有出口;而胃和鼻子之间,因为有经脉相连,所以关系很密切。于是,热就选择了鼻子作为出口,通过出血的方式,排出来了。我们会发现,在中医的体系里,不只是四肢肌肉和脾胃有联系,连鼻子也和脾胃有关系。

我们再想想,这鼻子和肺脏之间,也是有气管连起来的,他们俩肯定也有关系呀。我们感冒的时候,都是先打喷嚏、流鼻涕,接下来才是咳嗽、咳痰,这就是病从鼻子走到肺里去了呀。也就是说,鼻子不但和脾胃有关系,还和肺有关系。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会发现,从四肢肌肉到脾胃,从脾胃再到鼻子,从鼻子再到肺,这些部位本来彼此都不挨着,但是在中医眼里,他们都被放到一张大网上了。在这张大网上,有五个核心节点,是把整张网串联起来的关键,那就是中医说的五脏,肝心脾肺肾。

后面要讲的诊断和治疗,也都是在这张以五脏为核心的大网上展开的。一句话:在中医眼里,人体是一个以五脏核心的整体。

02、疾病,是整体问题在局部的反映

刚才在讲人体时我们发现,在西医里,人很像是一台机器。机器由各个零件组成,人就是由各个器官组成。所以像鼻子、耳朵、眼,还有像肺、心、肝,就是组成人体的一个个零件。哪里生病了,就是这个零件出问题了。所以上面流鼻血,就是鼻子出问题了。出什么问题了?血管破了嘛。可是在中医看来,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在中医眼里,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既然是整体,那面对疾病,就必须从整体的眼光去把握,才能看清本质。

还是说上面流鼻血的案例,表面上,问题发生在鼻子。但站在整体的角度来看,小明同学身上最突出的问题,不在鼻子,不在肺,而是脾胃里的火。既然问题出在脾胃,那眼睛只盯着鼻子,显然就不太合适。如果鼻子里破了的血管被堵住了,但是胃里的火还在,这个火就还会继续向上烧,下次另外一处血管被烧破了,那还会再流血呀。

再举个例子,脚气,这次说说我自己吧。当时是个夏天,我睡醒一觉,发现脚底下长出一个大水泡,有花生米那么大,皮肤绷得紧紧的,站着就疼,走路更疼,得歪着脚走。这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这是一个水泡,如果刺破了,会流水的;所以这个病,应该是水湿太多引起来的。再从发病部位看,在脚底下,这是人体最靠下的位置了。只有水才往低处流,所以,这也符合水湿的特点。也就是说,从这两点看,病的性质属于水湿,基本可以确定了。

再接下来,水泡长在哪了呢?在涌泉穴的内侧,靠近大脚趾这一侧。从经脉和脏腑的关系看,这里反映的是脾和肾的问题。那为什么湿邪会流向脾和肾呢?俗话说,挑柿子要挑软的捏。这么多的邪气,专往脾和肾上走,一定说明脾和肾有问题,他气虚呀,没法把湿邪赶走。

好了,我们回过头来再理一下。这个案例,还是站在整体角度来看的话,这是一个湿邪为主的病。那为什么表现在脚底呀?因为脚底这个位置气虚。也就是说,脚气看上去是脚的问题,但实际上是身体里的湿气,在脚上集中表现出来了。这个思路,和西医眼里的真菌感染,明显就不一样。
所以在中医眼里,什么是疾病?一句话,疾病就是整体问题在局部的反映。

03、四诊,绝不是收集碎片信息

我们都知道,中医诊断讲究望闻问切。其实,西医也有望闻问切,只是说法不一样,他们叫视、触、叩、听。说明我们获取疾病信息的途径,其实差不多。

那不同的是什么呢?不同的是思路。西医让您张嘴喊“啊”,为的是看看扁桃体有没有充血,发现没有,仍然是在观察局部。

而中医让您伸出舌头来仔细看,看的可就不只是舌头,更重要的是在看整体的状态。一看,整个舌头颜色都很红,说明全身都是火;只有舌尖那一点是红的,这火就集中在心上;如果是舌头前边的一片发红,那就是外感的表热。再说这舌头白白胖胖的,边上都是齿痕,都是牙印,那是整个身体气虚有湿的表现。如果是瘦瘦小小的舌头呢,那就是阴虚的表现了。

你看啊,中医从这一条舌头上,看到的都是,身上有热还是气虚,还阴虚?问题出在心还是肺或者脾?关注的,始终都是整体状态,绝不仅仅是一条舌头。

同样的,脉诊也是一样。西医摸脉,为的是数心率,看心脏一分钟跳多少次。中医诊脉,那里面包含的信息量就多太多了。你的病是在肺还是在脾,你的问题是心火、肝郁还是气虚,都在脉象上清清楚楚写着呢。

所以,中医说的整体观,可真不是一个花架子。在方方面面,我们都能看见它的作用。我们看人体,是一个以五脏核心的整体。再看病,是整体问题在局部的反映。而中医诊断呢,从小小的一条舌头,短短的一根动脉,我们都能观察到,人这个整体的状态。

04、中医的智慧,是在关键时帮身体一把

咱们前面讲人,讲病,讲诊断,都在说中医更关注整体。那现在到了关键的治疗部分,中医当然还会从整体的角度来把握。

怎么就叫从整体来把握,来治疗了呢?好,我们就先看看,如果不从整体考虑,结果会怎么样。流鼻血,是鼻子里的血管破了,治疗就应该把破了的洞给堵上;有脚气,是因为真菌感染,所以需要用药把脚上的真菌都杀死。这些考虑的,就都是局部,属于典型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还有一些更典型的例子,比如说,扁桃体反复感染,肿大,怎么办?也不是多重要的东西,切了吧。阑尾有慢性炎症,经常会隐隐的疼,怎么办?一样啊,不太重要,切了吧。可是,有些零件不能随便这么切,比如肾脏,有两个时,你可以切一个;现在只剩一个了怎么办?那就换个新的吧。再比如膝盖骨出问题了,总疼,可是这也不能切,怎么办?换个人工的呗。

我们看,不管是直接切掉,还是换掉,都是把器官当成机器上的零件了。车灯坏了一个,不影响开,那就不理他,先开着;现在轮胎爆了,开不了了,那就直接换个新的。这种只从局部考虑的思路,有个问题:人,毕竟不是机器。机器上的零件,扔就扔了,换就换了,对机器不会有什么损伤;但人身上的器官,可就不太一样了。

扁桃体就像是站在大门口巡逻的两个卫兵,发现有人鬼鬼祟祟要进来,扁桃体会把他拦住,甚至俩人会动起手来,打一仗。假如现在直接给切掉了,就相当于没人看门了,那坏人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进来了吗?再打仗的话,就不是在嗓子,而是在肺脏、心脏、肾脏,到里边去了,这病不是更严重了吗?

还有膝盖骨,因为多年的磨损,走路就疼,蹲下就站不起来,所以换了人工关节。但手术做完,完全蹲不下去了,过了两年又开始疼了,怎么办呢?再换一次吗?

实际上,并不是完全反对手术,只是现在很多手术太过随意了,对人体缺少了基本的尊重。要知道,人体是很有智慧的。

我们生病的时候,身体需要的,并不是医生用药来替他干活;它需要的只是有人能帮一下,渡过难关。剩下的问题,身体自己就能解决了。而中医的治疗,就是选择在恰当的时候,用恰当的方法,帮它一下。

像上次课讲到的小红同学,反复感冒,咳嗽、嗓子疼,我们帮她把脾胃调一调,把气补上来,吃过几副药就好了呀。像膝关节疼,中医认为主要原因是气血不通。为什么不通呢?经常是因为寒、湿的痹阻,或者阳气不足。我们可以用针帮助疏通一下,可以吃一些补肝肾的药,让筋骨强壮点。自己再适当注意一下,就可以不疼了呀。所以说中医的治疗,不是把人当机器,而是当做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待。


来源:“中医书友会”第2974期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杏林小书童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如何给发热儿童物理降温? 吴春水

    体温持续期:宝宝手脚暖和,浑身发热,此时可以开始物理降温,需保持合适的室温,减少衣物,用温水擦拭颈项两侧、腋窝、肘窝、腹股沟等处皮肤,泡温水澡,多喝水。

  • 入冬后,让孩子多吃这三白,提高免疫力少生病 吴春水

    入冬后,让孩子多吃这三白,提高免疫力少生病这段时间各地都袭来了一波又一波的寒潮,入冬后疾病多发,家有萌娃不仅要注意给孩子增衣保暖,还要让宝宝快速提高免疫力,避免遭受疾病的侵扰。食补胜过药补,让孩子多吃这“三白”,是增强免疫力的关键。

  • 药膳 吴春水

    药膳是中医养生防疫的一大优势。这里推荐一些药膳调养:一、滋阴润燥药膳淮山枸杞子元肉炖乳鸽;百合沙参玉竹炖猪瘦肉;黄精炖瘦肉;石斛大枣炖甲鱼+鸡肉;无花果干炖猪肺+瘦肉;红枣炖银耳等。推荐2款补气、温阳药膳方。

  • 王不留行的传说 吴春水

    王不留行的传说王不留行是古代战场上救治外伤、止血止痛的金疮圣药。当秦王李世民打败隋军取得胜利后,这种草药留下了一个渗透着吴行鲜血的名字——王不留行。也不知道王不留行当年救治过多少古代将士的生命,才演义出这样一段血色传奇。

  • 大雪节气中医养生 吴春水

    大雪节气中医养生文/吴春水大雪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大雪节气后天气越来越冷,此时养生应去寒就温。大雪时节推荐养生汤枸杞百合小米粥材料:枸杞10克,新鲜百合30克、小米100克、冰糖适量。大雪时节推荐养生茶美颜黑茶材料:葡萄干20克、黑枣6粒、

  • 大雪节气食物推荐 吴春水

    大雪节气食物推荐一、姜在中医里,生姜性微温、味辛,具有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腥虾蟹毒及中药半夏、南星之毒等。胡萝卜还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对促进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还有研究认为,胡萝卜能增强人体免疫力,保护多种脏器。

  • 山药煲靓汤,居家也可以补脾养胃、固肾益精 吴春水

    山药煲靓汤,居家也可以补脾养胃、固肾益精提到山药,相信大家肯定不陌生,作为一种常见食材,山药无论是煮着吃还是炒着吃,都非常的美味。山药入肾,可以补肾纳气。将山药去皮,切段,放入锅中蒸熟,然后蘸白糖食用,清鲜绵软,香甜可口。

  • 健脾养胃汤 吴春水

    推荐调理脾胃的药膳:健脾养胃汤材料:鲜淮山200克,鲜百合1个,鸡内金6克,芡实15克,炒薏苡仁15克,陈皮1瓣,排骨300克,蜜枣2枚。

  • 中医古籍常见典故 吴春水

    医学典故常常困扰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医书常有典故命名者,现将常见的典故收录如下:杏林:为医学或医术的誉称。后遂以“橘井”为良药之典。后遂将青囊喻医书。医和、医缓,为春秋时秦国两个名医,后人常并称之为“和缓”。后世称行医为“悬壶”。

  • 深秋喝鲫鱼汤 吴春水

    深秋喝鲫鱼汤鲫鱼是市场上最常见的鱼类之一,味道鲜美,中医认为它有“温中健脾”的作用,特别适合在秋季脾胃虚弱的时候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