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师学用炙甘草汤

2020.12.15 103阅读 评论数 1 3
我从医三十载,治病喜用经方,炙甘草汤就在其列。用之虽说有效,但总感取效时间过长,虽也疑惑,却从未深究,直至今年2月在江阴致和堂跟师龙砂医学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侍诊过程中,见老师使用此方,效果出奇地神速,令我惊诧。他在交待病家煎服法时特别细致,在旁侧听的我突有所悟——难道是煎服法有问题?老师用肯定的语气回答了我的疑问。按老师所言,我纠正了过去的方法,再用此方,疗效竟有天壤之别。

  炙甘草汤,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第177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炙甘草汤方:“甘草四两(炙),生姜三两(切),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三两(去皮),阿胶二两,麦门冬半升(去心),麻仁半升,大枣三十枚(擘)。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纳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

  先说方剂的组成,涉及到的药共有10味。5味是通阳益气的药物(桂枝、生姜、人参、炙甘草与清酒),5味是滋阴养血的药物(生地、麦冬、阿胶、麻仁、大枣)。我在早期使用时,因为药房不备姜、枣,也认为其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常不嘱用。再是方中的麻仁,因教科书只讲其润燥通便之功,加在其中不解其意,故常询病人大便情况,唯对便秘者方敢安心使用。后来看到有人说麻仁乃枣仁之误,如清代尤怡即主张当用枣仁,但再后来偶尔读到罗大伦教授一文,言国外有科研报告称火麻仁有修复受损心肌细胞的作用,始知老祖宗早就知道它是治心脏用的。还有方中的清酒,原本也自以为是地认为其可有可无,有时也嘱加酒,但只是根据《方剂学》中介绍的,服用时加10毫升为引。经学习才知道清酒应该就是农民自酿的米酒,冬季刚酿成时酒呈奶色,如陆游《游山西村》诗中所写的“莫笑农家腊酒浑”,“腊酒”,指腊月(农历十二月)里酿成的米酒,是稻谷丰收后酿制,初浑浊,储藏到第二年春天,色澄清,称为清酒。这种米酒辛热轻扬,可以行药势、通经络、利脉道。使用炙甘草汤时,把药泡在水酒各半的溶液中,浸一定时间再煎,使药物的某些有效成分充分溶解出来,柯韵伯言“地黄、麦冬得酒良”当是此意。另外,大量生地黄等滋腻药服之碍胃,加酒浸煮可除此弊。

  此方组药之妙,见《医寄伏阴论》:“本方亦名复脉汤,为滋阴之祖方也。其功固在地黄、麦冬、人参、甘草等一派甘寒纯静之品,而其妙全在姜、桂、白酒耳。盖天地之机,动则始化,静则始成。使诸药不得姜、桂、白酒动荡其间,不能通行内外,补营阴而益卫阳,则津液无以复生,枯槁无以复润,所谓阳以相阴,阴以含阳,阳生于阴,柔生于刚,刚柔相济,则营卫和谐。营卫和则气血化,气血化则津液生,津液生则百虚理,脉之危绝安有不复者乎?”张景岳亦言:“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这样就理解了方中药物的组成。

  说到用量,首先是生地黄,《名医别录》谓地黄:“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用于气阴两亏正对路。阴主静,无力自动,需借阳药推动,阴阳药剂量又不能等同。如岳美中先生所言“若濡润不足而燥烈有余,如久旱之禾苗,仅得点滴之雨露,立见晒干,又怎能润枯泽燥呢?”既然杯水难润涸土,即当加入大量滋阴之品,根据岳美中的经验,生地黄必须用到48克以上才能起作用,顾植山老师常用至100克左右。用量独重之地黄,以酒煎煮,其养血复脉之力益著。阳药仅用常用量。再说甘草,甘草在某些方剂中的作用只是“调和诸药”,不起重要作用。但在炙甘草汤中却是君药,对治疗脉结代起重要作用,用量宜大,临床常用30克以上。量宜大的还有清酒,并非10毫升就可以起到作用,方中酒七升、水八升可资参照。

  对于煎煮服用方法,总结方中之意,其过程大概是:先用水约3斤、黄酒2斤浸泡药物,时间约1小时以上,可以将药物中溶于酒的成分浸出;武火煮开锅后,文火慢煎约4~5小时,酒精随煎煮而挥发,倾出药液约500毫升;去滓烊入阿胶;分3份,每取1份服用,日3次。

  笔者在以往使用时,首先是去掉姜、枣和酒者多有之;再自作主张以枣仁易麻仁者有之;煎煮过程中先是不用酒,再是用酒后因煎煮时间过短,导致病人成醉酒态者也有之;还有因煎煮后药量过少,便令病人一次服下而致腹胀者。学用老师的方法后,不仅临床疗效大大提速,且在服用中也没有任何的不适。 

  病案举例

  刘某,男,42岁。2012年5月9日初诊。心悸、乏力5天。患者因父病陪床,加之工作繁忙,不得休息,于10天前“感冒”,自己服药后好转。隔日即心悸乏力,昏昏欲眠,却难成寐。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频繁早搏呈二联律。诊见精神疲惫,舌质红,舌苔薄少,脉结代。系过劳在先,复感外邪,恰为炙甘草汤适应证。

  处方:炙甘草30克,怀生地60克,嫩桂枝10克,生姜5片(切),红参10克,东阿胶10克(烊化),麦门冬30克,火麻仁15克,大枣15枚(擘)。取3剂,以即墨黄酒1000毫升,水1500毫升,武火煮开锅后,文火慢煎5小时左右,留取500毫升,去滓,纳胶烊消尽,温服三分之一,日三服。

  后十日,陪妻来诊,先诉感激之意,又告曰:服药三剂,诸症顿失,复查见“大致正常心电图”。
甘草医生声明:

本文仅供学习用,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我们尊重原创,若您转载本文,请先征得版权相关权利人同意,并注明:来源甘草学园论坛与原作者姓名。文中方药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用药,切勿擅自试药!若因版权纠纷、擅自试药等引发问题,后果自负。涉及隐私、版权等各类问题请联系客服人员处理。

杏林小书童 资质认证 +关注
评论
  • 李超鹏 资质认证

    这个方子分析的很透彻,里边用药的作用也分析了,挺不错的,值得学习

    2020-12-15 12:46 评论数 0 0
没有更多评论

相关板块文章

最新文章

  • 一方搞定带状疱疹后遗症 韦毓安

    在明代申斗恒的《外科启玄》里记载了一张方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痛,就叫止痛如神汤。就是皮肤表面的带状疱疹已经消退,但疼痛依然还在。这就得从带状疱疹的病因说起了。一说到带状疱疹,中医往往会把它和湿热联系在一起。止痛如神汤其实不仅对带状疱疹后遗痛有效。

  • 从“方证”论李东垣升阳益胃汤 叶艋玮

    升阳益胃汤组成:黄芪2两半夏1两人参1两炙甘草1两防风5钱白芍5钱羌活5钱独活5钱橘皮4钱茯苓3钱泽泻3钱柴胡3钱白术3钱黄连2钱加姜枣。当升阳益胃,名之曰升阳益胃汤。

  • 关于战汗的思考 曹雪盼

    战汗是温病学理论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名词,预示着疾病的转归和愈后情况,故不得不重视。战汗是卫气营血中气分证的极期,是气分证的转折点。总而言之,战汗的出现预示着疾病的转归,在临床上我们不得不重视起来。

  • 卫分证的邹议 曹雪盼

    另一方面发现在临床中,很少见纯粹的伤寒太阳表证或者卫分证,更多的患者见恶寒发热两者没有明显差异的,我们更多考虑用辛味辛平的药物来疏风透邪即可。

  • 关于卫气营血辨证的思考 曹雪盼

    卫气营血辨证是温病学的核心辨证之一,由叶天士首先提出,后经诸多大家完善,最终形成了我们如今所了解的样子。卫气营血相当于是从表入里而三焦辨证相当于从上到下,临床辨证往往两者相互结合运用才能更好的了解疾病的一个发展过程。

  • 三年化大疫粗见 曹雪盼

    三年化疫理论粗见:"class=""_width="388px"crossorigin="anonymous"alt="图片"data-fail="0"style="margin:0px;padding:0px;outline-color:currentc

  • 中医不是慢郎中:四逆汤急救 王振刚

    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可知,四逆汤的条文符合低血容量休克的表现。其一,四逆汤条文有些症状是原发病的表现,如发热、头痛、身体疼痛、呕吐、下利、腹胀满,这些症状不是四逆汤证的固有表现,因此,不应该纳入四逆汤证里。

  • 龙骨,牡蛎功效及分解 王振刚

    解读药味特点牡蛎与龙骨功效相似,均为固涩止脱之属,常相须为用,牡蛎咸涩微寒,善软坚化清热。经方中牡蛎多与龙骨相配,则尤善敛汗涩精、镇惊安神,如桂枝救逆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龙骨牡蛎汤、风引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 阿奇霉素需避免的10种搭配 王振刚

    在使用阿奇霉素期间或者停用阿奇霉素后至少1个月内,需降低地高辛的使用剂量。阿奇霉素抑制肝微粒体酶,可减弱利福平的代谢清除。阿奇霉素好用,但必须慎用。

  • 咳喘预防 谢江强

    咳喘预防1.增强抗病能力预防咳喘,重点在于提高机体卫外功能,增强皮毛腠理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遇有感冒及时治疗。因为汗多更衣不及时容易诱发咳喘发作。夏治指夏季这些病情有所缓解,趁其发作缓解的季节,适当地内服和外用一些方药,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