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的辩证论治

2023.12.21 672阅读 评论数 0 2


一、概述

中风后遗症是指中风发病后,出现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等一种或多种功能障碍,持续存在超过一个月者。中风后遗症的病机较复杂,主要由气血逆乱,导致脑脉痹阻或血溢于脑所致。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密切相关。急性期过后,即进入恢复期或后遗症期,此时的治疗重点在于通过辨证论治,促进肢体和语言功能的恢复,改善脑功能,减轻后遗症的程度。

二、中医辨证论治

1. 气虚血瘀型:主要表现为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蹇涩、下肢痿软、便溏、苔白、舌质淡、脉细涩或细弱。治宜益气活血,可选用补阳还五汤加减。
2. 阴虚风动型:主要表现为半身不遂、口渴咽干、大便秘结、舌质红绛、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或细数。治宜滋阴平肝熄风,可选用镇肝熄风汤加减。
3. 痰瘀阻络型:主要表现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喉中痰鸣、舌质暗紫、苔白腻、脉弦滑或涩。治宜化痰活血通络,可选用涤痰汤合失笑散加减。
4. 肝阳上亢型:主要表现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眩晕头痛、面红目赤、舌红苔黄、脉弦有力。治宜平肝熄风通络,可选用镇肝熄风汤合天麻钩藤饮加减。
5. 气虚血瘀痰阻型:主要表现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语不利、气短乏力、面色苍白、痰多清稀、舌淡有瘀斑瘀点苔白腻或有齿痕,脉细无力。治宜益气活血化痰通络,可选用补阳还五汤合涤痰汤加减。
6. 肾虚血瘀型:主要表现为半身不遂日久不愈,腰酸腿软,舌质暗或有瘀斑瘀点苔白腻脉细弱无力。治宜补肾活血化瘀通络,可选用补肾活血汤加减。

三、注意事项

1. 中风后遗症的治疗需要耐心和长期坚持,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建议。
2. 中风后遗症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避免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3. 中风后遗症患者应加强功能锻炼,包括肢体运动和语言训练等,以促进功能的恢复。
4. 中风后遗症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乐观的情绪,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张宝华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小建中汤 李华歆

    ——约·罗斯金小编今天为大家讲解的是仲景名方——小建中汤!小编觉得“小建中汤”其实是由“桂枝加芍药汤”化裁而来,为什么这么说呢?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男子黄,小便自利,当与虚劳小建中汤。妇人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 经方适应方证治疗支气管炎 张宝华

    支气管炎表已解,咳而身热,胸满或痛,大便干者,大柴胡汤与之。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洗)生姜(五两切)大枣枳实(四枚炙)芍药(三两)大黄(二两)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 现代视角下的四君子汤 张宝华

    同时,四君子汤在临床应用中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在临床应用中,四君子汤能够有效地改善脾胃气虚、运化无力等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和调节气血等方面的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服用四君子汤期间应该注意饮食调整和保持良好的作息和心情。

  • 麻杏苡甘加术汤疗湿疹,效果显著 陈玉佳

    临床上湿疹比较烦人,多反复发作。我随即处方一张:麻黄9克,杏仁12,薏苡仁15,甘草10克,白术12克,苦参10克,丹皮10克,黄柏5克首乌藤15克,生地30克,黄芪15克。故麻杏苡甘汤加术,解表祛湿利水。生地,首乌藤,养血以制风。

  • 除烦去躁,先养心神 谢江强

    近两周,翟先生工作略有忙碌,心慌胸闷的感觉也越来越频繁,这让他越来越容易紧张、不知所措。

  • 林氏祖传中医:声音嘶哑、嗓子干,也可以这样治 林文强

    林氏祖传中医:声音嘶哑、嗓子干,也可以这样治2023-11-12115:46声音嘶哑、嗓子干,甚则不能发出声音,中医学之为“失音”。香砂温中汤为林氏祖传中医临床常用方,有健脾疏肝之效,可用于多种病症的治疗。

  • 柴胡桂枝汤与桂枝茯苓丸合方加减治疗少阳太阳颈肩疼痛 夏耀飞

    柴胡桂枝汤与桂枝茯苓丸合方加减治疗少阳太阳颈肩疼痛聂某某,女,63岁,家住西安市鄠邑区蒋村镇叶寨村,2023年8月22日初诊。

  • 强迫症最适合夏病冬治 谢江强

    洪女士的病就属于夏病,她的虚火在身体里,根本问题在于阴虚,既要补阴又不上火,那就要在冬天治,内外环境一致就能清虚火又补阴。

  • 杂谈 曹雪盼

    近段时间的治疗多以舌诊为主脏腑辨证结合六经辨证自拟方剂不拘各家之方效果参差不齐但自乐在其中。

  • 浅谈补血调经方之四物汤 王飞

    四物汤实际是从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的胶艾汤变化而来的。就是说,当归如春季之生发,川芎如夏季之长养,白芍如秋季之收敛,熟地如冬季之固藏,四味药恰好对应一年四季,化生万物,故名为"四物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